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酒徒-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从刚要怒斥,却被少年止住了。少年起身深深地打量着萧睿,又回头瞥了一眼雪白墙壁上赫然在目的三首墨宝,故作老成地缓缓低沉道,“饮人不饮酒,正自可饮泉。饮酒不饮人,屠沽从击鲜。酒如以人废,美禄何负焉——你可是萧睿?”
  萧睿神色淡然,虽知他身份定然不俗,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淡淡道,“在下正是萧睿。”
  少年眼前一亮,眉眼间瞬间恢复了几分少年调皮的天性,但接着就又强行掩饰起来,哦了一声,“好一个玉树临风卓尔不群美少年,不过,你这口气也忒大了些,固然是品酒高手、固然能酿美酒,就敢与贺知章与李白并称饮中三仙?”
  萧睿笑了笑,“子美兄过誉之辞,在下实不敢当。”
  少年围着萧睿转了一圈,大刺刺地摆了摆手,“好吧,我从长安来,来洛阳一趟不容易,我也不难为你,你就只卖我一葫芦清香玉液,何如?”
  萧睿见他仍旧是那幅故作老成的神态,心里暗暗笑了一笑,想了一想,也没有必要为一葫芦酒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唤过伙计来取出了一葫芦酒。
  少年悠然自得摇头晃脑地品着清香玉液,心头的震惊实在是不能用言语道出。烈则烈矣,但酒烈在他看来也算不上什么出奇,胡人进贡的烈酒与之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但此酒清香虽淡却直入肺腑,烈火入喉却有若隐若现的冰山雪凉的苦感相压制,冰火两重天,烈中凝香,香中带苦,回味无穷。
  品着此酒,少年心里对萧睿酒圣传人的酒徒之名算是确信无疑。因为酒烈,他稚嫩的脸上已经是一片涨红,他趺坐在那里仰起略有些迷醉的脸蛋来盯着萧睿,声音中那故作出来的老成早已消失无踪,“萧睿,你酿酒果然有一套……这样吧,你跟本——你跟本公子回长安,在我府中专做酿酒师可否?钱,不是问题。”
  萧睿一怔,继而笑道,“公子美意在下谢过了。不过,在下酿酒乃是兴趣所至,绝非是营生之道,不能专为人酿酒,呵呵。”
  少年脸上闪出一丝失望,但也点了点头,“这话倒也不错,你也是文人士子,酿酒就如摩诘先生一般属于自娱,也罢,我就不难为你了。”
  ※※※
  少年饮罢便走了,临走时脚步踉跄,显然不胜酒力。萧睿暗笑,目送他在两个随从的搀扶下远去,又站在门口等了片刻,见少女还没有来,不由就有些焦急不安。
  “秋风秋雨愁煞人”,萧睿幽幽一叹,回头行入厅中。
  叹声为止,一个杨家的伙计匆忙穿着蓑衣奔跑过来,喘着粗气向萧睿行了一礼,抖落了一身雨花,“萧公子,玉环小姐有恙在身,今日就小的一人来取酒了。”
  ……
  ……
  雨散风停,晴空无云。这一场稀稀拉拉的秋雨骤停,在这黄昏时分,朗朗晴空中居然还浮现出渐渐西落的红日。萧睿深深吸了一口清新无比的空气,紧了紧手中提着的礼物,默默叩响了杨家的大门。
  ……
  ……
  少女慵懒无力地躺在榻上,身上盖着薄薄的丝被,娇媚的脸上挂着两朵红晕,听着门口传来的婶娘那近乎谄媚的赔笑声,堂兄杨华那微微有些尴尬的说话声,她脸上的红晕更重了,却又幽幽一声轻叹。
  叔父婶娘一家“醉翁之意不在酒”,遣她日日去王家酒肆以购酒名义留连,本意是看萧睿对她有意,如此来往之下,两人情浓之际,萧睿会主动上门提亲,然后杨家再提出以清香玉液配方下聘的条件……但,但萧睿虽对自己极好,温柔款款,却一直没有再次遣媒人上门提亲的意思。
