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只得在华容放了把火以表示自己参加了追击,回来后才见到的诸葛亮将孙绍的消息告诉了他,他本来打算先拿下荆南,再伺机夺取南郡,现在要是拿不下南郡就得完全被封死,要么全力和曹操开战,要么现在就和孙权翻脸,这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都是死路。而要想拿下南郡的希望也不比这个大太多,周瑜正在虎视眈眈地向江陵进军,他现在兵强将勇,士气高昂,还有荆南作为后方,凭他的能力,想要占便宜夺取南郡太困难了。“那该怎么办?”诸葛亮道“此事却是不难。这次荆南之变,纯粹是孙绍个人能力的发挥,与孙权毫无关联。我听家兄说,他们二人现在已是不死不休之势。只要我们等得起,不要惹急了周瑜,再加以挑拨,江东政权未必不会一分为三,到时候机会就来了。”“哦,孙权居然和他侄子不睦?怎么进行挑拨呢?”
诸葛亮道“孙权长期无子,大家都以为他将没有儿子,因此将侄子孙绍作为继承人,可他今年突然发现自己有生育能力,就想除去孙绍好为自己未来的儿子铺路。这次出质就是他的意思,意在除掉自己的潜在威胁,并且激发江东将士的斗志。可不料此子如此了得,居然让曹操放到了荆南,更是自己起兵占据了荆南半壁。对于孙权来说只会更加的忌惮。再加上孙绍和周瑜一向亲密,他无法相信在外的大军,就只会把希望放在我们身上,只要写信称赞他们二人的战功,足以令孙权起足够的猜忌心。到时候他就只能让我们扩张势力以对抗他认为的敌人,那时就是我们奋起的时候了。先联合孙权除去他的隐患,在扩充了足够的实力以后再以不义的名义讨伐他,那么他现在的地盘,也不过是替主公守着而已。”“原来如此,孙权啊,你的势力,现在已经扩大了这么多,不过呢,月满则亏,它迟早会毁在你的私心上啊,哈哈。”诸葛亮又说道“请主公以孙权为戒。”“我知道了,这个自有主张。”诸葛亮见到刘备依然有些敷衍的态度,知道他不愿自己干预他的家事,只是刘封并没有太大的远见,按理说威胁也不至于太大,倒不必他太过担心。
顾雍府上。“孝则,你怎么现在看上去一脸忧色,昨天还喜气洋洋的样子呢?”偷偷溜出来的孙裾问他说道。顾邵愁眉苦脸地说“贱内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我哪里高兴得起来。之前的那个样子是因为大破曹军大家都高兴,怕败了大家的兴致装出来的。”“啊,你夫人不是才二十岁刚过吗?怎么就病倒了?医生怎么说?”“痨病,不治之症,还有很强的传染性。她苦苦的求我不要多探视,甚至还封死了门户来对抗,看着她一天天衰弱下去,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连最后陪她一段日子都求而不得,我心里不知该怎么做,为何自己如此无用,又造了什么孽,让她陷入如此的困境!”“你夫人,是个好人。大姐以前还说过她是妻子的典范,让我们多跟着她学学。现在居然…落到这个地步了吗?甚至都不愿意亲人陪自己最后一程,那该是多么困难的疾病。”孙裾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说“孝则,你一定要帮我一个忙。”“好吧,你说,有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帮。”“是这样的…”顾邵一听大惊失色,“什么!这种事情太危险了,我不能帮你,你这是在干什么呀!”孙裾道“听说张仲景先生就在那边,要是我过去了,再加上他的帮助,应该不难招到张先生吧。到时候让他来给尊夫人看病,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要是没有能过得去有了解情况的人把消息递过去,只怕是做不到的,即使现在去找也未必来得及。那还不如你帮我一把,只要有他的帮忙,应该会容易不少,希望也会更大。”顾邵真的犹豫了,要不要做呢,危险性太大还容易被孙权所猜疑,但是那个人的未来,真的是无限的…好吧,为什么不试一试,要是能救得了她,只要做得隐秘一点应该不会被发现的,这个收获,值得去冒险。“好吧,我答应你,但你一应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出岔子啊。”
“我们就向合淝出兵吧,现在曹操败走,曹军胆落,正是在淮南建立据点的好机会。这里集结的部队不能白集结了,让他们找个地方好好向敌人发泄怒火吧。”柴桑议事厅,孙权在看了鲁肃带回来的新军报和周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后,向大家说道。吕范说“大都督正在攻打江陵,凭借他的那些军力要打下来似乎不太容易,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辅助部队来输送补给。主公要是把柴桑的部队都带走,那他那边怎么办?”孙权不以为然的说“让公瑾在荆南自行征集补给就行了,子续在那里呢,担心什么。”大家听了这句酸溜溜的话以后,也似乎明白了一些孙权要出兵的动机,赤壁大战周瑜一人得了大把的战功和名声,孙绍来沾了点光也使他名声大噪,孙权这是怕了,怕是到时候臣下压主,也想建立一些战功来提高一下自己的人气,顺便恶心一下孙绍和周瑜,谁都知道荆南新附之地,又素来贫穷,哪有太多补给可以征集,这样一来不仅攻击江陵会受到阻挠,孙绍在荆南的人望也会被打击。大家明白了此节就不再说话。孙权见大家沉默不语,感到很满意“既然没有意见了,那就决定了,回去准备吧。”
第五十二章 战后(中)
周瑜并不知道孙权正在算计他,他也有自己的打算。通过这一战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将领们对他有一种盲从的感觉,这次鲁肃回去,他暗地里插了几个人进去,说是为了那些受伤而不能再上战场的老兵安排新的生活,实际上在干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在油江口的大本营正在接见刘备的使者,商谈攻取南郡的事情。
