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秦-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信在城墙上哈哈大笑,他戟指彭越道:“好一个匹夫!竟敢污蔑吾弟!三弟为人,吾自然清楚!待吾杀了你这个匹夫,然后在向陈贼问个清楚!彭贼!你仔细看看,城头上立的是什么!”
  彭越顺着廉信手指一看,却见到垛口上竖着一面大旗,上面血书四个大字:“报仇雪恨!”
  彭越在下面又惊又怒,他心中暗思:“廉信擅长守城,连齐国的八万精兵都久攻不下,如今我兵力远不如齐兵,又岂能入城?若等廉信与齐军联手,吾必危矣!不如立即退走北方二郡!等掌握了北方军团,再与齐军一较高下!”
  彭越当机立断,立即撤军回退。就在此时,廉信在城墙上哈哈大笑道:“彭越贼子!休想全身而退!”
  廉信语刚落下,城门立开,城外吊桥放下,一支骑兵呼喊着杀出。彭越气得胡髭倒竖,却不敢恋战。令副将断后,急忙拍马逃走。
  彭越担心背后齐军杀至,一心想撤。背后廉信却紧咬着不放,两支赵军就在城外厮杀,不觉已至中午,而昨夜刚吃了小亏的龙且很快就得知了巨鹿城下的消息。龙且抚掌笑道:“廉信果不欺我!传令三军,杀奔巨鹿!”
  齐军立即开拔,龙且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巨鹿城来。不过一个时辰,齐军便赶至战场。龙固见战场混乱,两支赵军交杂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敌我。龙固忙问龙且,龙且道:“何须他想,见之即杀!”
  七万齐军一拥而至,见人便杀。不过片刻,局势立即明朗,彭越带着败军逃窜,廉信带残军投降齐军。彭越的两万大军经此一战,只剩下六千余人,廉信的八千守卒更加凄惨,等齐军进城清点人数后才发现,八千守卒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廉信将龙且迎进巨鹿城,龙且入住郡守府,有心腹劝龙且斩了廉信。龙且心中犹豫,召廉信问道:“前些日子你为了守城,竟然监斩了亲弟。今日你为弟报仇,却又只身降敌。孤问你,你到底是忠还是奸呢?”
  廉信直言不讳的说道:“斩三弟,乃忠君之举。为二弟报仇,乃为全兄弟之义!若大王相信,就请大王拨调一支人马与我。若大王不信,就请大王剑试吾头。”
  龙且闻言大笑,待笑声止后突然肃穆,冷声说道:“孤不信什么忠奸,只管这人能不能用。在孤看来,用你之头平息吾军之怒更为有用!”
  廉信莞尔,龙且拔剑挥去,地上便多死尸一具。
  公元前202年四月中旬,廉信降齐致使彭越兵败,齐军入城之后斩杀廉信。随后齐国大军杀奔邯郸郡,赵国上将军彭越挟陈余逃往恒山郡。


第三百九十五章 邶风·击鼓(九)
  昨夜下雨,地面上到处是水坑。车轮经常陷进泥泞之中,所以所行甚缓。就在通往恒山郡的官道上,数名士卒正用力的推着车辕,前面的马儿不停的打着响鼻,却始终不肯用力。旁边的伍长大声吼道:“再来几个人!抬也要将王架抬出去!”
  伍长说完,便朝着车窗边的那人眼笑道:“大王无须心忧,等过了这程,路就平坦了。”
  车窗里的那人嘿嘿傻笑着,口水就顺着嘴角不停下流。每逢下面的士卒一使劲,马车就一阵晃动,车里的那人就笑得越欢,他扭动着屁股将脑袋探出窗外,看着周遭的士卒们一阵傻笑。
  等后面又来了几个人,伍长便撅着屁股双手前推,大声为士卒们鼓劲。
  “使劲!”
  “嘿咻!”
  “使劲!”
  “嘿咻!”
