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承天八索-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我惊愕的看着前方。
    山峰不断上浮,速度很慢。而在几分钟后,我的眼睛瞪的更大了。
    因为我清楚看到,在山峰之下,有三个身影高举双手站在那里。那是三个身高超过百米的泥人,个个雄壮无比,隔着十几里,都能看清他们身上充满爆炸性的肌肉。
    看来,九丘一脉想移出帝台并不容易。老道士忽然说。
    啊?那是帝台?我惊诧莫名。
    那明明就是一座山峰,怎么会是帝台呢?我以为所谓的帝台,应该四方四正,上面刻着五位帝君的名号。
    帝台只是一种称谓,大禹当年为了镇压九首相柳,同时也为了纪念五帝,因此挖土立坟。所谓的帝台,实际上就是五帝的坟墓。
    我再次被震撼到了,下意识问:难道那里面埋着五帝?
    这不大可能。老道士摇头说:许多地方都被称为帝坟,难道要把五位帝君分尸而葬吗。就像昆仑山巅的希有鸟,血肉毛发尽去,却仍扶翼而来,接引邪教升仙。这不代表它再次复活,而是一种留存于世的意志在持续。力量可以消散,但意志却是从虚无中诞生,不被天纲所管。因此人不能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却可以想象那种奇迹。
    而与其说那是帝坟,倒不如说是汇聚五帝一些意志的大山。这就是帝台,如人世间的帝君玉玺。虽是死物,却有莫大的威能。
    老道说的很详细,我也听的很明白。可越是明白,就越觉得无法理解。
    这太不可思议了,人的意志,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大禹只不过建立了五座空荡的坟墓,里面承载了五帝的意志,就可以镇压连他自己都束手无策的相柳氏?
    不过,相比开天辟地的神话,这反而又不算什么了。
    古神话中的世界,实在很难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
    远古时,女娲以泥造人。泥人在我们看来脆弱不堪,但对于拥有特别力量的人来说,却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其中蕴含了神性。老道士看着那三具百米高大的泥人,感慨说:九丘一脉镇山河,真是超脱凡俗,尽达本源。
    泥人逐渐从地下升起,他们高举着双手,托着千米高峰,迈出了一步。
    轰隆隆……
    整个世界都在晃动,就像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我被吓了一跳,低呼一声,连忙问老道:我们怎么办?
    看。老道士只说了一个字。
    看?看什么?看泥人搬山?我气的都想咬人了,如果来昆仑是为了看这个,我不如回家买包瓜子看民工搬砖了!
    也不知那属于哪一帝。老道士低声自语。
    九丘一脉移走帝台,似乎让他有很大的震动。我想起关于五典的… 情 人 阁 …五典就是五帝留下的传承。眼前的帝台埋葬了五帝意志,说起来,和老道也有一丝关联。毕竟五行脉,也是从五典中分离出来的。
    高大的泥人就像开天辟地时的盘古,手撑高峰,脚踏厚土。他们坚定,而又带着一丝勉强的前行。每一步迈出,都像耗费很大的精力。我很怀疑,他们能否把帝台移出昆仑。
    而就在这时,山峰升起留下的坑里,突然有一些红色的雾气飘出。那些雾气很淡,但却让人感觉很清晰。
    红色雾气从地底冒出,而托着山峰的泥人呈三角阵型,落在最后的一个泥人,忽然脚下一软。山峰呼啸,向后方歪斜过去。那个泥人张口暴喝,大风从那里吹来,它单腿用手,硬是把落势稳住。
    我看的心惊不已,却听旁边的老道开口说了一句:看来,九丘一脉有了大麻烦。
    tv帝说:
    本来想分两章的,但后来想想,直接发个六千字的大章节好了。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同志们是不是该投票支持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台(2)

    天纲
    ………………………………
    什么大麻烦?我跟着追问一句,没等老道回答,那边的泥人脚一歪,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托着的千米高峰,立刻轰隆隆的向下滑落。
    以百米之躯移动千米高峰,这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也只有九丘一脉可控山河,才能完成这种奇迹,如果是其它宗脉,就算累死也扛不起来。
    就在这时,前面的两个泥人身形一矮,同时屈膝半跪在地。山峰带着轰隆隆的巨响,又重新稳住了。
    从地坑中飘出的红色雾气,不断向周围渗透。所到之处,地面纷纷软如烂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塌陷下去。
    那三个百米高的泥人纵然屈膝,也是身形摇晃,难以把控。其手上托举的帝台微微颤动,在左右摇摆着。
    要知道,所谓的帝台其实就是千米高的大山。这样的东西晃起来,哪是人能抓住的。眼看山峰歪斜,即将倒塌,那三个泥人忽然手一松,接着浑身散化为泥土,消失在帝台之下。
    巨大的山峰失去托举的力量,立刻轰的一声砸在地上。我离的那么远,都被震的跳起来。
    只是这里的土地构造与俗世不同,被那么大一座山砸下来,竟然连地缝都没露出一条。
    帝台落下,一波褐色的光圈从地下升起,眨眼间覆盖了山峰所在的范围。所有的红色雾气,全部被镇压在下面,再没有一丁点露出来。
    看来,当年大禹造帝台虽镇压了相柳,却也留下了隐患。如今九丘一脉想动帝台,困难如登天。老道士说。
    哦?怎么了?我问他。因为虽看到有古怪的红色雾气飘出,让几个泥人无法前行,但其中一些具体的事情,我并不了解。
    老道负手而立,望着前方重新与地面合为一体的千米高峰,说:九首相柳被大禹斩杀,怨血充斥毒性,并拥有生前的一些力量。无奈之下,大禹才会建帝台镇压这些怨血。
