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瞥了刘邦一眼,假意叹了一口气,朝刘邦弯腰作揖道:“如依沛公所言的话,那请让张良早些抽身离去,免得跟着一起身首异处。”
“唉……子房,我告诉你,你觉得我的计划不对你就直接跟我说,别这么装模作样啊!你想走?走得了吗?即便是要死,我也要拉着你一块死!你想独自逃生,没门!”
“那好吧!沛公既然连死都不肯放过我,我也只好如实道来了。我们打下了峣关,并不代表关中就没有什么部队可以阻拦我们了。那秦王子婴既然能杀掉赵高,想必也不会甘愿束手就擒。他现在肯定已经率领着部队前往峣关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他依仗的最后一支部队给他打烂!然后还要稳扎稳打,先攻下蓝田,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的部队得到粮草的补充。还要在此地收拢民心,让关中百姓知道我们是来覆灭暴秦,救他们于危难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逼子婴投降、二是让沛公尽快的将关中掌握。”
听张良说完,刘邦也不愧为后世建立大汉的开国皇帝,其中意味只要稍微点出就明白了。张良这是在告诉他,秦王子婴已经不足为虑了,关中也是唾手可得的,现在他的敌人不仅仅是秦军了。只有尽快的将关中掌握,得到关中的民心,才能将这关中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知道,背后的联军也要入关了。
张良可不管刘邦在那如何动作,语气淡定的继续说道:“如果依照沛公所言,入霸下直去咸阳的话。秦军就能通过驰道日夜兼程赶在我军前面攻袭峣关,断掉我军后路。即便秦军主将是个庸才,他不懂得攻袭峣关,但只要守住霸水不让我军回头。那我们只有去强攻长安,或者逃到山里。在粮草不济,兵心不稳的情况下,攻打长安这种艰城,我军毫无胜算。蓝田就好打得多了。”
一听张良这么一分析,刘邦也感觉自己先前的决定有些莽撞。他连忙朝张良小声的陪着不是,他现在脑袋也一下反应过来了。打蓝田多好,有驰道跑得快,打不下也能迅速的逃离!
心中已经明白,刘邦当即就下定决心:“那好,让周勃留守峣关,我亲自领兵去打蓝田!”
就在此时,一卷信使来到。
“报!灌婴将军来信!”
刘邦持书简一看,随即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子婴小儿必死矣!灌婴通过小路已经到达蓝田了,此时隐藏在距离县城二十里的山栾之中!他在路上还消灭了秦军的先锋!一共五千余人呀!真是大块人心!大块人心!传我命令,赏关里将士每人一块肉!啃完了我军就出发!”
……
“老将军是准备在这与刘邦一决死战么?”
秦营,王帐之中,秦王子婴与上将军李信跪坐在案边。李信今天是向秦王告之他通过军情做出最终的部署,虽然秦王言军事都由上将军做主,但秦王毕竟在军中,他哪敢什么都不向秦王禀报。
“我将秦军主力埋伏在离城十里的位置。蓝田城中,已经有左将军白廷带着三千人马驻守。我军只需要在刘邦攻城的时候从他们后面发起攻击,必然能将他们一举击溃!”
赢子婴听后,却又问道:“如果刘邦不前往蓝田又该如何?”
老将军冷哼一声道:“如果他不走驰道,而走小路的话,我便立即挥军拿下峣关,将他们围困在关中,来一个瓮中捉鳖!”
“嗯,既然老将军有此意思,那就依此办吧!”赢子婴想了想,自己真的没什么好建议的,于是也就同意了李信的决定。
“秦王放心,我已经往峣关布下许多斥候,断然不会做无准备之仗!”
“将军留心就行。”
……
在离蓝田东南方向的一处山沟里,灌婴带着一千多名骑兵就在此地安营扎寨。这山沟离县城不过二十里,距离驰道更近。他们在此地等刘邦大军前来,因为之前他派出的斥候已经得到了消息,蓝田城里驻扎着几千秦兵,如今严加看守,非他这一千多骑兵能啃得动的。
灌婴坐在大帐中正努力的啃着一块肉,他的脚下被按跪着一个浑身血污的将军。
他低着头,闭着眼睛不言不语。脸上身上都留有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鞭痕,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傅宽坐在下面皱着眉头向那看押的士卒骂道:“此人是个勇士,为何如此对他。还不快给他松绑。”
“慢着!”坐在上面的灌婴挥手止住了那士兵,转头朝傅宽说道:“是我让士兵用鞭子拷问他的。”
傅宽对灌婴还是非常敬佩的,闻言却不解说道:“此人乃忠义之士,如能为我军所用岂不大好?为何要对他用刑呢?”
灌婴呸的一声从口里吐出一块骨头,道:“忠义之士我见得多了,你认为像这样的忠义之士又岂能为我军所用?”
傅宽听见这话也有些生气了,他皱眉道:“如此忠义之士,既然不能为我军所用,那便给他一个痛快!如此行径,遭人不耻!”
说罢,也不言语,气呼呼的别过头去。
灌婴摇头苦笑一下,这傅宽打仗倒是不惧生死,就是脾气有点倔,心中对忠义二字看得极为重要。他可不愿意跟副将闹得不愉快,于是指着李必说道:“此人忠肝义胆,被友军拒在营外,不仅不投降,而且还朝我军冲锋。这等行为,在秦军心中就是完全的忠义之士!”
傅宽忍不住了“既然是忠——”
灌婴举手止住了傅宽的询问,继续说道:“那夜,从我军手里逃脱的秦兵还是有很多。他们会把这个忠义之士的向秦军汇报,会在整个关中流传!到时候关中人人都知道他是什么人!我之所以鞭责他,可不是为了他口中的什么消息。我是要以后在关中每战一个城池的时候,我就将他用长杆挑起,让城里人好好看看他们盛传的忠胆义士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此策……太过毒辣!”
