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华北的三个兵团,直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第15、58页。」)与原属地区的关系。每个野战军都愿意有个“家”,因为新区经济困难,不能完全解决物资供给问题,需要依靠原属地区。如四野(注「四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第16页」)的棉衣,就是由东北供给的。采取这种做法,有浪费是不可免的。怎么办?各地区对原属野战军的支援物资,一般的要由中央统一调度。新区供给野战军的物资不足时,由中央给以补助。野战军如果需要原属地区的纸张、电讯器材等少数东西,这些地区也要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但是,大的数目,一定要经过中央。
九、各地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只讲以下三点:
第一,必要时各地区都在友区设一个办事处。各地区的工作人员与友区联系工作时,必须经过办事处,听从指挥,禁止横行霸道。中财委是否在各地设办事处?这个问题,值得慎重考虑。设立了麻烦多,会造成地区本来可以处理的事情,也去找办事处解决。所以还是不设为好。那末,不设办事处对开展工作是否有影响呢?我看不会有,因为现在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的财委,实质上是中财委在各地的办事处。
第二,各地区大宗物资的调拨,要经过中财委。如东北给上海的二十万吨大米,就是经中财委调拨的。至于小的个别的交换,则由双方直接协商处理。
第三,各地区的工厂在上海存的主要材料,原则上由华东拨还各地。双方有争执时,由中财委裁定。各地到华东来接收东西,要“君子自重”,零星东西就别要了。
十、保证上海的供应问题。上海对运输特别是内河航运,要花很大力量去加以组织。招商局(注「招商局——是一八七二年成立的中国轮船航运企业。当时总局设在上海。该局成立之初为官办,后改为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一九三二年国民党政府将其收归国营,隶属交通部。一九四八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共有船舶四百六十余艘、约三十三万吨。一九五○年一月十五日,香港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即招商局香港分公司光荣起义,回归祖国怀抱。——第16页。」)的大轮船,都要准备拨出去供解放台湾用。民用运输的力量,主要是小轮船和苏州河的木船。这些船虽然运力小,速度慢,成本高,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要充分加以利用。而且,还要花些钱造这种船。这不仅当前急需,将来也会有用。现在上海的问题,是有无大米,有无棉花,而其关键是有无运力,把大米和棉花运进来。
今年秋天要在南京、杭州间集中六亿至八亿斤大米,以备上海所需。对大米供应问题不要悲观。据去年年底统计,上海共有五百零五万人,到今年五月底达到五百五十万人。这是把周围的农村人口包括在内的。如果只算市区,是四百四十万人,扣除解放后还乡的四十万人,现在实有不过四百万人。以每月每人平均供应二十二斤米计,则每天有三百万斤就够用了,这与现在可以供应的数量是相符合的。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应变米”(注「“应变米”——指解放前上海市民为应付物价飞涨和突然事变而储备的大米。——第3、17页。」)的数字是不小的。有了粮食,控制上海物价就有了相当的把握了。上海过去靠“踢皮球”、“抢帽子”(注「“踢皮球”、“抢帽子”——是旧上海投机市场上的俗语。“踢皮球”指投机者把自己的投机损失转嫁给客户。“抢帽子”指投机者根据证券、商品行市下跌或上涨的估计,进行贱买贵卖,从中获得差价利益。——第17页。」)的投机者有二、三十万人,他们搞投机,是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坏事正是出在政府手里。现在我们不徇情受贿,发现了还要严办,投机者不能为所欲为了。我们掌握着粮食,一定会管得好的。
华北、华东、华中都要保证棉花收购计划的完成。
运输是全国经济的杠杆。我们要重视水路运输,支援铁路运输的恢复和发展。津浦线的修复,主要是靠山东的力量。修通平汉线(注「平汉线——即北京(当时称北平)到汉口的铁路。——第17页。」),十分重要,要不惜人力财力保证完成。
十一、充分利用电讯局。我们为了保守秘密,现在是只用自己的电台,对接收过来的电讯局则很少利用。今后一般的事务都可通过电讯局收发,秘密的仍由自己的电台收发。
十二、召开各系统的专门会议。这次上海会议后,要召开一些专门会议:金融会议,讨论外汇、公债问题;贸易会议,讨论棉花收购问题;物价会议,讨论价格政策,最重要的是工农业产品比价。工农业产品比价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同农民的关系问题。过去在东北,我们有过教训。如前年规定十二斤粮等于一斤棉花,结果农民都不种棉花了。去年改为十三斤粮等于一斤棉花,还规定了种棉花免缴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农民便积极种棉花。这说明,价格政策很重要,必须注意研究掌握。
