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凰胤从头到尾细细地看完,脸上的表情从平淡逐渐到轻松再到喜悦,“好一个君是磐石妾为菟丝,静和的字清雅娟秀文亦楚楚有情,不愧为罗茈国公主。”凰胤重新将书笺叠好,郑重地对祝尚荣交代道:“你回去禀报公主,既然公主肯为我委曲求全,我亦当为她绸缪长久之计。”
收下了书信的凰胤心情大好,这件棘手的事情总算解决了一半。静和公主答应为太子侧妃,两国交换国书之后就可择日出嫁,那么樊锦阁这边的安抚工作就好做多了。
凰胤在心中大致盘桓了一下,觉得马上就进入八月份了,成婚的日子最好能定在中秋之前,这样他就能带着静和参加宫中家宴,有静和这样的女子相伴,这种齐人之福也是男人的一份荣耀。
兴奋之中了无睡意,凰胤立刻传召钦天监的人去查看天相,推定出近期的黄道吉日。并且,他又亲自坐在尚书房里重新起草发往罗茈的国书。
而且,此刻他连静和公主的妃位封号都想好了,就定为“楚”!
楚字,取自霸楚的国号,皇妃尊以国号之名,其意义显然是要昭示天下楚皇妃地位的尊崇不在太子妃之下,这样,也不会让静和公主太委屈,而对罗茈国的来使也有个体面的交代。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一旦娶到静和,他就取代父亲之位,自立为皇帝,然后带着霸楚雄兵扫平那些不肯臣屈于霸楚的国家。
正文 第四十四章 何去何从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1 17:04:20 本章字数:2652
七月二十这天,天空上堆积起层层叠叠的灰色云朵,日头始终躲在云朵里,厚重的云完全遮蔽了阳光,使得天气始终灰蒙蒙的,让人提不起兴致。
太子凰胤在这一天的夜晚破例地来到了太子妃的寝宫,这让锦瑟宫上上下下都感到意外和欣喜,太子每月只来锦瑟宫两次,都是雷打不动的月初和月中,今日难道是给太子妃格外的恩宠了吗?这些日子,太子妃娘娘每天都到钟萃宫去陪伴太子,看来终于把太子感动了。
锦瑟宫的奴才都替自己的主子高兴,樊锦阁更是喜不自胜了。
樊锦阁着了一身玫瑰紫的薄缎宫裙,荷叶袖、宽幅的下摆,搭配上她刚才重新修饰过的鬓角和妆容,面带微笑地坐在寝殿外的怡养阁里,陪着凰胤一处用膳。
“听说太子这两天辛劳,夜里常觉得饥饿,我特地吩咐御膳房备了宵夜,都是太子平常喜欢吃的,快尝尝吧!”樊锦阁的发髻梳得一丝不乱,鬓角还贴着红色的花瓣饰,笑容几乎可以掐出水来。
凰胤看了看桌上的几道菜,的确都是自己平日里喜欢的几种小菜,樊锦阁对自己的心思也算细腻。他心不在焉地夹了两口,心想着如何开口和她提静和公主的事情。
“锦阁,你也吃吧,夜已长了,人也容易饿!”凰胤见樊锦阁只盯着自己吃,便随口说道。
樊锦阁暗中揣测太子大概在暗示她,定是准备今夜与她共度良宵,脸颊上顿时飞起一片红云,微低下头回道:“妾身不饿,太子今夜可是准备留下吗?”
