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军交锋,在汤阴城下摆开阵势。
郭旰持刀叫阵,燕军阵中杀出一员少年小将。
郭旰见到对方,不禁哈哈大笑。
少年小将手执长枪,厉声喝道:“你笑什么!?”
郭旰大笑道:“你等军中无人,不如及早开城投降,何必派个小妹妹出来献丑。我怕弄花了你的脸蛋,到时候嫁不出去。”
李豫见到少年小将,同样非常吃惊。此人目若朗星,面如冠玉,相貌俊美,堪比女子。少年小将身披绯袍银甲,手持红缨银枪,胯下坐骑毛色银白,号玉狻猊。一人一马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如果换到现代,绝对拉风抢眼,引来一大群粉丝惊叫。
少年小将被郭旰一语激怒,挺枪喝道:“尔等休要猖狂!一帮庸才蠢将,也敢来取汤阴!少顷将尔生擒,让尔跪地求饶!”
郭旰与少年小将短兵相接,刀枪之间电光迸射,开始的几招险象环生。郭旰很快知道对手绝非看上去那样柔弱,小心应战,不敢轻敌。两人战了近一百回合,战马疲惫,各自回阵,换马再战。两人苦战半日,直到精疲力竭,仍然不分胜负,各自退回阵中。
郭旰回到营中,愤愤不平的对李豫说:“那家伙外表像个花瓶,没想到秀外慧中,着实厉害,旰赢不了他,给殿下丢脸了。”
李豫笑着说:“来日方长,二郎今日辛苦,晚上好生休息,明天由洵美出战。”
马燧:“末将领命。”
郭旰突然盯着马燧左看右看,然后对李豫说:“殿下觉不觉得,那花瓶的相貌与洵美颇有几分相似。”
李豫忍着没笑。
马燧也不生气,问郭旰:“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郭旰回答:“当然是夸我们军中之锦。洵美你是阳刚、英俊、玉树临风,那花瓶是阴柔、美艳、花枝招展。”
李豫边笑边说:“好了,好了。二郎你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郭旰抱拳道:“殿下,诸位将军,旰告辞!”
看着郭旰走出大帐,李豫对马燧说:“二郎在豫身边时间久了,说话口无遮拦,洵美你可不要在意。”
马燧:“殿下多虑,燧喜欢郭兄的快人快语。”
次日,两军再次列阵城下。
燕军主将薛崿亲自上阵,迎战马燧。薛崿的武技比起薛仁贵、薛楚玉相去甚远。马燧只用了十余回合便将薛崿生擒,燕军见主将被擒败退回城。
李豫非常仰慕薛仁贵,对薛崿礼遇有加,好酒好菜的盛情款待,令薛崿受宠若惊。
李豫对薛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薛崿归顺大唐。李豫从薛崿口中得知,昨日与郭旰交战的那位俊美少年是薛嵩的次子薛平。薛平,字坦涂,年仅十八岁,血气方刚,恃勇好斗,天生一副俊美的相貌,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薛崿修书给薛嵩和薛平,劝说父子二人归顺大唐。史书记载,安史之乱后,薛嵩率四州归唐,对朝廷忠心耿耿。李豫相信说服薛嵩不成问题,顺带把薛平收入自己帐下。
第二天,薛平派人送来降书,李豫大喜。
汤阴城门打开,薛平身披战袍,步行出城,来到李豫面前取下佩剑,单腿跪地,双手奉剑,俯首拜道:“罪臣薛平率汤阴守军恭迎太子殿下。”
李豫非常高兴,立刻下马上前,亲自扶薛平起来。
薛平站起身的一刹那,猛然出手制住李豫,用剑锋抵住李豫的咽喉。
李豫感觉喉咙冰凉,屏气凝息,不敢妄动。
薛平冷静地对李豫说:“想要活命,乖乖随我入城。”薛平挟持李豫退回城中,唐军众将手持兵器准备上前营救。马燧令众人收起兵器,不要轻举妄动。
薛平进入城中,命兵士关闭城门。
李豫完全没料到薛平竟是诈降,瞠目结舌的看着薛平。
薛平不屑的笑道:“兵不厌诈,太子殿下该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李豫定了定神,对薛平说:“将军世代忠良,你父薛嵩身陷乱贼,归顺朝廷只在朝夕,你又何必冥顽不灵,负隅顽抗?”
