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作者:黄景略/叶学明【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匡华  郑殿华

       周 强  朱光暄

  常务编委:任继愈  焦树安  张明华

       张国风  郑殿华

  编者献辞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

  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

  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

  出版说明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出版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

  新版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

  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介绍,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内容简介: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此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的宫室,死后还要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乐。至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祭祀礼制及陵区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秦汉以后历代陵区、陵园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殉葬品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又有发展变化,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葬俗。历代陵寝及其变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作者简介:

  黄景略,福建惠安人,1930年12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理事博物馆工作。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副局长。先后编写俩城镇,燕下都,侯马铸铜遗址等考古报告,以及东周铁器、奴隶社会建筑技术及历代帝王陵寝等文章。

  叶学明,考古学家,文物专家。1937年生于山东菏泽。1955年毕业于菏泽一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等名师。1960年毕业后,任职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0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后,任该所研究员。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07年8月,“中国文物研究所”更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2008年10月,当选第五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目录

  第一章 帝王陵寝发展简史

  第一节 埋葬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庞大的陵区、宏伟的陵园
  第三节 高大的坟丘、壮丽的墓室 
  第四节 奢华的随葬、残酷的杀殉 
  第五节 精美的石刻、众多的陪葬

  第二章 黄帝陵

  第三章 商代王陵

  第四章 两周王陵

  第五章 秦始皇陵

  第六章 汉代帝陵

  第七章 六朝陵墓

  第八章 北魏帝陵

  第九章 唐代帝陵

  第十章 五代十国帝王陵墓

  第十一章 北宋帝陵

  第十二章 西夏王陵

  第十三章 明代帝陵

  第十四章 清代帝陵

  辅文图片

  第一章 帝王陵寝发展简史

  帝王陵墓及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我国自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至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代历时3000余年,其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500余人。至今地面有迹可寻、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尚有100多座(处),分布在全国的半数以上省区。我国的帝王陵寝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严谨、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节 埋葬制度的起源

  帝王陵寝虽出现于夏商时代,但陵墓的形制、葬具、礼仪等基本的埋葬制度却起源于更早的原始社会。

  大约在18000年前生活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埋葬死者的墓葬,并随葬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工具、用具、装饰品。此后是长达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各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分属不同族群的墓地。这些墓地都属于以血缘划分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的位置、头向、葬式、葬制以及随葬器物的组合、数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成员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

  距今约4000—5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部落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变化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许多地方发现了形制大、随葬品多而精美的大墓和女子附属于男子的夫妻合葬墓。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的133座墓葬中有14座使用了木质棺椁,每座墓的随葬品约三四十件,最多的一座达180多件。

  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其年代和地域都和“夏”有密切联系。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仅有大型墓九座,占总数不到1%。这些大墓排列有序,死者多系男子,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放置棺椁作为葬具。各墓随葬品数量多达一二百件,包括成套陶、木、玉、石等质地的乐器、兵器、工具及各种生活用具,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礼仪性质的礼器。陶器外表施以多种颜色的彩绘,纹样有云纹、回纹等,一件陶盘内壁彩绘着可能属于氏族部落标志的蟠龙纹。彩绘木器有案、俎、几、盘等。一件石灰岩打制的特磬长80多厘米。另外还殉葬整猪或猪下颔骨等。这些大墓的形制继承发展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中下游各部族的墓葬特点,并奠定了以后数千年我国中原地区墓葬的基本形式。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此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的宫室,死后还要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乐。至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祭祀礼制及陵区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秦汉以后历代陵区、陵园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殉葬品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又有发展变化,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葬俗。历代陵寝及其变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第二节 庞大的陵区、宏伟的陵园

  自夏商以后,历代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