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陈姑娘有意多找两家合作的铺子,韦博激动不已。其实他早有此意,觉得陈姑娘和陶陶斋的合作条件实在太优惠了,水仙瓷的大头都被吴家拿了去,实在不合理。
只是陈吴合作一向顺畅,自己也不好出面鼓动陈姑娘琵琶别抱。好在陈姑娘自己想到了此节,韦博当时便提了好几家制陶瓷的世家,都是知道他与水仙斋的东家有些往来,曾经主动找他接洽过的。
梅清却都摇头否决了。她笑着问韦博:“韦先生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说是大部分的钱都在少数人手里?”
“大部分的钱都在少数人手里?”韦博略皱了皱眉头,很快醒悟过来,“陈姑娘的意思,是不是说咱们做有钱的少数人的生意?”
“不错!”梅清表示同意,“如今我这边儿精力人手都有限。有的意思,原则上先不考虑量产的大众产品,咱们只做几种精品就是。所以能合作的,必须得是专走高端路线的铺子。”
韦博几乎脱口而出:“那去锦斋便最合适了。”
梅清对去锦斋也还有些印象,毕竟陶瓷胡同的第一家铺子就是去锦斋。
“可是,”韦博又有些为难,“去锦斋的东家极少出面。据说只喜欢潜心制瓷,外头的生意都交给掌柜的打理。这一向都没有什么交往。”
梅清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她对自己的出品非常有信心,越是这样醉心于艺术本身的人,越是合作的好对象。
“这样,我先派人到去锦斋买几件他们的货过来看看。然后咱们再商量好了。”梅清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她派去的人自然就是吴启辉。
吴启辉并没有急急忙忙地出发。去锦斋他也有所听闻,专做上等瓷器。
如果说上等瓷器的范畴,事实上,业界的一般说法,去锦斋乃是首位。陶陶斋还得屈居其下。自水仙瓷出世,情况略有变化,但无论如何,去锦斋都是一块极响亮的牌子。
吴启辉聪明地没多嘴,只问了两个关键内容:有多少钱?要买多少货?
梅清给了他一千两银票,伸出两根手指:两件货即可。
放走了吴启辉,梅清高兴地看着庭前木棉新买进来的两盆“花”,嘴角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这两盆被称作“來旺”的花看起来并不算十分美丽,叶子细长还带着些锯齿,特别的是叶子底下还有叶筒,据卖“花”的南方小伙子说,这花儿不仅要在盆里浇水,还要在这叶筒里浇水,如此才能长得好。叶子中间打了一朵金黄的大花,像个圆筒似的,花芯儿粗壮,十分特别。
木棉之所以将这两盆花儿买回来,主要是因为这花儿的香味十分浓郁好闻,反正价钱不贵,就当个新鲜好了。谁知姑娘见了,竟喜得直搓手,凑前去闻了又闻,笑得一口贝齿直闪人眼睛。之后还吩咐自己赶紧再去买,有多少买多少。
可惜那小伙子说,这花儿不适合在北方养,只是趁着天热带过来几盆卖个新鲜,已是没有了。姑娘为此还遗憾了半天,再三叮嘱以后见了一定要多多的买。
今日见姑娘又盯着这花儿看,木棉也凑了过来,跟着看了半晌,还是没看出名堂来,除了好闻,实在不能算好看,连常见的西府海棠都比不上。
“这么香,应该是熟了。”梅清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早上当值服侍姑娘起身的是梧桐。
带着小丫鬟们捧着盥洗的东西走过庭前的时候,梧桐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好像少了什么。天还没有大亮,带着几分朦胧,一时看不清楚,梧桐带着少许疑惑进了梅清的屋子,却觉得屋里有些若有若无的熟悉的香味儿。
直到出了屋子,看到阶前摆着的來旺花儿,梧桐才反应过来,刚才闻到的就是这花儿的味道。
可是……
梧桐捂着自己的嘴,才好不容易没有叫出声来。
“那个、那个……那个!”梧桐一把扯过一个小丫鬟,用手指着花盆。
小丫鬟莫名其妙,“梧桐姐姐,那个什么啊?怎么了啊?”
