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去梳理粮价?
一念思及此处,李曦再也无法安坐。
要知道,历朝历代,平抑物价疏导市场都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当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首都因为地位特殊,历来物价更是习惯性的居高不下,又是难中之难。更何况李林甫想要举荐自己去处理的,还是最最复杂难缠的粮食价格问题?
看日头知道这会子苏晋应该下职了,李曦便叫人备了马车,直奔苏府。
苏晋刚刚从吏部下了职到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听见李曦来了,便命人把他引进来,自去换了家居常服,这才过来陪李曦说话。
李曦所来只是为了粮食的事情,所以便开门见山。
听到李曦问粮价,苏晋立时的就是眼睛一眯,似乎是隐隐约约猜到了什么,不过他却并没有就此说些什么,只是根据李曦所问,据实的回答了一番。
苏晋居官多年,其中光是在长安做官就有前后十几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官居高位,所以同是一个粮食问题米价问题,在他口中娓娓道来,却是立刻就比庚新这个小管家的境界大了不止一倍两倍,而且论事之细致,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经他一说,李曦立刻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长安米价腾贵的原因之所在。
长安米粮价高,首先就是因为供应不足。
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号称沃野千里,其实可供耕种的田亩有限,而且历经千年的开垦和耕种,地力渐渐趋于贫瘠,产出不高,即便是大唐立国以来,积极地修缮了很多前朝留下的水利工程,极力的引导百姓们务农耕种,但是仅靠关中地区的产出,扣除了百姓们自己的口粮之后,仍是根本就不足以供应长安城中所需。
而且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往西、往北,都比关中地区还要贫瘠,自给自足已是不易,根本就不可能给长安提供太多过剩的米粮,往南的剑南道倒是富庶,但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转运极其艰难,所以基本指望不上。
而往东呢,东边不管是河南道还是淮南道,乃至于再往南的江南道,都是富粮区,自然是有实力支援长安的,而事实上,朝廷每年都有漕运从江淮之地运达长安。
但是东边的米粮要想运到洛阳容易,要想进长安,却是极难。洛阳至长安,七八百里路,其中大半都是难行的山路,殽函天险,神惊鬼愁,若是走陆路,几百里路走下来,运输的行脚费之高昂,倍于米价,非官府所能承受。
而若是走水路,又实在是太过艰难。
黄河经由河东道过来,在风陵关、潼关之地突然一个九十度的大直弯,改道向东,一路约二百许里,奔往三门。
三门,即三门峡。又称三门山或砥柱山。
三门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水分成三股,分别称“人门”、“鬼门”、“神门”,故曰“三门峡”。砥柱正对三门,河水夺门而出,直冲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过,故曰“中流砥柱”。亦号称三门天险。
可想而知,有了这等天险做阻,东边有再多的米粮,却也是无法运到长安来的,即便是眼下每年江淮过来的漕运,在经过三门的时候,仍是事故频发,动辄船沉人亡。
因此,虽然东边有的是粮食,但是隔着一个三门峡,长安的居民却只能是坐在高昂的粮价望穿双眼了。路况如此,叫人徒呼奈何。
苏晋虽然不是户部官员,不过他博闻强记,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倒是有印象的,据他说,每年从江淮之地运抵长安的米粮,在高宗武后时期大约只有二十万石,开元以来有所增加,却也不过每年四十至六十万石,可以说,对于长安的百多万人口而言,这一点粮食,也只好算作杯水车薪。
而与此相对应得,则是第二点,那就是长安的人口增长问题。
关中地区,乃至于大唐全国能够提供给长安的米粮就是只有这些,在国朝定鼎初期,长安还没有那么繁华,这些米粮自是够用,但是随着国家一天天强盛,长安作为天子之都,地位越来越显赫,外来人口极多,再加上关中本地人口滋生,百余年间,长安城的人口从当年的二十来万,一跃突破百万,至今已经是百万不足以囊其数了。
别的不说,只是苏晋提供的一份对比,就可略窥其中一二。
据他说,太宗贞观年间,朝官至少时只有六百四十二人,吏部有册可查的,但是到了当下,去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年的时候,吏部的统计数据是长安城内的朝官已达一万七千六百 多人,较之太宗时多出近三十倍
所以近十几年来,长安城内屡屡粮荒。早在二十四年前,中宗景龙三年(即公元709年,作者注),关中地区曾遭遇大灾,当时的文武大臣就曾建议中宗迁都洛阳,中宗当时便怒道:“岂有逐粮天子耶?”可见当时的长安缺粮到了什么程度。
而时至今日,即便玄宗皇帝以天子之尊,仍是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就被迫的带着一大帮朝廷大臣远足跋涉的到洛阳去“就食”,习惯了做一个“逐粮天子”了。
如果李林甫所说的粮食一事不是虚言的话,一旦他真个的举荐了李曦出任相关方面的官职,那么很显然,这一摊子将马上就压到李曦的肩上。
一百万人的吃饭问题,如山之重。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五十一章觐见
第五十一章觐见
开元二十一年秋,九月二十四日,上午。
李曦正式得到了内侍省传召,着从九品奉礼郎李曦三日之后于南熏殿觐见。
