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色的新军装,他们手持步枪“唰——”地一下齐整整地向着走来的中国领 袖致敬。毛泽东冒着寒风,大步检阅了仪仗队后,又与欢迎的人握手致意, 稍事停留后又登上了专列。

列车顶着凛冽呼号的北风继续向前行进着。

西伯利亚的寒流是有名的,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客人也毫不留情,车顶 上、车窗前已开始挂上了一道道晶莹的霜花,星星点点,不停地抖动着。当 列车到达新西比尔斯克时,莫斯科方面把电话挂到了车站上,询问毛泽东的 身体情况,途中是否顺利,还需要什么帮助等。毛泽东听了挥挥手对工作人 员说:“告诉苏联同志,我们一切都很好,谢谢他们的关心。”当列车到达 斯维德洛夫斯克站时,毛泽东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脸色有些不正常,可能是 疲劳和气候的关系。

“主席,要不要通知苏方一下?”工作人员不安地问道。

“不用不用。”毛泽东摆摆手,站起身来说:“等车停下后,下去透透 新鲜空气就好了。”列车停稳后,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走下列车,沿 着站台走了一会儿。这时天气奇寒,冷气袭人,不少人冻得直搓双手,他们 担心毛泽东受凉,忙劝他上车休息。毛泽东笑了笑说:“没关系。”他活动活动身体,又登上了列车,随行 的人见他恢复了常态,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车到了雅罗夫斯基车站后,专程从莫斯科赶来迎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在这儿登车陪同前往。精干的王稼祥一登上专列,就兴奋地奔上前去紧紧握住毛泽东的双手 说:“主席啊,可把您盼来了——”毛泽东也高兴地迎上前去说:“稼祥同 志,你辛苦了,我这一回可少不得你这个苏联问题的专家哟!”12 月 16 日清晨,莫斯科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街小巷银枝拂掠,冰影映漾,四处显 得格外的庄重和肃穆。快到中午的时候,空气中有了一些暖意了,莫斯科人 开始走上街头,他们都在议论着今天的热门话题——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 将来到这里。正午时分,伊万大帝钟楼上的那口古老大钟敲响了,“当当当——”12 下深沉而洪亮的钟声在莫斯科城内久久地回荡着。“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在钟声、汽笛声、 车轮声中准时徐徐驶进了莫斯科车站,顿时鼓乐齐鸣,欢声笑语划破了机车 头那腾腾的白色烟雾,男女青年们手持鲜花边挥动边欢呼,车站广场一片喜 庆。月台前,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元帅布尔加宁、外贸部长孟希 科夫、副外长葛罗米柯、莫斯科卫戍司令西尼洛夫中将等一批高级领导人依 次等候在站台上迎接毛泽东的到来。欢迎的人们在寒风中已站了一些时候 了,尽管他们穿着厚厚的冬装,一个个脸仍冻得红红的,可他们依然热情和 精神饱满。列车停稳后,毛泽东那高大魁梧的身影第一个出现在车门口,他微笑着 边向人们挥手,边大步地走下车来。莫洛托夫等人热情地迎上前去,与毛泽 东亲切握手拥抱,又把欢迎的人向毛泽东做了逐个介绍,毛泽东与他们一一 握手问候。由于天气太冷,苏联同志怕毛泽东吃不消,于是加快了欢迎仪式。 毛泽东匆匆检阅了仪仗队后就由莫洛托夫陪同前往下榻之处,苏联驻华使节 罗申也陪同随行人员前往。毛泽东被安置在莫斯科郊外一座非常优雅、舒适的别墅内,这里曾是斯大林的住所。 安顿下来后,莫洛托夫请毛泽东好好休息,他转告毛泽东:“下午 6 时整,斯大林同志约毛主席在克里姆林宫会面。”毛泽东在卧室内休息了一阵后,便叫工作人员马上做好会晤前的准备工作,自己则点着了一支烟,沉思 着在屋内来回踱步。他习惯性地一手夹着香烟,一手背在身后,久久地凝视 着郊外茫茫白雪覆盖着的田野,似乎在掂量着即将与斯大林握手的分量。毛泽东是清楚的,直到自己赴苏前夕,斯大林仍然怀疑中国共产党会不会也走“南斯拉夫式”的道路。还有,斯大林对自己让中国的一些民主党派 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新政府的做法也表示过忧虑,担心这样有可能使新政 府选择一条亲美英的西方路线。然而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当 时的时局和世界革命的大局出发,断然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毛泽 东说:“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面的,真正的友 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此时的毛泽东有充分的自信心去打消斯 大林的顾虑,他为即将开始的会晤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过了一会儿,警卫人员前来接毛泽东去克里姆林宫,毛泽东只带了顾问 兼翻译的师哲,随警卫人员登上了小车。克里姆林宫里的路全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宫对面的广场地上铺的都是方 形木块。车队顺着伊万大帝钟楼的右边,从斯帕斯门驶进去。小车经过一个 很大的街心花园,车内的毛泽东注视着前方一个很大的大理石游廊。原来游 廊的顶部,全是罗曼诺夫王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毛泽东似乎在领悟着这块土 地上曾有过的古老历史,他显得那么平静和从容,目光中透出深沉而稳健的 神采。由一座座教堂和宫殿组成的克里姆林宫庄严神秘,一条护城河与红墙护 卫着这座曾为莫斯科的公国和 18 世纪前的帝俄皇宫,而今苏联党政机关的心 脏就设在这里。

