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欲望之门-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不比上一回那般仓促,所以提前就安排了近卫快马来报,王离出得府时,大王还未到来,只是远远的可以看到远处扬起的尘土。
  骑士开道,数十辆战车相随,百千卫士前呼后拥,一柄华盖之下,身为一国之君的赵王好不威风。
  大王车架过去,只引得诸多邯郸权贵豪商暗叹不以。
  “听说大王昨日朝堂之上,竟是要以这王离为相,唯诸般朝臣反对这才作罢,结果今日又亲自乘车去拜访王离,如此看重,远非赵穆可比,这王离到底有何本事,竟能如此迷惑大王?”
  “不过一个炼制壮阳药物的方士,大王竟欲使他为相,大王昏庸啊,王离这等小人,若是让他真成了赵国相,赵国危矣。此等小人,危害我赵国,我大赵士人,人人得而诛之。”
  “方士王离的药物能使虎狼药都失去效果的大王重振雄风,若我是大王,也是看重啊,却不知王离的药物是否真的那样神奇?那长寿之药,力量之药,是否真可存在……”
  “听说乌家乌氏,一眼便看中了王离的潜力,拿自家孙女乌廷芳与他联姻,真是行的好货殖,日后若王离得势,岂不是如同当日滞留邯郸豪商吕不韦一般?”
  “是啊,可惜我却没有乌氏那般,有着似乌廷芳那样美绝邯郸的女儿,不然……”
  “方士王离已是邯郸新贵,可是在邯郸却无根基,他日定也会大开养士之门,不知去王离那去混口饭吃,会否比这里更好。”
  “听说方士王离便游天下,携带着诸多异宝来到邯郸,欲以换取大钱,以为他炼药之资,却不知究竟有些什么宝物。”
  邯郸诸权贵贵族豪商议论纷纷,才入得邯郸一段时间,王离已然在邯郸掀起了一股风暴,而他,正是这风暴的核心。
  “拜见大王。”大王车架在王离府前缓缓停下,还未停车,王离便引着府内主要成员躬身一礼,其他奴仆家奴,尽皆跪倒在地,只将头埋在地上,不敢抬头。
  “免礼平身。”赵王虚手一扶,王离顺势直身,赵王来时心中有千般郁闷,一看到他心情反倒是平静了下来,当即下车,便往王离这走来。“先生。”
  “大王且莫着急,有话还请先入府在说,在这门口,却让人只道王离不知礼数?”
  如今王离在邯郸,一切根基还在这赵王身上,身为幸进之臣,自当想大王之所想,此时见赵王这般,他早知赵王所来为何?心中也寻思着应对。
  “寡人还未与先生说,先生便知道。”赵王见王离如此轻松的表现,心中越发平静,在王离的迎候下进了王离府邸。
  进门后,赵王面色微有些尴尬:“前日寡人欲效文王与吕尚事,许诺拜先生为相,只是,唉。”说着,他便叹了口气:“只是奈何昨日与朝臣一说,诸大夫群起反对,却是失信于先生了。”
  “不过昨日,寡君已经写下诏书,派使者前往魏国大梁,去请那邹衍去了。”说这话时,赵王偷看了王离一眼,却正见王离看过来。
  “多谢大王厚爱。”
  听得赵王竟是这般补偿,王离心中也是好笑,脑中又闪过一个人的名字,却不知乌廷芳已然美绝人寰,那寻秦世界最为美丽动人的几位女子之一纪嫣然又是何等模样,只想着便有股神往。
  “其实大王完全不必这般,大王答应欲拜王离为相,可是却也未说时间不是,只是说来日,今日可,明日可,便是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也是来日,只要日后达成了,就不算失信啊。”
  “这。”赵王完全没想到王离会这般为他开脱,此时拿他与那些与他为难的大夫相比,既是有才,又肯为君分担和解忧,强烈反差之下,不由对王离更是敬重。
  “哈哈。”见赵王脸上露出这般神情,王离笑道:“大王,拜相一事,事关重大,乃是整个赵国之事,我王离虽得大王看重,可是于赵国又有何等功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他摇了摇头:“我何德何能受用此名器?”
