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有人就是碰了,这个人叫陈燮,数百读书人堵在通往陈家的道路上,嗓子已经喊哑巴了,不少人默默的静坐。坐在最前面的一个人,叫刘宗周。他也不喊,也不闹,就是在面前摆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陈贼!非跪于圣人之前谢罪不能洗汝之罪。
  刘宗周作为一个代表,身后是一片人静坐,他们都是来绝食抗议的。这个人在明末是很典型的,抛开他的偏狭,就其个人的归宿而言,可谓不失其风骨气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南明弘光朝确立之后,刘宗周一再死咬马士英,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重振明室的问题上,甚至上奏弘光:“大铖进退,关江左兴衰。”什么意思?阮大铖是马士英启用的,刘宗周揪着崇祯初年的“阉党”小辫子不放,以此来攻击马士英。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干这个事。
  人群中还有一个黄宗羲,气节操守也没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弘光之初,他发挥了恶劣的作用,以他和刘宗周为首的东林——复社这一帮人,不思团结同僚,重振明朝,专做党争之事,直接导致了整个弘光朝短暂的历史一片混乱,什么实际的举动都没有。
  现在就是这么一群人,再次站在坐在了陈燮的面前,为他们心目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以死抗争。沉默,是因为他们不打算跟陈燮谈了,没什么可谈的。因为陈燮触动的是他们的根本,所以,要么陈燮去圣人先贤的牌位跟前跪拜谢罪,要么他们就死在这里。
  陈燮是一个人来的,近卫们都远远的站在百米之外。不紧不慢的走到众人的跟前,陈燮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面对众人烈火一般的眼神,陈燮极为淡定的开口道:“你们要坐在这里就继续做下去,我不拦着你们。我来这里,只想说一句话,真理,不在你们手中。真理,是实践出来的。如果你们不服气,明天上午请去大校场,我实践给大家看看。什么才叫格物。”
  说完这些,陈燮的目光从六十六岁的刘宗周脸上掠过,微微颔首,拱手致意,慢慢的转身,远去。陈燮就这样走了,留给众人的是一道背影。一直闭目养神的刘宗周,这时候却睁开眼睛,淡淡道:“明日上午,大家都去,老夫留下就是。”黄宗羲在一旁道:“我也留下。”
  刘宗周对于东林自身,也是做了不少反省的,但是只能算一点皮毛。骨子里很多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这样一个人,指望他在陈燮一番话之下,就做出改变,那是做梦。所以,他不打算走,但是也没拦着大家去看陈燮搞什么花样,甚至还希望,明天上午,大家看完陈燮的把戏之后,能够拆穿他的贼子面目。能够堂堂正正的大获全胜,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
  黄昏前,陈燮拎着一个食盒和一个包又来了,这会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刘宗周、黄宗羲还有十几个弟子在场,看见陈燮来,两人都露出厌恶的神态,一副不愿意搭理的样子。陈燮上前来,放下食盒道:“一直想跟各位坐下来好好谈谈,就是没这个机会。我说过,明天上午会证明给你们看,现在绝食完全没必要,如果各位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又何必用这种手段来抗争?至于我这个人,我想你们也不能不承认,我为大明做了很多实际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大明朝现在的安定局面,一半是我的功劳。”
  刘宗周久久不语,花白的胡子在风中摇摆,闭眼不言良久,其他人也不说话。陈燮见状,叹息一声,放下手里的包道:“晚秋了,风寒露重,先生不年轻了,铺上一条毯子吧。”
  刘宗周突然睁开眼睛,仔细的看着陈燮一脸的诚恳,似乎在想点什么,陈燮默默的与之对视,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目光对视良久,刘宗周突然道:“你的眼睛很干净,你的内心一定也很坦然。刘某不明白,为何你会做出那么多败坏礼法纲常之事,又为何要诋毁圣人先贤?自十五年退隐至今,观汝所为,无不一点一滴的改善大明。老夫,看不懂你。”
  肯开口就好,陈燮笑着一指食盒,刘宗周淡淡道:“好,老夫就听你谈谈。”
  陈燮打开食盒,一干学生都退下,黄宗羲站在一边,看着两人对坐。食盒里就四个凉菜,温了一壶酒。夕阳下,两人就坐在路中间,地上铺了一条毛毡,两人对坐,没有先动酒菜的意思,陈燮倒了两杯酒,举起一杯道:“先敬您的学问和风骨。”
  刘宗周不为所动,微微颔首,颇为自得,却没有动酒杯的意思。陈燮笑着放下杯子,淡然的开口道:“刘先生,你和我之间都希望大明好,区别是,一个是理论派,一个是行动派。先生做学问,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别人都来学你的学问,在道德上达到一个标准,人人都如此,大明就安如泰山了。这是一种违心的观点,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观点。只要是个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你希望人人都接受你的观点的想法,是建立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正如当今十五年,陛下问策于先生,先生是怎么回答陛下的?让陛下修身,亲君子,远小人。我想啊,现在您都不会觉得自己说错了,这就是您和在下的区别。您啊,脱离实际,严重的脱离了实际。”
  一番话说完,刘宗周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甚至不屑反击的样子。陈燮叹息一声,继续道:“我知道这话无法说服你,就算我做出来的成果,也无法说服你。但我还是要说,建奴,我打的,流寇,我灭的。赈济灾民,也是我坐起来的框架,迁移灾民另行安置,还是我在做。国库空虚,还是我想法子解决的。就算我做了这么多,你还是不会认同我,甚至不会承认自己和你为首的这些人,在大明朝危亡之际,束手无策的窘态。没有我,这时候流贼还在中原肆虐,没有我,建奴随时可以入关,没有我,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灾民饿死,或者铤而走险。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你在我面前这么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哪来的自信心?”
