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大军可以在关外远程攻击,但雁门关就这么小的一块地方,他们总不能十万大军一拥而上,最终登城的数目受到了城关的极大限制,这也正是人们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了。
而这也是郭药师和雁门关守军消耗战的开始,只要能够将西夏人拖住,终有一天能够将这十万大军消磨殆尽!
李良辅自然知晓雁门关的防御作用,他可以大量杀伤关城上的守军,可以动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灭守军,消耗守军的数量和战力,打击守军的军心士气。
但他不是神,他无法将雁门关彻底摧毁推倒和踏平,更不可能将太行山脉搬走。
所有威力巨大的远程攻击,只能是辅助,最终他们想要通过雁门关,若没有守军投降开城,那么最终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只能是登城攻坚。
他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也是他为何要统御十万大军来攻打雁门关的原因。
无论是抛石机床弩还是塔楼,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压制守军,消磨守军,撕开守军的防守,让步军登城作战!
他们要趁着守军崩溃的短暂时间,冲上城头,杀入城中,而后打开城门!
许多守军都被吓傻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攻势,他们之中很多人是老卒,但更多的是未经过实战的新丁,这等层次的攻势,早已让他们肝胆俱裂魂飞魄散。
城头上到处都是尸体,还未与敌人正面接触,他们就死伤遍地,如今终于要与敌人短兵相接,却只有老卒率先反应了过来。
这些老卒就是守军的骨干,他们很快就压抑住心中的恐惧,而后发起了猛烈的防守反击!
枪盾兵和刀牌手攻防兼备,他们不断将涌上城头的敌人刺杀,甚至直接将他们推下城头,坠落下去,沿途就像刮下树枝上密密麻麻依附着的蚂蚁,将云梯上的友军都撞落到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
“不想死就全都跟我上去杀敌!”郭药师朝那些缩着瑟瑟发抖的新丁们咆哮着。
他的眸光如同猛虎,新丁们顿时浑身发凉,想起郭药师的种种惩罚手段,想起平日里的训练,他们终于咬紧了牙关,硬着头皮再度冲上了城头!
当他们进入到了生死搏杀的状态,平日里训练的东西已经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但训练的过程当中,那些积累下来的东西,无论是坚毅,还是视死如归,亦或是求胜求存的经验,却开始渐渐发挥了作用。
郭药师也终于体会到,用马穆鲁克教演团的练兵之法的效果,是多么的直观和有用!
当军士们开始配合起来,组成一个又一个攻防兼备的小联盟之时,他们开始品尝到反击的快感!
当他们看到敌军纷纷坠落,看到敌军一个个被杀死,在想想适才所经历的九死一生,看着身后那些惨死的兄弟们,守军的士气也在渐渐回暖。
没有什么比胜利更加振奋人心,没有什么比杀死敌人,更能够激励士气!
雄关的效果得到了完美的发挥,练兵之法也可行有效,敌人的大威力压制也不敢再动用,一切都在往对守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着。
这也意味着,郭药师终于盼来了他想要看到的局面,只要能够承受住李良辅那恐怖的火力,进入到登城阶段,就是守军们的表演时刻!
然而正当守军们渐渐找回信心,渐渐进入节奏,新丁们也开始适应战场的关键时刻,老辣的李良辅却鸣金收兵了!
这种戛然而止的攻击,让守军们心中郁闷到了极点,他们才刚刚找回了报仇雪恨的快感,敌人却不攻自退了。
好不容易有机会反击,敌人却又撤退了,守军又不能主动出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撤离,只能被动挨打,这种情况实在太让人憋闷。
如果种师中在场的话,或许他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这种风格,正是西夏党项人数十年来最大的特点,也是他们最无耻的地方。
只要过得明日,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再重演今日的开场,郭药师的雁门关,又有多少守军能够承受,这两三万人,又能够承受多少次这样的大攻势?
即便是攻城,也要发挥党项人无耻到极点的优良传统,这才是李良辅真正的底气啊!
第七百零七章反常的出兵
当刘延庆等人一致认为应该放弃大定府之时,苏牧力排众议,并亲自领兵,坐镇大定府,甚至还冒险到上京走了一趟。
事实证明,大定府确实已经如同鸡肋那般,这座曾经辽国的中京,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的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大焱来说,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虽然它能够成为抵御后辽的第一道防线,但后辽如今并没有要攻打大焱的意思,而大定府曾经是后辽的核心之一,反倒会激起后辽的战斗欲望。
大焱占领大定府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大定府的控制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大军补给仍旧需要后方的支援,从大定府获得的收益,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的庞大。
而大定府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需要大军驻守此地,否则很容易就丢掉这座雄城。
虽然大定府极具吸引力,但不得不承认,这座大城游离在外,根本就无法融入到大焱的攻防体系,与燕云十六州的其他领域格格不入。
苏牧在大定府的决策,是让人充满质疑的,很多人都无法明白他的战略意图,之所以能够成行,完全是因为苏牧的个人声望,以及童贯等人的鼎力支持。
如今四方战报不断传回来,女真人已经打破了杨挺坚守的檀州,杨挺不得不退守顺州,幽州方面也不得不继续往北面派遣更多的援军。
而先锋军的另一个指挥却失去了踪迹,直到目今为之,没有人知晓徐宁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雁门关传送回来的情报也让人堪忧,郭药师部的守军损失惨重,种师中的援军虽然即将抵达雁门关,但西夏人志在必得,怕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惨烈鏖战。
刘光世和杨可世的队伍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出现在抵御女真和西夏人的前线,这已经得到了无数军报的证实,也成为了老将们攻讦苏牧这位主帅的最主要依据。
可就在这个时候,苏牧却再度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他调集了大定府大部分的军队,竟然往北进发了!
