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几乎每一个“胜武军”的士兵都不去看别人,他们痴痴望着城中的烈焰,倾听着那里惨声,虽然不曾流下泪水,可是那怨恨和自责怎么都不能从心头抹去。
手头还有工作的,强忍住就要流下的泪水,努力进行着手头的工作。虽然心在苏州城百姓的身上,可他们明白,那面就在那面隆隆炮声响起的地方才是他们要去的“火热的”地方。
想要救助苏州城的百姓,只有打败面前顽敌才有可能。好容易悄悄清理完阵地前面的障碍物,隐在山中的李兴邦部在博洛所率清军主力的身后,悄悄潜出来,如今只欠一击。
此刻,正面战车上的烈火长墙已经燃烧起来,吴胜兆部由于“火墙”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州城中越来越多的火头望洋兴叹。
对于李兴邦来说,此刻却是最好时机。自敌后猛攻,就算不能出奇不意,也可以使敌军无法休息,待“火墙”熄灭之时就是两面夹击的歼敌之时。
经过白天节节阻击中的损失,李兴邦手下依然大约有八百辆战车左右,从山中的隐蔽处出来,摆开战线,前面是连弩战车后面是装载着“虎蹲炮”的战车。
他们的当面是博洛开始攻城的时候,在这儿布置下了一些步下军兵及大炮用以阻截他们的突袭。他们不知道的是,由于苏州城的失守,相当数量的军队及大炮被加强到了这里。
随着一枚总攻信号的烟花飞上天空,“唰”战车亮起强烈的光芒,直直指向清军防线,使防守的士兵几乎不能睁开眼睛,几乎在同时,大量的战车如同洪水一般直向清军的防线逼来。
一直坚守在防线之上的清军士兵几乎一瞬间也动作起来,点燃早已候命多时的大炮的炮捻。
“轰……轰……”清军的大炮连声响起,大将军炮的炮弹比“虎蹲炮”远得多。清军的大炮在“胜武军”的炮车的射程之外,开始轰击。
“胜武军”的士气早在看到苏州城内的火光和那隔空传来哭喊声时,就已经达到极致。此刻哪管他炮弹如雨、鲜血如河,个个心中只是抱定必死之心。
“纵是要死,老子也要让你们这些天杀鞑子决一死战,也让你见识识我们汉人中的好汉是个什么模样!”
面对“胜武军”悍不畏死的攻击,清军的防线很快便支持不住。眼见“胜武军”只须再一个猛攻,整条防线就要崩溃。一但这支伏兵出现在即将鏖战的博洛的背后,那么情况可能发出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尤其在这苏州城已经陷落的时候!
然而,突发事件出现了。
第四章 江南烈血 32节 肝胆昆仑
火炮对于战车的狙击技术,清军在一天的交战当中明显取得了进步,起先是“苏州防线”里缴获来的炮弹,其次是几次和“胜武军”战车的对战,都使他们意识到,“开花弹”尤其是在战车行进的过程之中,威力比实心的破坏弹要差许多。
其中最好的要算是取自“苏州防线”那些实心的尖头炮弹,破坏战车没有比它威力更强大的。
只是,这些已经完全无法面对“胜武军”不要命的攻击。那些战车被打坏的“胜武军”的士兵会跟在其他战车后面,一面闪躲着不断射来的铅丸、炮弹,一面向前猛进。
眼看清军前排兵士渐渐不能支持对方如雨般的弩箭、榴弹,即将崩溃的时候,正在进攻的胜武军背后却乱了起来。
原来,苏州城一破,清军留在这儿的一千辆战车蜂涌进城之后,并没纠缠在大街小巷中的战斗,而是直出苏州城西门,潜伏到城外的隐蔽地域,直到这里的胜武军进攻开始之后,侧其背后发动攻击。
一心攻击的“胜武军”的背后原先预留下二百辆战车的预备队伍用来防守身后,后来遭到敌方火力的密集射击之后,前线战车损失较多被李兴邦了调去一百五十余辆,结果身后这支千辆战车的清军队伍正好乘机掩袭。
“长官,我后部战车群遭敌突袭,全军……全军覆没!”
“啊!”看着前面火热战场,李兴邦愣了几秒。他突然明白,面前的抵御虽然坚强,可是为何又被他轻易突破,根本就是从苏州城中挤过一路战车,隐藏在自己背后。
由于苏州城的失陷,整个战场之上的情势急转直下。按照原来的计划,是博洛的十数万雄兵被围在苏州城下,最后在三面夹攻之下被歼,然而现在……。
“如今再行撤兵已经来不及了,与其坐以待毙,不若……也只能如此!”