另外,还要召开会议讨论工业生产计划。上海有许多五金工厂,相当于机器工厂的修理车间,它的恢复和发展,是和整个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相联系的。上海五金工厂的特点,是技术熟练程度高,应从多方面去找出路。如生产钢丝就大有出路。大机器需要的零配件也可以生产。公私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可以到各地去开展销会,或者和外地工厂联系,互相参观。
十三、对各地财委与财经工作者的两点要求:
第一,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注意节省开支,但更要注意增加收入。节流很重要,开源更重要。所谓开源,就是发展经济。
第二,各大区财委机关要组织成为一个司令部。现在各地区财委只有几个人,这样不行。财委要设置专管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如金融、财贸等处。有些可以设秘书或委员,如工业秘书、计划委员等,负责看有关材料,动脑筋,考虑问题。这光靠下面的业务部门不行。现在工作范围很广,任务很重,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应付不了。人员从哪里来?由上面派不可能,要从业务机关抽。抽二三等的不行,要抽一等的。以前的机构,已完全不适应今天的需要,过去的那一套经验也应付不了现在的局面。现在我们不但要应付国内,还要在国际经济中周旋。这样,就需要党内外人士团结起来,根据地的、做地下工作的,外来的、本地的,没有哪一方面的也不行。总之,我们今天面临的是管理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局面,必须吸收党内外各方面有知识的人来共同工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上海财经会议上所作的总结。」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解放后上海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是否起了变化呢?是起了变化。不是枝节的变化,而是本质上的变化,从被压迫阶级一变而为领导阶级。谁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谁就会犯错误。有人说:“现在工人还不是做工拿钱吗?”但是,要知道,国营企业中已经没有了剥削,工人已经是主人;私营企业中的工人,一方面仍受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领导阶级的一分子。时代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变了,我们的斗争任务,也应由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转而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努力生产,支援前线。这些变化虽然绝大多数工人都了解了,但也还有一部分人不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地给他们讲清楚。
目前还处于战争没有结束、敌人对我们进行封锁的时期。全国胜利是确定无疑的了,而且不会很久。敌人的封锁虽然给我们造成困难,但后果将是促使我们更快地达到自力更生。当然,我们要看到将来,也要看到现在。现在是敌人的残余势力尚待肃清。敌人的封锁使我们的原料、销路、运输都有困难。棉花大部来自华中、华北,煤炭来自华北,粮食来自华中、东北。由于我们的火车不够,船舶只有小的,还要防空,晚上才能走,东西不能及时运来,加上市场没有打开,销路很少,因此,许多工厂不能全部开工,有的甚至要关门。
我们能否因此而灰心失望呢?不能。应该看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同过去二十多年奋斗中所碰到的困难相比,不过是一些小的困难。只要我们正视它,是可以很快克服的。问题是,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比如,对工人来说,工资就有降低的可能性。上海一般的工资并不算高,刚解放时工人每月拿到五担米,觉得不错,说“革命成功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革命的目标就未免太低了。我们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是,同志们,当我们行军途中碰到一座大山时,是否要绕道前进呢?我们现在就碰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就要暂时绕道前进。比如,那些适应过去上海畸形发展的工厂,现在就很难维持了,这些工厂的工人有暂时失业的危险。有些工厂则是可扶可倒,我们就要力求把它扶起,使它不要倒。有人说:“倒就倒吧,迟倒不如早倒。”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工人来说,在业无论如何苦,总比失业好。对那些一定要倒的工厂,工人、工会、资本家要好好协商,如何协助失业工人渡过困难。做工会工作的同志,应该准备迎接这些困难,并且协助政府解决这些困难。哈尔滨解放的第一年(注「指一九四六年。——第21页。」),工人工资每月不到二百斤粮食,还是玉米、小米、高粱米各三分之一。咬紧牙关打退敌人后,过了半年,才加到二百五十斤。去年解放沈阳(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第15、2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