“你们会全力出击,配合我军行动。却没有要求?刘豫州在想些什么?”简雍道“并非如此,主公不是说了,一年为限,一年内要是大都督要是打不下就得退兵让我家主公来取城。这是我们将要提供的支援,都在单子上,已经全部到位,军队也到了指定位置听后您的调遣。”“哼,可笑,一年之内我怎么可能拿不下南郡?大不了答应了你,我要真拿不下来就让你们上好了。”“那就多谢大都督了。”
见他离去,诸葛瑾问道“您怎么答应了?刘备明显是不怀好意,他这是在欺骗您呢,拿下南郡可是您的重要…必须做的事,可不能如此轻率。”周瑜笑道“无妨,即使我不答应他们还是一样会搞小动作,那还不如大度一些。况且我军实力强他们太多,想耍阴谋诡计还得看看他们能不能吞得下江陵这颗石头呢。以他们那点实力,搞起破坏来我也没什么可怕的。”“我只是担心,舍弟一向喜欢谋定而后动,他敢这么说那就一定有别的法子。”“就算有正确的战术,没有强劲的士兵一样是打不了胜仗的。令弟虽是聪明人,却还没有扭转乾坤之能,何必太过忧心。对了,我们派去向主公催粮的使者回来了吗?”“没有,按理说不会这么慢的要不再派一波?”“不必了,估计是出了变故,得我们自己解决了。说实话,这个年得在外面来过,也令人有些思念家人呢。”“虽说不能回柴桑,但近处却有一亲近之人,何不去和他过这个年呢?”“哈哈,那不也是子瑜公的乘龙快婿,子续总是给人带来惊喜,这次他也是经历了不少风险,更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实在是令我们受益良多,他也是无法全和家人团聚的人,那我们就去看看好了。”
孙绍这些天也在忙,那些被抓来的俘虏参军的参军,要地的要地,还有承包森林和水域的。都得由文吏们弄好了送给他过目,他对于那些不敢做主的下属也是无奈之极,在这么搞下去不说自己根本就不会处理政务,现在只是在学习而已,累都能把人累死,他也算明白诸葛亮是怎么累倒在榻上的,要他也这样实在是令人不可接受,确实有必要找些能吏来帮助自己。在被这些事折腾了几天以后,他也只得跟他们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让那些文吏们组成小组来讨论决定,决定好了再送他审批,自己签是与否即可,否决的附上意见就行了。留在长沙的几个人都是武将,理政的能力不足,他想找些内政好手,却发现自己想不起来有哪个是长沙人,只得写信给陆逊让他从武陵郡物色一些人才。
“军报送到柴桑已经很久了吧,居然一直没有回信。只有大都督给我们来信说自己会上书给我们表功,还派人送了一批武器衣甲来。这个速度怎么差的这么多啊?”黄忠显得有些诧异,对于孙权的低效感到十分不解。孙绍道“我已经送了三次给大家请功的表章了,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了,还没有回信。从这里到柴桑,来回不过最多七八天可能是二叔根本就没把各位的事情放在心上吧。”“怎么会如此?江东对于归附者就这么没有诚意吗?”魏延看上去有些不耐烦,冲着他发火了。“很抱歉,可能是因为我的缘故,让大家受委屈了。大家也知道我是被二叔送出去做人质的,他一定以为我在怀恨他,可是我其实根本没有资本去恨他,不说家人在他手上,仅靠这荆南四郡也无法与他抗衡。所以我的想法是现在和他和解,给大军送一点粮食只是示好的第一步,我的表章大家也都看过了吧,言辞也够谦卑了,把话也说清楚了。可是他却依然不敢相信,甚至不愿意给大家以封赏,所以说最大的可能就是我连累了诸位,真的很抱歉,我再送一道章上去,要是到过完年还没回复的话只怕就得准备了。”黄忠道“太守不必如此自责,这种事情本就是不可预料,我们表达了诚意可人家不接受,那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既然吴侯想要把太守当做敌人,那么我们一样可以与他争个高下,何必害怕。再说,他这么做,其实一样是得罪了最精锐的西征军,让他们觉得寒心,感到有朝一日他们也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加上大都督和太守的交情,我们联合西征军占据荆州自立也未尝不可。”
孙绍也是佩服,这下子把自己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确实是见多识广。“不可,我已是连累了各位,若是再给长沙带来战争,可不好向大家和百姓们交代了。”魏延道“我明白了,咱们被人欺到头上了,那干嘛不反抗?又不是没希望。孙太守的叔叔看上去不是什么好货,连自己侄子都要迫害,那就揍回去,我也正好多立些战功啊。”他现在已是想明白了,跟着孙权他始终得打上长沙党的标签,那就永远是外围;那还不如跟着孙绍闯一闯,他除了年龄和声望以外其他都不输一位良主,混得好能成为元功之臣,要是混不好,反正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就当是赌输了,再投靠最有希望统一的曹操混口饭吃便是了。现在也是精神一振当起了叫嚷的好战派。黄忠则是考虑到其他人不会像孙绍这样一眼就把自己当成宝贝,有如此的赏识加上他成功的预测了天下将会重新搅乱的才智和远见,使得黄忠认为假以时日,孙绍未必就没有取天下的希望,而投靠别人的话是无论如何得也不到现在的重用的,自己以前因为谨慎浪费了太多生命,那么大不了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会。也说道“大都督未必就对吴侯死心塌地的忠诚,他的一些作为也未必不是在为自己考虑,您如果和他接洽并且达成近期目标的一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