  “朝臣诸卿反对,实是理所当然,不过,只要日后我若是为赵国做出足够贡献,自可为所有人所认可。”
  王离一番说话,顿时引得赵王连连称是:“不错,先生有着神种,待到将来神种一成,这等大功一出,那些贵族大夫们定然不会再反对。”
  王离看赵王这般说,只是摇了摇头。
  “大王,只是神种一事,王离虽可得功,入赵国为大夫,甚至封为君侯都可,但是却不可封相,因为于这事上,并未显出王离之才,诸贵族大夫依旧不会服气。”
  “想当初,蔺相因和氏璧而立下大功,显露出才能,立相尚且反对者甚多,我若是不显出更大的才能功绩,却是万万不可。”
  听得王离这般说,赵王对王离的才智、人品更是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若是这样,我想立先生为相,岂不是要等得不知多少年才可?”
  “以先生之才,耽搁这么多年,耽搁的却是我大赵复兴之机啊,而且那些贵族大夫也忒可恶,我无论如何行事,总是受他们掣肘,却不知先生有何办法可以解决?”
  “大王,请先坐下。”入得会客厅,王离将上座茶几予以赵王,自己坐在一侧。
  “大王,先前我曾与大王说,治国之道,在于制衡,但是仅仅是制衡却还有不够,因为这仅仅是守国维持之道,可以使一国维持稳定,却非是发展之道。”
  “试想一个国家内部各种力量,相互内制冲销了,如何还有力发展?当今之世,自春秋以来从未有过,乃是天地大争之时。”
  “若是平和时代,守成或者可以,可是这时,赵国不进,便是后退,他日秦国越来越强,我赵国依旧是这般将力量于内消耗而无所发展,到时候如何抵御。”
  王离如此说话,听得赵王深以为然,连连颔首,听得这是制衡守成的治国之道,急声问道:“却不知发展之道是为何?”


第3章 齐心
  “哈哈,发展之道有一要点,第一便在于集力,团结人心,整合力量,将赵国一切力量化为我用,而非内部虚耗。”
  王离起身道:“大王,长平一战,我大赵受损严重,如今可战之兵看似只有两部,其一是李牧将军北拒匈奴之兵,其二为廉颇将军攻燕之兵,其实还有一部潜力巨大的兵力可用。”
  “那便是诸贵族公卿以及豪商家的私兵和武士,看邯郸诸贵族大家,哪家的私兵部曲少过了千人,大的高达数千近万不止,整个赵国贵族部曲若是能够凑出来,再使廉颇将军腾出手来,集合力量,若只论人力,便是再与秦军较量一次,那都是足够。”
  “不错。”赵王点头称是:“长平一战,损的是国势,这些贵族大家家势并未大损。”
  “当日秦昭襄王于长平战后攻我赵国,兵发五十万会于邯郸,那时我赵国可战之兵已是极少,可是秦军攻打一年都未攻破攻破,除了邯郸居民尽皆用命之外,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亡国在前,赵国贵族不得不联合起来,共抵末日。”
  “那时候,平原君带头将家族部曲站上了城墙,甚至发动家中奴仆女子都参与后勤,随时援城,整个邯郸以及周边被放弃的小城,所有贵族的部曲私兵都被发动了起来。”
  “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我大赵竟然还有如此巨大的潜在力量,只是可恨,这些贵族非得要破家灭国,火烧燃眉的时候才可将力量拿出来与国之用。”
  “除了这些,当日长平之战,打到后期,实是两国之间比拼粮食物资消耗,谁先耗尽,谁就可先倒下,只是我大赵先耐不住,举国上下而求速战。”
  “而我大赵为何耐受不住?只是国家耐受不住,若是整个国家贵族齐心,人人肯捐资,支撑几十万人之用,将秦国耗垮又如何?”
