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同时尽一切力量,配合友军作战。
会议最后,115师师长林某,一锤定音:“我115师,决定在平型关打一场威震中国的歼敌战,时间就定在9月25日清晨,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斗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话音落下,欧阳知晓,再过3天,威震海内外的平型关战役,即将打响了,而欧阳也希望能够在此役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欧阳觉得自己,可以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历史,起码能够最大程度地扩大战果,以及减少战士们的伤亡。
欧阳有必要这么做,旋即,就在众多营团级军官面前,不顾大家错愕的表情站起身来,缓缓走向众人,微笑道:“林师长、聂副师长,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三更!
本来还想继续第四更的,但是有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今天就三更吧,等我多存点字,过几天再爆发一下。
最好,新人不易,还是要吼一嗓子,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啊!
第三十一章一失一得
对于115师林师长以及聂荣臻副师长来说,他们都认为应该坚持打一场大战,伏击战,彻底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而延、安统帅部却是坚持打游击战,双方产生了分歧。
9月16日,115师便将作战命令电告了延、安统帅部和八路军总部。
有一个问题摆在了115师和延、安统帅部面前,那就是如何使用兵力,是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正规战,还是分散兵力,打游击战。
115师师长和毛主席的意见,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林师长认为应该出动第344旅及师部,集中兵力,准备待敌军佯攻大营东,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军相机袭击敌人之左后侧,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显然115师林师长,是想集中兵力,打大战,打运动战。
毛主席指出:我军应坚持既定战略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基本不应动摇此方针。
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并不赞同林师长的想法,
9月17日,毛主席又给朱德、彭德怀、林某林师长等人发电,指出:八路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是在SX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毛主席两封电报,都未能说服林师长,林师长回电毛主席,坚持己见,目前需以打打仗,抓俘,虏,来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和八路军的威信。
毛主席不主张打这样的战争,认为日军作战能力极强,而且凭借当时国民革命军正规军,已经无力抵挡日军的进攻了,在这种情况下,打阵地战、运动战、消耗战,都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毛主席强调:“八路军要尽快的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只有通过这种游击战争,才能最终赢得整个抗战的胜利。”
9月18日、19日,115师师长林某,继续给延,安统帅部发报,坚持打一场大战。
由于115师前线指挥部的一再坚持,毛主席在对作战方案,进行反复的研究以后。
于9月21日,毛主席致电朱德,表示同意林师长将一个旅,暂时集中起来打仗,但仍坚持自己的既定战略方针。
毛主席又致电周副主席和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朱瑞,明确提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击战争。”
欧阳仔细地回忆了这段著名的历史史实,脑海中不断思考,这场平型关战役,是否需要打一场大战,甚至需要出动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兵力。
其实严格上来讲,这次的平型关战役,才是八路军正式意义上,和日军的第一次交锋。
欧阳之前所在的129师独立团,虽然已经和日军交过手,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129师独立团,也是一个“黑军”,在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中并不存在,是不被国家承认的。
因此,这次的平型关大战,才是历史上记载的八路军第一次和日军的战斗!
在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
当下,欧阳也认为,必须要打一场大战,哪怕再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此一战,必将振奋八路军全体指战员的抗日决心,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想罢,欧阳当即站起身来,就在众多营团级军官面前,不顾大家错愕的表情,缓缓走向众人,微笑道:“林师长、聂副师长,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顿时,作战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下降了好几度,一众115师的营团级干部,甚至是师长和副师长的脸上,尽皆阴沉了下来。
“不好,坏事了。”
自己这是缺乏组织纪律性了!
欧阳当即面色一变,知道自己干了极其愚蠢的事情,现在可不是茶话会。
而是规格极高的作战会议!
自己一个129师的外人,又是一个少尉级的文书,现在也只是一个所谓的游击队“司令员”,哪里有说话的资格。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叮咚!”
系统提示:由于宿主在115师高级会议的不礼貌言行,使得115师一众高层,集体对宿主产生不满,因此产生如下任务。
任务内容:宿主必须在三日之内,消除115师师长林某、副师长聂荣臻,以及343旅旅长陈光,对宿主的反感。
任务成功奖励:武器卡抽奖一张!
任务失败惩罚:猛将召唤系统关闭一年!
“哼!”
115师师长林某冷哼了一句,其他一众高层也无人再理会他,而是继续安排接下来的作战部署。
时不我待啊!
欧阳见状,心里面憋着的一肚子话,也只好咽了回去,回到作战室的角落里面,继续坐了下去。
心情十分沮丧!
都怪自己这张破嘴啊,想到什么说什么,忘却了这里是什么地方,现在可不是自己穿越前的大学里面,自己身为老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可能无法获得115师一众高层的喜悦值,不过如果任务成功地话,竟然还有机会获得武器卡抽奖一次。
之前中秋节抽奖,欧阳便抽取到了,来自《我的特一营》电视剧中特一营武器卡,白河阻击战,若不是由于特一营的及时助力,自己或许早就革命到底了。
危机就是机遇!