傅宽依然不敢苟同,他指着李必道:“他有可能击垮敌军的意志,也有可能激起秦军的怒火的!”
“如果他们敢怒,我就会让他们看看怒的下场是什么!等他们怒气消掉后,我再把他挂上去,一定会让他们认清楚事实:怒是没有用的。”
第二十一章 行踪暴露
刘邦派彭越为先锋大将领兵五千前行,自己坐镇中军,任敖为后军。靳歙、奚涓为大军押送粮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峣关,走直道,直往蓝田而来!
灌婴、傅宽受张良之计继续按兵不动,往日只是派些侦骑多处巡游。他向刘邦说道:“子婴出咸阳兵至峣关,如今峣关已下,他必然藏兵在蓝田。只有在蓝田击败我军,他才有希望将沛公赶出关中!如果蓝田一失,关中必然动乱,到那时大势已去,任凭子婴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可奈何!”
刘邦执鞭冷哼道:“那就在蓝田一战吧!一战决胜负!我刘邦又怕过谁来着!”
秦营之中,赢子婴弃白棋叹道:“吾又输了!”
公孙止扯着下巴上的几根山羊须,将子婴弃在地上的棋子捡起,然后将它放在棋盘的另外一个位置。棋局也因此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已经困死的白棋身上竟然又并发一缕生机!公孙止一脸得意的看着赢子婴,咧嘴笑道:“那可不一定,凡事都有转机,棋局中更是变化莫测,秦王可不要轻易言放弃!”
赢子婴盯着公孙止落子的位置,一脸激动的叹道:“妙啊!妙啊!真是妙棋!白棋因此子而活,先生棋艺真是棋艺高绝啊!”
公孙止脸色一僵,心思这秦王怎么连我言外之意都听不懂?他现在应该问我,先生可是话中有话?
看着秦王依旧还在为那颗白棋而赞叹,公孙止决定还是主动出击!于是他三角眼一翻,对着旁边站立的韩则目送了一个信息,韩则知其意,抱拳朝秦王道:“公孙先生不仅医术高明棋艺非凡,更有过目不忘之能,棋盘纵横这么多子,他都能了然于胸,是有大才的啊!”
赢子婴听见韩则赞扬公孙止的才能,先是一惊,后想到什么又是一惊,然后脸色变的极为难看,他抽动着脸颊显得有些不自然,他朝公孙止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先生果有此能?”
公孙止在心中大骂韩则,这小子完全没一点眼力啊!没看见秦王才输棋了吗?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候赞扬我的过目不忘之能!我的才能可不止这一点呐!!!
韩则却在此时生怕秦王不信他之言,替公孙止分辨道:“公孙止先生的过目不忘之能我是亲自见识过的。前日秦王去见上将军,我一不小心把棋盘给弄翻了,公孙止先生凭着过目不忘之能竟然将棋子一一归位,而秦王回来后竟然也一无所觉。”
赢子婴听后脸上更是淡淡的说道:“既然先生才能不止在医术棋艺上,凭着过目不忘之能,正好能为孤分忧。上将军昨天跟我说,军队里差个能统计粮草的,调拨赏银的能使。先生如若不嫌弃的话,就先在那协助上将军吧!”
“这……”公孙止扯落几根胡须,有苦不能说。
赢子婴有些疑惑,他如今知道这御医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派去掌管粮草更能发挥出他的才能,怎么看这人模样却一副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公孙止心中苦笑,如今事情被韩则搞砸了,他还能说些什么,只能跪在地上跪谢了秦王的提拔之恩。
韩则也为公孙止高兴啊,自己今天终于为这老御医举荐了,免得他三天两头的来找自己。万事大吉!万事大吉啊!
……
上将军李信在蓝田到峣关这一路上派了上百个侦骑,为的就是能将周围所有地方的风吹草动全然了解。
在此地展开决战是他向秦王建议的,此战代表着他首次出山后为秦打的第一场仗!他此时举着宝剑仔细的擦拭着,口子喃喃的哼道:“……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大帐外,似乎又传来兵戈之声。他恍惚回到了那年辞别始皇帝,带着二十万大军一路高歌伐楚的时候。
一时间,却不禁泪流满面。
……
王二哥是秦军中的一名侦骑,他本身也是关中老秦人,在二世元年的时候被烁阳守将征兵入伍,因会骑马,所以成了大秦的一名侦骑。
王二其实只会骑驴子的,马看上去和驴子也差不多,所以骑着也不困难。他一家有三口人,家中只有自己一个壮丁,可惜还是被秦兵抓了当兵,家中只剩下老母和妻子,度日确实艰难。不过还好的是今年三月回家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只要她肚子争气,给自己生个儿子,我王二想必也不会绝后。
此次出征,秦王动用了他的库房,三军将士都得到了一笔不少的赏钱。王二大小还是个屯长,得到的赏钱也颇为可观,他托人将赏钱带回了家中,想着家族妻母也能借此过得好点。将家中安顿好了,王二此时觉得自己即便是战死了,家中也还能勉强过下去,于是也就安心了。
他此行一共五人,都是军中善于搏击的好手,不仅能在马上拉得硬弓,还能提着刀剑劈砍,他们的骑术比之当年驻守在长城的骑兵也不会相差太多。
五人以王二为首,沿着白鹿塬一直往南侦查。五人当中有一位住在蓝田汤峪的本地人,对此地的地形也都很熟悉,还知道许多偏僻的小道。此时他们就是沿着一条通往辋川的小道一直向前,准备在日落之前到达辋川。
前些日子,听说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