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回撤。李怀光、辛京杲率领回纥铁骑突然杀出,两军一万余骑在清河城北的开阔地带展开激战。
李怀光手执横刀迎战史思明,两人在马上战了三十个回合,史思明自知不敌李怀光,命李立节殿后,自己率军回撤清河。李立节与李怀光交战二十回合,被李怀光斩落马下,当场毙命。
董秦、白元光、侯仲庄率三千唐骑在史思明回撤途中设伏阻击,史思明大败而逃,率一千残兵败将逃回清河。
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史思明无心再战,在宋和建议下,率军连夜撤往魏州。
次日天明,李光弼、李豫、仆固怀恩率北、东、西三路唐军兵临清河城下,燕军贝州守将李怀仙开城投降,唐军兵不血刃收复贝州。
李豫率军进入清河,李光弼率众将在贝州太守府门外迎接。
拒马河一别转眼已经一年有余,与曾经的部下兼故友李光弼重逢,李豫的心情十分兴奋和激动。
李光弼将李豫请入太守府,依次向李豫介绍帐下诸将。
李光弼帐下可谓人才济济,大将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副将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田神玉、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乌承玼,加上不久前刚收服的燕军悍将李日越、高庭晖,皆是能征善战之士。
第百五十五章 收复河北(中)
贝州太守府,李豫与李光弼促膝长谈。
李豫对李光弼说:“眼下史思明败走魏州,魏州之东有黄河阻隔,西有薛嵩、马燧,南有卫伯玉、鲁炅,我军不如乘胜追击,全歼史思明于南逃之路,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李光弼回答:“兵法有云:穷寇勿迫。史思明、田承嗣都是凶悍之徒,不可逼急了他们。”
李豫点头表示赞同。交谈中,李豫对郝廷玉赞不绝口。
李光弼得知独孤云为掩护李豫突围战死沙场,主动向李豫推荐自己的爱将郝廷玉。
李豫笑道:“我与光弼一年多未见,怎能刚见面就拆将军的墙角。”
李光弼笑道:“殿下玩笑。”
李豫推辞说:“君子不夺人所爱,将军好意豫心领了。”
李光弼:“贼首安禄山、史思明帐下曾有‘六虎’,蔡希德、安守忠、李归仁、崔乾佑、田承嗣、尹子奇。现今末将帐下也有‘六虎’,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郝廷玉,其中怀光和廷玉二人都是少年英豪。如果殿下想要怀光,说什么末将也不会给。”
李豫好奇的问:“李怀光果真有如此厉害!?”李豫刚见过李怀光,对其印象十分深刻。李怀光是靺鞨族人,相貌与中原人有所差别,身长六尺有六,长得十分魁梧彪悍。
李光弼:“怀光年仅二十八岁,统领河北上万精骑,是末将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廷玉与怀光同年,骁勇有余而谋略稍逊,殿下就将其留在身边吧。”
李豫见李光弼盛情难却,不再推辞。
燕军贝州之败后,所控之地只剩下魏、博、洺、邢四州,兵马不过六万。史思明在唐军南北西三面夹击之下,困守于魏州弹丸之地。
史思明见大势已去,又得知部将张忠志投降唐廷后,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于是准备派使者送降书给李豫,召来宋和命其代书。
宋和知道史思明投降,自己会落在李豫手里,绝对没有好下场。就算李豫不计前嫌,开恩放过自己,仆固怀恩也不会善罢甘休。
大约一年前,宋和见仆固怀恩是蕃人,且勇不可挡,曾向安庆绪献计,抓来仆固怀恩的家人,要挟其投靠燕军。仆固怀恩不肯就范。安庆绪命宋和杀了仆固怀恩一家四十余口。如此灭门深仇,仆固怀恩决然不会放过宋和。
宋和对史思明说:“陛下与张忠志不同。张忠志不过是陛下帐下一将,向唐军投降,可以继续做他的将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陛下向唐廷投降,李唐皇帝猜忌多疑,决然不会放过陛下。”
史思明觉得宋和说得在理,问:“朕该怎么办?”
