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宅那些事儿-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杨氏震惊了,她没有想到高老爷竟想过要把她扶正!对高老爷她是早就死心的,虽然经过这些事,他们已经进入了老夫老妻模式,没有什么矛盾没有什么纠结。高老爷每次来她都会给她准备好他喜欢的吃食,给他准备热水烫脚,给他捏肩捶背。而高老爷对她也甚是尊敬,也不会拿那些烦心事来刺激她。

    这种模式她很满足,也没再想过别的,哪怕是安姐来问她的时候她也摇了头。这些年了,她还能不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不是坏人,可总是有几分算计的。她出身贫寒,早先也就是个妾,现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安姐这个看起来要高嫁的闺女,但提不提她,安姐都是高家的女儿,而她自身,其实是没什么地方能给高老爷长脸的。

    早先她同高老爷两小无猜,情深意浓的时候高老爷都没能光明正大的娶她,何况是现在了。可高老爷竟然真的想过将她扶正?杨氏先是震惊,之后又觉得高老爷是在哄她,可高老爷的神情目光都不像在说谎。一时间杨氏只觉得脑袋嗡嗡的,血液不由上涌,身体都有点要受不住的颤抖了。

    高老爷拍拍她的手:“以后,就你我一起好好过吧。”

    杨氏用力的点点头,眼圈都忍不住红了。此时此刻她只有一个感觉,值了,活到这个岁数,她终于得到了一句自己想听的话。

    之后高老爷听到杨氏的担心,顿时笑了:“我虽被任命为广州知府,今年却是不会离开京城的。”

    “这是为何?”

    “第一,此时的广州知府刘灿成的任期还有一年,他在任上也算兢兢业业,现在讲他召回并不妥当;第二,陛下对广州是有全面计划的。所以我这一年还要熟悉一下这方面的事务,待到明年,陛下腾出了手,我又上任了,就可以大展拳脚了。”说到这里,他的情绪又不免激动了起来,他想到了固安帝对他说的那些话,想到了固安帝话中的宏大场景。

    江宁这些年给高老爷带来的最大的一个改变,那就是真真正正的了解到了经济的作用,也许他还不懂其中的原理,也许他还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他见到了若是一个地方经济昌盛,能是怎样的繁华。在暴动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钱财的作用。他从不是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种文人,虽然还是觉得做官最重要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劝农劝耕。但他也承认一个地方若要昌盛,商业是不可少的一个元素,而商业,却是可以操作的!

    所以,当固安帝让他到广州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他没有抵抗,虽然有些犹疑,但也被固安帝下面的话给打消了:“上海是开发成熟的,虽然这次遭了难,基础还在,下面的就是恢复东海舰队。而广州,虽然一直是通商港口,却还有余力可挖,早先□□就一心想把这里建成一个大港口。可惜,他老人家实在有太多的事要忙,最终还是没能顾虑到这边。他老人家的遗憾,我希望我能弥补。若能把广州建成上海,我大明的赋税必可再能有所增长,届时很多地方也就能宽裕了。”

    固安帝拿出一张地图,对他指着哪里是太、祖早先指定的区域,哪里又是□□的畅想地。在哪个地方,计划建设成什么样。对于有的东西高老爷并不是很懂——就算在江宁,他亲自抓庶务的时候也不多,但这不影响他热血澎湃。

    “你我君臣相得,必能好好的做下一番大事业!”想到那天固安帝拉着他的手说的这番话,高老爷就觉得把这一身骨血卖给固安帝都是值得的。

    高老爷得了任命,却又不能马上上任,这不免又给众人诸多猜测,但现在他却管不了那些了。他现在每天上午都会温习一下早先的功课,不是像过去那样的翻阅书籍,而是真正的从最开始的四书五经看起。因为固安帝对他说了,广州发展虽会有朝廷支持,但还要当地人努力,希望他能在那里开发当地人才,教导民生,启迪民智。

    自得了探花,他就很少再正经看书了,不是说不看,更多的是凭兴趣看一些时论诗词之类的,而这一次却是拿出了早先科举的劲头。每天一早吃了饭同高老夫人请了安就开始用功,一直到吃午饭,吃完之后他会休息片刻,然后就是辅导两个孩子的功课。是的,两个孩子,优哥在经过他面试后也加入了进来,虽然优哥的天份并不像郝家人想的那么足,但已算不错。这在高老爷看来是正好的,他若天份太足,固然会是一个好学生,但轩哥在他面前定然会被压的抬不起头,长此下去并不利于学习,高老爷再有教导英才的爱好,也还是更看重亲生儿子的。

    现在李先生还有一些后续的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要待三月份才能来高家,在这个时候两个孩子的功课就由他来辅导了。至于晨哥兄弟,高老爷又给他们找了个私塾,对此,金氏夫妻没说什么,高老太太却有些不满,他想着高老爷这才是公私不分呢,自己的亲侄子不管,去教导外人?

    高老爷听了也不解释,只是含笑。高老太太也知道现在自己的话不像早先那么当用了,说了几次后也只有愤愤作罢,当然,之后免不了把晨哥兄弟叫过来好好叮嘱一番,让他们用功努力,考出一番好成绩给高老爷看看!晨哥兄弟也纷纷表态,至于是否能坐到,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吃了晚饭后呢,高老爷就是练字,每天雷打不动的一百个大字竟是日日都坚持了下来,一次因精神不济,错了好几个竟然练到了子时。安姐见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固安帝,真不是一般的能忽悠人啊!

