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今曹魏已经走出了一步,而且是错有错着,引起的反应很不错,算是引导了天下之意,孙权也是能效仿而行事。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曹阳一声之下,引起四方的沸腾声音。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苍天见证,请大吴之君,孙家仲谋!”
封禅台之下群臣共鸣而响,将士高叫,声波汇聚如虹儿长啸,响切在九天之巅。
孙权出现在在封禅台之下。头戴一顶紫玉平天冠,身披金色九龙袍,顺着红毯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封禅台。
“一跪,祭苍天!”
“二跪,祭大地!”
“三跪,祭天下百姓!”
仪式的声音之下,孙权俯首而跪下,对着天地。毕恭毕敬之下,三跪九叩,向着苍天大地,而行大礼数。
然后他缓缓站起来。双手拱天,长啸而喝:“朕,大吴孙权,承苍天之庇护,得先父孙坚之传承,以领天之权。立地之朝,受天下百姓之爱戴,加冕为帝,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
他一字一言夹带着的浑身真气,声波大气而浩瀚,回荡在封禅台的周围,清晰入耳。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昭领大臣而跪,朝拜新帝,声音激昂而浩然。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潘凤声如洪钟,领众将俯首,前后左右十万精锐兵马意气风发,俯首而叫,声波激荡在一座座山涧,久久而不息。
“愿大吴万世长存,永垂不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个钟山之上,万千观礼之百姓异口同声,覆盖金陵城的上空。
这时候,突如其来的一股浓烟之气随着一股微微的东风而来,瞬间笼罩着的整个封禅祭坛之上。
“怎么回事?”
众人有些的疑惑,也有些激动。
到底是天降祥瑞,还是天降惩罚?
在这一个思想没有解放的时代,封建迷信其实就是一种民心,百姓都睁大眼睛看着,想要看看,大吴封禅,是顺天而行,还是逆天而行?
“去!”
钟山的一座山峰之上,仙翁左慈领着十二道童,开坛做法,滴血燃符,长剑挥舞,直插苍天:“聚气成光,闪!”
一瞬间,天地风云变色,烈阳之下,烟雾之中,天降祥瑞于封禅台,金光闪闪之下,仿佛一条金龙的影子萦绕着的孙权身上。
“那是金龙降世,此乃大吴鼎盛之兆,天下当奉吴一统!”
有人发出长叫。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孙权目光湛然一亮,长啸天地。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
“金龙降世,大吴鼎盛!”
“……”
整个钟山,整个金陵,甚至方圆百里之内,都让这一股强势的声波给完全的覆盖了起来,人心沸腾之下,民心凝聚。
“呼!”
远处山峰的左慈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有些后怕:“孙仲谋好运道,今天如果要是没东风,老夫也无可奈何了!”
“师尊,还要起烟吗?”葛玄也擦了一把冷汗。
“有开始就可以了,按照孙权所说,留点悬念,不用多做,所有人立刻撤出钟山,不得留下一丝痕迹!”左慈吩咐的道。
“诺!”
葛玄点点头,迅速的把钟山周围所有的道童召集起来,退出钟山。
这时候,大吴封禅的大典已经开始进入第二个环节,大赏天下。(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没味道,苦思两天,我实在写不出封禅的味道,封禅这个环节就算拉过去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大吴四大国公
钟山之上的大吴封禅典礼不过持续一天的时间,而金陵城之中的沸腾和热闹却整整的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个小小封禅仪式,对于吴国的国力,经济,军事,这个仪式都没有变数,但是对于大吴民心,至关重要。
盛典过后,无形之中就已经改变了不少大吴百姓心中的哪一点枷锁。
王国只是一个诸侯,而皇朝才是整个天下。
大吴封禅,方能一统江山,号令天下。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
孙权为什么要弄出这么大的一个虚礼,还有为什么他要在封禅典礼上不惜勾结左慈也要装神弄鬼弄出一条金龙?
为的就是民心。
天下之至尊,向来唯一,吴国若是不立朝,何以一统天下,吴王若不加冕,何以统领天下?
这就是一种很固执,却能理解的大众观念。
封禅过后,大吴的民心最少澎湃三成。
当然,要说盛典之后,金陵城之中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自然就是大吴朝建立的一套全新的爵位系统。
孙权这一次一改秦汉留下来的二十等爵位系统,建立一套全新大吴九品爵位。
一品为王爵,王爵之位向来矜贵,列为诸侯。
二品大公爵,称国公。
三品是世袭公爵,而四品是世袭侯爵,五品是就是普通侯爵,六品是食邑伯爵,七品是普通伯爵,八品是子爵,九品是男爵。
这一次封禅大典之中,孙权也不小气,大赏天下,送出的上百尊的候位,一批新兴的大吴贵族出现了。
不过大吴朝却始终出现王爵贵族,即使是孙权的两个儿子。大吴皇子都没有封王,公爵的爵位倒是出现了不少。
其中为首的莫过于四尊二品大公爵。
江国公,孙策。
鲁国公,吕布。
文国公。张昭。
武国公,潘凤。
孙策复起,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一个江国公,也没有任何水分。毕竟如今的大吴天下,说句不好听了,有三分之一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
至于吕布,他之所以能封国公,是因为他千里奔袭的功劳,大吴封禅,由此气势,在于当初许都一战,打灭的魏朝的压制。
而张昭和潘凤,当今大吴文武之首。都是大吴元老,封为大公爵,一点都不过分。
……
战国七年的一月二十日。
典礼过后已经大半个月的时间了,金陵城之中的躁动和热闹开始有些许的回暖迹象,观礼的各地郡守知府已经返回地方。
几大镇守边疆的大将也陆陆续续的返回自己的大营,进入了备战时刻。
对于大吴朝的朝堂的文武群臣来说,如今的大吴已经进入统一天下的筹备前奏。
大吴已经封禅。
但是如今的天下尚未被大吴一统,每一个大吴臣子的心中都有一把火,最大的工作动力就是让大吴一统天下,真真正正的做到天下奉吴。
这才是名真言顺的封禅。
金陵内城。大吴皇宫,封禅之后,孙权把着一座浩瀚恢弘的更名紫禁城。
御书房。
孙权盘坐在书桌之上,而站在他面前的是新晋文国公。当朝内阁首辅张昭,封禅过去了大半个月,张昭的脸庞却喜色未消。
当初投身孙家,他未曾想过有今日,对于大吴,他呕心沥血。感情比孙权还要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此大吴,已经让他心满意足。
“陛下,魏朝使团已经离开金陵了!”
