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天下-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由婢女来就是。可谁也没想到,欧阳康居然梳得很好。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凤头,但挽得端正秀丽,当中戴了一朵羊脂白玉嵌金牡丹的正钗,旁边又拣了四只小小的金丝嵌珠押发,既贵重喜庆,又不会过于艳丽,很适合这样的炎炎夏日。

只念福很好奇,“你这是跟谁学的挽发?”重点是在谁头上练过?

欧阳康专心的把她后面的一点发尾梳好挽起,“贺嬷嬷教的,在祖母头上练的。”

念福满意了,偷笑了。

可很快。被欧阳康发现,也望着镜子里的佳人微微一笑。

长得好看就是这点讨厌,他这样一笑,就笑得念福不好意思了。娇羞的低了头,柔和的晨曦从窗外层层透进来,把二人的身影交缠在一起,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雪梨才自赞叹着,翠蓉匆匆进来,走到二人跟前,压低了声音问,“郡主,元帕呢?”

刚收出去的被褥她已经仔细找了三遍,也没发现带着落红的元帕。

呀!

浅浅的一声惊呼。念福顿时看向欧阳康。却见这位仁兄也跟突然吞了个鸭蛋似的,面容扭曲。

呃……要说他们忘了,能行么?

念福通红着脸,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说。欧阳康却直接得多,“现在补。还来得及么?”

雪梨听得脸也红了,这种事,还能补的?

亲,你误会了。念福倒是明白他的意思,赶紧补上一句,“扎个手指头,行吧?要不。我们去跟祖母解释一下?”

不用了。柳儿匆匆捧着床单进来禀报,“找到了,在这里!翠儿姐姐,剪下来行么?有两处。”

亲,你一定要这么仔细吗?

念福望天,只觉整个人都跟煮熟的蕃茄似的。浑身上下冒着热气。而旁边站着的那位也好不到哪儿去,假装看着窗外,可耳根已经烧得快要滴血了。

翠蓉忍笑,低声道,“郡主请放心。这些东西就我们内院的几个人瞧见,再没有旁人。一会儿也不送到浆洗房去,就我们自己洗。只是老太太那儿,让奴婢先过去回禀一声比较好。”

去吧去吧。欧阳康摆了摆手,觉得实在有些没脸见人了。

翠蓉抱着床单赶紧退下,旺财睡醒起来了。脚步还打着飘,往主人跟前凑。昨晚怎么睡着睡着就换地方了?唔……这既然起床了,也该吃饭了吧?

都怪你!

四把眼刀同时扔了过去,新婚夫妇有志同心的把气全撒在白毛团子身上了。要不是你昨晚钻床底,会害得我们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吗?

旺财被看得莫名其妙,本能的瑟缩一下,抬起的一只前爪半天都不敢落下,它做错什么了?难道怪它昨晚那么老实被抱走了?那它今晚不走行不?

当念福跟欧阳康去敬茶时,老太太倒是面色如常,只是新婚小夫妻颇有些不好意思。磕了头,给了见面礼,老太太又慈爱的跟他们说了几句话,倒也渐渐好了。

只是要给苏澄杜川见礼时,欧阳锦有点不高兴,干咳了两声,故意骂那摆蒲团的丫头,“忒没规矩,连个远近亲疏也不知道。”

念福二人自然不知道他是为了昨晚赏画不成在闹心病,只听老太太摸着龙头拐上的花纹,淡淡道,“就是知道亲疏,才有远近。我如今老啦,时常犯糊涂,总也闹不清楚怎么有些不是一家的,送的礼比一家人还要多。老爷,你说这是作何道理?”

