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秦-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朝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像后面那么畸形的歧视商贾,但立国政策还是重农抑商,在所有的君王心中,这些商贾都是蛀虫,经商是末业,所以哪怕那些商贾家产万贯,却还是受到歧视,秦律上严禁商人穿戴丝绸衣服,坐华丽的车架。经商者不能从政为官,而且很有可能被发配边疆!
  秦王子婴重用黎泽,本就是破了例。如果再用蒯彻之策,那就会使得商人的地位大变!其实蒯彻的这个计策并不高明,甚至同秦国立国的战耕之法有了抵触,这法子足以改变一个阶层的地位,他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让商贾赈灾的范畴!
  嬴子婴心中其实认同韩非的以法为本,用战耕体系为辅的国策。像后世那样人人平等的思想放在这时代是远远行不通的,什么东西都要因地制宜,因形式而改变。所以嬴子婴也想过要改变商人的地位,但又怕伤及国本,毕竟增加一部分的利益其实就是损失另外一部分的利益。秦国的百姓可以说是所有朝代地位最高的,他们可以从政可以从军,可以获得爵位。这些优待的结果造成秦国好战的本性,所以秦国的百姓是有优越感的,至少对比商贾他们更优越。他们不会在商贾面前低人一头!这种情况哪怕是后世都非常罕见的。
  蒯彻的一席话,让嬴子婴产生了动摇。他在权衡利弊,他在思索得失。他明白商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但就是明白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古代的君王莫非都不知道商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一直重农抑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人的特殊性!商人有钱,流动性很大,跟很难走出家门的百姓相比,他们的归属感最低,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如卖国通敌这行为大多数就是商贾干的!所以古来君王不放心他们,对他们进行了打压,商人的特性注定了他们的忠诚度不高,他们都是赌徒,赌徒是没有信誉的!
  就如当初的马鞍、马镫一样,嬴子婴明白这东西对骑兵来说就是质的飞跃!但一个人没能力掌控一样东西的时候,那再好的东西也会成为别人的嫁妆!道理一样,后世带来的东西也许有用,但也要看能否用得上!用得上的同时还要弄清楚是不是敌人更用得上。
  利弊得失嬴子婴都要考虑清楚,看着蒯彻,嬴子婴轻轻问道:“诚如军师所言,获得爵位的商贾就不必要缴税,如果仅仅只为了赈灾而失去了更多,莫非是真不打算顾及以后之事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话雨
  听到秦王的问话,蒯彻没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不知道秦王又准备如何做呢?”
  嬴子婴说道:“古来君王都是重农抑商,我绝不会重商抑农!商贾和农民最多只能平等,爵位无论是何国都是贵族,我不会让商贾人人都成为国中的贵族。纵然是虚爵,也不能这么轻易的让他们得到!我可以给予商贾获得爵位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依然很小!我让他们赈灾,并非是去求他们施舍!敢不从者,杀!选其捐献最多者,赐爵!”
  蒯彻愣了一样,突然匍匐跪拜,诚心叹道:“吾主果真明君也!”
  黎泽亦跪拜,说道:“秦王言之有礼!黎泽心服口服!”
  嬴子婴朝黎泽说道:“明日你就派人到城里通传,北地的其他郡县,皆张贴榜文,就说秦王欲选出赈灾最多者授予侯爵,并让百姓建立祠寺供奉!”
  蒯彻又愣了一下,问道:“这个建立祠寺又是何意?”
  嬴子婴哈哈一笑,说道:“他们不是想要名声吗?那好,我就给他名声!给他用不完的名声,让他当活菩萨(注1)!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善有善报,积散可以成德!”
  蒯彻心悦诚服,自此之后,再也不敢小觎秦王的智慧。黎泽下去之后,心中暗思道:“蒯彻所言很有道理,如果换了其他君主,必然就同意了。没想到秦王还能从中看清楚利弊,果真贤王啊!唉!投奔了这么一个君王,看来我黎泽就是那千里马的马骨,但终其一生都成不了千里马啊!”
