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船帮老大-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船户们纵是在虚水河、南沙河、堰沟河、桃花河、文川河上,跑船跑得再油,但河毕竟是河,江终究是江,不可同日而语

狼牙阵一出,江上的灯火,分列成了参差之状。

陈叫山环视一圈,见狼牙阵这般威武雄壮,灯火闪闪,犹若一条火龙,在凌江中游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起先那些因于晕船,而产生的一切难受、不适,在这豪情充涌之下,竟全然消失了……

“江心偏左有大石,正八字船不必变阵,绕得过去……”侯今春在发号了狼牙阵之令后,便飞奔至领首的反八字鸭艄子船上去了,打着灯笼,细一察看,便朝后船吆喝着。

陈叫山身处反八字的末尾船上,前方传话过来,便转过身去,冲着后船喊“前方江心偏左有大石,正八字船不必变阵……”

“注意,插蒿点进,胳膊上攒把劲,稳住喽”侯今春大声吆喝着,顺船便是一阵吆喝传递,“插蒿点进喽插蒿点进,稳住船身……”

所谓的插蒿点进,是跑船老把式的一种看家本领,其操控竹蒿的手法,是最最简单的,不过,却需要十足的力气

正常情形下,跑顺流下水船,船身皆是中竖平行于江面行进的。但若布列了狼牙阵,反八字和正八字,都是依着浪势斜行的。顺流前进的冲力很大,如果不加操控,任其自由漂,阵法自就乱了,失去了列阵的意义

每一股顺流冲力过来,水浪便会将船摆拧,欲使其变为中竖平行,那么,水手便要以竹篙插入江底,来对抗冲力,对抗摆拧的劲儿

竹蒿的手法中

拨,是应对河底藻类、异物。

拐,是应对回水湾处,激流对船身的单侧冲击,以竹蒿增加阻力,平衡船身的。

戳,是应对旺水期,水位过高,在特定地点,需要搁浅停船时,以蒿头在水中探出一点,稳定船身,便于抛锚者,投甩缆绳而至不**位。

顺,是应对水底有淤积陈泥,一片软乎,竹篙吃不上力,但水浪又猛,不得不调控船身时,竹篙顺拖于淤积之表,以变化水与泥之阻力,来调控船身。

带,是应对相互让船,或者岸上有异峰、大树,侵占了江面,而货船又处于圆载状态时,将竹篙一头上扬,拨转树枝,或磕敲岩石,以防其擦撞货物,而另一头插入江水中,为让船预留空间的……

而这插蒿点进,就是将竹篙插在江底,寻合适的支点,对抗顺流冲力和水浪摆拧之力的,无须多少技术,就是一股子劲儿

陈叫山看着牛娃他们插蒿点进,双腿弯曲,腰杆挺直,身子一再地倾斜,再倾斜,脸憋得通红,一瞬间,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水手们的辛苦……

“老嘎,你****的别挤我啊”江五紧握竹篙,大声吆喝着,“你手腕别软嘛,挺紧喽……”

笙子便也笑话起了老嘎,“老嘎,你跟婆娘干事干多了,现在晓得劲不够了吧?”

“不是说你喔,老嘎,跟女人干事,悠着点儿……”王墩也起着哄,笑道,“那是阎王殿,不是臊子面……”

陈叫山深吸一口气,连续两跃,跃到了老嘎船上,对老嘎说,“来,让我试试”

“帮主,莫听他们嚼舌根,我能行,能行哩……”老嘎说着话,腿弯直抖,额上有豆大的汗珠子,直朝下滚……

陈叫山拍拍老嘎肩膀,接过了竹篙,学着他们的样子,马步下蹲,以腰为轴,左手正握蒿,右手反握蒿,手心相对,插蒿入水,以手腕之力,探摸插撑的支点……

“帮主,你真是厉害啊搞得好,搞得好……”

“帮主,你比我们还行家啊,以后插蒿点进,我们就跟帮主学了……”

“净扯废话么,帮主那么高的武功,弄这个,还不是小菜一碟……”