毛泽东按时被送到宫内斯大林的会客厅里。这客厅十分气派,金碧辉煌, 大理石墙壁光亮照人,红红的地毯显得隆重华贵,壁炉架上端的墙上有一口 老式的俄国古挂钟。毛泽东有意识地看了看时间,5 点 57 分,比约定时间提前 3 分钟到达。 斯大林的秘书走出来,他请毛泽东到他的屋里休息一下,他随即进去向斯大林通报。 客厅尽头有一条不太长的甬道通向斯大林的办公室。按规矩,以往斯大林召集会议时所有的与会者都是从这儿进入的,而且必须正点,不能迟到, 这是斯大林的工作作风。可今天,会晤的时间马上要到了,竟然没有动静。 “当当当——”挂钟敲了 6 下后,里间的大门打开了,秘书走了出来, 有礼貌地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说:“斯大林同志请毛主席进去——”毛泽东站起身来,步伐蒲洒地大步走了进去,翻译师哲跟在他的身后。 斯大林宽敞的办公室里,全体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排成了一排迎接着毛泽东的到来。站在最前边的是斯大林。他沉着而坚毅,眼光深邃,热情随和, 他身后依次站着的是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 维辛斯基!苏联的这些高级领导人全都衣着一新,仪表整齐,神态严肃庄 重,显得礼貌而不失风度。当毛泽东一跨进门,斯大林首先微笑着伸出双手迎上前来,毛泽东的双手也伸了过去,两位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领袖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您 好!”“您好!”“我们欢迎您的到来。”“谢谢斯大林同志。”四只手紧紧地握了又握,!斯大林仔细地端详着毛泽东那高大的身材、红润的面容,赞叹地说:“好,好呀,真想不到您 是这样年轻,这样健壮——”“斯大林同志也很健康呀!”毛泽东回答。斯大林回过头来,把全体政治局成员逐个向毛泽东作了介绍,毛泽东亲切地与他们一一握手,祝愿问候,尔后毛泽东也向斯大林通报了中方随行人 员的情况。斯大林和毛泽东在会谈桌两边坐了下来。毛泽东和师哲坐一边,斯大林和苏方人员坐在一边。斯大林望着毛泽东,又赞叹说:“伟大,真伟大!你 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您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 们真诚地祝您健康!”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可是长期受打击,受排挤 的人喔,有话无处说!”“不不不——”斯大林没等翻译把话说完,捏着 烟斗的手习惯地摇了摇,说:“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谁也不能去谴责一位 胜利者。”毛泽东听了这话,深沉地笑了。在场的苏联领导人也笑了起来, 有人还轻轻地鼓了掌。

话转入正题后,斯大林的语气严肃起来,他认真地说:“中国人民的胜 利,加重了世界天平上革命力量的砝码,我们全心全意地祝贺你们的胜利, 希望你们进一步取得重大的胜利。”“我代表中国人民衷心感谢苏联人民长 期以来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朋友的。”毛泽东的话 很诚恳,他显得儒雅、温和,很有分寸,言谈举止中带有浓郁的诗人气质。 毛泽东的风度吸引了苏联领导人,他们都用极有兴趣的目光注视着毛泽 东,感到坐在对面的不仅仅是一位伟人、一位领袖,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常对毛泽东话中的旁征博引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人轻轻地点起头 来。斯大林取下嘴上的烟斗,思索了一下,问道:“我们双方这次可以做些 什么事情呢?你们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呢?”他最关心的还是中苏结盟的问 题。毛泽东想了想,巧妙地说:“我们这次来是要完成一些事情的,是应该 搞出一个东西来,可它必须是既好看又好吃!”他很形象地用手比划了一 下。苏方的翻译被难住了,他不知怎么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脸都急红 了。毛泽东的翻译师哲见此情景,忙把毛泽东的话做了解释:“毛主席的意思是说,好看就是指形式上好看,应该是冠冕堂皇的才好, 好吃就是说这个东西必须有好的内容,实实在在的。”师哲解释后苏联同志 还是不太明白,他们相互看着,比比手势。有的人还觉得好笑,竟然笑出了 声来。斯大林的神情是很认真的,他在体会着毛泽东话里的含意,想弄清楚 毛泽东究竟心里有什么打算,特别是双方若要签约需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他再三地询问毛泽东的想法。毛泽东似乎显得不那么着急,他没有直接去回答斯大林的问话,只是说: “我打算请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到莫斯科来一趟。”斯大林抖了抖 烟斗,微微蹙了蹙眉头,说:“如果毛主席和我还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样的 事情,周恩来总理到莫斯科来后做什么呢?”毛泽东平静地掐灭了手上的烟 头,说:“周恩来到了就可以商量这件事了。”他接着把话题巧妙地岔到了 一边。斯大林觉得过去在中国革命的问题上犯过错误,他不便把自己的想法先抛出来,以免造成“强加于人”的感觉。但他内心认为不管中苏双方签订什 么样的条约或协议,都应由他和毛泽东亲自来签署,可毛泽东似乎没有明白 他的意思,或者是毛泽东根本就没有打算由自己出面来办理这件事。

尽管如此,首次见面还是令双方满意和愉快的,大厅内的气氛显得平等、轻松、友好,说到兴致处,斯大林还不时习惯地摆弄他那精致的小烟斗,毛 泽东也不时露出了微笑。就这样,毛泽东在苏联首都度过了第一天。

12 月 21 日,斯大林 70 岁诞辰的庆祝活动开始了。苏共中央在莫斯科大 剧院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富丽堂皇的莫斯科大剧院装饰一新,灯火通明, 充满了喜庆色彩。除各国代表团外,前来赴会的苏联国内代表都是精心组织 的,苏联人把能参加这一庆典看成是很高的荣誉。当斯大林和毛泽东以及各国代表团一同走上主席台时,全场掌声雷动, 欢呼声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