  不提她心里幽怨,只是这婶娘却甚是不堪,竟然有些等不及,要让她主动开口挑破这层窗户纸来,这让少女情何以堪?秋风秋雨之中,婶娘恶狠狠的不知羞耻地数落声中,少女的心里犹如火上煎熬,眼前发昏就跌倒在房外的长廊之下。
  “萧公子啊,我家玉环可是患了相思病喽……”婶娘那无耻的声音传了进来,少女身子一个激灵,羞得把脸埋进被窝里,浑身上下抖颤着。
  “二娘!”杨华皱了皱眉,尴尬地笑了笑,“子长,我二娘说笑了,你切莫当真。”


第026章 杨家探病
  郑氏的谄媚以及无耻,其用意如何萧睿洞若观火。杨华之尴尬,他也看在眼里,就因为此,他才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杨华能在利益之心下有此尴尬,说明其本心还算善良。
  杨家的意图他一清二楚,他也不是舍不得区区一个清香玉液的配方,这样的酒品他想酿可以酿出多种来,不怕杨家抢了姐夫家的生意。
  只是,与少女接触的时间越久,他越加清楚地认识到,在那柔弱温顺的外表后面是一颗心气挺高的少女芳心。他的内心深处隐隐存着一种连他自己也没有觉察到的犹豫和彷徨:在少女的内心里,自己这个业已转变的浪荡子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印象不堪?少女到底对他到底有无情分?
  这样的瞻前顾后和患得患失,足以说明他已经真正地爱上了这个后来千古留名的大唐第一美女。
  唐人的男女之防没有后世那么严谨,在杨家人有意的“忽视”下,萧睿居然能孤身入少女的闺房探病。轻轻走进门去,耳边传来让人心碎的啜泣声。红色的丝被荡漾着,少女蜷缩在被窝中身如波浪起伏着。
  犹豫了半天,他才缓缓跪坐在塌边,柔声劝道,“玉环姑娘,萧睿来了,快别哭了,会伤着身子的。”
  少女缓缓将梨花带雨的俏脸从被窝中露出冰山一角,哀哀道,“萧公子你来作甚?奴身体无恙,你还是回吧。”
  与她相处日久,萧睿早就明白她寄人篱下的生活非常压抑,见她如此情切哀伤,那一份梨花带雨的幽怨只刺入他的心神,一时间,他不禁有些黯然恍惚。
  恍惚中,他探出手去,轻轻抚摸着少女美艳不可方物嫩如凝脂的脸颊,前世的仰慕今生的相思都一起纠结起来,激荡起来,再一次激荡着将少女拥在怀中轻怜蜜意的欲望冲动。
  “嘤咛!”少女娇媚而羞涩地低低呼了一声。
  萧睿心神一荡,生怕自己作出越礼的举动来,赶紧收了收心神,收回手来,缓缓站起身来,将充满火热的目光投射在悬挂在墙壁之上的一幅画卷上。卷上,一个柔美少女跪坐在胡凳上,轻笑飞扬,眉梢间带着数不尽的妩媚,而少女的面前则站着一个风神俊秀的青年男子,手持高脚酒盏谈笑自若……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有人识。”少女题写在画卷之上的这句篡改于萧睿口中的诗句,一语道破了她现在空灵飘渺的心事。
  寄人篱下的苦楚无人可以倾诉,家人急不可耐地想要嫁自己出去,可获得一笔丰厚的聘礼;而少女也心有嫁人以求解脱苦楚之意。种种遇合下,她遇到了萧睿,结识了重生的萧睿,多日的相处下来,萧睿的温柔,萧睿的才学,萧睿俊美的风仪以及淡定的气度,都深深牵绊住少女情窦初开的心。
  可是,杨家对于萧睿的图谋和“打算”,以及上一次的萧睿提亲被拒绝一事,却又让少女心下惶然。她不知道,一旦萧睿知道她娘家的不堪不良,会不会弃她而去。
  一切尽在不言中。萧睿笑了笑,柔声道,“玉环,你知道的,我早就跟刘府小姐退婚了……”
  少女虽然幽怨惶然心情复杂之极,但闻言还是忍不住一喜,羞怯地扫了他一眼,垂下头去,幽幽道,“那又与奴何干?”