  等二人走后,嬴子婴回到桌案上,取下笔墨,心中想到:“平定关中,还是得依仗耕战体系。商贾虽富,但并非重力所在。昔日我就曾想完善耕战体系,如今看来光依靠旧的体系也还是不行。秦国的国策太过偏激,必须得改正。唯有中庸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思毕,在竹简上疾书道:“立国之本,非农非贾。民之重,在于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如此看来,商贾亦是民!所以须一视同仁,方为中庸之道……”
  是夜,秦王书房灯光不灭;是夜,大雨磅礴电闪雷鸣;是夜,有太多人心中不安。
  察哈尔心中不安,他也久久未睡。耳朵里面一声声炸雷响起,他就想起同样的大雨,同样的雷声。在那个雨夜里面,冯英带着三百贪狼骑士踏平了整个先零羌。他无力的嘶吼,无力的挣扎,最终还是匍匐在泥地里。
  “灭族之仇!不共戴天!我怎能忘却,又怎么忘却?”察哈尔口中喃喃,烛火在他眼中摇曳闪烁,他的思绪就如那烛火一般,孤零凄惨,忽明忽暗。
  “秦王之所以不杀我,是看重我一身的勇力。看来,他是起了疑心了。”察哈尔用手拨弄着烛火,看着手指在烛火的烧烤之下变得漆黑,他却感觉不到疼痛。他的人,他的心,早已经冷却,如果不是遇见了檀烧,他又哪来的勇气苟延残喘?
  “檀烧!檀烧!!!哈哈哈!”察哈尔笑着流泪,那手指已经被烧焦了一层皮,冒起了袅袅灰烟。
  他不恨秦王,相反他还很敬佩秦王。但是血仇已经结下,他的心就不会只是一个臣子的心了。
  那天的战场之上,他的战败成就了乐阳不可一世的威名。察哈尔也没想到自己会败得那么快,但是现在他想明白了。并非是乐阳天下无双,而是他自己心无斗志。就像当初完虐沙太之时,冯英所讲的那样!沙场拼战,靠得是一股勇气和胆量,如果失去这东西,再猛的将军也只有战败。察哈尔心无斗志,乐阳却斗志昂扬,所以不过一个回合,他就被乐阳扫落马下,差点送命。同样如此,沙太救主血战,拼死力斗,乐阳却无可奈何。
  感觉到秦王的猜忌,让察哈尔坐立不安。窗外的雷声,一道道炸响在他心头,让他思无可思,无可奈何。
  是夜,陈戈也难以入眠。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日后的判决。秦王会如何处置他?要是秦王知道他有挟持公主的意思又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就恨不得扇自己的两巴掌!明明没有叛乱之心,为何又自作聪明?
  秦王会不会因此生气,而杀了自己?李左车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陈戈抠心自问:自己还是怕死的。
  就如攻下镇原,名义上是陈戈冒矢登城,立下大功。但陈戈自问自己没那勇气,那时候城上都没射几只箭,自己也不是第一个登山城墙的。可表功的时候是这样写的,有时候都让陈戈以为自己就是那样的勇士。
  是夜,李左车看了一夜的雨;是夜,赵予梦见了跟秦王共骑一马驰骋在草原之上;
  同样的雨夜,不同的人,想着不同的事,直到了天明放晴。
  那是一个有着朝阳的早晨,天空中没有了雾霭、雨水和乌云。朝阳升起的时候,有红色云霞在天边。道路虽还是难走,但有了战马背负着家什,还是好了很多。百姓当中,老幼都有士卒帮忙。他们带着希望,向义渠走去。
  秦王的诏书被快马送至了各个郡县,一时之间,所有的商贾都惊动了。
  泥阳城,一巨商读诏怒道:“北地受灾,关我们什么事?凭什么要我们赈灾!”