他默默深思片刻向传令兵道:“全军都有,全力进攻,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要停下,直到冲破敌军防线与吴候会师为止。”
“胜武军”的战车再度全力开动起来,与适才不同之处在于,心中悲愤之余更有必死之决心,为此此时的攻击更加凌厉非凡。
主战场之上,“火墙”渐渐熄灭,阻止双方浴血撕杀的原因已经消除,决战开始上演。
一面是吴胜兆的几百辆战车加上几万重新滋生了勇气了明军。另一面是博洛从城中获得部分物资补给的久战疲兵。
这一场撕杀的战场之上也显得非常混乱,主战场是两强相遇。博洛的侧面是被断了后路只能不停向前的李兴邦,他的后面又是清军一千辆战车紧追不舍。
宽大的地域之上,数千车战车疯了一般向对方冲去,不惧如雨般落下的炮弹。清军的优势在于数百门大炮的连环射击,以及仿制的数量众多的“火箭弹”。
“胜武军”则得益于强大的夜战能力及神州军的正规训练,无论车上车下的战斗,他们的战术都要比清军高明的多,而且伴随战车进攻的虎蹲炮的协助更使他们如虎添翼。
对于双方士兵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无所谓输赢,使他们一起丧失生命似乎已经成了双方将领唯一的选择。
炮声在苏州城畔“火热”的夜中再度开始发出震憾的声音,主战场上的博洛和吴胜兆不约而同放弃了了战车的密集队形,否则那样会再一次造成火墙达不到双方进行决战的目的。
此刻侧面战场之上,李兴邦率领的战车已经从开始进攻的初期的八百余辆锐减到五百余辆,失去战车的士兵会点燃自己的战车,面后跟在战车后面徒步前进,配合战车的进攻。
他们正面清军单薄的防线很快被他们撕破了一个缺口,部分兵力据守突破口两侧,大部战车快速通过,直扑前面正在与吴胜兆部进行血战的博洛的背后。
就在突破口附近,几辆战车转起来的一个小空间之中李兴邦招来了几个队长。打了好一会,李兴邦手下的十个队长又阵亡了几个。
李兴邦心痛的看着他们身上嵌着弹片铅丸的战甲和满脸上征尘,动了动嘴唇说不也话来。叫他们来的目的是这里,需要进行守御。毫无疑问面对敌方千辆战车的进攻,这是一个必死的任务。
已经铁了心死战到底的将士们,一个个已经不惧怕死亡。“我们要珍惜每一条生命,但对于一个战士来说,死亡就如同睡觉一般自然”。
李兴邦此刻完全理解了神州军“军事顾问团”那些教官们常说的这句话真正意义。他咬咬牙,向已经争得任务的二队队长艰难的说:“好吧,就是如此,你率领百辆战车死死顶住,绝不允许后面的战车过来一兵一卒,影响正面战车的决战。另外我会把所有受伤了不能行动的弟兄们留在这儿。你一定要死死守住,只要……”
李兴邦说不下去了,他想说:“只要你死死顶住,我们完成任务之后再来接你……。”可这话怎么这么难说出口,因为说出来他自己也不信。
二队队长摇摇头笑了一声:“长官,你也不必心中作难,我都明白的!”说罢,规规矩矩行了礼,露出马上就要走的模样。
忽然他停住脚步又回过头来,似乎满怀激动的模样,一把抱住李兴邦在他耳边悄声道:“长官,依我看这仗却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因为苏州城已经不在了。说真得,官你若与候爷会师,则劝候爷率军速退方为上上之策,留得青山在不怕不柴烧啊!”
说罢之后不待李兴邦再说话大声道:“大哥保重,弟兄们保重!”说罢头了不回的先行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李兴邦的嗓子酸得直发堵。二队队长的意思很明了,即便有可能,也不要再来接应他们,要保护吴胜兆及剩余部队的撤退才是正经要办之事。由于苏州城的“不明”失陷,此战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李兴邦的眼睛望向正打得火热的主战场,那儿正是炮声隆隆、烈焰冲天!
第四章 江南烈血 33节 屠城血证
苏州城,这座流传了无数动人故事的美丽城市,这座有着中国最美园林,有着中国最温柔的女人,有着中国最美好的都市生活的城市,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入清军的闪亮的刀光和为反抗所激起的山林恶狼的兽性之中。
大街上来来回回奔驰的是在马上发出“嗷嗷”怪叫的清军骑兵,两旁街上大群清军士兵举着火把,另一手举着刀枪,吼叫着怒骂着扑入一个个大户人家。这群野兽的心中对于自己的统帅充满了感激,是他给了他们机会,进城之后可以大抢三天。
大街上满是怀中抱着细软之物,甚至肩上扛个女人的清军士兵,固然此时清军的军纪还是比较严格的,然而大将军说了进城后大抢三天,真是不抢白不抢,那才真真是个傻子。
苏州城中人百姓除了胆大的人套上马车,逃向一切可能逃生的地方。恋家的百姓大多躲在家中,金银细软之物给装在坛子当中埋在地下。女人们在脸上抹上黑灰,躲在家中的角落里。
“哐”一脚,几个穿着绿色战甲的清军士兵打着火把抢进屋里,家中之人躲在屋中根本大气都不敢出。
“哐”又一脚,里屋的门又被一脚踢开。
家里的老人按捺住燥动的青年,自己迎向前去,拱着手,弯下腰磕着头。
“总爷……总爷……求求您行行好!”
“哎呀!”刀光闪过之后,老人的头颅在地下滚了几滚,还刚磕了第一个头的身体还没直直,“扑通”一声倒在地下。
“老头子……天啊……老头子……!”老妇人哭着,扑往老人家的尸体。正当他哭叫的时候,那边传来儿子的惨叫声。
“姆妈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啊……!”女儿的哭叫声从一旁传来。
“你们这些畜生……我……我跟你们拼了!”老妇人披散着头发,回身抓住顶门用的木杠子。
一旁的清军毫无怜悯的伸手挥过一刀……屋中传来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院子里几具尸体当中,最为触目惊心得还是那些孩子,带着被钝器击碎的头颅他们睁着纯净的眼睛迷茫的望向天空,如果天上真得有神的话……。
整个苏州城完全陷入杀戮、抢劫、**的无法无天的浩劫,几乎每个宅院当中都发生了同样残忍的一幕。
家中没有隔夜粮的穷人家中固然免不了浩劫,住在深宅大院当中的富人同样难逃劫难。家中的娇妻美妾同样难逃**,家中的万贯家财同样不免被劫掠一空。
苏州城中的百姓遭到虐杀时的哭喊声不但传到城外刺激着“胜武军”士兵们的神经,同样刺激着隐藏在地洞中的吴胜兆、张明振、候方域三家人及保护他们的神州城军事情报局特工的心。
暴跳的吴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