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宜有些诧异,此刻的萧睿带给她一种很古怪的感觉,无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的眼神。还是李腾空沉不住气,她忍不住低低问了一句,“萧郎,你这是——把我们几个姐妹都叫道书房里来,有啥事呀?”
萧睿突然喟叹一声,手中的茶盏缓缓放下。
“宜儿,玉环,怜儿,空儿,你们都是我心爱的人,时至今天,有些话我想,也该与你们坦白相见了……”萧睿没有给四女反应和“调整”情绪的时间,他坐在那里娓娓而谈,把他前世今生的故事,把中国自唐以后的诸多沧桑变迁以及跨入现代民主社会的进步,甚至还把历史上原本上演的关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凄凉一幕,断断续续地讲了一遍,浑然不觉四女已经呆若木鸡,神情痴滞。
如果不是深深了解萧睿的性情,四女肯定以为萧睿在讲故事,就如他之前写的那个西游记的故事。但萧睿从来不开这样的玩笑,又听萧睿说的头头是道,四女这才恍然发觉,他并不是在说笑。
自己的丈夫竟然是来自未来社会的穿越者?一千多年后?飞机大炮轮船原子弹?大唐之后还有宋元明清……还有,杨玉环竟然本该是李瑁的媳妇,后来又成为李隆基的贵妃?
这一切的一切,让四女心中震撼和颤抖。李宜望向杨玉环的神色明显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杨玉环还处在呆滞状态:这怎么可能?
……
……
四女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李宜缓缓起身摇了摇头,“子长,你永远是我们姐妹的子长和夫君,至于方才那些,权当是你给我们讲了一个传奇……”
李宜拉着杨玉环的手,两女一起依偎进他的怀抱,幽幽道,“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永远都属于你,而你,也永远属于我们……”
“子长,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旁的章仇怜儿盈盈走过来,温柔地靠在他的肩头上,李腾空也走了过来,神色也显得很是温柔。
萧睿讲的那些事情,四女不能说是不信,也不能说是相信。或者说,出于对夫君的深爱和对于未知事务的恐惧,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忘记。她们宁可把握住现在,也不愿意去了解那未知的未来。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萧睿深深出了一口气,不论如何,他心里最大的一个疙瘩已经解开。
不管四女信或者不信,他永远是萧睿,而她们,永远是萧睿的妻子,这些,永远不会有任何改变。萧睿今日之坦白,无非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解脱。
或者,捅破了这最后一层窗户纸,他才能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吧。
※※※
时光荏苒,一晃十年。
这十年的大唐,日新月异,不仅国力日渐强盛,民生富庶,就连疆土版图也扩大了很多。
大唐新政3年夏,靖难郡王、大唐军机大元帅萧睿率军十万,征伐吐蕃。3年冬,吐蕃女王卓玛率吐蕃王室归顺,吐蕃全境归于大唐,大唐朝廷在吐蕃设道,吐蕃自此成为大唐直接管辖的行政道。
