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艾捧来了一只小铜炉,里面已经放置了燃烧的炭火,昭姬掀开铜炉的盖子,将迦南香粉细细的洒了一些进去,微黄的香烟腾起,带来清幽微甜的香气。昭姬听到此处道,“那从根本来说,周氏是因为谋反而获罪的。”
“当年周氏是否真的谋反,时间久远,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周氏被江王定为使用妖术的妖人之后,即使人人都知周氏的马术厉害,也没有人敢用周氏族人做马师。当然有的是碍于江王的王令,更多的是对周氏通马之术的恐惧。因为即使相马驯马之术再厉害,也不过是常人可以学习的技术,而通马之术却被江王判为了妖术,人们对妖术的恐惧也是正常的。后来许多年过去了,周氏的通马之术和周氏相马驯马之术一起被人们渐渐所淡忘,所以之前你问到我,我都一时没有想起来。只是隐约记得周氏是因为政斗失败而亡。却不想已经过了四代,周离竟然还有如此的马技,可见周氏马技确实有其奇妙之处。而周氏人也确实很有天分。”
宋玹长吸了一口气,“味道不错,江王说此物在身毒为香中之王,果然名不虚传。”
昭姬想到周离安抚超光的场景,看起来确实与寻常的马技不同,还有那奇怪的调子,“你相信周氏有通马之术么?”
“不知道,怎么?昭昭怕了?”宋玹道,“你若是不喜周离,除掉即可。”
“不是。只是好奇而已。”昭姬摇摇头,“不论怎么说,周离的马技很不错,这就够了。”
“是啊。此人身负美貌,即使有些诡异之处,也看起来赏心悦目。自然是弃之可惜。”宋玹凑近昭姬道,目光流转,“可是昭昭,你别忘了,你可是答应我,‘服侍’你是由我来的?如今你需要了么?”
、、、、、、、、、、
周离将超光安置好后,又继续安抚了超光一会,以免它之后继续躁动。周氏确实对马比其他的人更有天赋,虽然不至于像传说中的那样能够与马通话,但是也很容易就能安抚马的情绪,和马匹有天然的亲和力,就是这样的天赋让周氏成为马术师家族中的佼佼者。
而且周氏的驯马之术也有别于其他的家族,有时候驯马师会发出马啸、哼唱曲子来辅助驯马,加上周氏一族身材容貌通常都很瑰丽,使得驯马本身变成了一项可以观赏的雅技。在周氏鼎盛时期,多少人欲观赏周氏驯马师的驯马场景而不得,不仅仅是想偷师,更是因为此景十分的美妙。
当年周氏的祖先就是因为这项技能而得到了江王的宠幸,历经数代使周氏变成了江国不可小觑的望族,但最后也是因此获罪,被判为妖术,使周氏族人变成人人恐惧的妖人。
到了周离这代,周氏妖术之名已经渐渐的淡化了,但是周离在江国时有时还是会遇到异样的眼光,他被前主人转送他人的时候,也是因为他被其他的奴隶排挤,以妖之子的名义被送走的。后来辗转到了宋国,才不见那种看到妖怪的目光了。
周氏虽然被贬为了奴隶,但是周氏的马技却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因为这是周氏的根本,而周氏的族人都时刻的牢记,他们并不是那些连姓都没有的奴隶,他们有着光辉的过去和世代的传承,周氏的族人都想着总有一日会周氏重回昔日的荣光,不用成天过着朝不保夕、卑躬屈膝的屈辱日子。
周离从小虽然被传授了马技,但是也被严格教导,非不得已不能在人前使用。如今周氏为奴已经历经四代,周氏的马技只能隐秘的通过周氏族人的口口相传,连周离这样周氏嫡系的后代所得的传承都已经缺失了不少,如果再过几代周氏就可能变成真正的奴隶,连自己的姓氏都会失去。
周离轻轻抚摸着超光,这真是一匹好马,高贵的血统,顺滑的毛发,修长的四肢,又拥有一双极为美丽的眼睛。让人不忍看它有丝毫的焦躁和不安。希望自己这次在来自强大魏国的封君面前展现周氏的马技是对的,天佑我周氏。
40第四十章
二人站在高处,伸头一看,果然江中有一个人抱着浮木载浮载沉,也不知是死是活。
未央冲着舱内喊了一声,“殿下,船夫发现江中有人,是不是让他们先拉上来看看?”
