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手上的长枪左右飞舞,铁钺的战刀在咆哮,弧鼎的狼牙棒在怒吼,弃沉的长矛在呼啸,紧随其后的鲜卑士兵发挥了他们野狼部落的群攻优势,三五成群,各成阵势,搏杀残命,无所不用其极。

射璎彤和射虎几乎在相同的时间赶到了路口,鲜卑人爆发了。面对肝胆俱裂,精疲力竭的乌丸人,他们强悍的战斗力被彻底完全地激发了,他们开始了对乌丸人疯狂的屠杀。

提脱没有跑,他挥动战刀抵挡两下之后,任由鲜卑人举起血淋淋的战刀,把自己剁于马下。

李弘看到了伍召,看到了里宋,看到了铁锤,更看到了全身插满长箭,挺身而立的木桩。

他愤怒了,他抱着里宋的尸体仰天狂嚎。

“杀……杀……一个不留。”

李弘被悲痛蒙蔽了心灵,被仇恨蒙住了双眼,他疯狂的咆哮着,杀进了敌群。

长枪插进敌人的胸口拔不出来,他丢掉长枪,再用战刀砍杀,战刀剁在骨头上拔不出来他捡起地上的长矛再杀。

汉军肆意杀戮,不留俘虏,同样也激起了乌丸人的凶性。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个你死我活。杀。

乌丸人看到了李弘,看到了那个疯子一样的披发大汉。

李弘的血腥和凶残让乌丸人更加暴虐。一班乌丸士兵迎着李弘冲了上来。

李弘随即被团团围住。

铁钺,弧鼎,弃沉大惊失色,带着亲卫屯拼命地杀上去。

李弘的长矛挑飞敌人,随即再一矛将敌人连人带马穿了个透,然后他抢过敌人的战刀,连续斩杀三名大汉。

更多的武器扑向他。

李弘连声怒吼,大发神威,再杀三人。终于他被一支长箭射中,接着被一刀剁在背上,随即被一柄狼牙棒扫中,身体飞离战马,在空中旋转着,重重地摔在地上,人事不知。

但黑暗将最后一丝光亮吞噬之后,黑夜终于来临。

战事结束,这个没有地名的小地方在吞噬了四千多条人命之后,重归宁静。

汉军一千六百人几乎全部阵亡,坚守在最后一个路障后面的一什人马幸运地活了下来,二十七人,只活下来二十七人。

由于李弘痛失战友,失去理智,命令部下全歼敌军,提脱的三千人马无一幸存,全部战死。

李弘躺在山坡上,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了郑信,看到了田重,看到了玉石,胡子,看到了自己所有的部下,除了失去的。

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悔恨象毒蛇一样钻蚀着他的心,让他无法原谅自己。

里宋死了,这个象兄弟一样的朋死了。木桩,铁锤死了,他从大燕山带回来的几个马帮首领只剩下胡子了。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帮助自己救下风雪,这份情义他还没有报答,他们就死了。伍召死了。才失去赵汶,伍召又死了。他们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四下征战,什么都没有得到,都离自己而去。

“子民……”田重伸手拍拍他,想安慰两句,终于忍不住,老泪如注。

玉石和郑信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站起来对大家招招手,意思是既然李弘醒了,没什么事了,大家各忙各的去吧。看到李弘痛苦不堪的样子,大家心里也不好受。各人眼圈红红的,各自散了。

只有田重独自一人坐在李弘旁边,陪着他。

李弘哭了一阵,心情平静了许多。一下子失去四个战友,四个朋友,这是李弘战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战争的残酷,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认识,但一次战斗就失去四个好朋友,却是他第一次遇上。尤其是里宋的死,对李弘的打击还是相当大的。两人的友情开始于卢龙塞的草原上,是生死之交。失去记忆的李弘对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大汉国人,有着太深的记忆和感情。

李弘伤得很重。刀伤还好一些,但那拦腰一棍伤得他不轻,他根本就不能站立,只能躺着。

李弘想起来他和里宋的约定,慢慢地对田重说道:“老伯,我和长忆说好的,谁先死,另外一个就把他埋在卢龙塞外的山上。我现在不能起来,你能帮我做这件事吗?”

