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卧江山-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岳飞的破牙营和韩世忠徐宁杨挺等人的骑兵团之外,连刘延庆也插了一脚,事实上军中将领诸如辛兴宗,王禀,杨可世等人,也都非常垂涎这批战马。

可种师道答应过苏牧,而且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还是优先配备给了岳飞等人。

岳飞等人的游骑兵团这几个月的表现堪称完美,种师道又是老城稳重之人,没道理节外生枝,抛弃这些现有的骑军种子不用,而被军中诸将拖入利益纷争里头。

北伐军正沉浸在欢庆和瓜分之中,而郭药师这边却是愁云惨淡万里凝。

因为他并不知道苏牧已经与童贯种师道达成了交易,并不知道常胜军已经落入苏牧的手中。

在种师道看来,常胜军放在苏牧的手里,是最让他安心的一种结局,毕竟常胜军是涿州之战的最大功臣,若没有常胜军的牺牲和死守,他们也无法取得这样的战果,而苏牧更是功臣之中的功臣。

可在郭药师看来,北伐军先前并未入驻涿州,眼睁睁看着他们与林牙大石死磕,分明就已经表明了要放弃常胜军的姿态。

所以他很确定,常胜军虽然最终还是收拢了三千余人,但这三千余精英旧部,应该也在北伐军诸将的瓜分名单之中,自己这个都管大人即将要名存实亡,得个朝廷封赏的安乐官,回到南朝养老,估计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可作为一方枭雄巨擘,这样的结局,真是糟糕到了极点,没有了军队,他的野望将如何实现?

但他也很清楚,苏牧已经尽力了,从北伐军的战后处置,他便知道,放弃常胜军的并不是苏牧。

相反,苏牧已经该做的已经做了,不该做的也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苏牧将林牙大石钉在地上的行为,若上报到朝廷,或许会招来文官们的口诛笔伐,认为他毫无人道和仁义宽容可言,可放在郭药师等人的眼中,这才是英雄所为!

所以无论是甄五臣还是刘舜仁,常胜军的所有守城悍卒,甚至郭药师本人,对苏牧都是佩服得无话可说的。

常胜军的汉子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们对历朝历代的英雄人物并不陌生。

涿州之战过后,他们当中甚至有人将苏牧与唐贞观盛世之时的王玄策相提并论!

王玄策或许在正史上名声寂寂,但他作为大唐的使臣,出使天竺之时,遭遇突变,却是孤身一人到吐蕃和泥婆罗,以天朝上国使者的身份,调集了几千精兵,将天竺数万的军队打烂,甚至将对方的象兵大军都给彻底击溃,完成了一人战一国的无上壮举!

在他们看来,苏牧或许还有些差距,但王玄策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苏牧却是活生生的,苏牧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能够守下涿州,苏牧功不可没!

苏牧就是这么任性的一个使者!而这样的使者,已经足够获得常胜军上下全体汉子们的敬意了!

当郭药师在营帐里头唉声叹气之时,苏牧来到了他的面前。

虽然心情欠佳,但见得苏牧到来,郭药师还是一扫阴郁,热情地接待了苏牧,并让甄五臣刘舜仁等人过来作陪。

因为他们也很清楚,如今常胜军落入大焱朝廷手里任人拿捏的结局已经注定,苏牧若不是对他们有同生共死的情谊,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来探望。

由此也可以看出,苏牧对他常胜军还是有感情的,起码比那些北伐军的将领要有人情味太多太多。

“先生,他们,哦,朝廷方面如何安置我常胜军?”郭药师虽然想掩饰心中愤懑,但在苏牧面前,终究还是觉着没这个必要。

苏牧见得郭药师这个样子,也不卖关子,呵呵一笑道:“常胜军是郭都管和甄五哥从辽东带出来的,自然谁都夺不走的。。。”

“什么?!!!”

