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这朝臣中不少人的座师。水佳允弹劾钱象坤的时候,就说人家是袁崇焕的座师来着。
  一句话,周延儒,你仇家太多了!
  在明朝用银子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多,王道纯第一个站出来,不是他的立场正义,而是他收了莫泰的银圆,不多,也就是五千个。收了银子自然要办事,何况这个价格很不错。
  “陛下,臣有本奏……”“陛下……”接二连三的有言官站了出来,这些言官跟疯狗没啥区别,专业咬人很多年。以前每一次咬人未必有收入,多数是为了名声。这一次咬周延儒,那是先收了银圆的。咬起来更加的卖力气,名利双收的事情谁不喜欢?更不要说,好多人对周延儒的私怨不是一点半点的。
  周延儒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没搞清楚对手的有多少底牌。长期在首辅的位置上,对自身的认识也不够清楚。陈燮则不同,藏在暗处,这些年莫泰在京师大把撒银圆,结交的都是一些清水官。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构筑了一个很大的舆论网络。
  看见不少于三十个给事中和言官站出来要弹劾周延儒的时候,崇祯知道今天的事情不太对,他没想到陈燮身上,顶多觉得周延儒跋扈,得罪的人多。再说了,这些言官咬人,那不是看我跟你有仇没仇,而是看咬人有没有好处。
  被人群起而攻之的滋味可不好受,周延儒铁青着脸,听着这些言官攻击的范围不断地扩大,甚至连他4岁的时候看见徐阶的立的牌坊说的那些话都拿出来说,扣了一顶“自幼狂悖”的帽子。
  眼看场面失控,周延儒正准备出来自辩,崇祯已经先开口:“够了,今天就到这吧。”
  早朝可谓不欢而散,这还是因为崇祯及时控制了局面。朱由检很清楚这帮言官有多么的不是东西。周延儒提的建议,客观上是符合皇帝的心思的。缺点是太露骨了!从露骨这一点可以看到,周延儒在首辅的位置上呆的太久了,缺乏危机感。
  回到后宫,朱由检不用想都知道,明天必然有一大堆奏折出现在案上,都是弹劾周延儒的。前段时间,周延儒让人弹劾陈燮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他也有今天。
  好心情被破坏,朱由检还是去了皇后那,一项不关心朝政的皇后,也听到了早朝的风声。别的不说,单单周延儒那个缺德劲,也让周皇后心里不舒服。再怎么着,陈燮也是立了大功的。在过去,这就得封爵了。英宗夺门之后封爵难,这个可以理解。压制陈燮也可以理解,但你不能过河拆桥吧?没陈燮的及时平叛,周延儒早被言官的奏折淹死了。
  这些话周皇后不能明着说,迎接皇帝进来,先恭喜皇帝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登莱捷报之事,臣妾都听说了。”
  提起这个,崇祯的心情好了一些,笑道:“连皇后都听说了么?”
  周皇后道:“皇上没听说么,报捷的使者进京的时候,京师百姓跟疯了似得,炮仗响了一天。”深宫内的朱由检,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奇怪道:“当着如此么?”
