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雒阳的消息也是一天一送,不过因为马邑和雒阳的距离,这消息最快也要延迟一天,更多的是延迟两到三天,所以张辽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最新的消息。不过雒阳的事务也并非由他主持,就算是他这个执金吾直接统领的雒阳城防军实际上在指挥体系中也不是完全能够听从他的命令。毕竟城防军中的军官大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就连士兵也多是谯县人氏,张辽这个名义上的主官实际的影响力并不算大。倒不如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张辽倒是能在关键时刻越级指挥,因为那里的军官和士兵多是兖州训练营出来的。
张辽当初调任执金吾也根本就没想要真正成为警备司令,曹操也只是要给张辽一个符合张辽身份而又能让张辽在他身边参赞军机的职务。这也算是“郎有情来妾有意”,属于君臣齐心,齐抓共管的典范。
“奉孝这小子果然厉害,从这几日的邸报中便可知道,朝堂上的变化太诡异了,可是偏偏一群人死活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若非我事先知晓,估计也只能胡乱猜测。找准要点,轻轻一撬,这倒是很有阿基米德的风采。这套借力打力的本事一定要好好揣摩,将来必然是有用的。”张辽对郭嘉如今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曹军中,军事谋略上因为张辽对曹军的改进使得某事的作用被削弱了,可是郭嘉却在情报管理上另辟蹊径,再加上他那被曹操认可的个性以及时常能找到问题关键的建议,郭嘉如今依旧延续着历史上曹操对其无比的信任。但是牛人就是牛人,即便是在军事谋略上的作为并没有历史上那般强大,但郭嘉依旧在别处显示出他算谋人心的高超之处。
“可惜这件事根本就不能公开,也只能我一个人欣赏郭奉孝的精彩表演了。”张辽心想。
郭嘉的动作名义上是为了拖延曹操的南征,但是知道朝堂上的变化被送到晋阳,张辽才从这些变化中又揣摩出一些别的可能。若说郭嘉事前并没有算计到这些变化张辽是决计不信的,就连他都能体会出这其中的意味,郭嘉这个一心要算计的人怎么可能事前没有预料?也正是这一点,让张辽彻底在这方面对郭嘉服气了。
“现在雒阳是够乱的,曹老大也确实被牵走了不少精力。但从曹老大的布置中,完全看不出他有推迟南征的可能。倒是一旦相位被曹老大夺下来,南征就不可避免啦!我如今已经能够冷酷的对待公务,为什么会以避免军中将士无谓的伤亡来反对南征呢?”张辽突然这样扪心自问。
“奉孝就可以无视这些士兵的伤亡,他在雒阳的手段与其说是为了拖延南征,倒不如说是彻底切断曹操与天子的那点情谊更加合适。我难道真的没有做到冷酷无情?可是我却偏偏能够毫不在意太原哪三万士兵的生死,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士兵都不是我军的将士?”张辽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提出来,但是却一直没有答案。
张辽有这样一个毛病,就是凡是喜欢追根究底。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喜欢钻牛角尖。在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他这个毛病便立刻又犯了。
“南征?伤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张辽此时躺在躺椅上,想着想着便有些困倦之意。而躺椅那弧形的底盘更是让这躺椅还兼有摇椅的功能,让张辽昏昏欲睡。
“南征,取荆州,下江陵;火烧博望坡,长坂坡,当阳桥,火烧赤壁。笨蛋罗贯中,草船借箭这一出戏实在是太假了嘛!”张辽朦胧中却回忆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
突然间张辽的脑海中突然想划过一道闪电,他猛的从躺椅上坐起,“原来如此!”