苏牧此言一出,镇定如甄五臣都激动地站了起来,在他们以为常胜军注定要四分五裂被朝廷瓦解的关键时刻,苏牧竟然送来了这样一个消息!

“你们没听错,若不是苏某,你们也不会归降到朝廷这边来,苏某已经眼睁睁看着他们抛弃常胜军一次了,便再不会看着他们抛弃第二次。”

苏牧虽然说得云淡风轻,但郭药师等人又如何听不出来,这个结果,便是苏牧为他们争取来的了!

若不出所料,待得朝廷的封赏下来,苏牧绝对不会是首功!

郭药师等人虽然对朝堂争斗不太敏感,但对利益交换却异常的清楚,苏牧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用想都知道,这是用自己的功劳,换取常胜军的未来啊!

郭药师和甄五臣等人感铭肺腑,就要朝苏牧行大礼,后者只是轻轻虚扶了一把,转口说道。

“几位大哥应该知道,前番都统制和宣帅并没有入驻涿州,就是担心我常胜军的弟兄桀骜不驯,难以为朝廷所驾驭,更别说为朝廷所用。。。”

“所以今次他们也是想打散常胜军,可苏某见过常胜军弟兄们的勇武,他们绝不比西军的任何一支精兵要差,再者,苏某也与弟兄们同生共死,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这般做法?”

郭药师等人猛然醒悟过来,是啦,苏牧用战功换取常胜军的延续,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给常胜军担保,难道常胜军就不该表明自己的姿态么!

郭药师与甄五臣相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思,而后由郭药师开口道。

“常胜军是先生保下来的,我等自然不会让先生难做,我郭药师这一辈子未曾佩服过别人,此番却遇到了先生这样的英豪,今后我常胜军必定为先生马首是瞻!”

死气沉沉的营帐仿佛又充满了生机,郭药师甄五臣刘舜仁等,一齐起身,深深给苏牧行了一礼。

第四百七十七章两个名字,一个皇帝

对于郭药师甄五臣等人的表态,苏牧似乎早有预料,若郭药师没有这样的魄力,也就不值得苏牧为此而奔走了。

放弃自己的战功根本就不算什么,毕竟苏牧要保守绣衣暗察的身份,军功太过显赫,终究害怕树大招风。

在保全常胜军的过程之中,苏牧最大的收获是与种师道童贯做了交易,最大的付出,同样是与种师道童贯做了交易。

虽然他得到官家的钦点,身上更是拥有官家的蟠龙佩,还有便宜行事的密旨,但他终究没有太过煊赫的军中身份,名不正则言不顺,再加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那个便宜行事的权限,其实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的大。

统领三十万北伐大军的童贯和种师道,才是掌握着大局的主宰,而他为了常胜军,却公然给种师道和童贯谈条件,甚至不容拒绝,近乎蛮横地夺过常胜军,这就将他与童贯种师道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虽然童贯是深谙帝心之人,深知苏牧早已今非昔比,迟早会成为官家跟前的第一红人,而种师道也知晓苏牧的本事,对于苏牧放弃战功而提条件,他们也表示理解,但地位悬殊,他们作为主帅的权威多少受到了苏牧的挑衅,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不过好在现状还不错,可算是皆大欢喜,再者,他们也需要苏牧继续为朝廷出谋划策,所以常胜军的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毕竟岳飞等人已经开始崛起,而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打上了苏牧的烙印。

在加上高慕侠的皇城司和绣衣指使军,都是苏牧能够影响的力量,这就由不得他们不去正视苏牧的能量。

而从曹顾的口中,他们也得知,苏牧的兄长已经开始在市舶司大放异彩,南方的地方官员之中有很多已经开始支持苏瑜,淮南东路的转运使郭正文根本就不是苏瑜的对手。

再加上据说苏牧乃是镇江和江州龙扬山的幕后当家人,整个江南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而赵宗昊赵文瑄赵如靖等王子,越王吴王秦王等人都领苏牧的情。

可以说苏牧是朝野里里外外都打理了一遍,无论是文是武,总让人感觉苏牧的人情无处不在,他也无人不可用,这可就是隐性的软实力了!