  王承恩上前道:“万岁爷,真真如此。奴婢听出去采办的奴婢说,好些个百姓都在路边摆了香案,说是大明皇家列祖列宗保佑,当今圣天子在世。这才有了旅顺大捷。”
  这马屁是一点技术含量都不需要的,因为这是真的。百姓就是认为,这是朱家列祖列宗的功劳。然后才是崇祯的功劳,陈燮这个带兵打仗的,给百姓的印象就是一个张飞、赵云之类的英雄人物,仅此而已。
  朱由检心情大好的时候,外头来了内侍,跪称:“温阁老求见。”
  朱由检的心思被拖回了朝政上,毕竟是个勤奋的皇帝。跟皇后抱歉一句,离开了。温体仁这个阁老,素来听话好用,他求见还是要见一下的。有趣的是,当初东林党因为钱谦益的事情,揪温体仁的小辫子,说他受贿纳娼妓为妾。这个事情在朱由检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一个内阁成员,这点私德上的瑕疵,反倒是优点了。至少今后要想拿捏他,能用这个把柄。
  私德这个东西,在皇帝看来从来都不重要。
  “温卿,坐下说话。”一番礼数后,朱由检让温体仁坐下说话。大明的文官见了皇帝,可不是电视剧上演的那样,要三跪九叩。私下里的这种谈话,拱手就是礼数到了。
  温体仁自然是有备而来,拱手道:“陛下,关于陈思华的赏赐,臣有一些个人的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朱由检一听是这个,高兴了。为啥,他正头疼呢。这个温体仁,果然是急皇帝制所急,想皇帝之所想。
  “爱卿但说无妨。”
  “臣闻,登州陈思华,喜好玩物,之前以为此举附庸风雅,江南坐监之后,天下无人再提此言。臣又闻,陈思华喜好土地,挣的银子购地无数。”说到这,温体仁停下了,朱由检很直接道:“爱卿,就说该如何赏吧。”
  温体仁这才道:“其实不难,陛下派个亲近的人走一趟,带去些玩意,再赏一些土地,官阶上提一级,臣以为就差不多了。至于有言官弹劾陈思华欲效藩镇之举,臣不敢苟同。窃以为,大明武将,都如陈思华一般,十个建奴都灭了。又怎么会发生辽东闹饷之类的事?”
  温体仁真是太坏了,这个时候提辽宁士兵闹饷的事情。要知道,那个事情逼死了一个巡抚啊。当初周延儒跟朱由检说啥来着,大致意思是:要找个长久之计,最好自力更生,不能当兵的闹一次就给一次银子。因为这意思对了崇祯这个穷逼皇帝的心思,周延儒受宠而首辅。
  温体仁这个时候提这个事情,这一口咬的已经不是入骨三分了,这是在咬周延儒的咽喉要害。为啥这么说呢?看看周延儒首辅一来的情况就知道了,辽饷一加再加。反过来正好证明了,周延儒在忽悠皇帝呢。再看陈燮,这家伙不是一直在自力更生么?一个提倡自力更生的人,并因此当上了首辅,现在要整一个自力更生为朝廷立功的武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辅下台
  回到登州的陈燮不等于就此消停,不过是从台前到幕后罢了。收拾后金这种事情,陈燮不白干,好处没以前那么明显而已。这不在郑妥娘和顾喜这里屁股都没坐热,参谋长苏皓宸就上门来了。电灯泡什么的,苏参谋长一点都不喜欢当,但是没法子,旅顺那边的战果报来了,看看天色还早,当然要汇报。这些事情,必须要陈老板过目的。
  “旅顺之战结束了,王启年兵不血刃下金县,请示老爷,是不是继续往北推一点,拿下复州也是好的。”高高瘦瘦的苏皓宸,说话很有条理,一桩一桩的先后主次的汇报。他心里很明白,陈燮回来的目的,就是给孙元化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在登州这些年,孙元化早就是陈氏贼船上的一员,让他把位置坐的稳当一点,对陈燮来说是好事。换个别的人来当巡抚,就没那么好说话了,麻烦自然是多不如少。
  郑妥娘亲自端上茶杯,对这个来打扰的恶客,丝毫没有不满的意思。军国大事,不是女子能插嘴的。苏皓宸有点紧张的站起来致意,陈老板没正妻,哪个女人都不好留下坏印象。