昭姬道,“让人救上来看看吧。”
未央得了话,便让侍卫和船夫将江中的人救起。几个善水的船夫跳入了江中,众人七手八脚的将溺水之人拉上了船。
此时昭姬和宋玹也出了船舱,下了二楼,来到船板上。本来围着溺水之人的众人见到昭姬和宋玹来了,连忙让出了一条路,一个侍卫道,“主公,殿下,此人在江中也不知道泡了多久,恐怕凶多吉少了。”
昭姬上前一看,这人头发散乱,一缕缕的贴在脸上,下半张脸被卷曲的络腮胡覆盖,只能从乱发的间隙见看到已经浸泡的发青的肌肤。此人的衣裳也破损不堪,不是什么好的质地,腿上有一道被利器划开的口子,因为被江水冲刷久了,伤口的肌肉向外翻卷着,已经成了白色。此人腰间还挂着一柄剑,外表朴实无华,甚为普通。此时只有士人以上才可以佩剑,但是也有四处流浪贫苦不堪的武士,所以众人都以为此人是个破落的浪者。
但是宋玹看到那把剑却吃了一惊,他躬身将剑从那人的腰上取了下来,抽出了剑身,此剑剑身在阳光下寒光闪闪,抽出时还伴着“铮铮”的剑鸣,众人皆哗然,这竟然是一把好剑。
宋玹脸色沉了下来,“务必将此人救活。”
这时一个穿着青色深衣的青年排开人群走了出来,“主公可否让臣一看,小臣略微懂一些歧黄之术。”
宋玹道,“那拜托子合了,此人的身份可能相当重要,请务必施以全力。”
青年道,“臣竭力而为。”
昭姬定睛一看,这位青年正是在宴席上解释田子夏事件经过的那位门客,名叫关欣。
宋玹离开的时候,灵寿君向宋玹推荐了几个门客,关欣就是其中之一。
关欣扯开溺水人的衣襟,摸了摸他的心口,还是温热的,又把了把脉,舒了口气道,“主公,此人还是有救的。”
此时船上的疡医也赶了过来,摸了摸溺水者的胸骨和四肢,和关欣商量了几句,对宋玹道,“主公,请借五个力士一用。”
宋玹点了他身旁的偏将邓辽说,“点四个侍卫。”
那边关欣已经将溺水者的嘴巴捏开了,四个侍卫在邓辽的点名下,站了出来。
关欣示意四人将溺水者抬起来,只是让其头颈和上身的高度比下身低,又令四人缓缓而行。 关欣一边捏着溺水者的嘴巴,一边托着溺水者的颈项,也跟着一起慢步。
少时便有江水从溺水者的口中流出,过了一会,溺水者咳了几声,大口大口的呛出了江水,眼睛缓缓的睁开了,但是眼神还很迷茫,显然还不知道所处何方。
殇医一边示意侍卫将溺水者放平在船板上,一边示意医童将药箱中的布尽、药粉等物拿出给溺水者包扎伤口,失了江水的浸泡,溺水者大腿上向外翻卷的伤口又重新开始流出了鲜血。
殇医道,“主公,所幸是现在是盛夏,此人应该不会再有生命之危了。”
这时溺水者缓慢的转动了眼球,总算是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被人救了,正躺在一条船的甲板上,“我这是……被救了……”
正在给溺水者包扎伤口的医童听见其悄如蚊蝇的话语道,“你被吾王所救。”
宋玹见此人还很虚弱,便道,“先把他抬进船舱让他好好休养,等他完全清醒了,能说话之后,来告诉我。”
众人将溺水者抬了下去。围着的船夫和侍卫也都散开,各司其职。
宋玹凑近昭姬的耳边用只能两个人听见的音量悄声道,“刚才被打断了,还未得到昭昭的答复,昭昭准备什么时候宠幸我呢?”