张辽这时候才找到了原因,那是因为诸葛亮。无论是张辽的前世最早接触的《三国演义》还是后来因为喜欢历史而接触到了各种史书,对诸葛亮额评价都是相当之高。或许《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很多事例都是假的,但是这无损猪哥在历史上的名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可是被无数后来人奉为经典的官场“套话”之一。
“应该是了,我这是在潜意识中不愿那么早就与诸葛亮对上。即便是那次鲜卑人集体称藩的事件中明显有诸葛亮、庞统的影子,我也没有像正常是那样以牙还牙。这并不是我队形会输给诸葛亮,而是前世对诸葛亮的推崇使得我在主动地避免与他交锋。呵呵,应该说是主动避免让他出师未捷。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是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但是我之前的种种作为却使得这位名传千古的智者似乎有要沉默江湖的可能。以我军此时的力量,强行攻克南方毫无问题,但以诸葛亮的性情却绝对不会甘居人后。若我军一切顺利,那猪哥真的就可能一辈子隐居卧龙岗,或许会继承他老师的职业,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了。但是真要将猪哥放出来难度也不小啊!南方那帮孙子谁能愿意重用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连历史上的刘备也不过是实在无人可用才不得不讲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推上高位。可如今的刘表身边却是人才济济,又如何会去重用猪哥啊!好纠结啊!”张辽无计可施了……
第494章 荆州俊杰(上)!
襄阳城东南30里处,鹿门山。故老相传光武帝刘秀曾与近臣习郁在此梦见神鹿,遂建寺作念,后山即以寺而得名。鹿门山与岘山隔汉江相望,山上树木林立,泉水清澈,幽邃寂静。时荆州士子以一登鹿门山为荣,原因无它,只为能一见隐居此山的荆州大贤――庞德公。若是能得庞德公赏识而拜入其所创的鹿门书院,更被荆州士子引为三生之幸。
自中原大乱后,当时已隐然为天下书院翘楚的颖川书院亦不能躲避战乱而关闭山门,此时因相对安宁而使得众多士人南下避祸的荆州就成为文人雅士一时云集之所在。而建在鹿门山的鹿门书院也就成为天下著名书院中硕果仅存的一支。加之书院不但有庞德公这样的荆州大贤作山长,还有司马徽以及众多名士作为客座教授,自然是学子们求学问道的好去处。
但可惜的是,庞德公此人择徒极严,非天资聪颖、勤学善思、品性良纯者,纵使出身再如何显赫,也休想入得鹿门书院。但饶是如此,四方士子仍然趋之若骛,鹿门山下文人儒士来往络绎不绝。
在鹿门书院的前院,有一处草堂名为“罔殆”。这“罔殆”二字乃是庞德公亲手所书,取自《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乃为告诫一众弟子勤学善思,勿罔勿殆之意。
平日里,草堂之中总是有数名乃至十余名书院弟子在此处激烈论辩,内容不但涉及经学典籍,也同样涉及兵法战阵和朝堂政争。庞德公此人虽自己无心仕途,淡泊名利,但却不反对自己弟子将来涉足朝堂,出将入仕。在平日里讲经授学之时,更常引当世大事以为论据。门下弟子也常在庞德公的默许之下,就天下之大政战事相互论辩。而且由于往来鹿门书院的各地士子甚多,这些士子会将天下间发生的一些大事传递过来。而书院学子中也有不少荆州世家子弟,他们的家族获取消息的渠道更多。所以鹿门学子不出书院打门,却也可以比较及时地了解天下事,倒也不是那种无的放矢,胡说乱侃的狡辩之徒。
但是此时的草堂中却一片寂静,浑不见昔日激烈辩论之嘈杂的人声。
十余名文士各自踞席而坐,其中有三人围坐一起,小声交流着什么,而其余人等或自行看书,或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三人。
“元直、州平、公威,你们可有定论矣?”一个二十出头,相貌颇为俊朗的白面学子对围坐在一起的三人说道。
“麻烦啊!”三人中那头戴逍遥巾,容貌轩昂,丰姿俊爽的青年学子抬起头说道。
“麻烦?州平兄,拜托你说话不要如此简洁好吗?”发问的学子眉头一挑。
“广元啊,州平非是要刻意简洁,而是根本无话可说。”三人中看上去已是三十出头,模样有些……那个古朴清奇(就是长得古怪老气)的学子说道,他也是草堂中看起来年龄最大的。
“公威兄何出此言?”那个被称为广元的白面学子问道。
“雒阳朝堂之上,乱纷纷几成一锅粥,看起来各方皆有如愿的可能,但也皆有失意的可能。这让我们如何能看清?”那公威兄摊开双手无奈道。
这说话的三人便是鹿门书院有名的学子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和崔圹崔州平(查不到崔州平之名,便以其兄崔均为例,给其名圹。)而三人中石韬称为元直的英武青年便是徐庶徐元直。从他们的对话中便可听出他们正在讨论的竟然是雒阳朝堂上的争论话题,可见庞德公果然名不虚传也!