欧阳锦给呛得不轻,要论送礼,苏澄随便拿一样就能把他甩出三条街去。可又不愿当众失了这个面子,想想反正自己都当不了官,也不怕人拿捏,于是阴阳怪气的道,“如今世风日下,什么远近亲疏,全以财帛而论,实在是让人感叹。”

老太太脸一沉,心想他还上瘾了?忽地就听新媳妇轻笑道,“大伯高风亮节,实在让人钦佩。原本我还准备了一些俗礼,想来大伯定是不屑的,那便只以清茶一杯相赠了。”

欧阳锦脸顿时绿了。

按理说,新媳妇敬茶,是不必准备太过贵重的礼物,给长辈赠两件自己做的针线即可,主要是收赏。

但念福身份贵重,她又不会做针线,所以刚才送给老太太的一双鞋和一只荷包全是针线房上的人做的。只不过那鞋帮上缀着的六块美玉,还有荷包上的珍珠可是念福亲手缝上去的。

就这么不要了?欧阳锦有些舍不得,却又拉不下脸来讨回。

只这么一会儿工夫,念福已经拉着欧阳康给苏澄和杜川磕了头,敬了茶,也拿出了新娘子的礼物。

送给苏澄的是一个扇套,只不过扇套不是空的,里面有内容。给杜川的是一个络子,只那络子是坠在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晶葫芦底下的。

当着欧阳锦的面。苏澄抽出扇子,唰地一下摇开,却顿时浑身一紧,仔细的把扇子正反看了看。见没被他那一甩弄坏,这才面露喜色,摇着小风儿,看着那扇套赞叹,“嗯,做得不错。”

欧阳锦脸都快黑了。

他还不老,眼也没花,所以很清楚的看到那扇子背画着一头牛,对面画着一个弹琴的美人。

对牛弹琴,这样诙谐的画风。是数百年前一位扇面大家,蓬溪老人的最爱。

给谭氏的是一只跟老太太一模一样的荷包,只是上面没有珍珠,但里面放了一只红宝石的戒指,端庄大方且不招摇。谭氏一眼就喜欢上了。

至于几个姨娘,也各有一只香袋,下面挂一块小玉坠儿。

剩下欧阳庄欧阳庆等兄弟们,人人皆是装着一对金银锞子的荷包,外加一条汗巾。独给欧阳慕梅的是一只纯用黄豆大小的珍珠串成的斜挎小方包。

这小包寿宁也有一个,有一回挎着来找念福,给小丫头看见。顿时眼珠子都不会转了。

念福素来喜欢慕梅乖巧懂事,是以藏了这么个好东西给她。虽然用的珍珠没有寿宁的大,却也让小丫头差点兴奋的尖叫出来。

回头拿着小包就给她亲娘袁姨娘看,袁姨娘也激动不已,对念福深深一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欧阳锦受不了了!

念福送这些人的。不是金银珠宝,就是古董珍宝,他要是还端着架子装那份清高,就是十足的傻瓜!

所以再度干咳两声,欧阳锦说话了。“侄……儿媳妇啊,你既然已经给我准备了礼物,那就拿出来吧,不管好不好,总不能拂了你的一番心意。”

他刻意咬重了儿媳妇三字,心想我到底还是你夫婿他亲爹,你可别太过分啊。

念福倒是从善如流,微微一笑,“既如此,那侄媳妇就献丑了。”

招手让人送上最后一份贺礼,比常人都要大上许多。

象是一辆画,足有两米来宽,用个很大的锦盒包了起来,外面裹着一块华丽的织锦包袱皮。

不用问,欧阳康也知道,这块包袱皮是媳妇亲手打上去的,至于其他,不要指望了。可媳妇当真这么大手笔的,给那个不着调的爹也准备了厚礼?真要如此,那欧阳康回头可要打媳妇屁股了。

可当念福亲手打开了包袱皮,把画轴取出,交到他手里时,苏澄似是忽地意识到什么,脸上表情极为古怪。

待到欧阳康把画展开,全家人的嘴巴都张大了。

画上是一个老者的等身像,双手交握,宽袍广袖,五绺长髯,神色端凝。这正是整个中原华夏流传了千百年的圣人文公的标准像,旁边还打着官方的印记,标注着此画出自某年某月某处。

欧阳锦看清之后,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被耍了!

