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往后你可别再隔三差五的闹脾气不见客了。”
笑容僵在唇角,白衣女子神色暗淡下去,苦笑道:“妈妈放心,往后……不会了。”
“那就好,快回去歇着吧,晚上郑公子约了好友作诗呢,你可得养好精神。”刘氏喜笑颜开,亲昵地拍了拍女子肩膀。
这桩生意不但讹了赵家大房一万两银子,还让心高气傲的柳子菁对自己言听计从,刘氏乐得眉开眼笑,见了谁都是一副好脸色,连门口打瞌睡的小斯也懒得教训。
--*--*--*--
赵家大宅绕湖而建,分做东西两半,大房在东院,二房在西院,大房没回来前,赵家宅邸的规模不足现今四分之一,且整个宅子都是二房住着。
老太爷回祖籍后,大房才住进来,二老爷夫妻二人嫌人多挤得慌,便搬去了县衙后院住,只留下一群姨娘住在祖宅,直到大房将宅邸扩大了好几倍,二夫人才又搬回来。
不为别的,老祖宗办事向来滴水不漏,雷厉风行,二房午前才收到大房要归乡的书信,午后大房的马车队伍就已经到了家门口,二房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什么东西都没整理。
赵家嫡系一向扎根京城,二房从未想过大房会回祖籍,赵家这些动产、不动产早就当做了自己家的,压根儿没想着要收纳进自己腰包里,才算是自己的。
大房一回来,就接管了赵家的田产房屋地契,二房断了收入,指着二老爷那点微薄俸禄度日,上上下下上百口人迟早得出去讨饭,住回来则不同,吃穿用度全是公中出银子,不用花自己半个子儿。
二夫人搬回了西院住,二老爷则是两头住,衙门里事多就住在县衙后院,闲时便回西院住,老祖宗倒也没说什么。
多年来,二夫人与大房交手数次,头一次栽了这么大个跟头,气得两顿饭没胃口,又被勒令去守灵守了一整夜,早上一回到西院就病倒了,指派了大丫鬟绿春去老祖宗那回禀一声,说今日就不出去跪灵了。
老祖宗刚喝完药,苦得整张脸都皱成一团,一早过来请安的方霏忙接过金灵端上来的漱口水,再递到老祖宗手里。
二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绿春揣着手,恭敬地候在一旁,等着回话。
“让她好生歇着。”漱了口,老祖宗拿着帕子擦拭干净嘴角的药汁,面色缓和了许多,“这些天她也该累坏了,让她多歇几天,要尽孝道也不在这两天,别强撑着,省得到时家里又得办场丧事。”
绿春听得头皮发麻,满口应了,回到西院复命时,却不敢原话照搬,只捡好听的回,说老祖宗让二夫人多歇息几天,养好了身子再出去跪灵。
二夫人瞪了绿春一眼,“老祖宗就没说别的?”话音嘶哑,似利器刮过锅底,刺耳得紧。此番她先是气郁,夜里又受了凉,这病倒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说起话来喉咙生疼,咳起来更难受。
昨天的事,二夫人是怎么想也想不通。
宋大奶奶娘家远在京城,以前大房在京里还好说,有娘家人帮衬着,别的不说,光大房那几个姨娘就不敢造次。这一回了祖籍,宋大奶奶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又哪里来的面子,能去摆平挽香楼的刘氏?