新政4年春,大唐以李嗣业为统帅,率军5万自吐蕃南下远征西南蛮夷。新政5年夏,缥国等23蛮夷全部归于大唐,大唐朝廷在达卡设西南蛮夷司衙门,驻军一万,威慑诸蛮。
新政4年夏,李光弼率军3万,翻越葱岭一路进军西北,宣威葱岭诸胡。新政5年秋,李光弼率34国胡王质子返京。同年,大唐在新唐城设立新唐道都督府,驻军增加到2万。
新政6年初,大唐往西南的达卡、失礼一带移民十万,往西北的吐火罗和条支大宛移民6万。
新政6年夏,萧睿率军班师回朝。7年初,萧睿再次率军出陇右北上,大军铁蹄所至,北方诸蛮和突厥人余部无不闻风归降。8年初,大唐在和林卡尔建立安北城,设立安北道,将原先驻守陇右和河东的大部军马10万人进驻和林卡尔,以军代管,逐步设立行政、司法等诸司衙门,正式将北方大漠和草原纳入实质性管辖。
同年,辽东诸胡主动称臣纳贡。大唐在辽东设立辽东都督府,屯兵3万。
至此,大唐的版图大幅扩大,而边境线也随之从陇右、河东、甘凉一带大幅向外延伸,军队镇守的重心自然也外移。无论是北方诸胡、西北葱岭诸胡还是西南蛮夷,在强大而有效的军事力量震慑下,假以时日必将归于王化。
6年多的时间,萧睿统帅大唐装备有先进火器和火炮的大军南征北战,开疆辟土,大唐之国威军威声名远播,今日大唐之盛况,未必绝后但一定空前。
但萧睿并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新政9年初,他再次率军10万从长安出发,经辽东入高丽、新罗。赫赫军威和雷霆手段之下,9年秋,高丽、新罗全境归于大唐。而之后不久,哥舒翰率军2万渡海,攻占日本及其周边诸海岛。
……
……
长安。秋风送爽,阳光明媚。
新政推行10年了,长安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原先处在长安城外的旷野,如今都已经圈起高大雄伟的漫长城墙,外城扩大了足足有一倍还多。
宽大的城门中涌出一股股胡汉相间的人流,官道两侧人头攒动。而城门处,大唐皇帝李琦率政务院、监察院诸文武大臣,站在城门之外,遥望着东北方的来路。
官道的尽头,隐隐传来如同雷鸣一般的马蹄声,烟尘扬起犹如一条黄龙。
人群顿时嘈杂兴奋起来,远征高丽、新罗和渡海东征的大唐军马今日还朝了!
一眼看不到边的黑色盔甲的魁梧汉子们或是昂昂然跨在马上,或是手持陌刀长枪踏着整齐的步伐凛然行进,军旗猎猎作响,军威摄人震天。而夹杂在军马行进队伍间的,还有一辆辆黝黑发亮的巨大炮车。
李琦兴奋地甩脱太监和护卫的簇拥,率先冲了出去。
“姐夫!”李琦蓄满胡须的成熟脸庞上,一片涨红。
这些年,伴随着国内新政的深化和国力的强盛,萧睿率军南征北战,大唐的国力和国威已经盛极一时,作为大唐皇帝,李琦心里的荣耀感和自豪感可想而知。这样的文治武功,不要说太上皇李隆基,纵然是太宗皇帝,也远远不及。
“皇上。”虽然风尘仆仆,但萧睿的身上确是干净整洁。他翻身下马,变得更加成熟坚毅的脸庞上浮现着淡淡而傲然的笑容。
萧睿摆了摆手,哥舒翰手中的军旗一摇,数万唐军士卒凛然躬身齐声呼道,“拜见皇上!”
瞬间,粗犷而豪放的士卒呼声顿时压过了所有人群的嘈杂和喧哗,场上的气氛变得凝重而肃穆。
李琦激动地摆了摆手,“诸位将士,免礼平身,你们都是大唐的英雄和功臣——朕已经在城中摆下庆功宴,朕今日当与诸位痛饮,不醉不归!”
……
……
萧家门口。
英挺的少年萧潜和清秀的少女萧钰,并肩站在门口。而他们每人的手里,各自牵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幼童和幼女。
萧睿的车马轰然而至,少年和少女笑吟吟地带着自己的四个弟妹们扑了上去,口中喊道,“爹爹!”
