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附近。甚至于有些组织收买了一些枪手科学家为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辩护,但他们却因为缺少研究资金拿不出有足够说服力的研究结果来驳斥。
每年都要为极地研究的大量投入筹集资金的霍尔格在人际交往方面很有一套。他将塞壬号和他们这些有些名气的研究人员背后的资助者形容得颇富神秘色彩,而将他们这次来到这个海域解释为以考察夏季鲸群活动来磨合团队。一些有着类似课题的科学团队已经开始询问是不是能够捎上他们,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霍尔格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但却为之后的接触保留了充分的余地。
“这不是很好吗?”左林对这样的事情很支持,“我们毕竟不可能整天呆在船上进行研究,要是能有个固定的研究团体,那多好?”
克莱门德虽然也是算是个科学家,但他和更醉心于研究的霍尔格等人不同,他更接近于使用科学家身份来掩饰自己作为一个德鲁伊的身份的这种立场。“船上有外人,恐怕以后我们使用船就不那么方便了。”
“比起一艘方便的船,我们更需要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研究结果。真的需要用船的时候,难道我们缺少办法吗?”在左林眼里,如果有碍眼的家伙,直接用药物放翻了关在舱室里。到了海上茫茫一片,没办法知道位置也没办法和外面联络,根本不会影响自己的行动。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就去和霍尔格说一下。不过,至少也要走个像样的流程,弄个人装装资助人来给这些家伙弄个面试什么的,都差不多了正好我们日本那边的事情也该结束了。”克莱门德很不憨厚地笑着说。当然,这仅仅是程序而已,克莱门德看到那些家伙的研究船上有的还装着80年代的仪器设备,生活条件更是一塌糊涂,还是很敬佩这些能够在恶劣条件下坚持研究的家伙的,他是肯定会将这次“面试”弄得像是某种渡假,让这些人好好感受一下新东家的温暖。
“我答应了爱弥尔,要全面覆灭日本捕鲸业。”左林认真地说。
克莱门德愣了一下,怀疑地、迟疑地看了看左林。没有左林预料之中的忐忑,忧心忡忡或者担心什么后果的表情,更没有任何劝诫,克莱门德的脸上居然绽开了笑容:“终于下决心了吗?日本捕鲸船太讨厌了,不光是捕鲸,基本上两个极地的其他生物资源他们染指也很频繁。我几乎每年都要和捕鲸船冲突一两次。反正这次肯定是要和日本发生冲突的,弄大点好了。要不把那个八八舰队一块解决掉吧,也很讨厌的样子。”
克莱门德的话让左林有些错愕:“……你支持这件事情。”
克莱门德毫不犹豫地点头说:“当然。我相信大家都会支持,船上没人喜欢日本人。……等大家回船上来的时候我们讨论具体的方案。”
就在当天晚上,他们就大致定出了两个方案来毁灭日本捕鲸业。一个是全部弄沉日本所有的捕鲸船,实际上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日本的捕鲸船现在虽然数量不算很多,但吨位和装备都是一流的,而且出航时间很长,哪怕是现在,分布在各处的捕鲸船想要知道确切位置也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会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工程。他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将整个北太平洋的所有捕鲸船一网打尽。另一个方法,就是将有能力指挥捕鲸船的那些船长们逐渐杀掉或者是禁锢在陆地上。虽然现在设备先进但捕鲸仍然是一项极富技巧性的工作,一个有经验的船长和一个菜鸟船长的指挥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两个方案并行操作的同时,要尽量营造恐怖的气氛,让人将捕鲸业视为畏途。只要在一段时间里断绝日本捕鲸业的发展,之后由于这方面从业人员的断代,由于对于鲸群跟踪等等的情报的缺失,实际上日本捕鲸业就完了。
虽然有着强烈的阴谋的味道,但左林还是点头允可了。从这一天开始,只要在他们的塞壬号周围500海里内,任何捕鲸船只要出现就会沉没……而方法,则在研究中。既然是惩戒,既然摆明是要杀鸡儆猴,那就要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像爱弥尔那样变形了去撞沉,说不得还要弄得自己带一身伤,那样是不划算的。
旁听着的爱弥尔瞪大了眼睛,并不太理解这整个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当说到她,说要让她出大力气帮忙的时候,爱弥尔很开心地答应了下来。
145.幽灵船
塞壬号在福克斯岛又待了两天之后,向基地方面表示了今年这么一闹,大概研究计划要改变了,遗憾地向南出航。塞壬号临行前在基地补充了大量的可口可乐和宴会食品,让他们所说的去热带晒太阳渡假的说法好像有那么点真实。
但是,塞壬号出航不久之后,就消失在任何一方的监视器上,开始折向西方,那是朝向日本的方向。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对塞壬号和上面的那些船员恨之入骨,但也无法发现他们。
军舰鸟伊莎贝拉在早期预警方面实在是太强悍了。自然界里,军舰鸟最长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半年才落地一次,也正因为如此,军舰鸟的脚有些退化,它们降落的方式更像是“坠毁”。伊莎贝拉的降落并不比自然界中的军舰鸟优雅多少,而她能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基本取决于她什么时候厌倦了飞行。