“元直,你休要闭口不言,说说你的见解可好?”石韬对一直一言不发的徐庶说道。
徐庶抬起头,转过身来。他的膝旁竟然还放着一柄佩剑,观草堂中一众学子,他这也算是独一份的。
“我的意见一直就是看不清楚就暂时不要去看,待过些时候,局势明朗之后自然什么都清楚了。”徐庶微笑着和声说道。
“元直,休要避重就轻!”石韬说:“如今朝堂上无非是拥曹和反曹这两派,诸位何不就此谈谈各自看法。何必敝帚自珍?”
“这……”徐庶有些为难的看了看身边的崔圹和孟建。
“说就说。”孟建倒是大方得很,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如今天下大局不再如开始般混乱,已初现端倪。当世诸侯,论雄才伟略、统军治政,以司空曹操为最。曹孟德之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且雄据青、徐、兖、豫、冀、司隶八州之境,幽州、并州泰半,以及荆北的宛城。麾下谋臣战将更是纷若繁星,兼之拥立天子,有大义名分。之前且又北伐乌桓大获全胜,近期更有携获胜之势南下荆襄之意。以曹军历年之战绩,平定南方当不在话下。来日一扫乾坤,平定乱世之人非曹孟德莫属!故而建以为,朝堂上反曹之人不过是螳臂当车尔,曹孟德又岂是能被此等小事牵扯精力之人。用不了数日,雒阳局势自会明朗!”
“曹孟德才略虽然不俗,但若要说乾坤一扫,平定乱世,恐也未必!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虽手中没有兵权,但数百年士族积累岂可小觑。杨彪、孔融以及朝中其他重臣均为德高望重之人,又岂会让曹操轻易攫取那相权。”崔圹摇摇头,和声说道。
“州平已认为丞相制恢复已成定居乎?”石韬惊道。
崔圹不满的瞟了石韬一眼,说道:“广元休要诓我,汝岂看不出雒阳朝堂上恢复丞相制已成定局乎!”
孟建摆摆手,“休要管雒阳之事,州平你且说说以曹孟德之势,当今天下还有何人可堪为其对手者?”
“公威兄,圹亦承认曹孟德如今却是势大,但要说当今天下无人能敌却是言过其实。曹操固然有宏图伟略,世间却也并非无其他人杰。辽东公孙康、西凉韩文约、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还有荆州刘景升和江东孙权、刘备,这七人如今也是大浪淘沙后生存下来的诸侯,虽然张鲁、刘璋有如守户之犬,但其余五人皆是各自开创一方基业之豪雄。刘荆州单骑平定荆襄七郡,如今荆州兵马众多,粮草充足。吴郡刘备也自刘繇后从孙策手中夺过吴郡、会稽郡两郡之地,麾下有关、张、太史慈这等勇冠三军的大将,又有张昭、顾雍等名士辅佐,亦是拥兵十万,虎视天下。至于那盘踞江东三代、如今占据豫章、丹阳、庐江三郡的孙氏,也是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