“那个花儿呢?”梧桐跺了跺脚,急了起来。
好大一盆花儿中间好大的花芯儿,嗯,不见了。
等梅清匆匆用了早膳出门进宫去了,院子里登时吵嚷起来。
木棉也过来看了,奇道:“怎的当真不见了?我和以为小丫鬟们闹着玩儿呢。昨儿晚上肯定还在,我还见姑娘看了半天呢。”
梧桐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气恼道:“你还不当回事儿,昨晚上可是你值夜的!花儿是姑娘爱的,这个不必说,就是花儿不当紧,也不能就这么不见了。必是进来了人!这可是不得了的!”
木棉也急起来,二人把小丫鬟们一个个叫过来问,可是大家都是众口一词的说不知,小罗胆子大,还回嘴道:“这个又大又扎手,还不能卖钱,谁拿它去做什么?!花开总要谢的,回头跟姑娘说谢了不就得了。”
木棉气道:“你们看,这花芯儿分明是刀子割去的,再说,这两日正是香得紧,怎么会好好的谢了!必是你们什么人使促狭,知道姑娘爱这花儿,故意毁了去,让大家吃挂落!”木棉已想明白了,若是昨晚没的,自己首当其冲必定走不脱的。
小丫鬟们不敢再说,却也无人承认,竟乱了一日。
眼看天色渐暗,姑娘快回来了,木棉连午饭也没吃,有气无力对梧桐道:“今儿看来是弄不分明了。咱们姐妹一场,姑娘若是生气,你好歹帮我说两句话。”
梧桐若有所思道:“姑娘也未必生气,其实……我早上在姑娘屋里闻到过这个花儿的味道。”
“啊?”木棉张大了嘴巴,“你是说,是姑娘……拿去的?”
“我可没这么说。”梧桐赶紧澄清,“我只是说闻到这个味道。没说是姑娘拿的。”
“你跟我嘴这么紧干嘛。”木棉不满道,“可姑娘拿这个做什么用?再说,这么大个花芯儿,你后来收拾屋子有见到么?”
“没有!”
……
梅清回来的时候,自然察觉丫鬟们的神色不同以往,都是惴惴的样子,梧桐支吾着说,外头的花儿好像谢了,换成杜鹃树好不好。
梅清肚子里暗笑,也不说破,只是点头说好。
气氛为之一轻,所有的丫鬟都松了口气。
可是,新的杜鹃树还没搬进来,另一颗來旺的花芯儿也不见了。
这次值夜的是梧桐。
梧桐虽然吃惊不小,不过想起上次姑娘的反应,心里暗暗觉得这事儿只怕还是和姑娘脱不了干系。赶紧让人将庭前两盆花儿都换成了杜鹃树。
那树调理得非常繁茂,不过两尺上下,开满了娇艳的红花。
梅清很喜欢杜鹃树,不过,她更喜欢之前的來旺“花”。一想起某人吃得满嘴留香还念叨着明年还要的样子,她就忍不住微笑起来。
又香又甜的菠萝,还真是怀念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去锦
吴启辉到去锦斋的时候,是午后申时。
门口的两个小伙计,一个态度恭谨地打起门帘,一个在前头引导,进了门照例是给跟随人员等候的门厅。门厅与正室之间竖着一道黄花梨的嵌瓷屏风。
吴启辉慢悠悠地迈着步子,先停在屏风前头鉴赏了一番。
逛去锦斋这种铺子,讲究的就是悠游二字。就如品茶一般,精品自然是慢饮细尝,若是鲸吞牛饮,就要被人笑话了。
只见这屏风有四扇,砰料皆是纹理极清晰的黄花梨木,上头是浮雕夔龙纹,刀法婉转流畅。木色细腻柔润,显然用料上乘,保养得当。
每扇屏风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嵌长方形青花瓷板,纹饰为山水图,下半部分嵌正房形青花瓷板,纹饰为博古图。
细细看时,这些青花瓷板均是光亮平正,极其洁白纯净。所绘山水人物生机盎然,匠心独运,用笔工细,线条委婉,姿态各异,极其生动,实乃极少见的佳品。
