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秦-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予闻此言顿时大叫一声好字,左右将领也难掩喜色,唯有李奕不肯置信,他仔细询问细作,细作便说道:“彭越自回城中,不久便死。我等借粪车掩护,曾偷入军营细看,那主帐之中已经摆好了灵堂,彭越之尸放在棺材之中,我等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赵予闻此言,一脸喜色的向李奕说道:“如今彭越已死,当真是收回平阳的大好时机,如果此时不出兵,日后必然反悔!”
  李奕摇头说道:“长公主毋急,我往平阳城派了好几个细作,等他们回来印证之后再发兵不迟!”
  赵予不悦道:“你怎么如妇人一般婆婆妈妈的?”
  李奕正色说道:“军国大事,不能马虎!”
  赵予嘴巴上不满,却还是点头听从了李奕之言。赵予将骑兵就安扎在城外,到了第三天早上,平阳城里的另外几个细作也全部回返,皆言彭越已死。赵予立即上马,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李奕知道此次难以劝止赵予,他向赵予说道:“长公主千金之躯,怎能轻易赴险?李奕不才,愿为前锋!”
  赵予见此人执拗,也不愿意与他多做争执,便挥手说道:“那你领骑兵前行,我带步卒稍后便来!”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且行
  赵予起两万军直奔平阳,待大军汇至城下,却见到城中四门打开,城墙上并无一人。李奕拍马赶到,对赵予说道:“城门四开必然有诈!我军不可轻易进城!”
  赵予枪指城门道:“此乃城中的蠢货摆的疑兵之计,他们想以此吓退我军,好等陈余前来!”
  李奕见赵予不听他言,只好说道:“既然如此,我愿带骑兵杀进城中,长公主在城外压阵。如果城中无险,我就在城楼竖旗,如果城里有伏,长公主再引兵接应!”
  赵予点头说道:“那好,如果城门关闭,我立即派兵攻打,你只需坚持三刻!”
  李奕领命而去,点齐骑兵直冲城门。赵军奔进城中,见城里并无兵马,李奕立即派人到城楼上竖旗。哪知道兵马刚至,城墙上伏笔四起,李奕勒马急传,城门洞落下一面悬门。两侧街道之中杀出无数兵马!李奕见后路被阻,提枪高呼:“尔等毋慌,随我杀透贼军,从西门杀出!”
  李奕带着赵骑直往街道上冲去,没冲几步前面马军突然摔倒在地上,地上陷出几仗宽的大洞,已将去路堵住。骑兵被堵塞在城门广场之中,城墙上站起无数的弓弩手,密密麻麻的箭矢落入骑兵阵中。不少人中箭而死,李奕看见左边有小巷,立即向左而走,刚到小巷,那里的几处房屋突然坍塌,又将路堵住。李奕往右而走,右边竖着一面面刀墙,只待着骑兵撞上去。李奕见左右无路,忍不住大叫一声:“赵国不存矣!”
  四面箭矢如雨,足足射了四五轮,可怜李奕与这四千赵骑尽被射杀在城中。那李奕临死之时身中无数之箭,他却杵着剑屹立在死尸之中。待入城的骑兵全部死光,彭越骑着马慢悠悠的进了这修罗场,他走到了李奕面,下马拔出了佩剑,一剑砍掉了李奕的首级,他提着李奕的首级叹道:“我本来是想猎虎却没想到误中一鹿,李奕啊李奕,你射我一箭,我还你千万箭!”
  赵予在城里杀声传出的时候立即攻城,可城上守卫森严,赵军携带的云梯又不够,急切之间哪能一时破城。攻不多久,城上立起一杆黑旗,下面悬挂着一颗首级,城楼上的士卒挥舞着黑旗,城外赵军大哗,有人眼尖叫道:“那是李将军的首级!”
  攻城的士卒听闻李奕已死,顿时丧失了士气,如潮水般退去。李奕之死传到赵予耳中,赵予愣了一愣,突然吐了一口鲜血,一下从战马上栽倒。
  彭越带士卒从城中杀出,赵军闻风丧胆,皆四散而走。一干赵将救起赵予慌忙逃命,等逃回平野收拢残兵的时候,才发现不少士卒趁乱逃走,两万士卒回城的不过三千余人。赵予回醒之后,吩咐诸将道:“将平野之军撤回善无,另外遣人通知马邑、楼烦的将军,让他们带部队全部撤回善无城。”
  赵予说完,却又昏迷过去。又过了几天,代王陈余率领四万援军已经赶到了平阳城。代军携胜之势,直逼善无城。几万大军聚集在城下,陈余却不急着攻城,反而派出了使者向赵予求婚,使者呈递陈余之信,赵予展信一看,却见上面写道:“余慕予公主久已,苦思不得,辗转反侧。如今我领军前来,并非逼迫赵王,而是思慕公主。如果公主能下嫁与我,我立即退兵,并将平阳等数座城池当为聘礼,送还给赵王。”
  赵予观信大怒,亲自拔剑砍杀使者,然后将使者首级送还给了陈余,陈余见赵予不肯下嫁,立即让彭越攻打城池。
  云中城。
  奔波数次的韩则等人终于在城中找到了伯彦,而伯彦听说自己的女儿已经被秦王婚娶为妃之后,他慨然应允同韩则回秦国。临行之时,广灵候赵舒对伯彦说道:“昔日你落魄之时,我不避众人猜忌收留了你。如今秦国壮大,你成了秦王岳丈。我不求你以后能保我性命,只希望你到了秦国,能向秦王进言救我赵国!赵舒无功绩于国,自愧已久!伯彦公,算舒求你了!”
