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国藩日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这么一摆弄,更多的人也醒过神来了,于是大家有样学样,都纷纷往地上一躺,发出非人类动静,说是自己是天父派来下凡的。

这下子可就热闹了,越来越多的人宣称自己是天父派了下凡,这其中铁定是混水摸鱼的,可到底谁真谁假呢?

正当大家茫然失措之际,洪秀全、冯云山适时赶到了。

(9)洪秀全创业第六年

洪秀全来到之后,信徒们终于有了主心骨,就请他来栽决诸多的天神下凡,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洪秀全两眼一翻,就倒地下不醒人事了。七天后他醒过来,告诉大家他刚刚从天庭上回来,天父告诉他说:东王杨秀清下凡是真,西王萧朝贵下凡也不假。但除此二人之外,余者所谓下凡之说,统统都是妖魔附体。

洪秀全的这个裁决,被证明是富有洞察力的。此后又由冯云山带了石达开、韦昌辉并秦日纲三人来,六人聚集在洪秀全身边,一看大家伙人都齐了,赶紧,也别耽误了,首届政府领导班子名单,快点出台吧。

太平天国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天王洪秀全。

心智最机诈的杨秀全,为东王;

打架最狠的萧朝贵,为西王;

做事最踏实,执行力最强的冯云山,是南王;

衙役出身,最富急智的韦昌辉,是北王;

文武双全,智勇兼具的石达开,是翼王;

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毕竟是创业伊始的老股东,憨厚的秦日纲也弄了个天官丞相。

天平天国终于出手了。

首战的导火索,是由一头憨厚的耕牛所引发。拜上帝会的信徒与当地民众,因为这头牛的归属发生了争执,争执的结果是信徒大聚,毁屋捣舍,将当地居民数十家夷为平地。

于是地方士绅纷纷到官府递诉状,要求严惩因黑社会性质的洪秀全团伙,当时的巡抚叫郑祖琛,是个吃斋念佛的厚道人士,每逢决囚,他都要燃香叩首,痛哭流涕,经常在将囚犯押往刑场的路上,突然下令释放。总之,他不忍心伤害到老百姓。看到这些诉状,当时郑祖琛心里就犯了难。要知道,朝廷对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打击最是严厉,徜若把这事报上去,只怕到时候又要血流成河,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于是郑祖琛就想,算了,我担点风险,把这事压下来吧。

可这事怎么能压得住?当地士绅绝望之际,纷纷踏上了奔赴北京的上访之路,郑祖琛则出动衙役,到处堵截这些非法上访人士。许多人在上访的路上被抓回,关在黑屋里打了个半死,但还是有十几个人,成为漏网之鱼,冲破了郑祖琛的层层封锁,胜利抵达北京城。

尽管如此,创业人士洪秀全的名声,仍然未能传入北京城。盖因你不加入拜上帝教,就很难弄清楚到底谁才是领导,就算是加入了,地位不高,甚至比外界人士更难了解内幕。所以刚刚开始的时候,北京还以为这伙人的为首者,是一个叫韦正的不法分子。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洪秀全偕大弟子冯云山,离开了他的队伍,赴老家探亲。

(10)洪秀全创业第七年

创业第七年,洪秀全已经是声势浩大,志得意满。

他亲手缔造的拜上帝教,吞并了一些始终未能混出名堂的小型私营组合,比如说大黄江的天地会,就全伙加入了拜上帝教。

天地会中,尽多狠辣人物,洪秀全网罗了最能打的罗大纲,跟罗大纲平起平坐的大头羊张钊,后来又反水跟了官兵,改名叫张国梁,竟然成了清廷那边唯一能打的人手。此外洪秀全还网罗了一名小马仔,名叫冯子材,此人在历史上更是赫赫有名,未来与法国佬交战的镇南关大捷,就由冯子材来负责。

手下堪称是人才济济,于是洪秀全带冯云山离开队伍,回老家接父母来享福。行至平南花洲,到大财主胡以晃家做客顺便劝说老胡入教,正劝说着,就听远处喊声大震,原来是官兵打探到了洪秀全的踪迹,找上门来了。