而一向疼爱重孙的老祖宗这次居然没出面,就连老祖宗身边的吴妈妈,从始至终也没站出来替大房说过半句话,等到好戏落幕才起来训人,还是各打五十大板,着实奇怪。
“真没说什么,老祖宗说知道夫人您这几天累着了,特意让您好好歇息……”绿春一个劲儿摇头,忙吩咐小丫鬟端了早饭过来。
二夫人拿起筷子只吃了一口,便全数吐了出来,昨天是没胃口吃饭,今天是想吃也吃不下,喉咙里跟针扎似的疼,不耐地挥挥手,皱眉道:“撤下去,给我熬点清粥来。”
守灵整夜,二夫人困得要死,刚过子时就熬不住了,可灵堂里还有别人在,走不得,又不敢打瞌睡,硬是强撑到凌晨,回西院倒头便睡下了。一觉醒来,竟难受得快要了命,肚子饿得紧,可又吃不下东西,浑身也没力气。
这病倒是正合了二夫人的意,昨天闹得不光失了面子,连里子也没了,她今天可没脸再去前院丢人,便故意让人将病情说得很是严重,起不来床。
二房几个姨娘听闻二夫人病倒,忙赶过来探视,却被拦在外间不让进去,说是怕将病气过给她们。几个姨娘哭哭啼啼的闹,被二夫人扯着嗓子一顿训斥,才乖乖的去前院磕头了。
☆、032 置产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老祖宗那边还没见起色,得,家里又多了个病号,唉。”周妈妈感慨道。
刚从宜宁堂回来的方霏正捧着近日采买的账本子瞧,听周妈妈这么一说,当即抬头瞟了她一眼,吩咐道:“你去小库房挑点东西,送到二夫人那里去,就说知道她这几日费心了,让她好生休养。”
“哟,这会子怕是喝了药该睡下了吧,要不改天再去……”周妈妈不乐意了。
小库房里的东西,都是老祖宗私下给的,当初婚期定得急,方家根本来不及置办嫁妆,老祖宗想得周到,连嫁妆一起送过去了,方霏几乎是净身进的赵家门。
老祖宗中意重孙媳妇,嫁妆里可塞了不少好东西进去,而谁都知道二夫人昨天失了面子,今儿就传出病倒了,十有*是在装病。
“这二夫人倒是挺会挑时候病的……”周妈妈又补了一句,说完不时拿眼风小心地偷瞄方霏。
“所以我才让你过去瞧瞧,看看是不是真病倒了。”方霏合上账本子,正色道:“昨儿是我吩咐她去守的灵,真病也好,假病也罢,咱们都得走上一趟,省得我这个做婆母的落人口实,说我苛待儿媳妇。”
“哎,那我就去探个虚实。”周妈妈想了想,也觉有理,立即动身去了小库房挑礼品。
挑来选去,周妈妈是这也舍不得,那也不舍得,最后,挑了几颗个头小的山参出来,问过方霏后,才用锦盒装了,准备送到西院去。
“对了。”方霏扫了外间的‘门神’一眼,“把水莲带上,显得咱们有诚意些。”
水莲是方霏院里的大丫鬟,周妈妈是管事婆子,两人一同过去,跟方霏亲自过去的效果差不了多少,也算给足了二夫人面子。
周妈妈点头称是,退出去将礼品盒子转交给了小丫鬟,又带上了水莲,一行人往西院去了。
阳光透过花窗照射进来,在桌案上投下斑驳光影,桌案后静坐的方霏怔怔地望着光晕出神。周妈妈一走,整间屋子都安静下来,万籁俱寂,空旷而凄凉,也许,老祖宗指派周妈妈过来,是正确的。
方霏无奈地笑笑,而后起身取了件白色的麻布长衫孝服,往身上一披,便出了门。
老太爷辞世,赵家上上下下都戴了孝,连各房各院养的猫狗,也给套了个白褂子,从高处俯视,只见整个宅邸遍布着三三两两的白影。
方霏埋着头穿庭过院,穿过后园,往东侧门疾步行去,她身量偏瘦,个头中等,又披着宽大的孝服,游走在赵家大宅中,倒也不甚显眼,这一趟出门,格外顺利。
东侧的小门是供平日后厨采买货物进出用的,而今正是多事之秋,一整日都开着门,到了夜里才会关闭。这几天进出的人太多太杂,守门的小子也懒得一个个盘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角门外,是一条狭长的巷子,专供赵家采买日常所需用,定下的柴油米粮等物品,均是由商户送到角门前,管事查验过后,才搬入库房,再分到各房各院。