田重苦笑一下,道:“此去卢龙塞一千多里,路途遥远。天气越来越热,遗体保存不了那么久。还是先埋在这里,等以后大人有了空闲,再来把长忆的坟迁到卢龙塞吧。”

第六十七节

李弘伤重,部队的大小事情就全权委托玉石处理。现在,熟悉军政要务的,也就玉石一个人了。其他的部下不是过去身份太低就是马帮马贼出身,都是门外汉。玉石顿时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第三天,部队回到宁县城外驻扎。

李弘的部队在恒岭之战中损失了两个整曲,部队剩下三千多一点人马。舞叶部落和白鹿部落的士兵折损较少,加在一起伤亡三百多人而已。乌丸人的三千四百多名俘虏被关押在大营内,等待处理。

第四天,玉石带上一部分缴获的战利品,亲自到广宁见护乌丸校尉箕稠。

箕稠伤得很重,正准备回沮阳养伤。他愁眉不展,非常沮丧。不是因为伤,而是因为他的骑兵部队在白桦谷被全歼,此事上报朝廷之后,他可能被革职查办,严重一点要降罪坐牢。就在他心事重重,想着派人到京都贿赂权臣,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时候,玉石来了。

听到玉石的详细禀报,箕稠立即忧愁尽去,兴奋地连声叫好。提脱被消灭,乌丸人被歼灭,立下这等大功,还怕什么事不能搞定。他是幽州护乌丸校尉,李弘的战又是在自己辖区打的,无论如何自己都有功劳。

果然,玉石后面讲的话让他高兴得恨不能从病床上跳起来以示祝贺。

玉石说战是打胜了,但都是在箕大人的统一指挥下获胜的。尤其箕大人亲自率部在白桦谷诱敌,差一点命丧白桦谷,居功至伟。正因为箕大人在白桦谷拖住了提脱的主力,李弘部才得以趁机夜袭恒岭,堵住了提脱的归路。然后在箕大人的指挥下,我汉朝大军在恒岭全歼提脱八千大军,斩杀提脱及其部下多人。箕大人战功卓着。说完立即拿出早已写好的报捷文书呈送给箕稠过目。

箕稠心花怒放,身上的伤痛都忘了。他没有想到豹子李弘竟然这么乖巧伶俐,举手之间就把这么大的战功让给了自己,还给自己送来了大量的战利品。

一个年轻军官能够做到这个样子,前途无量。箕稠高兴之后默默地想道,他这么不遗余力,慷慨大方的帮助自己,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李弘已经是卢龙塞边军的别部司马了,再往上升职仅靠军功是不行的,他是不是希望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帮帮忙呢?

随即他想到了北疆的防务问题。自己的主力骑兵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三千步兵是居庸,沮阳的郡国兵,他们马上要返回各自的驻地。自己伤重马上要回到沮阳医治,边境现在一没有主将二没有军队,边境几个县城的防务形同虚设,要想重新把边境几县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护乌丸校尉治所必须要有重兵坐镇。现在李弘受伤不能行军,部队刚刚经历大战,必须休整,不如让他们暂时驻扎广宁,由李弘暂时代理行使护乌丸校尉的职权,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玉石,希望他能代表李弘答应下来。至于右北平郡太守刘政处,他自会派人去说明原委。玉石立即答应下来。箕稠这个主意也没有什么私心,纯粹是出于现实考虑。边境的县城居民都逃离了家园,如果没有重兵驻防,谁敢回来?大家都不回来,边境几个县怎么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玉石接着提到乌丸俘虏的处理问题。箕稠笑着说道:“我走之后,护乌丸校尉府的大小事情都有别部司马大人处理。这个事让他自己处理吧。另外,回去告诉子民,他的心意我领了,日后我自有酬谢,替我谢谢他了。”