据太平天国方面发布的战报说,此次来的官兵有一万人众,但看战事的激烈程度,应该不会多于五百人。这些官兵始入花洲,就遭到了胡以晃率家丁的迎头痛击,当场杀死官兵五十多人。官兵大骇,立即将花洲牢牢的封锁了起来,打谱要困死洪秀全。

胡以晃以一名死士,藏密信于腹中,翻越险峻,找到了杨秀清。当时杨秀清听了这事,立即两眼一翻白,一屁股坐地上,开始抽搐起来。然后杨秀清再次发出似人而非人的怪异声音,声称自己是天父附身,要求信徒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营救洪秀全。

于是,大批的拜天地教信徒,自带干粮饮水,扛着锄头木棍,浩浩荡荡的赶往花洲。官兵见此情景,不敢接手,遂掉头狂走,由是洪秀全平安脱险。

此役,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史称迎主之战。

现在,全世界也无法阻止洪秀全迈向成功了。

(11)洪秀全创业第八年

据清时朝廷发布的《贼情编篡》,到了第八年,洪秀全拥有信徒三万五千人。

这三万五千信徒的年龄分布,大致不出这么个范畴:其中壮年男子约五千,壮年女子五千,老头五千,老太太五千,未成年小男孩五千,未成年小女孩五千,残疾人士五千。

但这区区三万五千人,战斗力却是空前之强大,攻城掠地,势若破竹,说所向无敌,丝毫也不为过。洪秀全就是靠了这么点人马,又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堀起东南,坐断天下,臂拥江山,割据称王,永久性的载入了史册。

为什么这些人这么能打?

一个组织的战斗力有多强,取决于组织的系统结构。洪秀全以他天才的创意,瓦解了旧有的社会组织结构,从而把老头老太太,以及缠了小脚的家庭妇女,改靠成为了悍不畏生的铁血战士。

旧有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家,一户户,爷奶爹妈《‘文》兄弟姊妹,这些最基本《‘人》的家庭单元,也构成了社《‘书》会的经济单元,也决定了《‘屋》人类的思维,都是以家庭亲情为主体,忙为家事忙,累为家事累,于别人家,却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旧有的社会家庭结构,最让洪秀全痛心疾首。人人都打自己的小九九,不考虑他洪秀全,家家都拜自己的祖宗,不拜他洪秀全,这还象话吗?这样下去的话,还有希望吗?还有未来吗?

悲愤的洪秀全,以他天才的构思,重新结构了人类社会,他将落后的家庭单元制彻底取消,再按照信徒们的年龄分布,重新组织起来。老头一营,负责替洪秀全挖沟和泥修宫殿,老太太一营,负责洗碗刷锅做饭。壮年男子一营,负责上前线打仗,壮年女子一营,负责保护洪秀全的安全,少年美貌女子一营,按美貌程度编号,统统都是洪秀全的老婆。

这样的组织,立即将所有人都改造成为了忠心耿耿的铁心战士。比如前方迎战的壮年男子,他的爹妈姊妹,都在洪秀全身边侍候着,如果他不卖命的杀清兵,那么洪秀全就会把他的爹妈姊妹拖出动点天灯,这后果太可怕了,所以天平军将士悍不畏死,自己战死了,说不定自己的姊妹能够在洪秀全那里受到宠幸,不至于拖出去活活烧死。

同样的道理,其它各营,也都会拼死卖力,老头营不好好干活,老太太那边可就惨了。妇女营不卖力,爹妈丈夫孩子没一个能落得个好。

相比于清兵这边,就宽松得太多了,清兵就算是临战逃跑,官府也断不可能逮他爹妈来点天灯,所以官兵未战先逃,情理之中,太平军将士越杀越猛,必然之事。战斗力相差悬殊,结果也就大为不同。

这种对社会组织重新结构的模式,又称之为裹胁。

裹胁的意思是说,其实你心里并不乐意,但你只能咬牙去干,否则结果太惨太惨,惨到了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

裹胁的力量有多强?