  这一番话,刘宗周的脸色微微低沉,身后的其他人欲言又止,黄宗羲甚至上前一步要说话,但是却被刘宗周举手制止道:“让他继续说。”
  陈燮见状,微微一笑,极为自信的语气道:“做学问,我不如各位甚多,但是要比做事,我一个人能顶的上你们全部,还要乘上一个十,甚至都不止。我知道,你们不会承认这个事情,就算你们无法反驳我,也只会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然后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你们看见的那样。呵呵,让我谢罪,你们当的起么?所谓的圣贤,他们又为这个天下的百姓做过什么?人在世上,总得留下点什么,儒者重立言、立心。而我,则看重自己为这个民族,为这个民族的普罗大众,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所有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大明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更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我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在未来作为世界的中心。最后这一段,你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你们不懂。就这样吧,东西我留下,你们随意处置。”
  陈燮说完站起来,拍拍屁股,留下一个洒脱的背影,迎着夕阳慢慢前行。身后的刘宗周等人,依旧沉默,对着那个在夕阳下,光环笼罩的背影。陈燮在说你们不懂的时候,刘宗周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所谓的世界民族之巅的说法,他也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过。这个世界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大明,难道还有其他别的能与大明相提并论的民族么?刘宗周很想反驳一句,但是想到陈燮是海外归来的南宋后裔,没有开口反驳。如果是被人,刘宗周一定会喷死他,但是这个人叫陈燮,他身上有太多无法忽视的光环。


第五百六十四章 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
  有一个事情陈燮没说实话,就是陈燮和刘宗周他们一样,在说别人的时候,一定是会把自己摆在一个高尚的位置上,然后居高临下的说别人。刘宗周和黄宗羲没有还嘴,那是因为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被陈燮带沟里了。为大明,陈燮做了很多事情,他们呢?似乎一件像样的事情都没做出来。刘宗周曾经反省过东林,认为大明朝的败坏,东林是有很大责任的。不过这个责任不是说他们做的不对,而是说他们做的不够。应该再加把劲!
  可惜,到了崇祯年,一边是建奴,一边是流寇,他们一点法子都没有。这样才会在与陈燮的这一次对话之中,处在一个绝对下风的位置上。
  小校场,南京京营之一,自陈燮改革京营之后,这里的驻扎的不是军队,而是一个新的机构——城管。旧的操场已经经过修缮,操场的一边搭建了一个高台,一个高塔不下三丈。
  陈燮到底要做什么?当日的《明报》上在最醒目的头条的地方,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两个铁球,一个重10斤,一个重1斤,在同样的高度同时落下,哪个先落地?第二个问题,一个木桶,在什么情况下,用一杯水就让木桶被撑裂开?第三个问题,两个半球,在没有其他物体固定的情况下,合在一起之后,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开?
  在三个问题的上面,有一个巨大的套红标题,格物致知——真理出自实践而不是空想。
  街上有很多报童在飞奔,免费赠送这一次《明报》的增刊。上面除了头条之外,还有很多读者投稿的文章,其中包括了大量东林——复社文人的文章,都是抨击陈燮的文章。整个增刊就是这么一个局面,一个头条,对抗其他全部版面。
  南京城里的读者们,拿到这一份报纸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在说:“陈阁部狂妄至极,怕是要栽跟头了。”少部分人说:“静观其变吧。”只有极个别人在看了报纸之后呢,叹息一声道:“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挖多大的坑,一次性埋多少人?”
  太阳全部露出之后,小校场内南京的读书人差不多都到齐了。主要官员,咨议局的成员,也都到齐了。官员和咨议局的负责人们,都站在了高台上。陈燮也在上面,手里举着一个喇叭,面对的数百读书人的代表,陈燮大声道:“《明报》上的问题,大家都看见了。回答不上不要紧,很快大家就知道答案了。现在请各位后退一些,免得被误伤了。”
  哗啦一下,操场上的人都退了好几步。更外围的围观者,则被士兵拦住,不让他们往里挤。这时候校场大门已经关闭,目睹这个场面的人,大约在一千多,都是穿长衫的读书人。哦,还有一些应天府的咨议局成员,他们也有幸被邀请来目睹今天的现场。
  “这,是一个十斤的铁球,这是一个一斤的铁球,现在请各位验证后,告诉大家,我说的都是真的。”台上的官员、国子监代表、太学代表、咨议局代表们,一一过手,都确定了这两个铁球是真的。最后,陈燮装好这两个铁球,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临时搭建的塔顶上。双手持球,做出一个动作后。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陈燮在看,站在台上的朱大典举着喇叭喊:“一、二、三!”陈燮同时松手。
  两个不一样重的铁球,同时落在地上,这个伟大的实验,就这样被某人抄袭了。众目睽睽之下,两枚铁中根本就无法用肉眼分辨的距离,同时落在地上,激起两团烟尘。
  实验结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