略微动了几口菜,凰胤就放下了筷子,等宫中婢子把饭菜撤下,将折叠起来的屏风重新拉开,怡养阁里这处带有暖塌的位置就留给了太子和太子妃两人。
“锦阁,我今日来是有事和你商量,其实这件事你也早就知道了的。”凰胤擦了手,与樊锦阁在暖塌上对面坐下。
暖塌上有一个四方的矮脚桌,桌面当中的位置刻着镂空的蟠花图案,桌上放着一个小紫砂壶,与紫红色桌面底色很相称。
樊锦阁把双手放在桌上,听见此话两只手顿时一抖,瞬间就从桌案上撤了下来。她的双手牢牢地扣在一起,刚才还流露出柔情的眸中眨眼只剩下了黯淡的失落,失落之后又突然燃起了隐忍的怒火,死死地把眼光盯在了太子脸上。
樊锦阁没有说话,可是凰胤必须要说。
“静和公主已经答应做太子侧妃了,她不介意和你共同侍奉我。我也想过了,这样是最好,王弟始终不回,公主又宁死不嫁广宁王,只有这样安排才不辜负罗茈的和亲诚意。我准备把她的封号定为楚,对外就称楚皇妃,婚期定在下个月。”
凰胤不是来找樊锦阁商量的,而是直接到锦瑟宫来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她,不管樊锦阁同意还是不同意,都不会更改凰胤的决定了。
与太子相伴多年,樊锦阁自然知道他的脾气,可是她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不介意和我共同侍奉太子?这话说得真是可笑,她不是要当太子妃吗?怎么又突然不介意了?她不介意,我却介意!”
“你若介意,便让出太子妃之位!”凰胤不顾樊锦阁的激愤之情,从头到脚给她泼了一盆冷冰冰的凉水。
樊锦阁怔住,她没想到太子当面就对她这么绝情,愣怔之后怒火攻心,疯狂地从头上拔下一根尖利的金簪朝着自己的咽喉戳了进去。
凰胤一把抓住樊锦阁的胳膊,将她手中的金簪抢了过来,怒喝道:“你若执意搅闹妒悍,我明日就颁布废太子妃的旨意,将你逐出宫去,你是死是活不再过问!我是霸楚太子,以后登基为霸楚皇帝,后宫必定要充实,如今不过是娶一个静和你便如此,将来如何能当得皇后之尊荣?”
“皇后?哼——”樊锦阁愤懑地哼出一声,以少有的嘲讽语气对太子说道:“只怕即便我现在容下静和,以后也没有母仪天下的机会了吧!”
目送着太子满脸不快地离开锦瑟宫,樊锦阁的心中打翻了五味瓶,酸咸苦辣百般苦楚一起涌上心头。
想当初,她身为霸楚左丞相樊明远的独女被凰王指为太子妃,入宫之后与太子琴瑟和谐,从无矛盾。
太子不好女色,对她也十分敬重,这让樊锦阁对太子的情意逐渐加深,一个不重女色、全心扑在朝政上的太子是值得她付出真心真情的,所以,几年来,她处处维护太子,以为她和太子这一生就如同罗茈的尧王和王后那样可以长相厮守,太子永远不会有别人,她更不必担心与谁分担了宠爱。
可是,现如今,她的梦被静和公主打破了。
静和公主若陪伴在太子身边,她的光芒将完全掩盖住自己,她的美貌、她的乖巧、她的聪慧、她的心机都在自己之上,她拿什么与之抗衡?不错,她承认静和公主强过自己,可是,她即便美若天仙也不该来霸楚和她抢太子妃之位?
