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誓词最后一句“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而百死不悔!”念完的时候,现场瞬间恢复了安静。站在队列之前的陈燮,这个时候露出严峻的表情,看着众人道:“国家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朝廷里的那些人,私心太重。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能交给他们,而应该由我们来掌握……”
  呃,虽然都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伟光正的位置上,毫无疑问陈燮说的这些新鲜玩意,比起传统的什么道德礼教更能忽悠人。说穿了其实就是利益,换一群人来掌握国家而已。而且这个国家,还不能出现军国主义为主导的现象,这是陈燮再三提防的东西。未来的大明,具体到执行权力,还是以文臣为主,不过军队这一系,必然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具体掌握在谁的手里呢?现在肯定是陈燮,将来是不是陈继业,那得看他自己的努力。
  中华民族是否需要复兴的问题,大明的精英们跟陈燮的理解肯定不一样。多少年以后,还有某些公知叫嚣有造原子弹的钱,不如分给老百姓。我想就算他能理解一个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外辱之后迫切想站起来的心情,他也不会说出来的。又或者,他根本就无法理解。
  传统的农耕文明在明末失去了一次蜕变的机会,迎来的是一个历时三百多年严重倒退的朝代。在这个想当奴才都是一种抬举的朝代,我们这个国家彻底的落后了。也许真的是中华文明的农耕文明和道德体系存在的时间太长了,发展方向已经根深蒂固,寻常的改变很难使之重新焕发新生,所以老天爷才用百年的屈辱史来唤醒这个民族。
  这个时空的关键节点,陈燮出现了,站在这些年轻的面孔面前,他有足够的信心,从此改变这个民族的发展方向,使之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由此完成历史上未完成的蜕变。
  京师戒严之后的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之后,迎来了又一个白天。御前会议依旧没有接过,朱慈烺根本就不合作,哪怕老师姜逢元抓着他的袖子,也被他抽出侍卫的剑来割掉了袖子,愤怒而离开。最后还是文武之间达成了一致,以兵部的名义,派人去接管城外的两支军队。


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什么?
  兵部的命令有没有用?正常情况下,是有用的。全国的军队,除了禁军,都应该置于兵部的指挥之下。但是朱由检搞的军事改革,其实是一个怪胎。或者说是一个搞了一半就停下来的军事改革。这个时候的大明军队体系,有点像清末,总的来说就一个字“乱”。
  一开始的时候,朱由检练新军的目的,是为了作为模本,逐步的改良全国的军队。想法是对的,可惜事业未竟而崩殂。新君登基之后,没有太高威望,对军队的改革很难指挥的动。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多,兵部方面对这个事情的推进也不太积极。这就造成了新军已经练的差不多了,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早就败坏的卫所制度却没有能取消。再一个就是募兵那一套还在,而且还不少。大明军队的这两条体系庞大且臃肿,还在不断的消耗国家本来就不多的军队支出。这就跟清末差得多了,各省的新军都把架子搭起来了,虽然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要求去练出来,但总归是旗号竖起来了,往里面投银子了。与此同时,各地的八旗兵还在,绿营也还有不少,练勇、城防营、江防营等的传统军队还在。别的不说,单单是绿营和练勇,就有二十多万。
  说起来,这会的明朝军队体系,总体来说还是两个体系,新军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非要严格是算起来,直隶范围内新军也就是一个飞鹰骑,一个新军,加起来四万出头。城内的军队也有四万出头,不过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太大就是了。
  新军从一开始就是走的内库的体系,所以正常情况下兵部根本就指挥不动。在决定了洪承畴和卢象升携带兵部的命令出城接管军队的事情后,洪承畴主动的揽下了去南苑的活。这支骑兵的饷银,还是走的户部体系,所以他还是很有信心能以高官厚禄打动何显,拿下飞鹰骑的指挥权。这个想法正常情况下是没问题的,陈燮没了,部下不得找靠山么?
  洪承畴的私心是很明显的,但是卢象升也没计较这个。他更在意的是有没有皇命,可惜内阁那帮人,加上六部的文官和武勋们,一致认为必须先拿下军队,然后才能安心的跟皇帝继续斗嘴皮子。就算将来把军队的指挥权还给皇帝,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说起来,勋贵们的野心,主要还是体现在海外的巨大红利之上,对于政权没有太多的奢望。皇帝在呢,他们更愿意后退一步,扮演一个保卫北京城,稳定乱局,保证平稳过渡的角色。
  或者这么说,武勋求的是利,文臣求的是权。这么说吧,新的内阁制度之下,只要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可以做到文臣控制整个国家,年轻的皇帝根本就干不过文臣集团。
  天色微明,城门打开,两支队伍各走一边,一个奔着丰台,一个赶去南苑。
  快马轻骑的,这点距离真不要多久,太阳出来的时候,洪承畴带着五十家将已经来到了南苑的兵营之外,并且得到了卫兵朝天鸣枪的“热烈欢迎”。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发现洪承畴和他的随从后,值班的卫兵立刻用喇叭喊话:“军营重地,不得擅闯。”
  洪承畴骨子里畏惧陈燮,不等于他怕这些小兵,根本就不理这个茬,径直继续向前。逼近至五十米之外,一家丁单骑上前高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洪承畴在此,何显何在?”