  伍长手推空气,却像是推着万斤重物,连脸都憋得通红。车中的那人见伍长模样,似乎笑得更欢了,他手指伍长道:“你是个傻子!”
  百忙之中,伍长听得不太确切,他大声问道:“大王!你说什么?”
  车中那人将身子都探了半截,双手捧在嘴边大吼:“我说你是个傻子!”
  那人说完,也不顾伍长反应,径自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又觉得这车颠簸得有趣,竟然忍不住和歌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唱完一句,犹思不妥,又自顾自说道:“不是北行!我也不是一个人,周围还有很多的人!”
  说完又唱:“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唱完又说:“我忧心么?我高兴呢!忧的他人之心,与我何干?”
  再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说:“我未曾丧马,何须寻觅?可我总觉得我丢失了什么,我该去何处寻找呢?”
  那人沉思了一会,等醒悟过来时,车已经平稳上路了。而车上的人似乎又忘记了先前思考的问题,继续拍手唱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那人唱完,周围人突然噤声,一时之间只剩下马车行驶的声音。
  伍长似乎觉得内心堵得慌,他向背后的士卒招呼了一声,便甩鞭跑到了前头去了。从一群群没精打采的士卒旁边跑过,伍长终于找到了他想要找到的人——上将军彭越正骑着大马缓缓而行。
  似闻到了风声,彭越一回头便看见拍马赶来的伍长,彭越出列,将马横于路旁。伍长走近之时一扯马缰,马儿轻嘶了一声,骤然停下。
  彭越问伍长道:“彭先,你不守卫在大王跟前,到前军来做什么?”
  彭先拱手说道:“上将军,我已经断定大王是真的疯了!”
  彭越讶然,又问:“用什么断定?”
  彭先道:“大王不仅疯言疯语,而且我亲眼看到,他便溺在瓮中,却把尿当水喝!如此行径,岂能有假?”
  彭越眉头一皱,说道:“若是真疯了也好!这些日子不少大臣吵闹着要去觐见大王,皆被我推脱过去。等到了恒山郡,我就让那群大臣看看,他们想见的大王已经成了疯子。让他们彻底死心!不过,到时候说不得又要改立新君了。”
  彭越说完,却依旧不放心,他吩咐彭先道:“不要放松警惕,务必盯紧了他,别让任何人接近他!”
  彭先拱手道喏,便退了回去。
  等马儿再一次跑回车窗下时,彭先看车里的那人,眼里竟然流露出一丝怜惜。好端端的大王,如今四肢俱废不说,而且神智都不清楚了。他老是爱唱歌,可是他已经不明白那些歌里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了。
  如今的赵王陈余,已经变成了一具死尸,一个木偶。他一样会说会笑,可他已经完全不明白他说的什么,笑又为何而笑。
  一时走神,彭先心里竟涌出万千感概。待回过神来,却见一个白发老臣不停的向周近卫弯腰稽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彭先下马走近,心思:“这赵拓来干什么?”
  赵拓乃昔日的赵王歇的堂兄,陈余叛乱之后赵氏宗族固然是死抗到底,但也有些人是例外。就如这赵拓,先前与陈余敌对时是铁骨铮铮,一旦被俘立即就改弦易帜。像这种朝三暮四之徒肯定不为君王所喜,不过他是唯一投降的赵氏宗亲,陈余没理由不留他性命。
  彭先走近,一脸倨傲的喝问赵拓道:“制礼博士(官名),不知你前来有何要事?”
  赵拓连连拱手,脸上堆笑说:“臣特来请教大王,不知北上恒山郡后,是住忌城的行宫,还是摆架至郡治?”
  原来以前的赵王歇曾在忌城修建了一座庞大的行宫,专门用以北巡时居住。赵拓前来自然不是关心陈余的居住问题,主要的目地还是为了一探虚实罢了。而彭先又岂能入他所愿?彭先按刀直挺挺的站在赵拓面前,轻描淡写的说道:“此行是避战,而不是游玩。如今齐国大军即将北上,大王岂能如往常一样入住行宫?你们这些博士,在大战之前还费尽心思奉承拍马,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要我说,误国者就是你这等腐儒!”
