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振业道:”我懂。而且你的话很中肯。真是听君一席话,犹如》+美的容貌,洁白的脸庞,年纪明明比他还小,却有着这许多的心思和灵机。不得不说是天造灵秀,令人赞叹。其实,他更想说,“家有贤妻万事兴”。
李昭又重重的咳了一声,道:“等你把眼睛收回来,菜早凉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归来见天子(下)
…
时刚过,婉贞便换上官服等在宫门外。片刻便有内着她步入皇宫内院。这三番五次的觐见,让婉贞也熟悉了通往御书房的路。比如之前公主殿下踢子的小树林,陛下摆宴的玉液池以及君臣相谈的凤仪亭。
婉贞不急不缓的跟在内侍的后面,秋季的皇宫也是落叶纷纷,天气凉爽了,却不见暮春时节的**宫女。几尾肥大的鲤鱼跃出水面,一旁的秋千却有些落寞。婉贞略一出神,脚下慢了一步。“李大人?”内侍见状停下来问道。
“没事,我们走吧。”婉贞摇摇头,她刚才好像看到了秋千后的花丛中有个身影,鹅黄色的宫衫似乎有些眼熟。
婉贞走后,那树丛间果真闪出一个俏丽佳人。已经十七岁的瑞云公主此时多了几分稳重和端庄,俏丽的脸上依然看向那个匆匆人影消失的方向。一旁的宫女有些不解的问:“公主,您这是……”
瑞云公主笑着说:“只是欣赏而已。看到他很好,我也安心了。”
婉贞站在御书房外等候。不多时,里面走出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身着深蓝官袍的梁振业。见他一脸平和坦然,婉贞料想刚刚结束的觐见应该比较顺利。希望自己也是如此。梁振业也看到她了,点个头作招呼,擦肩而过时轻声说道:“禁足解除,回去详谈。”
婉贞也略一点头,心中了然——陛下对他们这些人还是更为倚重的。这时,内侍出来高声宣道:“李宛觐见!”
婉贞略一颔,应道:“臣,李宛觐见。”
踏入御书房,意外的现并没有其他重臣。一身黄色便袍的成宗皇帝刚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的神情倒是十分舒畅,剑眉舒展,薄唇带笑。成宗皇帝招呼道:“这不是状元公回来了吗?这一别可是时日不短,风波不少啊。”
看来自己在杭州的所作所为应该都已经传到宫里了,加上最后还闹个失踪,下落不明了好几天,只怕前朝官员出的状况加起来也没她一个人多。婉贞拜倒道:“参见陛下,承蒙陛下洪福关照,臣总能化险为夷。”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又得体。成宗听了很是高兴。道:“朕很喜欢听你们这几个人说话。总能有些新鲜东西。不像很多老臣。他这一句还没完。朕已经知道他下一句是什么了。比如就连问安。你也能道出与旁人不同地话来。”
“陛下过奖了。”
“起来吧。说说你在杭州地事。朕听传闻听得头都大了。不知道哪个更确实一点。还是从你这个当事人嘴里说罢。”成宗皇帝站起身。从上方地龙椅走下来。来到一旁地红木椅子旁。“你也坐。”于是二人就隔着一方矮小地红木茶桌都坐了下来。成宗微微闭目。单手轻揉太阳**。示意婉贞开口。
想必是一直在批阅奏折。婉贞端坐后现成宗地脸色不大好。似乎有些倦怠。于是提议道:“陛下。不如移驾养心殿。也可稍作休息。臣会尽快回禀完毕。”
成宗道:“不妨事地。你先说吧。”
婉贞笑道:“陛下以国事为重自是臣子的福气,但也请陛下爱重龙体。您的身体康健也是重要的国事。”
“那朕只好欣然纳谏了。最近大事不多,小事不少,的确未曾好好休息。还是李卿心细呐。”
到了旁边的养心殿,婉贞一五一十的把杭州之行大略说了。一些手段,例如兴建佛寺、会宴名流、大搞祭典诗会,婉贞也简单把自己的目的说了,而成绩如何,杭州这边的官报也马上出来,就会为自己证实。婉贞没有多费口舌为自己辩护和解释前因后果,她相信成宗会自己作出判断——像这样很有自己主意的君主,多费口舌可能适得其反。请君明断也是一种信任。
成宗皇帝半倚着软榻,听着旁边婉贞坐在红木圆凳上轻声说完。他觉得很有意思,不像是问询政事,倒像是听了段有趣的故事,很少有大臣能把政事办得如此巧妙而利落。加之李宛声音清澈柔和,身边熏香袅袅,心里大为受用。
杭州的事宜当然一直有人报到京里,大略的样子成宗已经也能估计到了。又仔细问了几个数据,婉贞答得也比较准确,成宗较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杭州的事,朕心里有数了。虽然行事有些不同寻常,但总归是达到目的。就杭州府送来的捷报,也可见卿此行大有成效,越东地区赈灾成功。”