  赵舒说完,当即跪倒在伯彦身前,以额碰地久久不起。伯彦长叹一声,连忙扶起赵舒,对赵舒说道:“你乃伯彦的恩公,如果没有你又哪有伯彦的今天?我愿意向秦王进言,却不能保证秦王是否会听从!如果有朝一日赵国到了那个地步,我希望你不要陷死在赵地,留着有用之身到秦国。你纵然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年幼的赵王着想!”
  赵舒苦笑着点头,然后拱手告别了伯彦。
  韩则护送伯彦回秦,自有一段路程。却说匈奴左贤王歇和领五万轻骑从乔巴山的王帐出发,在就快进入月氏境内的时候,却突然遭逢了一支大军。两支人马小战了一场,因天黑只得退避。晚上敌营中奔来一骑,到匈奴营寨便呼喊着要面见主将,匈奴骑兵将此人擒进了大营,歇和接见,那人道:“我乃月氏王屠休帐下大将乌突剎,你可是匈奴的左贤王歇和?”
  歇和冷冷一笑道:“我正是歇和!月氏王屠休怎么跑到了我匈奴的地盘上来了?是想侵犯我匈奴的部落子民吗?”
  乌突剎说道:“并不是这样,屠休王仰慕冒顿单于已久,所以带部族前来投奔!”
  “什么?”
  歇和颇为哑然,过了一会方说道:“屠休为何要投奔匈奴?”
  乌突剎说道:“昆莫的儿子乌哈引秦人入国,趁屠休王外出狩猎的时候,屠杀了屠休王的部落和亲人。屠休王痛恨乌哈的行径,所以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冒顿单于!”
  “引秦人?”歇和脸色一变,急问道:“秦人派了多少兵马进入月氏?”
  乌突剎答道:“秦人派出了大将冯英,不过并未派出多少人马。根据探子得来的消息,秦人的兵马最多两三千。”
  歇和没急着回答屠休投降的请求,他正在思考着是否继续前行。根据乌突剎之言,如今的月氏又生了变数。那个叫乌哈的打败了屠休,逼得屠休不得不远逃匈奴。而今日虽然只是跟屠休小战了一场,但匈奴并未没占到什么便宜,如此想来现在的月氏恐怕不是骨力长所说的那样。
  思虑了半响,歇和便对乌突剎说道:“屠休王有意投奔我匈奴,大单于肯定愿意接纳,这样吧,你回去转告屠休王,就说我歇和愿意同他单独谈谈!”
  乌突剎对屠休恭敬的行了一礼,便告辞回去了。第二天歇和约屠休单独会面,二人并马而驰跑了好久,待两匹战马都停下来之后,屠休才对歇和赞道:“左贤王果真好胆略!”
  歇和微微一笑,对屠休说道:“你胆子也不差!”
  屠休眼缝一冷,突然说道:“不知道歇和王子是否知道,我屠休曾经将国中的第一猛士打败!”
  歇和微微一笑,转头说道:“那你可知东胡王的首级是谁取下的吗?”
  屠休的瞳孔微缩,疑道:“莫非是你?”
  歇和轻轻的点了点头,过后二人又不约而同的大笑。待笑声止后,歇和鞭指西南,对屠休说道:“我这次带领五万铁骑,就是想看看如今的月氏是否有机可乘!”
  屠休似乎早已经猜到,他说道:“如果左贤王没遇上我,那必然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说不定还会死在月氏国中。不过既然遇上了我,那情况自然不一样。”
  歇和大笑,按马问道:“你如何助我?”
  屠休说道:“我知道月氏国的一切情况,如今乌哈才刚刚当上月氏王,肯定还有不少的部族未必心服。我屠休虽然败在了他手下,但在月氏国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歇和沉思了一会说道:“我携带的粮草不多,如果没有机会,我会立即逃走!”
  屠休说道:“如果没有机会,我会跟着你一起逃走!”
  说罢,二人又是大笑。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风
  “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声,鼓舞动作殊形。如越人习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又如匈奴: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
  秦宫大殿之上,儒生左丘武踱步高声,夸夸其谈。说完这一段,他见秦王并众人都听得非常的认真,又继续开口说道:“所以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如今的秦国,与秦庄襄王(赢异人)之前不同,与秦皇政之后不同。三王分秦,各国入秦,古秦之风已然不存!秦王若有大志,当正秦风,再正国风!若使得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此乃万世之基业,大王必然名垂千古也!”
  嬴子婴喜问道:“当如何正秦风?如何正国风?”
  左丘武傲然一笑,双手一拱承禀秦王:“朝廷者,天下之桢干(泛指支柱)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名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相反,如果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所以审所上而己!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嬴子婴沉思一会却道:“你言不无道理,然而当今天下乃纷乱之世,各国兴武成风。你的这些言论怕只能等天下一统之后才能行施!”
  左丘武正色道:“就是各国都好武成风!所以秦王更要正国风!军中好武,国之幸事;民间好武,必然生乱。所以秦王要让军中成好武之风,民间成仁义道德之风!这样大王的江山才会稳固,出征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左丘武此言一出,大殿群臣皆点头附议,上大夫魏柯进言道:“左丘武此言适中,大王当纳之!”
  丞相公孙止亦道:“请大王纳之!”
  殿中群臣皆道:“请大王纳之!”
  群臣齐声,朝中罕见。左丘武傲立于朝中,负手而站神色安然。嬴子婴笑道:“既然大家都说左丘武此言可纳,孤岂能拂却众人之意?左丘武听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