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宏身旁的,刘雉奴微微谏言道,面色颇显担心。
“不必,在此休息片刻便好。”
刘宏摇摇头,否定了刘雉奴的谏言,刘雉奴躬身唯诺,朝着身旁的几位侍女使了个眼色,早已经有几位侍女上前为刘宏揉肩捶腿。
“咳咳,雉奴,这几日,那个刘纪还有什么消息?”
刘宏目光看向刘雉奴,便想起了那日命令刘雉奴时刻关注刘纪的事情,算算时日,他也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如今正好想起,便是随口问了一句。
“禀君上,刘纪殿下已经在未央使的护送下赶往雒阳,想必没有多久便能够归来。”刘雉奴答道。
“未央使护送?”
刘宏微微皱眉,“刘纪在路上有危险?居然要未央使护送。”
“这个……”
刘雉奴忽然跪倒在地,“下奴之罪,刘纪殿下在岷关曾被囚禁,老奴恐刘纪殿下再受到伤害,所以才会让未央使护送刘纪殿下回都。”
“囚禁?”
刘宏双眼猛然露出一丝寒芒,刘纪虽然不是他最喜欢的皇子,可终究是他的儿子,如今在这汉地居然被人囚禁,岂不是在打他刘宏的脸?
刘宏冷哼一声,跪在地上的刘雉奴越发感到恐惧,他可是明显感受到了刘宏的怒气,帝王一怒,那恐怖的威势让刘雉奴连大气都不敢呼出。场面一时沉寂了下来,就连在刘宏身旁给刘宏揉肩捶腿的侍女都脸色都有些白了。不知多久,在压抑的氛围中,刘宏终于缓缓开口道,“岷关,可是那位被上大夫绪丰上言举报的守将?”
“不错。”
刘雉奴低声应道。
“岷关。”
刘宏眼神有些狠厉,不久前一位上大夫还上言,说是岷关守将不遵法令,敛财云云的,当时刘宏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整个汉国,其地方太为广阔,还不是所有事情都让刘宏所关心。如今因为刘纪一事,让刘宏突然想起来这事,一时间刘宏就有些恼怒了。连刘纪这个殿下都会在岷关囚禁起来,可想而知,岷关这个地方的官吏大胆到如何地步。
“哼。”
听到了刘雉奴的回答,刘宏又是冷哼一声,确实应该彻查下岷关的官吏了。
“岷关之事,彻查一下。”
微微闭眼,刘宏悠悠说道,“还有,刘纪回来时,第一时间给寡人报信。”
“诺。”
“对了,这几日,王后可得知刘纪归来的消息?”
“禀君上,王后已知晓。”
刘雉奴应道。
刘宏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刘纪回都可是一件大事,如今距离刘纪为质齐国也已经将近四年了,刘宏也想看看自己的这个儿子这几年会变成如何模样。从心里,刘宏还是对刘纪有着一丝愧疚的,毕竟刘纪年幼便出使齐国,那时正是他正遇到危机之时,在易水被齐军大败,还要送亲子去齐国为质,若是说刘宏一点介意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刘纪这几年在齐国的苦日子,是因为他刘宏的原因,哪怕刘宏再铁石心肠,又如何不对刘纪有一丝愧疚?毕竟刘纪可是他的亲子。
“禀君上,上大夫颜绪求见。”
正在刘宏思虑间,一名侍从小心翼翼的走来禀报道,刘宏睁开双眼,沉声道,“传。”
不过片刻,便已经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大夫颜绪,是一位谏议大夫,可以说专掌对于君王谏议等工作。
汉国官职,除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外,更有丞相统率百官,御史大夫监视百官,位在丞相之下,相当于副丞相,而谏议大夫,则是专门对于君王进行劝谏的官员,位置虽不高,但也不低。
“下臣颜绪拜见君上。”
刚一走入大殿,颜绪便是对着刘宏拜道,看着白发苍苍的颜绪,刘宏轻轻一笑,“谏议大夫不必多礼,不知今日颜大夫求见寡人有何事?”