    这些话,老道之前已经说过,但我知道,他不会无缘无故重复,便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安静的听下去。
    老道接着说:自从入了昆仑,所见之处,没有任何活物。虽然不知道昆仑山当初发生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死去了。就连守护登仙台的希有鸟,都只剩下了森白巨骨。
    等等,那只玄豹不也是活的吗?我质疑说。
    黑山是一个奇异的地方,其中的生物只要有力量留存,便可永生不死。所以,它不能与寻常的活物相提并论。因为人死不可复生,而它只要力量源泉再现,便可重生。老道解释说。
    我哦了一声,又听他继续说:因此相柳的怨血虽然被帝台镇住,可当昆仑山所有活物都死去的时候,怨血却反而因帝台留存下来。当年的镇压,如今却变成了保护伞,天道循环,一饮一啄,的确是有道理。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的点头,说:看来大禹建帝台建错了,要是没有帝台,说不定相柳的怨血也跟着那些活物一起消散了。
    倒也不能说错。老道士摇头说:当初怨血有大危害,只能建立帝台来镇压。所以这件事有因便有果,说不上对错。
    这没什么好争论的,但我心里却极其雀跃。九丘移不走帝台,就没办法对我母亲产生太大威胁,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前方十几里外,突然凭空冒出三个身影。虽然离的太远无法看清样貌衣饰,但只用后脑勺想也知道,那几人肯定是九丘一脉的。
    他们围着帝台转悠几圈,像在观察。但很长时间里,他们都没有其它动作。整座帝台,充其量移动了百多米,想离开昆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和老道没有妄动,只安静的等待。过了很久,他们再次显化出一具泥人,静立在帝台侧面。而紧接着,帝台发出轰隆隆的巨响,以缓慢的速度被托举起来。
    两个百米高的泥人弯着身子,双手伸展的极长,并死死扣在帝台的边缘。随后,两个泥人同时迈步,慢慢的向前走。
    红色的雾气再次飘出,而静立在侧没有背山而行的泥人,忽然手在空中滑过。一副壮丽山河图,在虚空缓缓展现。
    我听到空气都在震动,轰鸣的声音从远方传来:一指江山……天岳,昆仑!
    懵然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万米高峰。它高大而宽阔,难以用尺寸来衡量。
    占据数十米范围的山河图都无法承受这样一座山岳,直接整个破裂开来。无法描述的山岳从破碎的画面中冲出,自天上降下。
    祥云朵朵,霞光四射,这是一座神峰。
    上面隐约可见人影耸动,有异兽在嘶吼,有神鸟啼鸣,山之巅,有神形在俯视。那是无法言喻的,就算隔开十几里,一眼望去仍感觉浑身都像要被山峰彻底碾碎。
    远处传来咔嚓一声响,泥人的右臂直接爆碎。它身子一歪,差点倒在地上。
    直耸入云的山岳从天而降,并迅速缩小到千米大小,镇在了红色的雾气之上。
    又是咔嚓一声响,泥人的左臂也跟着爆开。老道看的面色一正,低声说:看来九丘的决心很大,宁可有无法弥补的死伤,也要把帝台移出去。
    我听着远处传来的咔嚓声,又看着泥人上半身出现几道明显的裂纹,忍不住问:那是什么法术?
    九丘一脉镇守山河,天下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都为他们掌控。昆仑为神山,但本质上,依然属天地山河。老道士一脸肃然,说:人可以举起超出能力的重物,但那需要付出代价。想把神山昆仑从山河图中召出,以镇压怨血,那个人必定要死在这里。
    我回过头,看看几百里外仍高大到没边的昆仑山,又看看前方镇住红色雾气的千米山峰,那真是昆仑山?
    就像帝台为五帝之坟,虽无尸骨,却承载了五帝意志。那山峰缩影也是一样,不为本体,却也有昆仑留存世间的神性。以此镇压相柳怨血,万无一失。老道士说。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我张大了嘴,看着两个泥人弯下腰,背着帝台一步步前行。
    它们太过高大,即使无法快速奔行,却仍可一步跨出几十米。而它们每一步,都会让地面震动不已。我和老道在几分钟后,开始向后撤。因为两个泥人背着帝台,已经快接近我们所在的位置了。
    以前听老人说起愚公移山,天帝感怀慈悲,派黄巾力士移走了两座巨山。不过,那只是传说。而如今,我却亲眼看到,两个与我一般的人类,身化百米泥人,身背大山而行。
    这不是奇迹,而是神迹!
    前面两个背山行走十里之外,一直留在那边镇压怨血的泥人突然仰天咆哮,接着砰的一声巨响,它浑身彻底爆碎。泥土飞扬,遮蔽了远处的天空。
    缩小版的昆仑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远处消失。红色的雾气飘飘荡荡,开始向四周渗透。
    老道拉着我一边退一边摇头:九丘想镇住山河,不惜牺牲一人移走帝台。但没有帝台镇压,相柳怨血便会在昆仑境内肆虐。好了一处,坏了一处,真不知何为意义。
    我撇撇嘴,人都这样,拆东墙补西墙。对九丘来说,凡世山河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昆仑会变成什么样……他们又不住这,又怎么会管那么多呢。
    我自管我身前事,哪管死后浪滔天,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真实想法。
    红色雾气蔓延的速度并不快,但所过之处,泥土松软塌陷,渐渐的,有恶臭腥味传来。那味道比铜甲尸的尸气还难闻,我隔着那么远闻一口,都觉得浑身骨头仿佛要被化掉。
    老道带着我退的更快了,也幸好我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