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七十四章 远谋
  明朝的军事体系有两个,一个是朱元璋搞出来的卫所制度,其成员都是所谓的军户。后来卫所制度烂掉了,打仗指望不上,形同虚设。搞笑的是,这个制度既然都不能发挥正面作用了,居然一直保留了下来。甚至都每人去碰一下,原因何在,很简单,利益。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明朝中央政府不敢去碰。张居正的改革很强硬吧?实际上他的改革,还是在土地上以及监督官员工作效率上打转转,别的根本就没去碰。仅仅是小范围的改革,明朝的财政状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明朝不缺银子,社会财富积淀深厚。
  另一个军队体系就是募兵制度,这一制度开端于正统末年。比较出名的就是戚家军了。
  两种平行的军事制度存在,是明朝军事制度的一个特色。就这还没算京军。
  所以,明朝的军和兵,是两个概念。军是军户,兵是募兵,千万不要搞混咯。
  如果是让陈燮出任山东巡抚是一种信任,那么让陈燮兼任漕运总督,就不是信任那么简单了。这是朱由检对陈燮掏心掏肺的一个具体表现。漕运在明朝再怎么重要都不过分。永乐迁都北京之后,每年经运河往京师的东南米数百万石。这是明朝的一条大动脉。
  换成明朝的任何一个时期,这种事情都不会发生,哪个皇帝都不会这么干。但是崇祯就这么干了,就像他信任袁崇焕那种程度还要高出很多的来信任陈燮。不过陈燮和袁崇焕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一个喜欢忽悠皇帝,一个是用事实说话。傻子都能看出来两者的区别。也不能说袁崇焕无能,只不过此人言过其实,好为大言,行动跟不上嘴快。
  陈燮先拿军队下手,无非是迎合上意,同时也是一个必然。先解决山东军队的问题,没有后顾之忧,下一步才是运河的问题。
  刘泽清是个聪明人,如果不是聪明人,那就只能做一个死人。山东不是登州,陈巡抚不是陈大使。登州那一套是陈燮实力不足时的不得已采取的温和手段,见效太慢。现在的陈燮,已经具备了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实力。至于说到隐患,吃饭都有噎死的。
  听到韩山汇报,刘泽清连夜求见,陈燮露出微笑的表情。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刘泽清在两名近卫的看守下,小心翼翼的来到后院,陈燮在庭院里喝茶上月亮。刘泽清二话不说,跪在五步之外,口称:“末将刘泽清,求中丞大人给条活路走。”
  这就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没得选择,放弃一切侥幸心理。陈燮没有看他,用手指敲了敲茶几,边上伺候的应娘捧着一叠黑材料,来到刘泽清面前,轻轻的放在地上。
  刘泽清打开一个本子,看了一眼就浑身软绵绵的往地上趴着,心里的最后一点侥幸都没了。哀求道:“中丞饶命!”陈燮站起身来,走到刘泽清跟前,居高临下淡淡道:“这样的本子,我手里有几十本。大家以前关系都还不错,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就是有余地了,刘泽清毫不犹豫道:“末将惟命是从,但请中丞示下。”
  陈燮淡淡道:“山东兵那些烂账,本宪不关心,也懒得去关心。这个总兵,你得继续做。不过今后吃空饷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回去乖乖的,有多少人马明天亮出来,我看了再说以后的事情。说起来,本不该先动你,无奈山东兵表现太差了。建奴在北直隶肆虐,山东近在尺咫,居然没有发一兵一卒。我知道,你手里能打的人就那些,可是陛下不知道。”
  刘泽清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连连磕头之后道:“谢中丞不杀之恩。”陈燮挥挥手,刘泽清被带出去。一直没说话的应娘上前来,轻声道:“老爷,漕运的活可不好干,您怎么挑了这么一个差事?”
  陈燮淡淡道:“掌握了漕运沿途驻军,半个大明尽在手中。这事你说合适不合适?下一步我要修路,从济南修到通州,没有漕运总督的名头,怎么做到名正言顺?等几年道路一直修到扬州的时候,你觉得会怎么养?”
  应娘听到这里,狠狠地打了跟寒颤。这些年搞情报,干的黑活不少,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当然知道这一条路的作用,到时候登州营不论南下还是北上,都可以做到快速运动。
  “大明一天不开海,漕运就得存在一天,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便掌握在手。给皇帝交点银子算什么?借着整顿运河沿岸的借口,能做多少事情?今后影子的工作重点,就是运河沿岸,凡是和运河有关的人和事情,都要收集整理出来。”
  “奴婢明白!”应娘低声答应,小心的退了下去。这个很懂进退的女人,在陈燮面前越恭敬,陈燮越不习惯。所以很果断的对着她的背影道:“你不是简单的情报负责人,你还是我的女人。”应娘的身子抖了一下,头也不回道:“奴婢知道。”
  陈燮恼火的挥挥手,没看见这个女人脸上的狡黠。深宅内院,看上去很气派,实际上住在里面的陈燮并不喜欢这种大宅子。一道一道的院墙,隔开的不仅仅是一个一个的人,还有心的距离。陈燮很不喜欢这种相处方式,但是却被动的走在这条路上。
  背着手,陈燮出了院子,对面的院子门口,闪过铃铛的脸,一脸喜色的上前来:“老爷来了,给老爷请安。”精心打扮过的顾喜出来,上前要见礼,陈燮抬手拦住道:“免了。”
  “老爷这是怎么了?”顾喜善于察言观色,见陈燮情绪不高,小心的问了一句。陈燮摇摇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这地方没什么人味道。不像在张家庄,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随意。”
  顾喜仰面看着陈燮,一双大眼睛似乎会说话,陈燮抬手在她脸上摸一下,顾喜低头道:“我也不喜欢这样,要不是老爷让我出来做事,我也闷的慌。”
  “你打算在济南开分店么?铺子选好了?”陈燮想起来她的买卖,顾喜的生意其实不用太担心,现代社会的产品做独家买卖,想不挣钱都很难。
  “联合商号的刘大掌柜说,济南这边没有合适的房子,不如自己买地皮盖一个。商号也有这个意思,到济南来起一个二层的大楼,回头把联合商号的总部搬来。奴家要开铺子,就在商号大楼附近盖一间。这个事情,奴家自然是要问过老爷,才好决断的。”顾喜的声音很柔,就像烧热的甜酒。她在陈燮的身边,存在感一直不是很强。似乎陈燮身边的女子,存在感都不是那么强。大概跟时代有关吧?