  “那些贵族自是不肯割肉,宁肯粮食烂在谷仓里,而在朝堂上一个个嚷着要撤换廉颇将军而求速战。”
  “长平战后,秦昭襄王兵发五十万来围邯郸,寡人只道万无幸免,赵国将灭,可是平原君发动赵国贵族一起为国出力,只靠了他们拿出来的粮食,居然支撑了邯郸一年之久。”
  说道这里,赵王连连摇头,脸上尽是揶揄和自嘲。“先生,你说好笑不好笑。”
  “先生所言,发展之道第一在于齐心并力,这话是没错的,可是我大赵这种情况,非得那等末日之境,或许才能齐得心起,其他时候,你看这邯郸之围一解,又是一番歌舞升平。”
  王离对贵族的了解,尽是自历史和书本上得来,此时听得赵王一番详细,对赵国现有情况更加了解,他也是想不到,赵国的贵族之力比之想象要更大。
  赵国长平一战,后世因为历史太过遥远,又无太多记载,研究者得出结果或归罪于赵王昏庸,或归罪于赵括纸上谈兵,或言秦军太强。
  但是却是有一种说法,说到根子上的。
  春秋之后,进入到战国时代,诸侯之争越演越烈,过往的国家体制,已然不适应更激烈的争霸,随即,变法之风席卷整个战国。
  无论是赵国、魏国还是秦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魏国用吴起而强国,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秦国有商鞅变法。
  诸国之中,无论是魏用吴起,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及对国内的诸般变革,虽然使得国家比过往更加强大,但是变法并未变到根子中去。
  唯有秦国,变法最是彻底与完善,使得整个国家不断朝真正的中央集权迈进,又建立了完善的法治,一个国家,一个意志,一个声音,守时专心内治,攻则倾国东向,靠着关中沃野、崤函之固,将士用命,实力代代累积。
  中央集权于一人的弊端,乃是国君万不可昏庸无能,秦二世就是千古明证。
  也不知是天佑秦国还是其他,自秦穆公时起,代代国君皆是不差,后世尝言秦始皇伟大而能统一诸国,实际上便是先辈打的基础,遂有“奋六世之余烈”之称。
  秦国如此,再看山东诸国又如何?
  赵、魏、韩三国起源于晋,祖上是晋国最大的三家世代公卿贵族,后来瓜分了晋国而独立出三国,独立之后,只因自己是贵族谋逆得国,自然也畏惧同等情况。
  奈何晋国之中,他们三家也只是最强的几家,其他世卿贵族力量联合也不可小觑,他们也是多有依赖才得国,采用强力按压根本不可,只得采取平和之法,缓缓削权,徐徐改良。
  这等做法,虽然使得三家坐稳江山,可是国内贵族依旧强大。赵武灵王是赵国史上最富有盛名的一代国君,哪怕是如他,搞胡服骑射也只是“倡导”胡服骑射。
  由这“倡导”一词,就可知当时赵国国内形势,就可知国君处于什么位置,若是秦始皇时期的秦国,君王一令,流血千里,他死后,儿子胡亥假造了一纸矫诏连扶苏都赐死了,哪还须倡导。
  而赵武灵王那等神武,也是“倡导”,到了赵孝成王这等人手中,就更不用说了,被贵族们压得喘不过气,国内大事,为贵族大夫们主导而将他当成橡皮图章都是也不算夸张。
  秦国举国体制,战胜赵国内耗体制几乎是必然,非但能胜赵国,实力一强,击败其他诸国也是如此。
  然则成也萧何败萧何,这等举国体制虽强,却过于依赖君王不昏庸,一旦摊上了个昏庸的主,那就完蛋了,诸史可鉴。
  “大王,未必需要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