所以才说,将常胜军交给苏牧,种师道起码是放心的,总比将常胜军瓦解拆分,或者交到童贯刘延庆这些人手中瞎折腾强。

他相信苏牧能够成功掌控好常胜军,如此一来,有常胜军这样的北地带路党的存在,漫说前头的幽州,便是整个燕云,乃至整个辽国,都将在北伐军的铁蹄下颤抖!

郭药师和甄五臣表态之后,苏牧也就将自己的初步计划详细说了一些,郭药师和甄五臣顿时心头狂喜!

因为苏牧决定将常胜军编入绣衣指使军,让常胜军的弟兄们获得正式的朝廷编制,而绣衣指使军的差事,他们都是知道的!

当初高慕侠将绣衣指使军的弟兄们安插在涿州,根本就瞒不过郭药师和甄五臣。

苏牧去见甄五臣之时,还让绣衣指使军的弟兄们暗中包围过甄五臣的宅院,甚至跟郭药师的亲兵斗过一场。

他们心里很清楚,绣衣指使军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正面冲锋陷阵,但这些密探渗透到北地的各个角落,可谓无孔不入,以常胜军弟兄们的本事,即便想要潜入辽国北庭,也根本不成问题!

常胜军虽然悍勇,但终究出身草莽,没有大焱禁军的军户正经出身,若进入到北伐军之中,肯定会受到排挤。

可若到了高慕侠麾下,就能够享受苏牧的全程保护,而且有了正式的编制,他们就不需要担心被瓦解。

再者,绣衣指使军以刺探情报为主要任务,这样的密探当然是多多益善,也就是说,常胜军非但保住了,而且还能够继续扩充人马!

想要彻底渗透和掌控北地,需要的密探数量,可就不是区区几千人的事情了!

他们本来就对北地熟悉无比,这样的任务对于常胜军而言,根本就是轻车熟路,少了战场上厮杀搏命的风险,又能够得到正式官身,还能够继续招兵买马,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

本以为常胜军即将要走到头的几个人,没想到苏牧给他们送了这么大一份礼,如今想想,当初在涿州之时,他们竟然还曾经动过要杀苏牧的念头,想想都老脸羞红啊!

苏牧将初步计划说完,就让人将高慕侠找来,让他与郭药师甄五臣详谈。

他很清楚郭药师的野心,若让常胜军无限制扩张下去,他对整个北地甚至燕云十六州确实能够做到了如指掌。

但同时也多了一份风险,这样一来,郭药师的权柄和势力就会极度膨胀起来,若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也不排除郭药师占地为王的可能。

不过苏牧拥有着极大的自信,在他看来,涿州之战,往后的幽州之战,收复燕云的大战,乃至于对抗辽国的终极之战,其实都并不是真正的终点。

他要做的大事在东北方,他的真正目的,不是契丹人,而是扎辫子的女真人!

在大目的没有达成之前,他又怎么可能让郭药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搅风搅雨!

在童贯上奏捷报的同时,高慕侠也将皇城司的奏章递了上去,甚至要比童贯的奏报还要早些抵达京师。

他是官家的眼线耳目,自然据实以报,而且他还顺便将苏牧的奏章给递了上去,相信官家见到如此捷报,是不可能驳回扩张绣衣指使军的提议的。

虽然苏牧才是那个站在幕后的人,但明面上,他高慕侠才是皇城司和绣衣指使军的一把手。

绣衣指使军扩充之后,直接受益最大的,还是他高慕侠,据说眼下京城之中已经流传开这样一个说法。

当初那些人说起高慕侠,总是一头雾水,而后故作恍然地说道,哦,原来是高俅高太尉的螟蛉之子。

可如今提起高慕侠,许多人都噤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