  赵拓脸上一变,嘴巴张了张却还是没敢还嘴,他忍气吞声的告了声辞,这就走了。彭先看着赵拓离去的背影,脸上尽是讥讽之色。
  赵拓回到了后军,刚上了车架,就有好几个朝臣来打听消息。有朝臣问道:“此次如何?”
  赵拓无奈的一笑,摇头说道:“连面都未见到。”
  又有朝臣道:“你在朝中素来被大王亲近,大王又怎会不见你?”
  赵拓道:“小鬼难缠,上将军派自己的亲侄儿贴身保护大王,又岂能有什么好心?你我其实都心知肚明,不过就是惧怕彭越的权势而已。”
  听赵拓这么说,几位朝臣的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其实在邺城的时候,就有流言说上将军囚禁了陈余。可在朝会之时,上百位大臣看见彭越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步入大殿之后,谁又敢多说什么?
  至于彭越所说的方士造反,大王负伤之言。更是漏洞百出,很多大臣都能看出这是彭越的遮掩之词。几个方士顶多不过是阿谀奉承之徒,又岂有造反的决心?更何况那廉越乃出了名的刚正将军,他饱受大王重恩,又岂能随几个方士作乱?
  彭越用这劣质的借口搪塞朝中大臣,而朝中大臣却无人质疑。说到底,还是因为陈余继位不久,本身就是叛乱上位,不得人心罢了。
  几位博士摇头叹气,悄悄在肚子骂了几句奸贼误国之类的话后,便各自离去。
  国中一乱,又哪有什么忠心可言。不知已经疯癫的陈余可曾想到,即便是他大为重用的家族血亲,如今也一样的作壁上观。
  浩浩荡荡的车队终于走出了邯郸郡,而彭越为之付出的代价便是八千断后的赵卒全部战死。北上之军,到现在只剩下两千来人。却不知彭越是否想过,纵然到了恒山,那里依旧会形成一个主弱臣强的局面。没有大军作为后盾,他这个上将军说的话又是否有人会听呢?
  陈余北上的第十日,齐军横扫了整个邯郸郡,屠了三座小城之后。齐王龙且大犒三军,然后乘胜追击,将大军开往恒山。另外还派出了使者前往燕国,龙且亲自写了一封国骂信,痛斥了豫先这个小人,并在信中写道:容孤灭了赵国,再往燕国取汝首级!
  而刚刚到达恒山郡的赵国君臣,屁股还没坐热又不得不继续北上。原来恒山郡守告之彭越,就在齐国入侵的时候,有不少城池打着为赵王歇报仇的名号,纷纷反叛。而恒山军的兵力一直羸弱,郡中更有不少未曾除尽的赵氏余孽。
  单单一个恒山郡,就冒出了数个赵王,有人称是赵歇的儿子,有人称是赵王嘉(既最后一任赵王,赵歇乃赵王迁的儿子,是嘉的弟弟)的后裔,恒山之乱已经祸及十余城,如果陈余再次逗留的话,恐怕要不了几天,那些声称自己是赵氏宗亲的叛贼就要杀进恒山郡治了。
  得此消息的彭越也忍不住长叹一声:
  何谓人心背离?这便是人心背离!——就在赵国要遭到亡国之痛的时候,不久没有慷慨义士愤然从戎,反而还有不少人趁机作乱。
  民心既乱,这仗又如何打?
  彭越突然间就丧失了与齐再战的勇气,觉得赵国的局势已经糜烂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他的脑海中甚至涌出了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如就此撇掉陈余,自己逃到秦国或者是燕国,说不定到时候得秦王(或燕王)重用,还能东山再起?
  要不然,投楚又如何?
  想到这里,彭越更是恨自己,当初为何为田荣那样卖命,楚国大将萧公角就死于他手中,楚王项羽曾立誓要将他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