宋和:“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突出重围,尚有一线生机。”
史思明叹道:“唐军大将李光弼实在不好对付,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宋和:“陛下圣明,李光弼确实是我军的最大威胁。要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唯有派死士刺杀李光弼。趁唐军混乱之机,陛下可向北突围,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史思明穷途末路,只得听从宋和之计,命其立刻动手,派杀手刺杀李光弼。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名身穿夜行衣的刺客,悄然无息的潜入魏州城北唐军大营,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河北节度使行营中军大帐,李光弼正坐在灯下看书,裨将乌承玼执剑侍立一旁。
“什么人!”乌承玼突然拔剑冲出帅帐。
两名刺客故意出现在帐外,吸引卫士注意。另两名刺客从大帐背后割开帷帐,潜入帐中,行刺李光弼。
李光弼行伍出身,刀剑从不离身,与两名刺客打斗起来,三招便将其中一名刺客击伤。刺客不敢恋战,向李光弼抛出三枚暗器,纵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李光弼躲过两枚暗器,另一枚扎入左上臂。
乌承玼听到声响,转身返回帐中,见李光弼身中暗器,已经晕厥过去。乌承玼拔出暗器,见伤口发黑,知道刺客在暗器上下了毒,不顾危险用嘴吸出伤口内的毒血。
李光弼中毒后昏迷不醒,随军医官束手无策。
李豫得知李光弼遇刺中毒,连忙带着孙远瑛前往探望。
孙远瑛为李光弼把脉,看过伤口,对李豫说:“李将军心脉微弱,身中之毒名见血封喉。此毒取自交州一种名叫箭毒木的树汁,毒性剧烈,中毒者全身麻痹,血液凝固。多亏乌将军为其吸出大部分毒血,否则就是华佗在世也束手无策。”
李豫急切的问:“远瑛这样说,必有解毒之法?”
孙远瑛:“曾祖父在其医书中对此毒有过记述,此毒的唯一解药是产自南召国的红背竹竿草。”
乌承玼急了:“南召据此有万里之遥,又与我大唐敌对,可有别的办法?”
孙远瑛回答:“还有一法,只是同样难以办到。”
乌承玼:“什么办法,纵使上刀山末将也愿去。”
孙远瑛:“在下几年前看过一本医书,上面记述了一种能解百毒的药方,只是此药方需要一剂特殊的药引方能奏效。”
李豫:“什么药引?”
孙远瑛:“龙血。”
李豫:“龙血!这世上哪有龙?”
孙远瑛:“真龙天子之血。”
李豫脑海中闪过这样的一幕:夜深人静之时,乌承玼拿着刀走进大明宫,对大唐皇帝李亨说:“陛下,请放一点血救李光弼将军一命。”这是显然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李豫对身边的王霆说:“给我匕首。”
王霆将随身佩带的匕首交给李豫,不解的问:“殿下,您?”
“用我的血。”众将不及阻止,李豫已经割破手腕。
太子是帝国的储君,未来的大唐皇帝,成为真龙天子的可能性很大。众将相互看了看,目前要救李光弼,也只能这样一试。
孙远瑛为李豫包扎好伤口,敷上止血药。
李光弼服下孙远瑛亲手煎制的汤药,很快苏醒过来。李光弼得知李豫为了为其解毒,割脉放血,感动得热泪盈眶。李光弼帐下众将同样对李豫感激涕零。
第百五十六章 收复河北(下)
史思明猜忌嗜杀,部下稍不如意,便诛杀其全族,搞得燕军将领人人自危。
怀王史朝义是史思明的庶长子,作战骁勇,为人宽厚,爱护士卒,部下将士多以心归附。史思明不喜欢谦虚谨慎的史朝义,而宠爱幼子史朝清。
为了构筑魏州外围的防御体系,史思明命史朝义率军加固魏州东北的王莽城。数日后,史思明亲自前往视察,见加固后的城墙没有上泥,当面质问史朝义缘由。
史朝义回答:“将士们连续三个昼夜赶工,实在是幸苦劳顿。如今工程已经完毕,孩儿让他们休息半日再上泥。”
史思明怒气冲冲的对史朝义说:“唐军已经兵临城下,你们还想休息!等朕击退唐军,解了魏州之围,定要你的性命!”