  庆阳城中,有人笑道:“能升爵拜候,平生愿也!既是秦王所书,当倾取家资,赈灾救民!”
  阴密城中,有人怒道:“此乃秦王诡计!就是想骗我等捐钱献粮!吾决不中计!”
  环县之中,有人啰嗦着狂笑:“要钱财何用?得一名声足矣!”
  华亭县城,一老叟正在同一方士下棋,旁边一位童子走到老叟旁边耳语了几句,过了半响,老者对方士说:“秦王无力赈灾,以赏爵封候之法向北地商贾世家求助,不知道大师怎么看?”
  方士道:“钱财动人心,可惜人生只有数十载性命,死后最多不过带进土里!留之何用?修道长生方能永恒,秦王求财,此乃善举,积有善德方能逍遥于天地间!”
  老叟持子笑道:“大师所言有理。钱财不过身外之物,我既求逍遥,要钱财何用?不如散去!”
  方士点头:“大善大功!离长生不远矣!”
  于是老叟散尽一生之财同方士至崆峒隐修,那方士名叫南宫望,那老叟名为诸葛黄。
  诸葛黄散尽家资救民,事后秦王让人修筑祠寺,让百姓烟火供奉,尊其为黄老仙人。
  陈戈一行人磨蹭了两天方至义渠,嬴子婴念在陈戈有功的份上,让他将功赎罪,贬为士卒。
  (注1:秦朝是没有菩萨的,佛教也没传过来。作者词穷,找不到替代的词语了,就用了这个,勿怪)


第一百七十八章 谋反
  “义渠城筹粮六百二十四斛,肉六百二十斤,布料三百余匹,乃一百三十二户富商共献所得。城外聚集难民三万余人,搭建粥棚三百余座。如此算来,可供灾民食八天。”秦王府衙,司徒黎泽手拿着笔刀,一边汇报一边写字。
  秦王子婴听后,眉一皱,拂袖说道:“怎么这么少!让司马无涯带三百精兵取回十个首级给我!哼,既然这些人不识好歹,必须得杀鸡儆猴!”
  黎泽听罢提醒道:“秦王既然立下了法度,当依法而行。若无罪杀人,恐怕会有人不服!”
  嬴子婴哼了一声,说道:“这些人既然无德,就是漠视王法!律法之上还有情理二字,墨守陈规又如何决断天下之事?这些既然这么贪财,杀千万次也不足为过!”
  旁边公孙止道:“秦王所言有理,依我之见,还要将这些装上囚车,先到城外灾民那游荡一圈,在千万人口下,我看还有谁敢不服!”
  嬴子婴点了点头,门外走进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士,生得浓眉大眼,下颚飘着三寸短须,其人便是司马无涯,昔日镇守长武,随黎泽投靠秦王之后,被封为冲翼校尉。
  司马无涯领命出去之后,点起三百军马,其中便有陈戈,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卒,其他人只知道他姓陈,有个名号叫虎子。三百人浩浩荡荡直奔内城而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黎泽将那些不肯赈灾的富户都标注了出来,他们只需要选其中十人而已。
  义渠城外,蒯彻同徐也漫步在灾民之中,两侧搭建了数不清的帐篷和木屋,不少人携妻带子躺在地上,到处传荡着呻呤悲戚之声,听着难受。
  看着道路上走来的人群,蒯彻眼中流露出一抹忧虑,他叹气说道:“还有人源源不断的赶来,到时候整个外城都会成为难民的天下!”
  徐也亦叹道:“百姓都知道秦王在这,他们又怎能不来?宁县、长武、庆阳一地的百姓都来了,他们失去了亲人和家园,来到这也不过是想活下去而已。”
  蒯彻仰头看天,唏嘘说道:“秦王命运多舛,才收复北地,却又遇见这事。”
  徐也压低声音问道:“依照军师所见,如果这个时候三秦叛王来攻,我们又该怎么办?”
  蒯彻低头瞥了徐也一眼,摇头说道:“你想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