  “站着干啥?”陈燮一个平淡的眼神,郑妥娘便笑着退下,待苏皓宸坐下,陈燮才继续道:“王启年这家伙,那么积极干啥?告诉他,连金县都别要,退出来。在南关岛一带,修个城堡,充分利用狭地的有利地形,以最少的兵力守住旅顺就行了。”
  苏皓宸快速的记录完毕,继续汇报:“这一次的战果主要是马,其中战马四千三百三十一匹,驮马三千多。陆续抓到的战俘有八千多人,主要是民夫和朝鲜人。巡抚大人的战报上写的可是斩首两万,卑职担心兵部的人下来查的时候太较真。这一战最大的收获,不是战利品,而是我军的登陆作战的一次实战演练,还有就是乙字营这种混编模式的成功。”
  陈燮听了最后一句,笑道:“成功谈不上,我还是过于高估建奴了。新兵营在旅顺,除了十字枪兵和滑膛枪兵,别的部队基本没有收到太大的考验。就过程来看,还需要在别的战场上验证这种编制的合理性。这个事情,你花点心思,再编成两个乙字营,我总觉得朝廷不会就这么算了,迟早要调我登州营出战中原。”
  “再编两个乙字营很简单,直接从修路和挖煤的战俘中选择新兵就是了。当初孔有德的部下,前前后后抓了一万多。这些人可都是青壮男,给他们个机会,保证都能卖命。在战俘营,他们可是接受军事化管理的,吃的也不差。就这个,卑职不能不佩服老爷的高瞻远瞩,早早就算到了有今天。”苏皓宸也学坏了,马屁拍的很溜。
  “你别跟王启年学啊!”陈燮笑着点了一句,有道:“差不多就这样了,修城堡的事情,找文八斤。图纸我给他了,这是一种新的建筑,我管这个叫棱堡。就在狭地一带修,有两个就够了,建奴没水师,再想大旅顺就得拿人命来堆了。王启年那边,让他撤下来休整吧,守住狭地就行,另外把何显调回来吧,骑兵放那边没用。早知道就不调过去了。”
  送走苏皓宸,陈燮回头一看郑妥娘和顾喜两个,也都是各自手里捧着资料,挠头道:“你们也要先汇报工作么?”两女一起笑了起来,陈燮又道:“还是先让我喘口气好了。”
  “奴家给老爷去准备洗澡水。”顾喜鬼精鬼精的,转身就跑了。郑妥娘倒是没跑,挨着陈燮坐下低声道:“老爷,奴家担心如是妹妹,南京那边,最近闹的挺厉害。”
  说着话,又递来一个信盒子心道:“这是昨夜送到的,奴家还没看。”
  陈燮接过来拆了盒子,拿出里面的信,打开看完便露出微笑道:“问题不大,顾继坤和归庄兴都回去了,他们向如是赔礼道歉。”
  郑妥娘接过一看,柳如是在信中提到,江南文坛最近闹的很凶,两边在打擂台。资金雄厚的大发钱庄总管事钱不多,纠集了一大群文人,专门负责跟复社的人打嘴仗。东林内部也出现了不小的分析,夏允彝、陈子龙为首的一批人,看不惯复社一些人打击明报的嘴脸,以春闺为由,拉了一大批复社的举人,大举北上准备科举。
  这么一来,复社闹腾的动静就小了,有点吵不起来的意思。柳如是以为,明报无碍。理由很简单,如今的明报影响很大,诸多文士都靠着在明报发稿子混饭吃。加上秦淮河上的姐妹们,联手抵制一些复社喷子。搞的这些人在南京很难呆下去,这个仇自然是结下了。有趣的是,复社头头张溥,一直没有带头站出来喷。最近这个围绕明报的事情,有点不了了之的意思。郑妥娘看不明白,她可是知道这些文人的德性,不闹腾到底是不会罢休的。
  陈燮在边上解释道:“文人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正真左右江南文坛的,从来不是什么文坛领袖,而是他们身后的缙绅集团。文坛领袖得有人捧着,捧一个这样的领袖出来,花的钱也不是少数。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江南豪绅出钱办的各种文会,哪来的什么文坛领袖?钱牧斋的家底要是差点,他能当这个文坛领袖么?当年钱牧斋科举,花了两万两银子贿赂太监,这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了。”
  郑妥娘点点头,她早就被陈燮洗脑了,老爷说啥就是啥。顾喜还好点,过来听到最后一句便奇怪道:“老爷,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