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战争一开始,二十九军的各项布署早就让这些汉奸们透露给了日军。而这也是为什么李铁在七七事变之前只给宋元哲送来无数的军火,确不派兵前来增援的原因。
因为李铁也不知道现在的二十九军到底有多少人会是真心抗日,又有多少人是准备叛变投敌的。
同样在海南岛养兵的李铁可是知道,经过这么几年的不懈努力,哪怕有他全力支持,现在的海南岛护卫军也才达到五万人的规模。
就这样也是在他有了原来的华兴护卫队五千人,又吸收了十九路军五千老兵的前提下进行的扩编,而且每年只是扩编一万人。
海南护卫军如此小心翼翼的扩编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经过这几年的精兵政策,李铁的部队文化程度是中国所有部队中最高的。
几乎每一个士兵都能认识一千字以上,更有不少士兵一专多能,有的会开汽车,有的会驾驶坦克。
李铁给王亚樵的建议是将每一个班的普通士兵都培养成可以看得懂地图,开得了汽车,用得了坦克的多功能部队。
可是因为李铁和王亚樵一直低调的发展,同时海南岛又高悬海外,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全国各方势力的注意。
所以全中国的军队还不知道海南有这么一支强大的能征善战的海南护卫部队,而李铁一发现平津战事还和原来的历史一样,一点变化也没有改变时,李铁这回怒了。
他不相信,凭借他如此先知先觉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前提下,上海抗战和南京抗战还会和原来的历史一样。
所以当七月二十九日,日军占领北平,三十日又同原来的历史一样占领了天津之后,李铁知道,很快蒋司令的几十万大军就要反攻平津地区的日军了,同时又让人家打得千里大溃败。
李铁知道,远在海南的他对此无能为力。不过在自己的大本营,李铁相信他会给世人一个不一样的上海抗战。
第三百五十五章 第二次上海抗战
日军刚刚占领平津,中国大地再次掀起了一股抗日的热潮。全国各地的工人,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平头的老百姓们,大家自发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游行。
整个民国不但掀起了无数的反日,抗日,抵制日货的行动。很多的年轻人更是直接前往各个招兵站,报名参军。
更有许多山林好汉们自动下山,主动要求接受招安,而他们自愿放下武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派他们去打日本人去。
中国各地包括海外的爱国商人们捐款,捐物,各行各业都在组织积极生产,抗日救国的活动,就连很多大城市的妓女都走上街头踊跃捐款,为抗战尽一份力。更有许多有骨气的乞丐,连日本人的施舍也坚决不要。
而作为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同时也是李铁的大本营所在地,上海的抗日救国运动组织的最好,也最大。
首先名为斧头帮外围成员的十万黄包车夫,实际上已经是华兴公司在上海的耳目的黄包车夫们,都被李铁发动了起来。
每一辆黄包车上都贴满了各种抗日的宣传口号,华兴公司更是组织了全上海华兴员工近一万青壮再次进行军事特训。
华兴护卫队更是免费组织了二十万码头工人和黄包车夫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军事训练,仅此一项,华兴公司就投入了一千万元的资金。
同时深知未来上海抗战的重要性,李铁更是联合上海三大亨开始在上海各个街道,建筑物演练巷战,以欺给日本侵略者最大的打击。
有了李铁以身做责,上海黑帮也积极响应,三大亨更是组织了近两万青帮弟子,进行了简单的军训。
而作为对他们抗日的支持,李铁免费送了他们两万只盒子炮,五百万发子弹。以欺在未来的上海抗战中能给日军带来大一点的麻烦。
就在中国境内的抗日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此时的日本国内也不消停。日本占领平津之后,国内对中国的态度基本分为两派。
一派以陆军参谋次长石原莞尔为主,这些日本的精英参谋不想扩大在中国的战争范围,因为此时的日本已经消化不了到手的中国地区了。
他们希望能稳定当前中日的局面,必要时甚至想退出平津地区,以欺待换取国民政府彻底承认日本对伪满洲国的占领。
在他们认为,现在还不是全面与中国开战的机会,只要把伪满洲国和朝鲜彻底吞掉,他们日本在大陆上就拥有了一大片可以生存的土地。
从此他们日本人再也不用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危胁,百姓们也有了安居乐业的地方。假以时日,等日本国力再增强一些,日本是南下再侵略中国还是北上占领黑龙江以北苏联的土地都不成问题。
另一派日本军官则是以日本皇室成员为主,他们认为既然日本现在已经占领了中国的平津地区,那么不如趁机扩在战果。
向西可以吞并黄河以北地区,向南可以直接威脸胁华中地区,甚至借机灭亡整个中国。
可是石原莞尔一派坚决不同意皇室派如此轻敌冒尽,因为虽然中国现在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将中国人逼急了与日本人拼命。
那么地小人少的日本最终不一定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的对手,而且如果两国真正的发生了举国之战,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那样只会让西方列强得了便宜。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在中国的所有即和利益最后又会成了别人的嫁衣。
两派一直为此争吵不休,有几次甚至闹到了天皇的面前。可是因为两派的实力相差不大,各自提出的战略又好像都很有道理,让不通军事的裕仁天皇也不知如何取舍。最后只能采取拖字决,任由两派进行折腾就是不予以裁定。
所以自从日军占领平津之后,因为国内主战和主和的两派观点还没有达到一致,对中国战略的最终方案还没有形成统一,所以中国的日军暂停了继续进攻中国的行动。