  床上铺好了垫子,摆着小桌子,陈燮上去坐着,玲珑搬来软靠子。陈燮懒洋洋的躺下,脑子里却无法平静下来。漕运的费用太高,真正经济的运输手段还是海运。问题是一旦海运取代了漕运,意味着几十万靠运河吃饭的人没了饭碗。这对社会而言,必然会造成强烈的动荡。眼下明朝这个局面,真的不合适取消漕运。
  玲珑拎着热水壶进来,倒在盆里,顾喜过来道:“老爷,烫个脚再休息。”陈燮嗯了一声,双脚身出来,温温软软的小手去了袜子,脚浸在热水中,浑身舒坦,眼皮打架。没一会竟让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已经是凌晨。看看手上的时间,凌晨四点多。
  怀里缩着一个软玉似得顾喜,看一眼她脸上满足的表情,陈燮似乎明白她此刻的心情。很多时候,男人睡在身边才是女人最安稳的时刻。凌晨醒来,正是兴致勃发的时候,伸手摆弄几下,顾喜便睁眼,眼角布满春情,配合的舒展身体,让陈燮从后面进入时,已经是一片泥泞不堪。
  睡在外间的丫鬟玲珑被闹醒了,顾喜控制不住的声音意外的高亢。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玲珑把枕头盖在头上都不解决问题,听到“玲珑来帮忙”时,哧溜一下滑下床。
  低头不去看那健壮的身躯,熟练的跪在顾喜身后,托着她的身子,叫她好用腰力。小姐浑身抽搐的时候,老爷没有怜惜之意,还在大动。
  终于停下来的时候,三人都出了一身的汗。
  陈燮起来梳洗一番,穿戴整齐,踩着晨露往外去,出了后院,两名近卫悄无声息的出现。
  战马牵来,翻身上马,前后近卫护着出了后门,奔着军营而去。塔塔塔的马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早早就起来谋生活的小商贩,已经在忙活这早点的买卖准备。济南的街道不宽,两辆马车并行的样子。青石板的路面,马蹄踏上去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宁静的清晨能传的很远。
  走了没一会,一个甲字营的步枪兵出现在街边,陈燮对这个反应速度深表满意。已经确定要升为游击将军的林雅,笔直的站在路边,身后是一千虎贲,五个步枪兵队。


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管
  夸夸夸,整齐地脚步声在清晨里将肃杀之气传的很远,军营外的士兵,抱着一杆大枪在打瞌睡,听到动静整个人毛孔都竖起来,瞪眼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夜宿军营的刘泽清连忙起来,忙不迭的带着四个手下,来到营门口,脸都没来得急洗一下。
  “末将刘泽清,见过中丞大人。”刘泽清单膝跪下见礼,陈燮坐在马背上一动不动,按说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就算是谢链也不会这样,顶多是站着等他行礼。陈燮也不想这样,但是必须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刘泽清收起一丝一毫的侥幸。
  从营房里出来的山东兵,拖拖拉拉的,有的在穿鞋,有的在穿裤子,拖着大枪的,往腰上挂腰刀的。用了小半个钟头,才算把队伍站好。这个时候已经天色发白,陈燮始终坐在马背上,腰杆挺的像标枪,一动不动的看着这些山东兵。
  大概是看见陈燮的存在,还有一千步枪兵站的方队跟豆腐块似得,这些山东兵还算是要脸皮的,勉强站的队列还算整齐,就是怎么看这些人都提不起精神。刘泽清的下巴都要顶在胸口了,太丢人了,这就是他手下的士兵。全部加起来不过一千出头,其中一半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还有一百来个半大的孩子。真正的青壮,不过三百来人,还有五六十个家丁。
  一省总兵一下,正常的兵力在九千到一万之间,这个数字不确定。山东这个地方比较特别,有一个漕运总督。漕运总督麾下有十二万卫所兵,分别据守运河沿途各要地。因为漕运总督行辕在济南,所以山东总兵的麾下,按照花名册应该是九千六百多人。
  “刘总兵,就这点人,打起仗来怎么够用?”陈燮不动声色的问,刘泽清擦了擦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冷汗,点头道:“战时再行招募民壮,作为辅兵、杂役。各省总兵,莫不如是。唯有九边不一样,卑职也是随大流了。”
  这个解释是实话,陈燮听了没有发飙的意思,叹息道:“我也知道你的难处,朝廷的粮饷,出了户部先砍三到五成,到了地方,巡抚刮一层是少的。真正到了兄弟们手里,也就是少的三成,多的五成。都要养家糊口,不吃空饷怎么办?山东兵,几日一操?”
  这话问的刘泽清头上再次冒出冷汗,刚才还算好的,毕竟陈燮表示理解。这会再问,刷的一下冷汗又下来了,背后都湿漉漉的,穿着铁甲看不到而已。
  “寻常十日一操!”刘泽清不敢撒谎,这个很好查。再说陈燮也不是那种好骗的上司,刘泽清看到的黑材料上面,连他几个小老婆,多少家店铺都查的清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