  把名字亮出来之后,洪承畴的信心很足,觉得能镇住这个小兵了。没曾想这个值班的士兵朝天扣动扳机后,举起喇叭喊话:“后退,其余人等立刻后退,否则以冲撞军营的罪名论处。”他这一开枪,动静就大了,值班的骑兵连长立刻赶了过来,指挥部下做好战斗准备,一排排的枪口对准了上前的家丁,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给他打成一个马蜂窝。
  洪承畴根本就没想到会是这个变化,示意其他人止步,翻身下马。把家丁唤回,自己一个人往前走,身着官袍的洪承畴还是很有底气的,认为飞鹰骑不造反的话,就不会对自己不利。要说造反,陈燮想造反还用等到今天?
  走到营门三步之外,面对一百多个枪口,洪承畴心里还是有点发虚的,万一哪个王八蛋一紧张走了火,今天就得交代在这里。不过这个时候不冒险,更待何时?只要拿下飞鹰骑的指挥权,今后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就是自己的。至于卢象升,他去丰台的使命,在洪承畴看来,根本就无法完成。新军只听皇帝的,理由是他们用的每一分银子都是内库出来的。也就是说,新军对兵部没什么认同感。
  说起来这帮文臣这么干,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也就是在明朝,还得是在朱由检死之后,文臣对过去的那种体制有着强烈的追求,才会这么去冒险。这么说吧,这一届内阁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一旦得手,就本质而言,已经无限的接近了君主立宪制度。
  那么,为什么陈燮不站在文臣一边呢?很简单,一旦这些人的权利失去了约束力,他们这个集团就会疯狂的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过去他们是这么干的,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将来还会这么干。让文臣掌握朝局,或者能催生出很多资本家,并且一步一步的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这不是陈燮想要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资本家是没什么国家观念的。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只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去做事。届时非但传统的道德体系被毁掉,新的制度还未必能健康的成长起来。关键还是制度,只有先确立了制度,才能保证这个国家的稳定,只有稳定,才能谈发展。
  洪承畴依旧被阻拦在营门之外,值班的连长丢下一句话:“等着!”这让洪承畴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这还是大明的军队么?忍!忍了!将来再算账。
  何显总算是出来了,站在门口没有迎接的意思,而是遥遥拱手道:“洪阁部,可有圣意?”一句话就把洪承畴给说的傻掉了,怎么会这样呢?面对一个武夫,洪承畴还是有自信说服他的,于是上前一步道:“何侯爷,可否借一步说话?”
  何显毫不犹豫的回答:“阁部,请回吧。没有圣意,我这里是不会开门的。”
  “何显,你大胆!”洪承畴终于忍不住了,呵斥一声,看看何显一愣,随即又继续道:“本部堂亲自来此,你不出迎就算了,连营门都不让本部堂进么?”
  何显听完了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回了一句话:“飞鹰骑驻扎在此之时,先帝有命,没有圣命,谁来都不开门。真不是何某不给阁部的面子,实在是圣意难违。洪阁部,就不要为难在下了,赶紧回去请圣意吧。”
  这番话跟晴天霹雳劈在脑门上似得,当时洪承畴就呆住了。怎么还有这个说法,难道真的是先帝有这个话么?仔细想想这个飞鹰骑里头,确实是有监军在内的。想到这里,洪承畴一头的白毛汗就出来了,浑身上下瞬间汗水淋漓。一时间进退不得时,决定再博一次,又喊了一嗓子:“何都督,在下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请允许入营一晤。”
  何显笑道:“天塌下来,没有圣命,外廷的大臣都不得入内,不单单是文臣,武勋亦然。”
  这一下洪承畴彻底的麻了,绞尽脑汁都找不到办法,人家根本就不跟你废话。总不能站在门口喊一嗓子,“陈燮遇刺,生死不明”吧?真的喊了这一嗓子,那些士兵的手真的一抖,他就变成一具尸体了。
  “如此,洪某先回去了。”洪承畴只好放弃了,转身就走,很果断的走了。因为他突然觉得不太对劲了。这事情仔细一想,真的有点诡异,怎么连进去说句话的机会都不给?具体问题在哪,他一时也想不明白,也可能是里面的内侍监军的意思。毕竟这一大清早的,他跑过来还不带圣旨就不正常,你都不正常了,还指望别人正常么?
  卢象升的动作也不慢,晌午的时候,来到了丰台大营的哨卡之前,报上名号之后,一路连着过了三道卡子,出现在第一师的指挥部驻地之外。没想到如此顺利,看着高高的围墙,再看看门口肃立的翁正清等人,卢象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慢慢的翻身下马,步行上前,朝众人淡淡的拱手道:“本部堂以兵部之名来此,各位……”
  话说一半,卢象升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见一众军官中间,站着一个一脸平静的熟人,正在用一种无限惋惜的眼神看着自己。“为什么?”卢象升坚定的迈步上前,盯着陈燮那张在他看来极为丑陋的脸,发出了怒吼似得的责问。


第七百一十五章 断送的机会
  面对责问,陈燮露出淡然的微笑,丝毫没有被对面的气势吓着,视线平视反问:“为什么?”卢象升重重的“哼”了一声,把头扭开了。似乎在整理心情,暴怒之下面对陈燮,恐有失言,冷静下来再说话也不迟。
  “这里不方便说么?那就进去说吧。”陈燮没有把卢象升的扭头当做胜利,这是个意志坚定道德高尚的文人,他扭头不是觉得自己错了,而是觉得有一点淡淡的愧意。陈燮生死不明之际,就来抢兵权,这是他心里难以迈过去的坎。
  一前一后,两人进了指挥部的办公室,卫兵端茶送水退下后,一直端坐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