在伊莎贝拉为主,贾尔尼为辅,克莱门德在负责水下目标的情况下,塞壬号来到了小笠原群岛,这里同样是座头鲸冬季繁殖水域之一,也是日本捕鲸业者很喜欢的“猎场”。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停靠在港口里修缮着的捕鲸船和上面忙碌着的人们却还不知道他们自己已经成为了“猎物。”
在塞壬号一路行来的路上,已经有7条捕鲸船消灭了。德鲁伊们用这7艘捕鲸船实验了一下各种将船弄沉或者让船失去活动能力的方法,还尝试了各种各样装神弄鬼的方法。比如在捕鲸船用的那种很接近声纳的水下监听器里弄出各种各样古怪的讯息,他们甚至不用模拟鲸鱼的鸣叫,直接让爱弥尔下水去唱歌就好了。但研究来研究去,他们终于还是发现了一个绝好的吓人并且造成恐怖气氛的方法——幽灵船。
毁在德鲁伊手里的第八艘捕鲸船没有沉没。悄悄登舰的德鲁伊们将所有船员扔到了海里,被召来的鲨鱼们大快朵颐。要是让任何一个人活着回去,那可就露馅了。如果是普通人登船搜查,难保会有些机灵的家伙躲在船上的什么旮旯里躲过去。但任何躲藏的行为对于德鲁伊们都是无效的,他们张开了搜索幕。搜索的就是生命信号,除非有超越德鲁伊的能力,不然根本无法掩藏自己的行踪。由于对参与捕鲸的人大家都深恶痛绝,大家都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好。
然后他们打开了船上所有的音响设备,船员自己带着的随身听什么的也都打开,船上到处都是各种声音。左林则潜入水底,催动水草钻出水面将整艘船结结实实缠绕一遍,留下无数的水渍和水草碎片之后再松开,船上就开始呈现出一种极为奇异冷峻的气氛,越是往细里想,往细里观察就越是觉得可怕。然后,他们设置了自动回航,留下克莱门德在船上监视直到船撞进港口的一刻再悄悄由船尾下水……
这艘现代“幽灵船”就这么被炮制出来了。当船在港口里各种人奇怪的目光,在港口管理处一叠声的呼喝斥骂中以5节多一点的速度悠然撞在港口里,将一个装卸区彻底堵塞之后没几个小时,流言以光速在港口里流传了起来。
这个时候港口里只有6艘捕鲸船,其中4个船长立刻就下令启航去琉球群岛,去那霸港驻泊。靠着海吃饭的捕鲸业者的胆子并不很大,他们比起普通人有着更深的恐惧感,只不过,这种恐惧感被先进的装备和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经历保护着,从来没有被激发而已。无论是流言还是别的什么。当“幽灵船”以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出现的时候,这些人立刻选择了退让。
其实,在这种工作中,最辛苦的就是五林了。潜入海底去催动海草极速生长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工作。由于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非常长,基本上下潜一次来包装一回捕鲸船需要2到3个小时,这可就远远超过了左林的肺活量能够坚持的时间了。由于云胶已经用完了,而船上氧气瓶消耗起来估计有些顶不住,左林潜入水下的时候只能靠着最原始的方法来换气——人工呼吸。在当时这么一说的时候,克莱门德转头就找了个借口跑了。大家半是善意半是恶搞地将为左林进行换气的任务交给了爱弥尔。
爱弥尔初时并不觉得什么,一口答应了下来,相比起登船杀人的工作,似乎在水里泡着更吸引她。但不久之后她就知道为什么克莱门德要跑了。形如接吻地将空气渡给左林,哪怕是在水底没人看得见的地方也让爱弥尔的脸羞得通红。她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孩而已。但一船人却只有她和克莱门德能够做到这个,想到要是克莱门德和左林这么磨菇两个多小时……那样的场景让爱弥尔浑身不舒服。爱弥尔并不讨厌左林,虽然这样的行为的确十分亲昵,却也不很排斥。
于是,左林在水底下辛苦地操纵水草的工作在所有德鲁伊和侍从们的眼里变成了香艳的旅程,当左林翻身下水的时候,一起在船尾的大家都拍着手吹着口哨……
爱弥尔的“换气”工作也就是从水面到水底来来回回而已,她虽然并不排斥这有些亲昵的工作但却对来回往复毫无乐趣的潜泳很快就厌烦了。她也知道,这个时候无论是左林还是她,要是搞出将舌头探到对方嘴里的花头,那是不合适的,至少现在是不合适的。但爱弥尔还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弄出了无数小花样,比如将一条两三厘米长的小鱼吐进了左林的嘴里,在换气完成的时候吹出一串串泡泡什么的。身上穿着弹性极好的潜水紧身衣,爱弥尔甚至能够使用变形术,变成海豚或者变成超小体型迷你版的虎鲸。用海豚的长吻换气对于五林来说就已经是极有难度的事情,用鲸鱼脑门上的鼻孔将空气吹进自己嘴里这种事情,则是尝试一次终生难忘。但左林除了皱着眉头努力让自己不要岔了气一下子失去对水草的控制外,却没办法对爱弥尔生气。大概谁也没办法对这样一个女孩子生气。
“幽灵船”是太有力的武器。停泊在港口里没有离开的两艘捕鲸船,当天晚上就遭到了一样的待遇。就在悄无声息间,就在港区里大部分人进入梦乡的时候,德鲁伊们登船掳走了所有船员。带到外海喂了鲨鱼。港区的水并不很深,让操纵水草的左林干得轻松惬意。
已经出航了的那四艘捕鲸船也断然没有放过的道理。塞壬号有着极高的航速,虽然停留了一晚毁去了那两艘捕鲸船,但全速航行加上德鲁伊施展了些小手段进行阻挠,还是很快追了上去。
4天后,那霸港外,四艘“幽灵船”整整齐齐的并列着,驶入了港区……
同样在这几天里,已经在日本本土潜伏着的古斯塔夫也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杀手的本色,现在日本仅有的4家经营鲸鱼产品的株式会社都是大型企业。一日之间四个社长全都死了,而且都是“密室”杀人案,搞得人心惶惶。几家株式会社多年积累的关于鲸鱼的情报被付之一炬。而他们违法捕捞的记录则出现在几家大报社的主编的桌面上。
第二天,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