太平军攻克武昌,将群众集中起来,讲道理之后,再度出发,武昌城竟尔为之一空,所有的人统统被裹走了。

不管你对此认识有多么清醒,全都没用,因为你家人总会有缺心眼的跟你扭劲抬杠,或是不懂事的孩子被裹入了童子营,或是年成糊涂的父母被裹入了老人营,只要你家人有一个被裹进去了,全家就难逃一劫,只能替洪秀全卖命送死。

这就是洪秀全,此人号令天下,绝非是无缘无故的。没有点真本事,也断无可能将大清江山折腾的风雨飘摇。

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洪秀全重新结构社会体系的后果,是将曾国藩的人生美梦,彻底击碎,被迫沦为了下岗职工,不得不重新创业。

(12)下岗职工曾国藩

可以说,是洪秀全成就了曾国藩。

当然,这种成就,说起来也是极是惨烈,中间那怕是稍微出上那么一点点岔子,曾国藩也会历史除名了。

简单说来就这样,洪秀全与曾国藩,这一双冤家构成了正反的两极。当曾国藩顺风顺水的时候,正是洪秀全霉运当头之际。而当洪秀全掘起天下,曾国藩的人生曲线,则忽悠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话说到了洪秀全创业成功之际,也就是咸丰元年,曾国藩遇到了抠门怪老板,让他的事业走向顶峰,生活陷入极度的困窘。

事业走上顶峰,应该是有得钱赚啊,怎么会生活陷入困窘呢?

说起来都怪咸丰皇帝太操蛋,曾国藩最大的心愿,就是放外差去捞钱,可是咸丰皇帝发现他的能力比较强,就鞭打快牛,让曾国藩任职于礼部侍郎,同时兼工部侍郎,兼兵部侍郎,再兼吏部侍郎。朝廷总共才六部六侍郎,让曾国藩一个人就兼了四个。

这等于是曾国藩一个人,把整个朝廷的工作全部承担了下来。曾国藩的工作能力究竟如何,到这儿就应该有个谱了。

一人身兼四职,这么能干的员工,快点给长工资啊。可是咸丰皇帝非便不给曾国藩加薪,反而只给他最少的那份礼部侍郎薪水。四份工作一份薄薪,这种缺德到家的管理方式,把曾国藩逼得不停拿脑袋撞墙,过年的时候,借了二百两银子才渡过年关。

这个咸丰皇帝,怎么可以这样搞呢?

他就是这样搞了,你又有什么法子?

曾国藩急啊,急得上火吐血。象任何一个遭遇到这种不公对待的员工一样,他终于向老板发飙了。

咸丰二年,忍无可忍的曾国藩上疏,痛斥咸丰皇帝不懂得管理学,把个好端端的朝廷管理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咸丰帝揽奏大怒,当场将奏摺撕稀烂,怒不可竭的召军机大臣祁寯藻,要严惩曾国藩。可是老祁知道,曾国藩真是太难了,拿那么少的工资,却把整个朝廷的工作都给承担了起来,不是逼到急眼的份上,曾国藩至于这样吗?

于是祁寯藻替曾国藩磕头谢罪,解释说:曾国藩之所以敢这么搞,是因为圣上是明君啊,如果遇到昏君,借曾国藩一个胆儿,谅他也不敢。

所谓主圣臣直,这是替直谏大臣开脱的传统老套路,基本上是百用百灵。因为这个套路成功的套住了咸丰,如果他一定要惩罚曾国藩的话,岂不是成了昏君。

不想做昏君,还要惩罚曾国藩,有什么好办法呢?

有了,咸丰帝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传旨,曾国藩忠直有嘉,让他兼任刑部侍郎……奶奶的,你居然有功夫挑老板的错,铁定是工作太少闲的,这回让你兼五份差,看不忙死你才怪。

刑部是工作最繁忙的地方,咸丰这一手,肯定是让曾国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