封禅之后,张昭对孙权的态度恭谨的三分,沉声的禀报之后,问道:“只是微臣有些不明白,堂堂魏朝,为何如斯低姿态。
恭贺我大吴封禅?
在微臣心中,魏帝一心和陛下争锋,曹魏向来也表现的强势,岂会如此好心,微臣实在有些摸不准他们的意图!”
“曹操的意图倒是很简单,他在向朕示弱而已!”
孙权闻言,只是撇撇嘴,然后若无其事的摊开一份奏书,一遍看着,一遍淡淡的道:“曹操这厮估计是想要当勾践,既然如此,朕何以不成全他!”
“陛下的意思,魏帝在卧薪尝胆?”张昭目光一亮。
“差不多吧!”
孙权点点头,然后把手中奏书递给了张昭,才道:“你看看这个,这是锦衣卫递上来的奏书,看了你就明白,为什么曹操要示弱了!”
“锦衣卫雒阳千户上奏,自去年十一月以来,魏朝之上,三公九卿,已经共有二十七官吏被罢免,十二人进入大狱……他们在清理魏朝的朝堂?”
张昭摊开,目光一看,瞳孔微微收缩,倒吸了一口冷气:“魏帝好大的魄力,他难道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你这就有些小看曹孟德的能耐和魄力了吧!”
孙权笑了笑:“他既然敢对自己的朝堂动手,就起码心中有五成以上把握,而且这段时间刚刚好事我们大吴朝封禅的前后,大吴朝堂的力量都放在安抚人心为上,无暇他顾,算是他唯一的一次机会。
他若是不能把握好这一次机会,把自己朝堂的诟病给清楚,他就不配称为朕最大的敌人!”
“他能成功吗?”
张昭面容顿时有些阴沉。
大魏朝堂要是顺利的完成清理,他们的国力一定会膨胀些许,这对于大吴来说,绝非是一件好事。
当今的天下,就算是一个瞎子都能看出来,不是姓孙,就是姓曹,而其他的都是配角。
大吴的敌人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魏!
“成功倒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到底最后取得多大的成果,就是未知之数了!”
孙权耸耸肩,并不是很在意:“曹操的手段多高啊,他如今稳坐高台,亲自的平衡各方世家和曹家夏侯家的守旧势力,却以太子曹昂为先锋,形成革新一派。在加上荀彧和戏志才的配合,要是不成,恐怕就是天数了!”
“有点可惜了!”张昭沉吟半响,忍不住叹一口了。
“你是在可惜我们大吴不能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吗?”
“没错,此时此刻可是曹魏朝堂最乱的时刻,要是我们能出兵狠狠的打击一下,就算不能造成他们内乱,最少能打掉他们三成的国力。来日吴魏之争,吾等必胜!”
他张昭是经历过大吴变法的时期,自然知道,一个朝堂新旧制度交替的混乱,当初的大吴可是咬着牙关走过来的。
“这世界上哪能事事如愿!”孙权摇摇头,道:“我们与其盼着求着他们倒霉,不如趁着这段时日,加强我们自己的实力!”
“禀报陛下,内阁方面已经为八月的入川,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张昭目光一下子灼热起来了:“只要战斗打响。内阁在后勤和稳定人心方面绝对不拖后腿!”
“你们真的做好的准备吗?”
孙权微微眯着眼:“打仗是军方的事情,是大吴将士的使命,但是打下来的江山能不能稳住,就是内阁的问题了。
我们不说入川的战役,就说说还在持之中的贵霜战役,你们内阁已经拖了军方后腿了,军机处很不满!”
“陛下,此事内阁的确有错!”
张昭闻言,点点头,面容有些苦涩。自我反省了起来:“微臣前思后虑,算是理清楚的问题所在,在吾等的眼中,贵霜是蛮夷之地。然而,在当地人的眼中,我们只杀入他家园的恶魔,再加上语言不通,误会重重,导致反抗剧烈。拖累将士的兵力!”
“你们还能意识问题所在,不错,但是你可想好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孙权沉声的问道。
打贵霜帝国只是一个开始。
以后他还要指挥兵马杀入安息帝国,直接打到罗马帝国去,这方面个问题会更加的严重。
说的再好听,在对方的眼中,他们就是侵略者!
一个可耻的名字。
其实如今的孙权无故发起对贵霜的战役,这个举动和后世日本鬼子的天皇发动东亚大战的决定都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孙权的野心更大,日本鬼子做的是大东亚共荣圈的梦,孙权要的是天下共荣,唯吴而独尊。
孙权信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