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败家子-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安宁很是委屈,甚至有几分绝望的神情。

郑丽琬顿时明白过来,他曾听谢逸说起过此事,知道这些宗室女子最怕的就是和亲。现在这个倒霉的厄运轮到了李安宁。

“确定了吗?”

“还没有,但应该是**不离十,听说朝廷已经请吐蕃大相禄东赞前来长安商讨婚事,如果定下来,我怕是多过不去。”

李安宁无奈道:“韦贵妃已经找我的母亲,有过暗示,所以……我不想待在长安城里,跑到姐姐这里来躲个清静,也希望能从姐姐这里讨个主意,看有没有办法能够躲过此劫。”

“这……”郑丽琬沉吟片刻,悠悠道:“和亲之事,宗室之女本就在备选之列,到时候陛下一旦下旨,郡主确实很难躲开。如果用手段来逃避,焉知陛下会不会生气,到时候连累令尊和令兄该当如何是好?”

李安宁沉默了,确实如此,她不是一个人,她不能为了自己而活,还得考虑江夏郡王府上下一家子。

“那就是没办法喽?”

“也不是没有,只是眼下我想不到,如果三郎在长安,或许能为郡主出出主意,但他现在不在。”郑丽琬其实未必是没有办法,只是不敢擅自做主罢了,一来是怕连累谢家,而来是怕对江夏郡王府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是呢,该当如何是好?可惜谢长史不在。”小郡主对此十分认同,在她印象里,谢逸多才多艺,主意也对,肯定是有办法的,可惜他如今不在。

“不知谢长史何时能回到长安?”

郑丽琬轻轻摇头道:“不知道,现在人尚在定襄,何时能回来不知晓。”

“定襄?”小郡主也抬头向北望去,顷刻间,又多了一个期盼谢逸早日归来之人。

……

而此时此刻,谢逸正在定襄草原,刚刚陪着李治用过早饭。

阿史那思摩算是相当用心,生怕晋王殿下和谢长史吃不惯牛羊肉,所以特别准备了长安美事伺候。

作为和顺郡王,要做到这些不难,很是容易。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了一个态度问题,很好的态度。

阿史那思摩越是如此,说明他越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和这种人也就越是有机会。只要不是破釜沉舟,置诸死地而后生,就总能找到突破口。

很显然,阿史那思摩现在没有这些勇气,也便不是那么可怕。这会趁机在给他点压力,也不知和顺郡王能不能撑得住。

吃过了早饭,接下来便是所谓的草原校军环节,这是早就商定好的事情。突厥贵族长老们对此十分重视,似乎早就打算好趁此机会耀武扬威,展示一下突厥勇士和军队的强盛之处,大有一副吓得你尿裤子的意味。

哼哼,谢逸心中只有冷笑,如果真的那般强大不可战胜,当年颉利可汗怎么会输给李靖和李绩呢?

以至于偌大的东边突厥亡国,现在还不醒悟,沉醉在当年的美梦之中有意思吗?这人啊,一旦有过辉煌的岁月便会牢记心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愿意拿出来唠叨几句。

如果只是追忆往昔倒也罢了,如果是沉醉在往日的荣光里不可自拔,那可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谢逸不介意用惊天动地的方式来彻底敲醒他们,至于会不会吓的尿裤子,那就不得而知了。(未完待续。)

第二八八章五卒对百马

冬日清晨的草原,不见积雪,却有寒霜。

白白一片已经快要赶得上积雪了,再有北风吹过,便如刀割一般,寒意森森。

说实话,这会子并不适合校阅兵马,但这个安排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要参与。

谢逸还好,但去年前往更北边的薛延陀,也算是有过经历,加之年纪大,容易适应。但年轻的李治,难免有些不太习惯。

一张年轻的脸上被北风吹的通红,若非擦伤了特别调制的保养药膏,可能会更加糟糕。不过年轻的晋王殿下很懂事,无论如何都保持着他亲王该有的尊贵与气度。

等两人在护卫的保护下,出现在草原上的校场上时,突厥贵族长老们早就带着大队的人马出现。

铠甲很亮,兵器也很锋利,一个个精神抖擞,大有在大唐皇子面前耀武扬威的意思。

谢逸只是笑而不语,默默地看着,听阿史那思摩下达命令,开始表演各种刀剑枪和骑射冲锋的戏码。

常规手段而已,当年已经失败过了一次的东西,现在拿出来能怎样?

对此,谢逸并不放在眼里。

一直眼睁睁地看着突厥人的表演结束,这才笑道:“不错,突厥骑兵在郡王的调教下,已经和并州军差不多。”

这话什么意思?

和并州军差不多?是说突厥铁骑不如并州李绩的兵马吗?虽然当年突厥人曾经输给李绩的通汉军,但今非昔比。要是说今天突厥人休养生息,兵强马壮还不如他并州兵马,他们自然不服。

谢逸这么说,是故意羞辱,还是朝廷向来恭维亲信的缘故不好说。但突厥人是这么认定的,汉人向来喜欢玩这一套。

“是吗?”阿史那思摩笑道:“本王观晋王殿下的卫队也军威甚是昂扬,不知是否方便,给我操演一番如何?”

如果说谢逸对比的是并州兵马,阿史那思摩则将目光对准了长安关中,李治身边的卫队肯定出自于长安十六卫的精锐。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判断长安守军的战斗力,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谢逸早料到这一点,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当即笑道:“好啊,能在草原上操演,也算是左武卫将士们的荣幸。”

“好,那晋王殿下这边可以调派多少兵马,本王派出相应的人数。”阿史那思摩不敢托大,按照那些突厥贵族们的想法。可以少调动一些兵马,以少胜多才能彰显出突厥人的厉害嘛!