昭姬看宋玹几乎是见缝插针的调戏自己,忍不住想翻宋玹一个白眼,她也悄声回复道,“人家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你有这个技术么?”
宋玹忍住笑,小丫头反调戏进步的突飞猛进啊,“昭昭不试试怎么知道?”
昭姬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正色道,“你知道这个溺水者是谁?”
宋玹道,“不确定,只是有个范围而已。”
“恩?”
“昭昭还记得那把剑吧?”宋玹看到昭姬颔首继续道,“那把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极有可能是太康剑。”
“太康剑?”昭昭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传说中的上古名剑?”
“是的。”宋玹和昭姬一起回了舱房,“这把剑一直是梁国的镇国之宝。”
“梁国的镇国之宝?”昭姬坐下道,“难道这溺水之人会是梁国王室遗孤?”
宋玹点点头,“有可能,先问问再说。”
“若真是的话。他竟然能辗转来到宋国,真是不容易。”昭姬感慨道,“申坤真是……先是郑国,再是梁国。所幸郑国目前还算安稳。”
宋玹笑道,“弱肉强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申坤挟申卫两国之力,已经不是我们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抗衡的了。昭昭难道没有想过与敝国有更深的联系?毕竟单单是同盟之义不能如申卫两国那样的亲密。”
昭姬泰然道,“吾国与纪国世代联姻,同气连枝,吾国拥有如此盟友,自然不会惧怕申卫二国?”
宋玹道,“魏纪两国关系自然不错。可是纪国偏于东南,有纪水作为天堑,从不执着于中原霸事。即使申卫来犯魏国,纪国碍于与魏国的盟约,自然出兵去救,可是也只此而已。若想纪国配合魏国攻打申卫却几乎不可能,如此被动行事,只能使申卫壮大,申卫逐日吞并其他大小国家,终有一日即使合魏纪倾国之力也不可一敌!”
昭姬的面色冷了下来,“若是我嫁于太子旦,自然不会坐视此事发生!”
宋玹暗道不好,竟然激起了昭姬的逆反心,“昭昭,即使你是太子妃,也不能左右纪国的国政。而我所知,魏后虽然在纪国地位崇高,备受纪王崇敬。当年魏烈王每次出征,纪国也没有参战,纪国的国策自古便是如此,并不是一个王后或者太子妃所能改变。”
昭姬皱起眉,“倘若我嫁给了你,魏宋便能如臂指使?”
宋玹笑道,“自然,我是大王,不是一个太子所能比拟,申卫壮大危及宋国国本,我们的利益是相同的。缺的只不过是更深一层的诚意。”
“哼!”昭姬下巴微微抬起,不屑笑道,“自古国家联盟最为坚固只能是因为利益相同,若是利益不同,如同一个国家的施政风格,又岂是一介王后所能改变?既然如今我与贵国利益相同,宋王又是聪明人,自然能与我国亲密无间,共抗申卫。”
宋玹发现自己极爱看昭姬骄傲的模样,即使此次诱哄又失败了,也极为高兴,他淡淡笑道,“昭昭说的自然不错,只是为什么你会如此抗拒婚事?这毕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是因为我的问题,还是昭昭自己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
苏子澄在副船上转了一圈,回到了船舱,看到李印已经坐在船舱里了,“将军,将士已经安顿好了?”昭姬从阳樊出发的时候,侍从加上侍卫有四千之众,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她,更是为了护送送到宋国的大批的粮食,等粮食在敛盂和宋王交接之后,大部分军士就返回了魏国,毕竟昭姬是宋王亲自接待,自然不需要这么多人护卫,甚至是魏宋之间的路途也是相当安定的。所以只留下了四百便于旅行的骑兵。
从渡口上船的时候,只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