文圣公的标准像,历来都是由官方统一印制,公开销售。要请一张这样的画像,视乎材料不同,费用有高有低。但哪怕最贵的画像,画的本身也是不值钱的。

值钱的是一家供奉的年代。

比如申家,就有一幅这样的文圣公像,供奉了四百余年,所以他们家可以很骄傲的跟人显摆。

念福送欧阳锦这样一张画,不能说不值钱,只要他今日提上落款,供奉于中堂之上,一百年后,子孙也可拿出去说道说道了。

可问题是,欧阳锦享受不到任何好处啊!

第488章 分家

看欧阳锦一脸憋屈,苏澄那久未发作的毒舌又痒了起来。一番明褒暗贬,说得欧阳大人越发面色晦暗,几欲泣血。

欧阳康含笑看着新媳妇,干得不错。

新媳妇眉目得意,那还用你说?

欺负大人很好玩么?老太太嗔一眼过去,两个小的都老实了。

隐忍着笑意,老太太岔开了话题,“既然康儿已经成了亲,有两件事我想早点办了。一件就是我早答应了的分家,第二件事其实也是一件事。康儿,你既有一年的假,能不能跟你媳妇回一趟老家?禀明祖宗添了新人,也把分家和过继的事都正式过个名目吧。”

苏澄听得点头,这些都是大事,确实应该早些办了,往后说道起来,才不吃亏。

欧阳锦眼珠一转,却道,“母亲也是太着急了,哪有才成亲就慌着分家的?这让外人知道,不说我这做大伯的容不下人,反倒要说他们小年轻刚长了翅膀,就急吼吼的想甩了家人自去飞高枝,于康儿和侄媳妇的名声只怕有碍吧?”

这老狐狸!

念福心中雪亮,欧阳锦才不是为他们名声着想,只怕是想打他们家产的主意。

如果此时分家,不说自己的嫁妆,象他们新婚收到的贺礼必不好拿出来平分,可要是时间长了,欧阳锦那个厚脸皮怎会跟他们客气?

老太太当然深知其意,一句话就堵了回去,“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过个三五年再分,要说闲话的也未必就闭得了嘴。不如早些分了,彼此清静。况且这京城跟怀安千山万水,将来也未必再有这个时间来回折腾,不如一次办好,岂不安生?”

看老太太心意已决。谭氏想想,主动送了个人情,“既如此,媳妇也应该回一次老家的。还有庄儿。若是能告假,实在也应该回去一趟。当然,还有廉儿。”

欧阳锦瞪过去,怎么窝里反了?可谭氏半眼也不看他,她心里清楚得很,如今家里的大树是欧阳康,跟他交好才是对儿女的最大助力。

就象数月前,欧阳慕兰来信说有了身孕,那时欧阳康还没回来,可老太太仍是拿出不少珍贵补品和好东西让她送去。

要不是念福背地里支持。老太太上哪儿弄这些好东西去?谭氏心里感激,但也更加明白,这个家往后怕是要靠着这对小夫妻才能过得更好的。

原先还想瞅个空求他们替欧阳庄想个办法,洗了罪臣之子的污名,没想到人家问都不问。就拿了皇上的恩典把事办了。

固然人家是顾念着同气连枝的手足之情,但谭氏清楚,做人没有永远的付出。自己从前那些年是怎么对欧阳康的?眼下人家肯做一回好人,可你能指望人家跟观音似的,不问回报,只求奉献?

别傻了!看欧阳锦今天收到的礼,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谭氏的表态。让念福很满意,老太太也很满意,完全不给欧阳锦反驳的机会,径直开始了分家,“既如此,我就把家里的事好生说道说道。庆儿。你爹娘虽然不在,可你也大了,待会儿祖母说的话,你用心听着,要是觉得不妥。也可以跟祖母提出来。”

小胖子脸上一红,挠头支吾道,“这样大事……祖母决定就好。”

老太太一笑,也不多话,让贺嬷嬷把早准备好的册子拿出来,让现在的长房长孙欧阳庄上前诵读。

这还是念福第一次真正见识古代的分家,她原以为老太太已经穷得叮当响了,欧阳家肯定也穷得不行了,没想到一听,还有点家底。

古代的财富还是以田地为主,在老家怀安等地,欧阳家约略有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