而伴随着萧睿六个孩子的呼喊声,萧家大门口冲出了一群娘子军。李宜,杨玉环,李腾空,章仇怜儿,阿黛,玉真,杨兰,秀儿……她们在侍女的簇拥下,慢慢走下台阶,向萧睿盈盈走了过来,眼中泪光隐现。
萧睿抱起最小的儿子萧蒙和女儿萧晓,往前走了一步,眼圈分明也有些涨红,他低低呼道,“宜儿,玉环……”
※※※
十日后。
皇宫。
章仇兼琼和裴宽并肩行进在宫中的小径上,面色都有些古怪。
御书房里的李琦,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一些闲书。随着大唐国力的强盛,经济越来越发展,文化也越加的繁荣起来,各种出版物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皇上,臣章仇兼琼(裴宽)拜见皇上。”章仇兼琼和裴宽躬身一礼,如今的大唐已经取消了跪拜礼,面见君主只行躬身礼。
“哦,两位爱卿,怎么有空来见朕?”李琦笑吟吟地道。
“回皇上,靖难郡王、军机大元帅萧睿提出辞呈,请皇上御览。”章仇兼琼叹息道。
李琦全身一震,讶然道,“这怎么可能?萧郡王对大唐功高盖世,怎么可以……”
“皇上,萧郡王说了,如今大唐一统,新政初见成效,军机院再无存在的必要。鉴于此,军机院即日纳入政务院辖制,而……此刻,萧郡王已经率全家离开长安,游历天下而去……”章仇兼琼低低说着,眼中的一抹惋惜之色一闪而逝。
李琦神色顿时涨红起来,继而又变得有些苍白。
“姐夫还是兑现了当初对于朕的承诺……”李琦喃喃自语,慢慢抬起头来,沉吟了一下,毅然道,“萧郡王对大唐之功绩……这样,两位爱卿,朕以大唐皇帝的名义提议,在长安城外为萧睿设立功德牌坊,册封其为辅国逍遥王,逍遥王府永领5000护军,接受大唐朝廷供养,你们意下如何?”
章仇兼琼和裴宽一起躬身,“萧郡王功绩所系,感天动地,天下臣民无不感恩戴德……”
李琦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去吧,这些事儿,你们去操办,到时候,朕亲自去为功德牌坊揭幕!”
……
……
李琦神色放松地缓缓向武惠妃的寝宫行去,但到了宫门口,却意外地发现宫门紧闭,只有两个看门的宫女。
“太后何在?”李琦皱了皱眉。
一个宫女恭谨地垂首道,“皇上,太后娘娘出宫去萧郡王府上了……这是娘娘留给皇上的信函。”
烟罗谷里。高力士刚刚把萧睿放权的消息禀告了李隆基,话还没说完,就再也没能听见李隆基的动静。高力士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呼道,“太上皇!”
李隆基苍老的脸上一片涨红,但却气息全无。高力士面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了一嗓子,“太上皇哇,太上皇驾崩了——”
苍老而尖细的声音在烟罗谷中久久地回荡着。
……
(全书完)
……
终于完本了。2009年1月1日,瓷王上架,12月31日,大唐酒徒完本。2009年对于老鱼来说,是一个充实而有趣的年份。因为萧玥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书友的反弹和不满。对此,老鱼只能说声抱歉了。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但是大家都知道,网络小说长期更新,不间断写作,漫长的写作过程,可以说有些情节是偶然出现的,这个老鱼也无法控制。
不瞒大家说,这个情节是如何出现的,现在我也有些糊涂。算是一个败笔吧。既然大家都反对,这说明老鱼的确是错了,但错了就是错了,已经没有办法挽回。在新书中,老鱼一定弥补这样的遗憾。
新书《官声》已经上传,如果大家还愿意看老鱼的书,不妨去看看。如果看完那2万多字,你觉得老鱼文笔不行或者情节郁闷,再放弃老鱼也不晚,呵呵。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老鱼是体制中人,不会出现弱智的错误,一定会写出一本不一样的都市官场文来的。
新书在本书的页面上有直通车,欢迎大家检查指导工作。
2009,我们一起走过,希望2010年,也有很多书友能给老鱼捧捧场。不喜欢看都市文也没关系,老鱼换换脑子,始终还是会回到历史来的。
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一路相随,老鱼真的很感激。尤其是那些订阅的朋友,没有你们,这本书也走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