她既然阻止不了太子纳妃,那就把事情索性再闹得更大些,自然就会有人阻止太子了。
樊锦阁不是一个糊涂无心的人,她清楚地看到了静和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她不可能坐以待毙,一个能坐上太子妃位置的女人并不只有美貌和心机,还会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支撑。
第二天,太子按时坐在了朝堂上。他已将欲纳静和为妃的事情禀明了父王和母后,当然他有意略过了樊锦阁的反对,只说樊锦阁虽不高兴但能以国事为重。
凰王和王后都没表态,只说要他多思量周详,不要这么快就决定。
早朝上,待太子宣布完要将静和公主纳为楚皇妃一事后,文武大臣们集体沉默,都没有出声表态。
就在此时,久未临朝的凰王竟然身着皇袍玉带来上朝了,太子只得将九鼎蟠龙御座让给自己的父王,自己站在一边听着。
接下来,满朝文武纷纷开了腔,以左相为代表的一批人坚决反对太子纳静和为楚皇妃,认为静和公主本是指给二殿下凰斐的王妃,如今再嫁给太子,于情于理都不合,有失霸楚和罗茈两国的国体和颜面。
一批武将认为既然二殿下不愿娶亲,就该将静和公主遣回罗茈,不再应允和亲一事,到时候霸楚国要发兵就发兵,管什么劳什子的公主。
文武大臣议论纷纷,竟没有一人赞同静和公主做楚皇妃……
凰胤一脸铁青,望着平日里对自己分外听从的文武官员感到愤慨,这些人一看到父王临朝就把自己抛之在脑后,还将自己提出的建议完全TF,简直是不忠之举。早知道如此,他就不提什么建议,直接下旨投递国书到罗茨,省得招来这么多的口水,看样子,连父王也不赞同此事了。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拟为楚妃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1 17:04:21 本章字数:3305
待到满朝文武大臣将各自的意见都发表完了,凰王才缓缓地开口:
“诸位爱卿,太子要纳静和公主为侧妃,这件事情朕也知道,太子此举并非没有益处,出于对公主负责,也表现作为一国储君的胸怀,对罗茈也算有所交代;刚才廖将军提到的要将静和遣送回罗茈的提议不妥。静和贵为公主,本是为和亲而来,我们不加以礼待却将其遣送回国,这就等于对罗茈国无礼,授人以柄。我看这样吧,诸位卿家与太子改日再好好商量一下,朕坐久了身体不适,就先退朝吧!”
凰王说完,没有人再吭声了,他欲起身前忽又扭头问凰胤:“太子可还有其他事情要讲?”
凰胤默默地摇了摇头,心中郁闷不已。
凰胤虽然是太子,却是以储君之位摄政两年多了,早已习惯在朝堂上被当作主宰,习惯文武群臣的一呼百应,习惯独断专行。可是,今天这件事让他明白,原来只要父王还健在,他就永远是太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霸楚之主;父王若临朝,其威信和地位也远在自己之上。虽然今日父王没有拆他的台,可太子凰胤还是感觉到岌岌可危。
太子不过是想纳罗茈公主为侧妃,难道还要听这些文武大臣在早朝上吵作一团吗?凰胤将凰王送回了宫,凰王身体不好,长期服药,身着皇袍的他走路久了已显得十分吃力。
“静和那孩子不错,若凰斐不回来,你纳了她为侧妃朕不反对,但是,一定要安抚住太子妃。霸楚的朝纲不能因为你要纳妃就发生内乱,樊家的势力不小,不但有太子妃,还有左相,还有镇守边疆的抚远将军,樊锦阁太子妃之位若不保,他们必将心怀不满,对霸楚则是一桩隐患哪!”凰王语重心长地对太子说完这些,独自一人回了宫。
凰王深知太子的行事作风,武断专行,虽有治国的手腕和心力,奈何过于强硬,不讲情面,在朝野上下仁德甚少,文武百官对他表面服从者多,真正拥护者少。所以,当左相樊明远亲自找到凰王要求皇上确保太子妃之位,凰王就知道太子一定会在朝上以权威压制百官,为了缓解百官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凰王才拖着病体上了朝。
这位霸楚的英明君主在朝堂上化身为一架桥梁,以自己为纽带在为太子和文武群臣搭建顺畅沟通的渠道。
只可惜,太子凰胤并未读懂父王的苦心,以致他从此更加变本加厉地武断专横,话说得更狠,事也做得更绝,而最后他竟不惜在凰王的药膳中做了手脚,让凰王早早地殡天归西了。
就像凰王所预料的一样,太子还是强行下旨纳静和公主为侧妃,并在朝上当众宣读了亲自拟就的致罗茈国的国书。
不仅如此,太子还派樊明远为霸楚使节,命其亲自到罗茨去呈递国书。
左相一走,太子妃樊锦阁就失去了出谋划策、无风起浪的最大帮手,凰胤也就不必担心樊家再闹出什么乱子了。
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奏效,樊锦阁在父亲奉命出使之后就安静了许多,连甘霖殿也很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