箕稠大悲大喜,心情极度愉快。

第三天,他带着大量的财物以及三千步兵回沮阳养伤去了。到了沮阳,他亲自写了报捷奏折命令快骑送到京都洛阳。上谷郡府和幽州刺史府接到箕稠的文书之后,纷纷上书报喜。

朝廷接到边境报捷,幽州战事已经彻底平定的消息之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各方势力在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倒是异乎寻常的统一,认为应该重重嘉奖。

关于鲜卑国慕容风和幽州汉臣互相勾结一事虽然在洛阳盛传了一阵子,但因为鲜卑国已经战败撤回草原,幽州刺史刘虞和上谷太守刘Х直鸫枪伲飧龃砸丫挥惺裁词抵市砸庖澹婕囱滔粕ⅰ�

朝堂之上,为新任幽州刺史人选和上谷郡太守人选大家争执一番以后,各有定夺。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请奏,迁升卢龙塞边军别部司马李弘为上谷郡都尉。箕稠是大将军何进一系的人,他在给何进的书信中着重提到了李弘,认为此子虽然出身低贱,但武功高强,谋略出众,可堪大用。虽然因军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迁升到别部司马一职,但在剿灭乌丸叛乱之战中,再立大功,论功行赏,应该迁其为都尉。何进想拉拢李弘,而且一个边郡的都尉在他的眼里,还不如自己府上的一个掾史,做做顺水人情也未尝不可。

谁知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大家吵成一团,无非就是出身低贱,不是士族名门,是半个蛮子,等等,全然忘记了人家的战功。大臣们激烈反对,站在天子身边的宦官张让就不高兴了。出身低贱,我不也是出身低贱。你们这些人到底是骂我,还是骂那个从鲜卑族逃回来的奴隶?他就在天子耳边嘀咕。朝堂之上有身份是汉室宗亲的大臣,和刘虞,刘Ы磺椴淮恚仓郎洗瘟饺嗽偌龉谑浅么嘶岢霭嗲胱啵晔隽跤荩醐'的举荐,李弘的战功。天子奇怪了,朕怎么没有听说?我大汉北疆还有这等英雄?何进赶忙出列,添油加醋一番。反对的大臣生气了,抬出大汉律法,祖宗规矩。举荐的宗亲也不示弱,列举先朝旧历,前朝英雄。大家吵得不亦乐乎。

李弘此时已经和黑翎王派来的代表在商谈赎买俘虏的事了。

右北平郡太守刘政知道李弘又打了胜战,很高兴,派人送来了一点食物,美其名曰犒劳将士。至于李弘的部队什么时候回卢龙塞,刘政让他听护乌丸校尉箕稠的命令。只要上谷郡的边境安全了,随时可以回到卢龙塞。

上谷郡的太守还没有上任,暂时行使职权的五官掾窦弘再一次派人前来道贺,这次干脆什么都没有,一张嘴说了几句就走了。

幽州刺史府的功曹从事鲜于辅代表幽州刺史府前来祝贺,也是两手空空。

李弘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听说鲜于辅来了,一定要出大营辕门迎接。

弧鼎拗不过他,只好背着他走出辕门。鲜于辅远远看见,非常感动,赶忙下马急步走来。

“羽行兄……“李弘大声叫道。

“子民……”鲜于辅抓住李弘的手,有些激动地说道:“听说你受伤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好,快好了。”李弘笑着说道。

“这是弃沉,这是弧鼎,都是鲜卑族的勇士,是我们亲卫屯的屯长。”李弘指着他们给鲜于辅介绍道。两人赶忙给鲜于辅见礼。

“这就是鲜于大人,我的好朋友。”

两人寒暄两句之后,随即准备进大营。

鲜于辅看到弃沉准备背李弘走路,赶忙拦住他,笑着对李弘说道:“我背你吧。”

弧鼎和弃沉惊讶地望着鲜于辅。

李弘笑笑,趴到鲜于辅的背上,由鲜于辅背着慢慢向大营内走去。

“两位刘大人弃官而走,丢下幽州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