对于一个只有阶位的从九品小官来说,能够面见天子,这可是特殊的恩典了,要知道,即便五品官员,想要见到皇帝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要见皇帝,并没有那么简单,李曦换了自己的官服之后便随着内侍省的一位小黄门一起到了宫城之内的礼部,在礼部一位主事的指导下,花了三天时间不厌其烦的学习礼仪,见了皇帝,当如何站、如何跪、如何唱诺,如何应答等等,都有统一的制度和礼仪规范,要见皇帝,这些东西必须要学会,而且要掌握熟练。
世人皆说皇帝乃天子,真龙之身,身上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龙威,沛莫能御,令人感之胆寒,若无礼仪和制度提前规范一下,很有可能会导致面君者举止失措,而君前失仪,又将是一桩不小的罪过。
李曦虽然虽然不信什么皇帝是龙的说法,不过他也知道,久居上位者,身上确实会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威严,而且自己对于唐朝的官员礼仪一向不太了解,以后要做官,这些东西自然是免不了要学的,因此借此机会学习一下,倒也不是坏事。
练习了三天之后,九月二十六日下午,内侍省再次传旨,李曦可以觐见了。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之后,李曦就来到兴庆宫外,在内侍省小黄门的引领下,来到兴庆宫内南熏殿一侧的一处偏殿内等候。
同时在这里等候觐见皇帝的,自然不止一人,只不过他们大多都是即将赴任的外地刺史或者别驾长史之类的地方要员,再不然至少也是京中的一些散职,而且他们也和李曦差不多,其中不少人大约都是第一次面圣。
此时即将面圣,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再说了,这里可是兴庆宫,即便这处偏殿之内,也有几个内侍在,因此大家自然都是各自坐在各自的凳子上,彼此谁都不敢交谈。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官员被小黄门带了去面圣,时间不知不觉的就中午了,皇帝也要吃饭,这官员们面圣,自然是就此暂停,一些跟李曦一样还没轮到的官员便只好继续坐在偏殿之内等候,这时候,即便是偏殿之内的几个小太监也都出去吃饭了,众官员却只能饿着肚子。
不过还好,即将面见皇帝的喜悦足以大家的精神高涨到暂时忽略这些小事。
毕竟能走到高位,进而出任中央大员者是极少数,此时大唐域内黎庶以千万计,能做官的也不过就是只有那么十万人不到,而且在这十万人之中,大多只是小官儿,能做到一地刺史,就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对于大多数外地官员来说,做到刺史,才有资格在上任之前面见皇帝,可想而知这对于官员们来说,是多大的荣耀。与此相比,饿一顿肚子,真的是不值一提。
但是李曦不行,且不说他前世的时候在电视新闻里面早就见惯了国家领导人,而且在那个时候,唐玄宗作为一个千年之前颇有花哨传说的皇帝,还是大家茶余饭后乐于讨论的一个,所以在李曦心里,其实对于玄宗皇帝是没有多少敬畏之感的。
他固然也知道即将面圣,而且这次面圣将是自己来到大唐半年之后最大的一次人生转折,但是,肚子饿了就是饿了,这不是什么面圣就能填报的。
可是不管怎么饿,总也没有现在出去吃饭待会儿再回来的道理,因此他只好坐在那里暗自后悔,早知道该让人准备点零食果子之类的带过来充饥。
不过李曦没有提前想到这个,不代表别人也没想到。在等着觐见的这帮人中间,或是得了旁人的提醒的,或是自己有过类似经验的,便都自己在袖管里藏了些吃的进来。
刺史李曦偷眼看看周围,果然就见有人已经偷偷地从袖管里掏出一些小食品来开始吃,若在往常,这些胡饼啊蜜饯之类的小东西,李曦是不太喜欢的,但是这时候看人家吃的那么香,他还是不知不觉就眼馋的了不得。
要知道,他可是卯时三刻,也就是早上六点就吃过早饭过来等着觐见了,而且因为多多少少的总有一些紧张,早饭没吃太饱,到现在天近午时,肚子里可是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不过呢,看着一个个平常都难得一见的绯袍官员们在那里遮遮掩掩的偷吃东西,倒也算是一景。寻常之人谁能知道,这些走到地方将是封疆一方的地方大员,竟也有这般做小人物之事的时候呢?怕是除了在此地,一旦走出长安城,他们的架子立刻就会摆得比谁都高吧。
因为大家相互之间无人交谈,所以偏殿之内静得厉害,只能偶尔听见有咀嚼食物的声音发出,另外一些也跟李曦一样并没有准备的官员也是一个个饿得饥肠辘辘,却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幸福地偷吃着,无奈地翻着白眼,心里腹诽,这等人,也不知怎么做到五品官的,一点官仪都不讲,真真是丢人之极。
其实若是有人肯分润一块饼子给他,他还指不定要怎生感谢呢
就在这安静之中,突然有一个小黄门迈步进了偏殿,于是众人诧异之余,那些吃东西的赶紧就把食物重新藏到袖管里,抹抹嘴,一个个正襟危坐。
那小黄门在众多官员之中找寻了片刻,然后才发现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角落里的李曦,就这还是因为身处一堆绯衣之中,李曦那身绿色的官服委实的有些惹眼。
于是那小黄门赶紧走近来,恭敬地道:“敢问可是李曦李大人?”
李曦站起身来抱拳,“正是下官,见过黄门。”
众多官员听着两人的对答,面面相觑。
李曦自知官位低,所以来了之后便坐在最角落里老老实实的等着,他从来都不太愿意在这种时候出什么风头,所以这满屋子的刺史大员们便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即便注意到了,见他一个绿袍的小官儿居然也坐在这屋子里,大不了也就是吃惊一下罢了,断断不会往心里去。甚至是直到这会子才有人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李曦。
谁都没有想到,这小黄门竟然是来找李曦的,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