“禀君上,臣有要事禀报。”
颜绪答道,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多出一丝未有的严肃之色,“据齐国传来的消息,君上派往齐国为质的刘纪殿下,日前已经回归我大汉。”
“哦?”
刘宏略微带些好奇,刘纪回来的事情,不知道这颜绪是如何知道的?一个谏议大夫,消息倒是挺灵通,想了想,刘宏继续道,“颜大夫如何知晓?”
“禀君上,从岷关传来消息,这刘纪殿下已经在岷关大乱一通了。”颜绪说道,“今日,下臣前来,正是为了这刘纪殿下而来!据下臣闻,这刘纪殿下在齐国犯下了重罪,在征戎战场上杀死了齐国大将军田旸之子田胜公子。”
“竟是如此。”
刘宏依旧是一副笑容,但是却是丝毫不曾惊讶,很显然,颜绪所说之事,他早已经知晓,只是刘宏现在倒是不明白颜绪为何说这些。
“不错。君上,刚刚从岷关传来消息,刘纪殿下在岷关冒充商旅,在岷关被官吏关押,差点有生命之忧!”
颜绪继续道,“君上命令下臣有谏议之言,下臣谏议应立即召回刘纪殿下,一是因为殿下安危问题。二则是,下臣请君上立刻做出防范,刘纪殿下归国,未经得齐王应允,下臣恐有外交之忧。”
“齐汉刚刚结交盟好,刘纪殿下私自归国,下臣怕齐国那边不好解释,君上应立即决断了,否则若是等到齐王知晓这事,只怕会引起我齐汉两国的交好。”
第二百七十章 愤怒
? “决断?如何决断?”
刘宏眼睛微微眯起,看着颜绪道,“刘纪归来,寡人还要再将他送回齐国不成?”
“君上就算不将刘纪殿下送回齐国,也应该给齐王一个答复,毕竟我齐汉刚刚结盟,若是因为刘纪殿下一事,导致齐国与我大汉不和,可就有些不好。”
颜绪低头道,“下臣知君上疼爱刘纪殿下,可是此事是关于两国之间的大事,刘纪殿下未经齐王应允,偷偷归国,无论是从礼法还是道义上都是不合。若是此事传言出去,让天下人对我大汉如何看法?”
“寡人知晓。”
面对颜绪的话,刘宏忽然没有了耐心,她实在是没有想到颜绪今天来却是为了此事,对于刘纪之事,刘宏自有自己的想法,何须颜绪来多言?
况且,颜绪每句话中都是让刘宏以大局为重,顾忌齐国的态度,让刘宏一下子回想起了当年败于齐国的日子,那时候可真是被群臣逼迫,让他不得已向齐国妥协了。可是如今情况却是今非昔比,刘宏可不会畏惧齐国,这时候颜绪还说出这些话,无疑让刘宏感到反感。
“君上明白便好。”
颜绪点头,“还有一事,君上应该知晓,岷关守将庞援纵容下属为恶,私自囚禁刘纪殿下,臣请罢免庞援岷关守将一职,将其调往其他地方任职。”
“纵容?”
刘宏盯着颜绪,没有开口说出半句话语,但是从刘宏眼眸中露出的一丝不悦的目光,便知道刘宏对这颜绪已经没有了任何好感。
岷关一事,刘宏也不过刚知晓,这颜绪便已经知晓并且上谏刘宏降岷关守将庞援之职,这不得不让刘宏不谨慎,同时对于颜绪也是带着一丝警惕。颜绪可以说是上言得太早了,所以让刘宏多了一丝警惕。
可是颜绪却是丝毫不知他的话语已经让刘宏多了些许警惕之心,依旧说道,“不错,岷关守将庞援渎职,下臣也是刚刚得知消息便立马赶来面见君上。不过据下臣听闻,庞援已经将岷关为恶的官吏严惩,更是上言,请君上降其罪。”
“庞援,倒是识趣。”
刘宏冷笑一声,“寡人如果所记不错的话,这庞援出自庞族?”