兄弟们纷纷夸赞陈叫山插蒿点进搞得好,陈叫山亦是兴奋不已

水浪摆拧过来的力量,以手腕翻转,随点随起,即插即收,船身始终以反八字状行进,平平稳稳

陈叫山感觉这犹若太极,犹若十二秘辛拳中的巳柔拳一般,个中玄机,亲身体验,便可自得其玄,融化为妙了

“满仓,二虎,你们几个也学学……”陈叫山冲着几个晕船的兄弟喊,“鹏天,别打灯笼了,拿上蒿试试……”

几个晕船的兄弟,得了陈叫山的鼓励,纷纷操起竹蒿……

满仓力气大,但腰身不灵,江五便手把手地教着,不断拍打满仓的肚皮,要他调整身形……

令大家最惊奇的是,三旺尽管只是一条腿,但他操蒿极为巧柔,不但保证自己身处之船,平平稳稳,还为旁边的散船,带出了空间……

细狐峡有惊无险地渡过去了,前方一片银闪闪的曦光,红云朵朵,浩浩荡荡的船队,顺顺利利出了细狐峡,恢复了常规队列,在金灿灿的霞光中,东进,东进……

朝阳喷薄而出,一江水犹似金汤,灿灿明明到了极致,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陈叫山学会了插蒿点进,且运用得出神入化,起先因晕船所带来的难受之感,完全消失,倒是肚子感到有些饿了,便手搭额前,豪情满怀,遥望江流,问老嘎,“前头是不是快到瓦桥镇了?”

。。。

第443章紧张时期

太阳升到三竿子高,卢芸凤和薛静怡,从唐家庄回到了乐州城。。。

夫人正在和杨翰杰、潘贵生对账,一阵算盘珠子的“噼啪”声里,潘贵生口念着货物清单,杨翰杰手指头在账簿上划划点点着……

“翰杰,现在我们余钱还有多少?”夫人见他们算得差不多了,便适时问了一句。

“回夫人,现在再抛除了谷种、树苗、菜籽、引灌钱、长工预留工钱、货栈周转、掏渠募集费用,还有五百三十二块钱……”杨翰杰迟疑了一下,又说,“依照往年惯例,还得再剥一头出来,随时应急船帮,所以……”

“嗯……”夫人缓缓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吁了气,“这么大一家子人,的确是杯水车薪了啊”

潘贵生不晓得夫人说这话,是褒是贬,便说,“洋州金水桥那儿,还欠着人家一点芝麻款,回头我过去一趟,知会一声,缓上一缓……”

这时,魏伙头也赶了过来,向夫人报告说,“夫人,今儿晌午伙房原说要蒸馍哩,白面有点欠……要不要掺苞谷面?我们少掺一点儿,其实……”

“不用掺”夫人睁开眼睛,直接打断了魏伙头的话,“苞谷面充裕,就直接蒸苞谷面馍馍,白面留着吧”

杨翰杰和潘贵生对视一眼,他们心中清楚:船帮为了今年的桃花水,把卢家的大部分钱都支出去了,此一趟,顺风顺水,最快也得一个多月回来……现在,是到了卢家紧一阵子的时候了

“稀粥就腌菜,还不照旧吃,年馑熬过了,苦日子的那股子劲儿,不能过……”夫人幽幽说,“宽处想着窄,窄处要想着宽,这日子就顺溜喽……”

“是是是……夫人说得是……”杨翰杰、潘贵生、魏伙头皆点头应着……

待三人走后,夫人冲内屋喊了一声,“禾巧,禾巧,你出来一下……”

禾巧正在内屋缠线团,手上的镯子总是向下滑,索性将那镯子取了下来,用手抚摸着,回想着当初陈叫山送镯子的情形……

“你戴上试试,看好看不……”

禾巧揭开包布,用手抚摸着手镯,还带着陈叫山的体温,暖乎乎的,禾巧低垂的眼帘,眨动几下,挑起看了一眼陈叫山……

禾巧正愣神回想着,夫人的声音传过来了,一怔,便将手镯塞在了怀里……

“禾巧,你到杨账房那儿去,将县府保安团那几张欠条取出来,交给恩成,让他过去催催粮……”夫人皱着眉说,“开了春了,上头给他们拨发的钱粮应该早就到了,看他们还有什么推故……”