是的,在所有人都期盼着他放弃大定府,南返来主持大局之时,他确实要放弃大定府了,但却不是南返,而是继续北上!
后辽已经撕毁了盟约,随时有可能对大焱用兵,许多人都在求爷爷告奶奶,祈祷后辽千万不要对大焱用兵之时,苏牧却主动要与后辽寻求一战!
苏牧虽然有着毋庸置疑的大胜仗,虽然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但今次的战争,他所有的决定似乎都是莫名其妙的,无论是新丁还是老人,没有谁能够看透他的行为。
他就像个任性的孩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根本就没有深入的思考,就仿佛一朝得势,在肆意挥霍自己的权威一般!
对于大家来说,苏牧实在是昏招百出,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可取之处,反而像是在自取灭亡!
这一次连梁师成也无法站在苏牧这一边,他是名义上的督军,是制约苏牧的人,在幽州之时,他选择了支持苏牧,但这一次大军继续北上,他却没办法再坐得住了。
苏牧是一军主帅,没能留在幽州,而是在大定府坐镇,或许还能被理解为他一如既往想要身先士卒,待在最前线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以此来激励军心士气。
可如今后辽好不容易按兵不动,审时度势,苏牧就不该再撩拨后辽!
照着梁师成的意思,如今大定府已经不再重要,雁门关和顺州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主帅,苏牧要么回到幽州调兵遣将,要么继续坐镇大定府也罢了,为何还要主动对后辽动手,在雁门关和顺州岌岌可危,大焱双线受制的情况下,再点燃北面的战火,根本就是寿星公吃砒霜嫌命长嘛!
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大定府的诸军将士,竟然没有怨声载道,更没有军心不稳,这些军士都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苏牧!
他们都是上一次北伐的老军士,是苏牧改变了他们,让他们脱胎换骨,成为了真正的军人。
苏牧在这一批老军士的心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苏牧的这种崇敬,并没有因为苏牧的昏招而消耗殆尽。
至于苏牧带上来的那三万人马,本来就是以侍卫司和敢炽军为框架组建起来的。
也就是说,苏牧对这一支大军,仍旧有着绝对的掌控权!
在得到了苏牧的命令之后,整个大定府飞速运转起来,大军集结的速度,让梁师成感到大吃一惊。
因为许多人都认为苏牧这个主帅并没有办法能够掌控数十万的军队,想要做到知根知底或许并不难,但想要如臂使指却难如登天。
然而苏牧对大定府近乎六万的大军,竟然做到了令行禁止,让梁师成不得不怀疑,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早有预谋的!
事实上自打童贯和种师道将刘延庆等人带回汴京城领功受奖之后,整个北地的军队都在青壮派的实际掌控之中,如今大军对苏牧言听计从,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否可以说明,或许在童贯和种师道班师回朝的时候,苏牧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一场大战了?
如果这样的猜想最终成立的话…岂不是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苏牧其实早早便已经有所预料并暗中做足了准备?
越是这样想着,梁师成只觉着整个人都有些发紧,若果真是如此,那么自己对苏牧的阻挠和劝诫,也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有些可笑了!
苏牧显然对梁师成的阻拦并没有太大的反感,梁师成是监军,行使自己的权力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这并不能阻止苏牧的作战计划,他终究还是领着六万马步军,往上京城进发了!
对于这个他曾经严防死守的大辽都城,苏牧是有着很深的个人感情的。
在绝大部分人是,甚至所有人都无法猜透苏牧的情况下,他的大军在仪坤州,与韩世忠的先锋军会师了!
这条情报飞速传递,不仅仅在震撼着大焱官员们的神经,也使得女真的完颜吴乞买,西夏的李良辅等敌人一头雾水。
但他们绝不是大焱的那些官僚,他们正在攻打大辽,所有一切不合常理的情况,都是他们需要时刻警惕。
李良辅和完颜吴乞买也在攻城掠地之余,召集了军队里头所有的谋士,对苏牧的举动进行分析。
而后辽的上京城中,萧德妃和耶律淳,以及邵祥符等隐宗的人,已经彻底坐不住了!
后辽得以苟延残喘,完全是苏牧为了平衡势力而做出的努力,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让大焱能够更好的消化战果,苏牧根本就没有必要让后辽苟延残喘下去。
萧德妃也很清楚这一点,她和苏牧只不过是相互利用,后辽也只不过是大焱在军事上的需要,才得以存留下来。
所以她启用南面官,就是为了快速恢复后辽的实力,她甚至不惜犯下大忌讳,疯狂扩张斡鲁朵的力量,虽然这样会为后辽埋下巨大的隐患,但确实能够让后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保的能力。
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后辽能够脱离大焱的掌控,能够重新振作强大,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
即便后来她接受了隐宗的建议,也只是同意让蒙古部族借道后辽,对大焱展开攻伐,避免成为大焱在北方的挡箭牌,也不想被大焱当成先锋小卒来驱使。
虽然她也知道,隐宗背后操控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