  萧睿慢慢又跪坐在塌边,声音小了下去,“玉环,过些日子,我会请媒人上门来再次向你叔父求亲……玉环,我既然要娶了你,就会呵护你一辈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低沉的声音余音绕梁,少女痴痴地望着萧睿离去的背影,泪花儿喷涌起来。而门外,杨家郑氏夫人那谄媚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萧公子好走,好走,孟阳,去送送萧公子!”
  ※※※
  洛阳旧宫。这座大唐曾经的浩大深宫,如今早已除尽了喧嚣和浮华,变得非常非常的幽静。
  在一片雕梁画柱的宫殿楼阁掩映之间,青石铺就的宫中路径上,缓缓并肩行走着一男一女。少女一身盛装,眉眼如画,而男子却正是今日入王家酒肆饮酒的少年,只是此刻他脸上早已没有了故作的深沉老成,稚嫩的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着调皮之色。
  “宜姐姐,今日我去那王家酒肆见了那酒徒萧睿了。明日我派人去买一葫芦清香玉液来,姐姐你尝尝,的确是名不虚传啊!”少年砸吧砸吧嘴,有些留恋地道。
  少女哦了一声,“琦弟,我们此番回洛阳小住,你可不要胡乱出宫免得惹出事端来,母妃怪罪下来,我可是保不住你。对了,你说的这酒徒萧睿可是最近风传的‘饮中三仙歌’上的那个‘卓尔不群美少年’?”
  “不错,不错,正是他。我觉得吧,刘雁容似乎有些不识货,此人风仪俊秀,才学过人,又是擅长品酒酿酒的高士,来往者皆是李杜这等大才子,怎么能是浪荡子一个呢?怕是她们刘家嫌贫爱富有意悔婚吧。”少年也就是当今玄宗皇帝最宠爱的武惠妃所生的儿子盛王李琦,李琦撇了撇嘴。
  少女便是武惠妃所出的咸宜公主李宜。如果萧睿在此,他一定会惊呼,这便是当日杨玉环脱下民间裙装走入皇家的大媒人啊!
  李宜若有所思地淡淡一笑,“雁容倒也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只是这萧睿的浪荡子之名怕是有所误传,我早就说了,萧至忠也是一代名相,他的儿子怎么会这般不堪。”
  “饮人不饮酒,正自可饮泉。饮酒不饮人,屠沽从击鲜。酒如以人废,美禄何负焉。我知谪仙人,把酒诉心言。子美何物人?亦复为陶然。兼忘物与我,三人效前贤。”
  “这首诗作清奇别致,韵味十足,蕴含至深禅机,读的越多感触越深,能将酒中三味解读如此,想必萧睿的酒徒之名也不是虚传。能作出此佳作,萧睿其人才学定然不浅,否则依那李白狂妄的个性,岂能与他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子相交。”李宜缓缓道,“琦弟,中秋之日的诗酒会上,你派人请这萧睿到场,本宫要瞧瞧他的闻香识酒之技。”


第027章 刘府来人
  唐代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余人。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被称为“生徒”;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衙门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谓之“乡贡”。唐朝对“乡贡”报名者的要求也不甚严格,除作奸犯科者不得参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参加,应该说是比较开明的。“生徒、乡贡”这二种人是科举的主要来源。
  之前那浪荡的萧老弟已经从洛阳官学退学,如今的萧睿要想继续科学求取功名,只能走地方衙门考取乡贡名额进京参加科举的路子了。
  这些日子,萧睿频繁地来往于洛阳各酒坊之间,对洛阳各大酒坊的新酒进行点评,偶尔也会被李杜二人拉扯拽上去参加一场文人士子间的饮宴,倒也逍遥自在。
  可萧玥却忙着花钱打通关节,托了一个熟人去洛阳令衙门去疏通,准备给萧睿谋一个来年春天入京考试的乡贡名额。
  见萧睿又要出门而去,萧玥不禁怒道,“睿弟,你整日里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