可是就在八月九号这一天,和原来的历史一样,日本两名喝多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想要强行进入由上海宪兵把守的上海虹口机场。
守卫的上海宪兵当然不能让日本兵随意进出虹口机场这样的战略要地,结果双方发生冲突。
在冲突当中,两名日军士兵首先掏出手枪挑叛守卫机场的宪兵,因为正赶上此时全上海抗日情绪最浓的时候,守卫虹口机场的宪兵本来就是行伍出身,这些当兵的人哪一个不把日本兵恨得死死的。
所以当两人掏出手枪挑叛时,有忍不住的宪兵当场开枪击毙了两名日本兵。而这两名日本兵被击毙就成了上海抗战的导火索。
日本士兵被中国宪兵击毙的消息传回日本国内,主战派立即占了上风,是本的军民也认为他们强大的日本帝国应该再次教训一下不懂礼貌的中国人。
于是日军驻上海总司令向上海市政府下达了最后的通碟,要求交出开枪的中国士兵,并且将上海所有宪兵逐出上海。
从此以后上海只有警察维护治安,并且还要撤除包括虹口机场在内的所有上海市区内各个军事要地的防御工事等无理要求。
而当时的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蒋司令的号召立即回绝了日军的威胁,于是日军本土陆军大本营主战派立即决定从本土调集一个旅团前往上海向中国施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国民政府的要员们认为与其等着日军欺上门来,不如先行将日本在上海的三千海军陆战队消灭。
这样一来即可以打击日是军的士气,又可以先全面占领上海,建立防御嬴得战争的主动权,而这个先下手为强的思想得到了国民政府上下的一致认可。
大家都在想反正要想夺回平津地区早晚要与日本一战,要想挥师东北更要与日军一战,与其劳师远征北上到平津和东北与日本大战一场,远不如在地处内地又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打一仗好。
因为地处内地的上海周边就有几十万的中国军队,同时在上海作战,国民军的被给方便,更能得到中国百姓的大力支持。
而且蒋司令也相信只要在上海大打出手,各国势力一定会出面弹压日本。只要在上海打几个胜仗,也许这样不但可以给日本人一个教训,还能趁机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于是一厢情愿的蒋司令命令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立即前往上海,准备围攻日本在上海的驻军三千余海军陆战队员。
而日本驻上海的军队看到中国竟然公然违背松沪停战协定派兵进驻上海,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立即命令舰队开进黄浦江,长江各口岸,先行占领各个攻击阵位。
同时三千海军陆战队员也先前走出租界强行占领上海各个要地。因为此时的三千海军陆战队员极度缺少重武器,所以自认凭借这三千海军陆战队一定不是几十万中国军队的对手。
长谷川清命令驻守在日本造船基地的佐世保的海军第一特战队和其他部队立即开往上海,增援上海一触即发的战斗。
八月十三日,认为自下手为强,后下手遭央的中国军队主动发起了进攻,企图在日本援军到来之前先行消灭这三千海军陆战队,给日军一个下马威。
可是双方的战果实在是不对称,哪怕中国以十倍的兵力攻击日军,甚至还出动了飞机空袭,可是取得的战果寥寥无几。
原来中国的空军才刚刚成立,非常缺乏实地攻击的能力,更何况日军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再加上第三舰队的舰炮不但射程远,威力又巨大。
所以哪怕在战争的初期,中国兵力占了绝对的优势,可是就像是后世的中国足球一样,总是得势不得分。
虽然场面上一直是中国军队在进攻,日军在防守,可是几千日军始终防守在他们的阵地上,而中国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拿下日军的阵地。
而之所以在动用了飞机,坦克的情况下也没有拿下日军阵地,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军队根本就不懂得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的要诀。
很多的部队甚至连步兵和坦克的配合也从来没有训练过,要不任由坦克冲击日军阵地,结果让日本的大口径迫击炮和山炮打得稀烂。
要不就是成群的中国士兵采用密集的队形向日军阵地发起冲锋,结果还没有冲到日军阵地前,就被日军几十上百挺的轻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经过三日的激战,在消耗了中国军队的军事力量之后,日军开始有计划的向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总部所在地江湾地区撤退。
并以江湾为中心点,在几十艘军舰的保护下与中国军队进入了对峙阶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想要一举灭掉中国的日本国内主战派的高层们将主和派的石原莞尔撤职查办,同时决定组织三十万人的中国派遣军,他们要在上海与中国军队一决高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松沪会战
上海地处中国长江出海口,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形平原,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就无险可守。
像这种可以充分发挥日军优势火力的地方,在没有强大的海军的保护下,想要防守住来自海上的进攻,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可是一心想要打个翻身仗的国民政府,上下一致认为在上海打要比在平津打更有优势,因为上海周边城市交通发达,非常方便中国军队补给,更重要是上海周边的大军有几十万,调动起来也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