昨日的事,方霏一时也想不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本想让方洛将那几袋子石子运回去,又怕打草惊蛇,便让方洛回去通知方耿,让他今天午时亲自过来一趟。
方霏抬头望了望天,时辰刚好,出了角门后,老远的便见方耿已经等在巷子那头,赵家这几日大半丧事,进进出出的人多,管事忙不过来时,送货的商户等在外头也是常有的事,方耿站在队伍后头,倒也不是特别扎眼。
“耿叔,这边说话。”方霏低着头,经过方耿身边时,才压低嗓子说了一句。
方耿会意,等方霏走远了,才悄悄的跟过去。
“大姑娘,出什么事了?”一赶上去,方耿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方霏左右看了一眼,长话短说:“耿叔,昨天送过来的米中被人掺了几袋石子,暂时被我压下来了,你回去好好查一查。”
从方家镇到渡口,横渡洛河,再抵达赵家,这段路基本都是大路,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又是在大白天,想堂而皇之的将几袋子米换成石子,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半儿是出了内贼。
方耿倒抽一口凉气,蹙眉道:“昨儿赵家虽然催得急,可装车前,我每袋子都亲自查验过的,居然还会出这种事?确实得好好查查了。”
方霏点点头,又问道:“对了耿叔,铺子的事怎么样了?”
方家所经营的铺子在镇子上一家独大,但方家镇实在太小了,不足赵家镇的五分之一。上次回去时,方霏便打算在赵家镇开一家铺子做分店,有赵家这个大主顾顶着,即便不做别家的生意,也是能小赚的,二则方便联系,省得方霏两岸来回的跑。
“已经有眉目了。”提起这事,方耿面上一喜,“南街的徐家公子在外省谋了个差事,正打算出售祖宅举家搬迁呢,上任日期在即,正急着出手换现银,价格能压下来不少,比租铺子要划算得多,约了今儿下午谈,合适的话,就把契约写了。”
南街是赵家镇最繁华的一带,商铺林立,甚少住人,但这样的地方一般价格都不菲,方霏想了想,道:“这些事,耿叔你看着办吧,对了,银子够么?不够我这就回去取。”
租来的铺子始终是别人的,虽然一次给的租金不多,但长年累月的累积下来,到还真不如买下来划算,何况南街上的铺子,只会升值不会贬,将来不想经营了,转手再卖出去,价钱绝对不会比现在少。
“用不着,这些年还是攒了不少家底儿的,大姑娘的银子自己留着吧,将来等离了赵家,咱用处多得是。”方耿笑了笑,话语里憧憬着离开赵家镇后的日子,顿了顿,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事还没问:“对了,大姑娘,往后有事我怎么才能联系到你?”
“这个么……”方霏咬着下唇,想了想才道:“这样吧,送货的单子我会仔细盯着,如若有事,就在清单上挂个‘九’的零头,隔天午时我就过来。”
“嗯,我看行。大姑娘,往后若有事,你让人往铺子里捎个口信就成,我得了信儿就立刻赶过来。”方耿点点头,又把南街铺子的位置仔细交代了,才道:“大姑娘,你赶紧回去吧,别被人发现就不好了。”
说完,两人各自离开,一个往巷子里走,一个往巷子外去了。
--*--*--*--*--
作者君的废话时间…可以不看…能坚持看完的都是真爱粉啊!
下午十四点就换榜了,不能赖在青云榜上了,呜呜呜~~~
喜欢看文的亲别忘了收藏啊!收藏后直接从书架里就能找到,不然俺就消失在茫茫书海中,再也不见踪影了,嘤嘤嘤~~~~
☆、033 出殡
自大闹家祭日后,二夫人一病不起,使得赵家逐渐趋于平静,该养病的养病,该磕头的磕头,该守灵的守灵,日子似乎步入了正轨。
期间,不少赵家远亲赶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