吴启辉一时竟看住了。〖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引路的小伙计显然对这样的情形司空见惯,并不催促,只垂手在一旁站着。
吴启辉足足观摩了两刻钟之后,才重新启步,绕过屏风进入正室。
一入正室,便觉得遍体清凉,十分舒适,原来屋里四角都放了冰桶。吴启辉心中一震,去锦斋的豪奢超过了他的预想。冰可是很贵的,别说一般商铺,就是富贵人家,也不是都舍得用的。
室内均是清一色的黄花梨高脚内翻马蹄方几,上头陈列着各色瓷器。东西并不多,大概也就二三十件,但是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吴启辉一件件看过去。越看越是心惊。这些瓷器无论是胎质、器形、釉色,乃至上面的绘画、纹饰、浮雕,实在是面面俱到,有巧夺天工之感。
吴启辉有心而来。用心察看去锦斋经营之道,也是与别家有所不同。引导的小伙计已退回门外去了,另有一名长衫青年不即不离跟在后头,却并不上前主动招呼,直到吴启辉转头示意,方上前两步,拱手道:“小可姓丁,是此间的二掌柜,请问先生看好哪一件?”
吴启辉也拱了拱手,指着面前一只素色红釉观音瓶。笑道:“丁掌柜请了,我姓吴,这个能否上手一观?”意思是要拿起来看看。
丁掌柜点点头,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吴启辉将那观音瓶双手捧定,仔细查看了一番。其釉色清亮,颜色纯正均匀,毫无瑕疵。见那方几右下角标着一个极小的银码,乃是三百六十,应是此瓶的价格了,便转手将观音瓶递给丁掌柜,道:“这个我要了。”
他心中已有了大致的想法。既然是要买两件,那就在银钱范围里头,挑选最简洁的和最繁复的。因此在观音瓶之外,又挑了一件白地青花云龙碗,其纹饰富丽,线条流畅。最能体现青花特色。
丁掌柜见这两件瓷器风格十分不同,心中奇怪,因询问道:“不知吴先生购去是做何用途?若是不十分着急,我们去锦斋还可以订制的,只是要等上些时候。”
吴启辉自然明白丁掌柜的意思。想了想,自己以后多半儿还要和去锦斋打交道,随口编造理由未必合适,便笼统说了一句:“是我师傅要的。”
这话含义甚多,怎么理解都行。丁掌柜认为是客人不愿意明说的意思,也就不再追问,让人将东西细细包好,用锦盒盛了。
吴启辉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去锦斋有太多往来,买好东西便匆匆二而去,直接送去了梅清的宅子,反正他现在为了蛋形窑的事情,每天都泡在陈家。
梅清本来心情不是很好,不过见到那只红釉观音瓶之后,许是因为这和暖颜色的缘故,人也觉得精神了些。回想了一下胭脂红的调色方式,写下了若干配色所需的材料,让吴启辉去采购不提。
这一日梅清心情很复杂,是因为在宫里遇到的两个人,一位是她不想见到的,另一位是她想不到会见到的。
在宜妃宫里遇到皇上并不奇怪,事实上,皇上三天两头的呆在至坤宫,早已是大家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梅清不太明白的是,皇上过来的日子为什么还要找自己也过来。后来才发现大都是宜妃的意思,似乎是想让自己在皇上面前多露露脸。梅清倒是没所谓,反正该说什么就继续说就是,自己的任务不就是给宜妃娘娘解闷儿的么。
令人不快的是,今日皇上把米丽景也带过来了。
如今米贵人已经是宫中除了宜妃之外风头无俩的第一人。皇上每隔三四日总要召幸一回。以皇上的年纪来说,这样的频率实在是很密了。据说连皇后也忍不住规劝皇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