薛平:“废话少说,有本事拔出佩剑,只要你能赢了本将。本将立刻开城投降,绝不失言。”
李豫看着薛平,心想:我跟你打,那不是自取其辱。
薛平见李豫不敢应战,笑道:“传说太子殿下胆略过人,今日看来不过一鼠辈尔。”
李豫被薛平所激,提出条件:“只要你不用枪,本殿奉陪。”
薛平笑道:“好,算你有胆识!本将收回刚才的话。”
李豫拔出佩剑,警惕的看着薛平。
薛平将红缨枪交给身边兵士,从腰间取下一根九尺长鞭,猛然甩开,激起一阵疾风,周围兵士识趣的后退十步。李豫当即傻眼。薛平二话不说,挥鞭发起进攻,抡、扫、挂、抛、缠,招式环环相扣,刚柔相济,一气呵成。
薛平所用的二十四节卷云鞭,属于使用难度极高的兵器,需要力量和技术紧密配合,运用熟练后威力巨大,要是打在胸口上,估计得断几根肋骨。
李豫手中的佩剑被打落在地,只得借助剑鞘左躲右闪,样子十分狼狈。李豫顾不得许多,大喊道:“住手!我认输!”
薛平用钢鞭勒住李豫的胸口,轻蔑的笑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名鼎鼎的李唐太子不过如此。”
李豫感觉呼吸急促,喘不上气。
薛平有意羞辱李豫:“只要你肯跪下磕三个响头,本将马上松手。”
李豫断然回答:“休想!”
薛平用力收紧钢鞭:“跪不跪?”
李豫感到胸口快被挤扁,无法呼吸,仍然奋力坚持,直至晕厥过去。
薛平松开李豫,让手下亲兵将李豫带到后院,绑在拴马的木桩上。薛平写信给马燧,要唐军立刻释放薛崿,否则将对李豫不利。
第百四十七章 薛嵩归唐(下)
马燧收到薛平派人送来的书信,立刻请来薛崿商议。薛崿表示愿意回去劝说薛平,释放太子,归顺大唐。
薛崿回到城中,见李豫被绑在木桩上一动不动,连忙命人松绑。
薛平听到声音,过来阻止住兵士,对薛崿说:“平儿见过叔父。”
薛崿急切的问:“你把太子殿下怎么了?”
薛平看了看李豫,轻松的回答:“没怎么,不过是睡着了。”
薛崿心急火燎地说:“赶快放了殿下,以免铸成大错。”
薛平质疑道:“叔父从唐营回来,怎么替敌人说起话来?”
薛崿解释道:“侄儿你有所不知,咱们薛家世代效忠大唐。如今适逢反贼谋逆,汝父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委曲求全,其实早有归顺朝廷之心。”
薛平心中存疑:“叔父所言属实?”
薛崿:“我的好侄儿,叔父骗你做什?听叔父的话,赶快放了太子殿下。”
薛平搭着薛崿的肩,笑着说:“叔父莫急,平儿这就放人。叔父您累了,平儿先扶您回去休息。”
李豫被绑在木桩上,在烈日暴晒下醒过来,口干唇裂,懵懂中隐约听到薛崿和薛平的对话。
薛平走到李豫面前,明知故问道:“太子殿下还好吧?”
李豫硬撑着回答:“还死不了。”
薛平拂去李豫肩上的尘土,说:“死不了就好。”
李豫质问薛平:“薛崿已经回城,还不放了本殿?”
薛平笑道:“我可没打算放你。”
李豫怒道:“你!混蛋!”
薛平不怀好意的看着李豫:“有胆识,这个时候还敢骂我,我到要试你一试。”
李豫警惕的看着薛平:“你想干什么?”