??????
??????
会议结束以后,聂荣臻副师长接见了欧阳,同意了白虎游击队参加作战的请求,划定了白虎游击队的作战地点。
老爷庙!
关沟至东HN镇,之间的5公里范围,皆是115师的伏击地点,其中两侧皆是高地,只有中间是狭窄的沟道,而老爷庙就位于沟道的北面高地。
115师,采取了单面设伏的战术,而没有采用火力交叉的设伏战术,为此引起了后人的众多推测。
第一,这个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地形来定的,平型关当时的地形,是在四公里的口子里,埋伏的时候,北面是陡峭的山坡,不需要埋伏很多兵,东南方向一带,地形比较平缓,便于隐蔽。
第二,战斗打起来以后,为了节约弹药,战斗打响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冲下去,和敌人展开肉搏厮杀。
而欧阳埋伏的地点,便是北面陡峭的高地,老爷庙。
闻言,欧阳着实大喜。
欧阳为何会大喜,因为在历史书中记载,在伏击战打响以后,日军抢占老爷庙的高地,给我军造成了极大地伤亡,而现在白虎游击队的伏击地点,就是老爷庙。
这岂能不让欧阳欣喜,其实欧阳想和林师长说的话,也就是想在老爷庙战斗的作战请求。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欧阳相信,只要自己率领的白虎游击队,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定能够消除115师高层,对自己的反感,甚至有可能产生喜悦值!
《》第一更!
如果你有多余的票票,就投给我吧,作者君,在此拱手啦!
第三十二章行动部署
9月24日上午,白虎游击队的战士们刚刚用餐完毕,便收到了欧阳下达的紧急集合的命令。
周卫国向着欧阳禀告道:“司令员,所需的蓑衣和斗笠,已经收集了200套。”
政委赵刚,也向欧阳说道:“参战人员,剔除受伤的战士,共计198人参加战斗,子弹1万发,轻重机枪10挺,手榴弹5箱。”
其实,早在昨天晚上,欧阳便向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同志,请示先行开赴伏击地点,老爷庙,可是遭到了聂荣臻副师长的拒绝。
旋即欧阳无偿的赞助了115师,200支三八大盖,子弹2万发,轻重机枪6挺,手榴弹8箱,以及5门小钢炮,外加炮弹100发,方才得到了聂副师长的批准。
并且聂荣臻副师长欣喜道:“小同志,想不到你们竟然淘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好,你的作战请求,我批准了!”
这一举动,顿时让聂荣臻副师长对欧阳改观不少。
聂副师长语重心长地说道:“会议的组织纪律性,有时候远比很多东西都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
??????
对于欧阳让周卫国准备的蓑衣和斗笠,周卫国并不能理解,因为目前只有欧阳知晓,明天夜间将有一场暴雨,方才要提前准备。
接下来即将是一场伏击战。
二营长姜大牙向欧阳和众战士们说明伏击战的特点。
姜大牙说道:“伏击战,俗称口袋战,就是把部队埋伏成口袋状,等敌人钻进来以后再打,要大好伏击战,最关键地要考虑五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就是要比较准确地掌握敌情;
第二条原则,要选好伏击地点;
第三条原则,要合理部署兵力;
第四条原则,就是要掌握好发起进攻的时机;
第五条原则,就是能够迅速地撤离战场。”
姜大牙娓娓道来,不多时,欧阳便下达了白虎游击队全员开拔的命令。
进发平型关,关沟地带,老爷庙伏击阵地!
??????
??????
同一时间,115师作战会议室。
聂荣臻当先说道:“为了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昨天我和林某师长,再次对平型关地区,进行了战略勘察,最终决定,就在平型关东北,关沟至东HN镇道路的两侧高地,利用居高临下,便于隐蔽和突击的有利地形,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手段,歼灭日军。”
林师长面色一正,郑重说道:“今天我们主要是更加详细地确定了兵力部署,明确了各部队具体任务。”
命令!
“115师独立团,在灵丘和涞源方向活动,扰乱敌人的后方,牵制和打击增援之敌。”
“第686团占领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的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公路开进之敌。”
“第685团占领老爷庙南,至关沟地域,并阻击东,跑,池之敌可能回援的可能,而后携手防守平型关的晋绥军,夹击东,跑,池之敌。”
“第344旅687团占领西村、蔡家峪和东,HN镇以南高地,断敌退路。”
“第688团为师预备队,其目的,就是要拦截敌之先头,切断敌之退路,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敌,这样做既可保证在伏击敌人时,兵力上占尽优势,又保证有足够阻击日军援军的兵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
各团团长尽皆高声回应最后的决定!
良久,林师长命令道:“各部队立即完成集结任务,于25日零时,开赴伏击阵地。”
“是!”所有人高声回道。
旋即众人散去,唯有林某师长和副师长聂荣臻留了下来。
林师长满脸的疲倦和苦涩,向着聂荣臻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