“君上所言不错。这庞援正是出自庞族,其祖父正是当年助先王继位的庞征。”
颜绪笑道,“先王继位时,庞征可是功不可没,整个庞族更是被先王赏赐,几乎满族英杰,连君上都称赞过,庞族对于我汉室功劳极大。”
“寡人是有言过。”
刘宏轻轻一笑,“可是寡人也有言,我汉法绝不容情。若是有人违抗法令,绝不放过。庞援身为岷关守将,却是让岷关成为污吏纵横之地。若非寡人命人保护刘纪,只怕堂堂一个殿下会在岷关被害!”
“下臣有罪!没有更早发现岷关违法之事。”
见刘宏的声音越来越重,颜绪立刻低头认罪道,心中微微有些凛然,知道因为刘纪之事,刘宏确实有些怒火了,庞援,只怕刘宏不会轻易放过,哪怕庞援出自庞族。可是刘宏的性格便是刻薄寡恩,连当年帮助自己继位的世族都未恩泽,一个还是先王继位的功臣又岂会在刘宏眼中?
“好了,颜大夫,岷关之事你已经尽责了,能够上谏寡人,就已经很不错!”
刘宏挥挥衣袖,“庞援一事,寡人自有判断,若是庞援未犯国法,自然不会对其惩罚,但是若是庞援已经触犯国法,寡人也不会轻饶!”
“是!”
颜绪应道,再次抬眼看了看刘宏,小心翼翼的说道,“那下臣便告退,这两件事,请君上慎重考虑。”
“嗯。”
看着颜绪缓缓离去的背影,刘宏盯着桌案上的公文,猛然站起,在一旁的刘雉奴微微一惊,正欲询问,却听到了刘宏的声音,“这颜绪,平日里和谁走得最近?”
“刘非殿下。”
刘雉奴微微应道。
“刘非?刘非。”
刘宏冷哼一声,刘纪还没有回到雒阳,就开始有人算计起来了,只不过,这颜绪身后的人不感觉弄巧成拙了么?他刘宏又不是傻子,若是被颜绪寥寥几言打动,还算什么雄主?
而且颜绪的目的太容易看出来了,几乎就没差亲口道出保住庞援了,数语都是为庞援说话,更是将庞族拿出来,可是若是这样就认为刘宏放过庞援一马,只能说颜绪想得太过简单。越是如此,刘宏就会对庞援越来越有兴趣,他刘宏倒是要看看,谁敢保下这庞援。
“君上,刘纪殿下之事,是不是应该和丞相大人商谈下?”
刘雉奴微微询问道,显然也是被颜绪刚刚说的话打动了,若是因为此事,引起齐汉两国纠纷可就不妙了,身为刘宏身边的宦者,刘雉奴自然应该提醒一下刘宏。
“商谈?不必!”
刘宏缓缓走出大殿,“这件事情,可不会轻易结束!”
当然不会如此轻易结束。刘宏至今还记得当年汉军在易水战败时,多少臣子上前请求他割地求和,一个个的将事情说得如天一般大。当时汉国四处散步谣言,说什么再不割地求和,只怕汉室就要毁于一旦,他刘宏也会成为汉室最大罪人。
刘宏很明白,汉国的臣子很多人都是从骨子里恐惧齐国,刘纪如今不坑一声的回归汉国,更是在齐国惹下了天大的麻烦,这些人岂会善罢甘休?
只是,这次刘宏绝对不会退缩,汉国的强大不是因为这些屈膝求的臣子,而是无数忠臣热血之士所铸就的。若是何事都以齐国态度考虑,他汉国干脆也不要与天下争雄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宏现在已经有和齐国一战的资本,齐国是强大,可他汉国又何曾弱小?何必畏惧区区一个齐国?若是将刘纪再次送回齐国,只怕天下人都会觉得他汉国惧怕齐国。
只是,有些事情,依旧是要考虑一下。想到这,刘宏便是大步走出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