但阿史那思摩没有这么做,万一赢不了呢?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不能干,否则讨不到还可能有损士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对晋王殿下,对大唐朝廷的敬畏。任何一个朝代,当臣子显露出比皇帝更厉害的时候,往往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造反,要么功高震主被杀。当然了造反要是失败,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还是那句话。阿史那思摩始终要给自己留后路,

“这样吧,晋王殿下这边出十个人,郡王那边出一百个人如何?”

当谢逸轻描淡写地提出这个说辞时,不只是阿史那思摩,包括一种突厥贵族们的脸色立即变了。

这算什么?

什么意思?

我们没有出动少数人马。乃是对对手的尊重,没想到大唐人竟然这般大言不惭。

如果只是少了几个人也就罢了,现在还弄出十个人对一百人的事情,这不是开玩笑吗?或者说赤果果地羞辱人。

以一当十,唐军的战斗力这么强悍?一众突厥贵族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脸上写满了强烈的不忿,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叫嚣。

阿史那思摩还算冷静,低声道:“谢长史,本王没听错吧?十个人真的够吗?”

“其实吧,十个有点多,也许五个就足够了。”

谢逸也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阿史那思摩和一众突厥贵族的脸色彻底变了。

这算什么?想要再进一步羞辱突厥人是吗?五个人对付一百人,这在哪里都是天方夜谭好吗?

谢逸竟然敢如此大言不惭,实在有些……欺人太甚,这分明就是在戏弄人嘛。

“谢长史,这般信口开河,大吹大擂有意思吗?”一位突厥长老再也忍不住,不顾阿史那思摩的脸面,直接大声喝问,表达不满。

阿史那思摩也笑道:“是啊,谢长史切莫玩笑,军中无戏言,这可是放之天下皆准的规矩。”

“那是自然!”谢逸笑道:“是不是吹嘘,真刀真枪实验过不就知道了?”

“那好,本王倒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新式武器,竟有这样打的威力,可以让谢长史如此自信。”

阿史那思摩的也耐心和自尊性也受到了强烈打击,故而心中很是不忿。

谢逸建议道:“王爷,在开始之前,在下还是想要劝你一句,要么先不要派士兵上,找一百匹战马放上假人就好,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这是为何?五个左武卫将士对付一百匹马吗?”突厥长老冷笑着反问。

谢逸不动声色,李治已经抢先道:“和顺郡王,谢长史是为你们好,都是我大唐的兵卒,如果有了伤亡,不好……”

五个人对一百人,竟可能出现大规模伤亡?

这不是笑话吗,即便是射击速度最快的连弩也做不到的,所以突厥人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们很想暴怒,质问谢逸。

但总算阿史那思摩还有些许理智,拦住了众人,因为他看出来谢逸的神情相当的郑重,不像是信口雌黄。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个场合下,谢逸如果信口雌黄,有什么意义呢?反正结果很快就会被拆穿,反倒是丢人。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根据阿史那思摩的了解,谢逸在长安颇有名气,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更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

所以这事恐怕是认真的,既然如此,索性给自己留点余地……待摸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说。如果谢逸拿不出相对应的结果。到时候再羞辱他,甚至是发火都可以,至少是理直气壮的。

“那好啊,我们就欣赏一下谢长史的高照。”

五名左武卫的兵卒被派了出去,他们面对的是一百匹突厥战马,以及战马上的假人。所有人都瞪大的眼睛,想要看这场五人对百马的场景究竟会是什么结果,会不会是一场闹剧。

也许很多人提前心里已经有这样一个预先的设定了。

百匹战马在嘶鸣,在突厥失败的指挥下准备发起冲击。五个大唐兵卒反而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然而一开场,结果却有点出乎意料。

五个大唐兵卒没有像往常一样提着刀剑冲锋,更没有使用弓弩,而是从马背上的皮囊里拿出几块黑黝黝的疙瘩,然后用火折子点燃,然后用力甩进了马群。

这是什么套路?

一众突厥贵族们正惊疑不定时,接连几声闷雷一般的响声从马群里传来。

震惊!

几乎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声音除了打雷不曾见到过。但现在草原上冬天。而且是秦朗的好天气,哪里会有雷声呢?

所以明显不是自然声响。而是……那些黑黝黝的尴尬,他们看到了大唐兵卒点火的过程,所以应该是火器无疑。

火器,这是大唐军中的一种武器。

他们也是知道的,他们曾经看到过投石机扔出的火球,八牛弩射出的带着火的箭镞。但这些玩意更多时候是用来烧毁粮草器械,或者阻碍进攻的手段而已。

说白了都是些许火油的燃烧,也紧紧是燃烧而已,何时有过这等激烈的爆炸,有如天雷般的爆炸。当真是从未有过,从未见过。

这是一种心灵上的震动,原来李治和谢逸所谓的新武器就是这东西?着实有些吓人啊!

如果此时此刻突厥人感受到的只是声音的震动外,那么下一刻他们便看到了爆炸的直接效果,巨大的轰鸣声想过之后,战马全都受惊慌乱了,正嘶鸣着胡乱奔跑。

试想一下,如果是在战场上会是什么后果?现在战马狂奔的局面,骑兵压根就控制不了。

当骑兵乱套,还有攻击力吗?而且会自乱阵脚,这等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至此一招,巨大的声响便对突厥骑兵的战力有了极大削弱。

更致命的情况还在后面,他们惊讶地发现战马身上竟然在流血,有伤口。当他们走近了观察的时候,才发现马背上都是些些小的伤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