    外面人对高老爷的未来有诸多猜测,安姐却因为有朱抵这个内线而更知道一些实情,是的,朱二公子依然坚定不移的经常给安姐来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因为距离缩短了,就不再联络感情。在面都见不到的情况下,若还不能写信,那成什么未婚夫妻!

    一百对成了亲的未婚男女,也没一对是经常通信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昨天的,没意外的话,今天还有一更!




☆、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十九章

    朱二公子的信过去靠寄;现在就是靠人工传递。他这边有个妈子过去就同秦夫人交好;所以他这边写了信就由这妈子传给秦夫人;然后秦夫人再转给安姐。

    过去路途远,一封信起码要经过一两个月;乃至两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就在京城;朱二公子能三天一封信;于是就见秦夫人天天是往这边来信的,名义上她就是安姐这边的人;对于她经常往这边跑大家也没什么怀疑的,还有的想这是在固宠呢;没看安姐马上就要嫁到王府吗,到时候身边的人多着呢;这秦夫人说不定就要被比下去了。

    但还有的觉得秦夫人这吃相难看了;再怎么说他们夫妻也跟了安姐六年;没有意外的话这妈子的地位是谁也越不过她的,还这么慌慌张张;真是;没有孩子的女人就是底气不足啊——早年那场病再加上跳河,伤了秦夫人的身体,这些年过去她一直没能怀孕。这事,也就成了她的一个毛病,无事的时候还要被人用异样的眼光来看,这有点事更是被翻出来不断说叨了。

    对于这私下里的议论,安姐也没有办法,别说秦夫人了,就是她,私下又哪有不被人说的?不过每次见到秦夫人,她不免就有些愧疚,倒是秦夫人想的开:“姑娘也别太在意了,这事,也是我的一块儿心病。其实我早劝我们家那口子再纳一房小的,可他到底不听。”

    说到这里,她是既有几分骄傲,又有几分感慨的。既感动秦举人对她的情义,可又有些惴惴不安。秦举人是独子,若他父母都在,别说她不孕,生的少了都不知要受多少刁难,妾氏通房更不知会塞进来几个,而现在她别说儿子,连女儿都没有,想起来,甚是对不起秦家。

    “秦先生如此,是对夫人你的情义,你可不要太过伤感了。若是为此伤了身体,他一片心意不就白费了?”其实这事在安姐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早年秦夫人为秦举人伤了多少心,落了多少泪。若不是他把看病的钱拿去赌了,又怎么会有今日这样的结果?好在他总算浪子回头,也知道疼惜媳妇了,否则秦夫人才真是白瞎呢!

    不过就算说开了这件事,对于她天天送信来,安姐也有些不好意思,几次在信中对朱抵说来信不要太勤了都没用,有时候她也会故意不那么快回信,可朱抵的信就会到的更勤快,而且那信中的口气简直如同怨妇,什么没有她的信他各种寂寞空虚冷啊,看的安姐一边咬牙一边寒噤。早先他们讨论军服讨论军队也就罢了,现在还能讨论个毛啊?美丽又有发胖的趋势吗?他不是京指挥佥事吗?每天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忙吗?

    还真让安姐说对了。

    早先军队中有很多刺头,朱二公子虽然忙完这里就要忙那里,总是没闲着。而现在,一身军服把那些小伙子们吸引的嗷嗷叫,训练起来丝毫不偷懒,朱二公子就闲了起来。当然,他也还有别的要忙的,比如说应酬,比如说军中事务。但全京城都知道朱二公子是个二愣子,所以请他的人并不是很多,当然也还是有请的,不过二公子向来是愿意去的才去,不愿意的……管你是谁呢。

    对此南安王也无可奈何,他根本就不住在家里,说辞也是现成的,什么年轻无知,圣上托付如此机要,怎么能不全力以赴,所以他除了刚回来那一阵,这一年多的时间都是在军营里住的。南安王想要见他,还要提前预约。是的,预约。若没什么事,二公子才不会在没事的情况下被南安王一叫就回去呢,人家要训练兵士呢。什么,大晚上的练什么?没听说过夜袭吗?没听说过解衣推食吗?这千古名将都要做的事,我们不能做吗?别把我们禁卫军不当兵啊!

    一番大道理砸的南安王也没办法。

    不回府,又不经常应酬,朱二公子要做什么?只有给安姐写信了。他这经常写,所以什么事都会在信中带出来。这圣上对高老爷的态度也慢慢的给安姐勾勒出来了。所以安姐知道,固安帝不会不用高老爷,可要说大用……难道还真是在东南角画个圈吗?

    不过高老爷要这么想,她也不会戳破他这种幻想。用功学习没什么不好,练习书法也没什么不好的,忠君爱国……在这个时代更没什么不好,反正高老爷也不会让他们饿着。

    所以高老爷依然兢兢业业的努力着,以一种考生的态度奋力着,而他的这种态度也感动了固安帝。其实外面人猜测的没错,最初,固安帝是真的不好不用高老爷,也不好大用他。至于说那什么计划想法,也不是说没有,可他根本就不认为三五年能成型。太、祖为什么没能规划好广州?因为一个上海已花费了将近二十年!

    当然,早先的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虽然临近的松江出产布匹,但上海还是一片荒芜,别说和广州相比了,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那根本就不是能比的。可早先□□就是要开发这里,而后来证明他老人家果然是对的。

    固安帝对自己的这个老祖宗有诸多崇拜,也准备效仿,但他并不真的认为自己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些事,把高老爷打发过去,也就最多做一些前期工作。

    可高老爷竟然当真了,不仅当真,还这么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