禾巧便说好,理了理头发,朝外走去,跨门槛时,听见夫人在身后幽幽地唏嘘着,“人终归要锻炼的,不锻炼,不上场面,就没有出息啊”

禾巧晓得这是在说少爷卢恩成。

卢家男人虽多,真正能替夫人分忧解困的,不多……

老爷如今整日地围着三太太转,时常地将耳朵贴在三太太肚皮上,听响动,巴望着三太太能生一个大胖小子,为卢家延续香火除了照管三太太,给三太太说些俏皮话,逗三太太开心,其余的事儿,一概不管

少爷呢,则一门心思想着使少奶奶怀孕,只有少奶奶怀孕了,自己面子才能在卢家撑得起来可是,捣腾来,捣腾去,少奶奶唐慧卿就是不见有动静……

少爷便嚷嚷要夫人给他续二房,最好马上就续,趁着春光大好,万物复苏,草木萌发的大好季节,赶紧播种

这事儿夫人如何能应承?

正月闹耍耍,人家唐老爷可是给攒了大劲儿的,给少爷续二房,就等于是给唐家人脸上摸锅灰哩

少爷为此便不高兴,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窝在房里睡大觉,有时候丫鬟莲惜将饭端了过去,也赌气不吃

是的,船帮走了,春播春种时,卢家正处于一个紧张时期,是得让少爷出来顶一顶,锻炼锻炼的。

禾巧刚出了院门,看见三小姐卢芸凤和薛静怡过来了。

“禾巧,我娘在院里不?”卢芸凤问。

禾巧点点头。

“你到我爹那儿去通报一声,让他也过来一下,我有事儿跟他们说……”卢芸凤许是走得热,以手为扇,连续扇动着,指使着禾巧。

禾巧便拐道先去三太太那里,通知了老爷。

老爷换了衣裳,朝夫人住处走去,刚到小院门口,便听见屋里的争吵声……

“你要不去上海读书了,那也成,你就把这些年供你读书的钱,全部给我还回来”这是夫人的声音。

“还就还,我还赖账不成?”这是卢芸凤的声音。

“芸凤,莫这样说话,天下父母心……你就不能好好跟婶子说话?”这是薛小姐的声音。

老爷在院门口迟疑了一下,手里的核桃,“骨碌碌”地盘转个不停,末了,还是朝院里走去了。

“啥?要办学校?”老爷来到屋里,一听缘由,兀自一惊,便将核桃放进了兜里,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不同意,咱办的啥学校嘛?”

昨个夜里,卢芸凤和薛静怡,通过吴先生的帮言添话,已经说通了唐老爷和唐夫人,决定不让唐嘉中去北平读书了,留下来跟卢芸凤她们一起办学校

薛静怡便十分高兴,兴奋得一宿都没有睡好

薛静怡满以为卢老爷和夫人,对于办学校,是持支持态度的,岂料,现在一说,卢老爷是坚决不同意,而夫人却是对卢芸凤放弃去上海读书,感到愤慨……

卢芸凤气得嘴巴歪着,薛静怡便轻轻扯了扯卢芸凤的衣角,给卢芸凤递着眼色,示意她:你爹虽然不同意,但你娘并没有完全否决,你好好说话,别那么冲,这事儿兴许能成呢

卢芸凤领会了薛静怡的意思,嘴巴不歪了,脸上竟堆起了笑容,一下扑到夫人怀里,伸手拿起一把木梳,一边在夫人的发髻上梳划着,一边说,“娘,娘,求求你了,办学校是好事儿啊……”

。。。

第444章馒头玄机

船队在中午时分,到达了瓦桥镇。……

穿镇而过的小河,拐弯入了凌江,入江处一大丛绿树,皆矮粗,枝干歪歪扭扭,皮糙如老妇手背,树冠擎若大伞,新叶吐卷,歇着许多的麻雀、灰鹁鸽、白鹭、喜鹊,唧唧喳喳的叫声,揉碎在粼粼江波里,风吹树影,春波皱如绸,像个欢乐的道场了……

瓦桥镇不大,酒肆、客栈、饭馆却是不少。

上溯百十里,下行几百里,一江奔流,两岸夹山,再无集镇,由于此,瓦桥镇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