薛平命手下取来一只钢弩,拿到李豫面前说:“此弩威力巨大,百步之外能贯穿胸口,殿下看好了。”薛平走出二十步,持弩对准李豫。李豫用力挣扎,绳索绑得非常结实。
李豫以前经历过类似的场面,当时的射手是李晟,这次换成敌将薛平,李豫的心情完全不同。李豫眼见一道寒光伴着疾风掠过头顶,脑后一声闷响,以为是自己的头骨碎了。
薛平走到李豫面前,看了看李豫的表情和下身,赞道:“还行,没有大哭小叫、没有尿裤子。来人,带咱们的客人去休息,好生照看。”
两名亲兵给李豫解开绳索。李豫回头看了看,薛平射出的那只箭贯穿木桩,木桩裂成两半。弩的威力远大于弓,如此近的距离,只要薛平射头,绝对脑浆崩裂。想到这里,李豫有些不寒而栗。
李豫被带到县衙后院一间阴暗的偏房,房外守着四名亲兵。
薛嵩收到薛崿的书信,得知太子李豫到了汤阴,立即从相州出发,前来面见李豫。汤阴城外,薛嵩见到马燧,得知李豫被薛平设计掳进城中。薛嵩立刻来到城下,叫开城门,将唐军请进城。
郭旰带人救出李豫,怒气冲冲的找薛平算账。
薛平知道犯下大错,不敢见严厉苛刻的父亲,躲在薛崿处避祸。薛平把对李豫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告诉薛崿。
薛崿责备道:“你这小子,就喜欢好勇斗狠,做事不知深浅,这回知道闯祸了吧。”
薛平:“叔父平时最关心平儿,这次一定要帮帮平儿。”
薛崿捋着胡须说:“我可帮不了你。”
薛平拔出佩剑,又收回去,心急火燎地说:“父亲大人已经进城,这可如何是好!”
薛崿笑道:“侄儿勿急。根据叔父这几日的观察,太子李豫绝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侄儿不妨学赵国大将廉颇,主动到太子面前负荆请罪,只要太子不追究侄儿,你父便不好动用家法。”
薛平半信半疑:“如此,能行吗?”
薛崿笑着说:“侄儿放心,听叔父的没错。”
薛平卸下铠甲,脱去衣衫,赤裸上身背负荆条来到李豫的住处。
郭旰和王霆见薛平自个送上门来,正要冲上去狠揍一顿,幸好马燧在场,拦住二人。马燧打法走郭旰和王霆,将薛平请进屋,关上房门,守在外面。
李豫见薛平这副打扮进来,故意不说话。薛平双腿跪地,手捧荆条,低着头一声不吭。李豫缓步走到薛平身边,伸手去拿荆条。薛平因为过于紧张,双手紧握荆条。李豫拿不起来,有意咳了一声。薛平连忙松手。
李豫拿起荆条,见薛平耳根通红。李豫走出房门,附耳对马燧说:“我出去转转。有劳洵美在此稍候片刻,然后进去对薛平这么说…”
马燧按照李豫的交待,在门外站了半刻,进屋扶起薛平:“将军请起,太子殿下让燧转告将军,回去整好衣装,明日一早到中军大帐报到。”
薛平不解的问:“什么意思?”
马燧解释道:“适才殿下见过你父,对将军大加赞赏,征得你父同意,安排将军加入太子亲卫。”
薛平沉默片刻,转身离去。
从太子李豫的住处出来,薛平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见父亲薛嵩。
薛嵩见到儿子,和往常一样面无表情的说:“平儿,你可知错?”
薛平双腿跪在地上:“孩儿知错,请父亲家法伺候。”
薛嵩显得有些吃惊,笑着说:“今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原本为父是要动家法,不过太子殿下为你说情,为父也不能驳了殿下的面子,今后你好好在殿下身边做事,如有懈怠为父绝不饶你。”
“孩儿遵命!”薛平满头是汗,告退离去。
次日一早,薛平身披红袍银甲来到中军大帐,马燧、贺拔楚岳、南霁云主动上前问候,郭旰、王霆却装作没看见,不理不睬。
李豫见郭旰、王霆与薛平有隙,没说什么,让刘德顺宣布,任命薛平为太子翊卫中郎将。正在此时,有兵士来报,魏州传来紧急军报。卫伯玉派副将杀出包围前来求援,神策军被田承嗣围困于魏县,箭尽粮绝,危在旦夕。
事情还得从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