刺杀李光弼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史思明十分震怒,召来宋和一顿痛斥,命亲兵拉出去斩首示众。多亏田承嗣在旁为宋和说情,史思明将处罚改为三十军棍,命其再派杀手,五日之内如果还不能除掉李光弼,就要宋和人头落地。
唐军已经有了防备,再派杀手行刺自然难以成功,宋和思虑再三,带着心腹罗通来到史朝义的怀王府,晓以利害,请史朝义出面诛杀史思明。宋和向史朝义保证,会说服田承嗣相助。
次日深夜,宋和来到伪魏州节度使田承嗣府上,开门见山的对田承嗣说:“在下夜观天象,大燕气数已尽,将军不如先协助怀王杀了史思明,然后再绑了怀王向唐军投降。”
田承嗣何等的精明,早就在为后路做打算,对宋和说:“本将与李唐太子结怨颇深,恐其不容。”
宋和说:“城外唐军有李豫、李光弼、卫伯玉、鲁炅四部,唐皇钦命的宣慰黜置使鱼朝恩就在卫伯玉的神策军中,我们可以向鱼朝恩投降。”
田承嗣想了想:“先生所言正和我意,只是派谁去联络为好。”
宋和:“此事关系我等身家性命,宋某愿亲自去。”
田承嗣笑道:“先生亲自前往,田某就放心了,城中之事田某自会处置妥当。”
宋和带着四名高手来到神策军营门前,自报家门,求见黜置使鱼朝恩。
鱼朝恩不知宋和来意,命卫伯玉布置一百刀斧手竖立帐外。
宋和走进神策军大营,身边四名高手被缴去随身携带的兵器。
鱼朝恩撇了一眼宋和,心不在焉地问:“你就是反贼的左相?来此见本黜置使所为何事?”
宋和低着头,不慌不乱的回禀:“黜置使明鉴,在下宋和,曾任大燕左相。”
鱼朝恩:“曾任大燕左相?现任何职啊?”
宋和:“现任黜置使身边一家奴。”
鱼朝恩:“抬起头来,让本黜置使看看。”
宋和抬起头平静的看着鱼朝恩。
鱼朝恩:“想做本黜置使的家奴,你有何本事啊?”
宋和:“在下别无所长,只会整人。”
鱼朝恩一听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宋和:“在下先前整过安禄山、安庆绪,接下来还有史思明、史朝义。”
鱼朝恩:“口气不小,有何凭证?”
宋和:“在下保证不出三日,城内燕军定会送来降书,史思明的人头,还有贼子史朝义。”
鱼朝恩惊讶的看着宋和:“所言当真!”
宋和:“千真万确,在下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鱼朝恩对卫伯玉说:“送这位宋先生下去休息,好生款待。”
燕将李廷望在史朝义和田承嗣的授意下,领兵冲入的史思明行宫。史思明发现有变,翻墙进入马厩,准备上马逃走。李廷望引弓射杀史思明,正中其臂,史思明坠马被擒。
史思明怒问李廷望:“你们想造反吗?”
李廷望回答:“奉怀王命送你上路。”
史思明被李廷望用弓弦缢杀。李廷望拔刀割下其头,装入木匣送给田承嗣。
两日后,田承嗣果然派人送来降书,史思明的人头,还有被五花大绑的史朝义。
鱼朝恩命人请来宋和,满面春光的赞道:“先生大才!”
宋和连忙奉承道:“黜置使过奖。”
鱼朝恩突然把脸一沉,对宋和说:“先生多次见风使舵,鱼某如何相信于你?”
宋和回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