“是,谢陛下夸奖。”
“但你也知道,那些老臣们对这种事情不怎么认可,难免会有一番唇枪舌战。而你当时立下的军令状里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越州牧魏鸿光的政绩。”
“是,臣明白。”
“心里有底吗?”成宗有点探究的问道,注视这位年轻俊美的少年官员,那眼神中的镇定自信,是不会错的。
“臣全力而为,定不让陛下失望。”
“那最好了。你回去准备吧。明日朝堂,就是战场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坐明堂(上)
…
月的清晨,京城的天还只朦朦亮,街上的灯火也不曾?们纷纷准备进宫早朝,点点灯火映照在城中的各个角落。此时的天气已经转凉,清晨外出更是要加厚一点。婉贞站在门口,晓茹给她披上一件紫缎披风。晓茹如今已经是夫人装扮,更显得有几分雍容大方。她仔细的把领口的带子系好,望着一身飒爽的婉贞,颔道:“官人慢走,奴家在此静候佳音。”
婉贞跟她默契的一笑:“夫人好生回去休息吧。有事会让德云回来报信的。”
后面的赛燕看得直瞪眼,心道:还真像那么回事,若不是我早知道阿婉的身份,只怕也被骗了去。我自己也是胆识过人,不如也扮作男装,跟她一起在朝堂上搅和个天翻地覆?瞧阿婉那么气的样子,只怕我扮得还更像些。
她此时的身份是李宛的表妹,也换上了素净的儒裙和罗衫,有了几分大家闺的样子。不过她出众的相貌和眉宇间的英气却是掩盖不住的。而较之晓茹的端丽,婉贞的文,赛燕大漠儿女的爽朗也是别有风姿。
婉贞看向赛燕,知道她定是在腹诽自己的扮相,笑道:“赛燕就留在家里,好好照顾你晓茹姐姐,让我放心。好吧?”
赛燕见婉贞目光炯炯,那风华气度配上一身庄重的乌纱官服竟十分合适,借着厚底官靴更显得挺拔威仪。不禁点头道:“好的,我听你的。”心中道:不关相貌的事,这一身的气派可是学不来扮不像的。
婉贞最后向众人拱手道:“都回了吧,我们这就走了。不必担心,有消息会先让德云回来报信。”德云也向众人拱拱手,一手掀起等在门前轿子的垂帘,让婉贞上了轿。自己翻身上马跟了上去。
晓茹等人站在门口目送那轿子和马匹再也望不见了,才转回园中。宁远园上下心中并不平静,大家都知道婉贞此一去祸福难测。
梁振业刚下马,见婉贞主仆二人从轿子旁走来,笑道:“你们怎么也讲究排场了?竟然肯乘着慢悠悠的轿子过来。”
婉贞笑道:“我若不坐轿子,大哥连门都不让出。”原来是婉贞身体未痊愈,李昭定不肯让她颠簸劳累着,于是只好早起些乘轿而来。
梁振业皱眉道:“身体还要紧么?多休息两日也不要紧吧?”
婉贞笑道:“哪有那么娇贵。再说……”话音未落。就听到远去嘈杂地脚步声。一队人马高举“回避”“静候”地牌子走来。最前面打着明晃晃地灯笼。上斗大地婉贞续道:“看。人家已经等不及了。”
队伍当中一顶八抬绿呢大轿落下。走出一个身穿深绿正三品官服地中年官员。此人看年纪四十左右。脸型方正。眼睛微眯。一看就知道属于那种雷厉风行地人物。
梁振业轻声道:“魏鸿光。魏相次子。据说颇有才干。兄弟中最能继承父业地一个。你要小心呐。”
婉贞则轻声笑道:“放心。大庭广众之下他还不至于生吞了我。”
宫门口陆续到了不少官员,等待开午门。婉贞也不再和梁振业说笑,转而站回文官的行列。那魏鸿光因是外官入京,必须在宫门旁的候宣厅等待宣召。
五更的钟鼓刚刚敲过,两扇朱漆大门应声轰然洞开,文武官员鱼贯而入。
大殿之上,成宗皇帝坐在映着晨光华彩四溢的金色龙椅,审视着满殿的文武官员。每列都多了几个年轻的面孔,这大殿上不再死气沉沉。尤其是本朝状元公一身绛红官袍,双眸神采飞扬,顿时觉得他周围满是光彩。年轻的武将中有梁振业、杨中庭、凌霄、马天赐等人,这些或坚毅或沉静或倔强的面孔暗合成宗心中的期望,他相信自己的王朝已经渐出雏形。
参知政事王敏忠先呈报了几件前日早朝后来的奏本,成宗听后,觉得妥当一一点头应允。王敏忠记下御披后退回。一时间再无人上奏。
众人都知道今日是大朝,京城中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到齐。近日连续生几起事件,今天定会一一做个了结。这也是关系到众人升迁、赏罚甚至政派归属的切身大事。就算染恙都不会告假的朝议,众人都在屏息凝神,等着有人最先话。
大总管程恩见冷了场,出来喊道:“陛下有旨:有本快奏,无本退朝”
话音未落,魏列夫出列道:“老臣有本。”怎么可能没有,就看谁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三朝元老魏列夫率先难:“钦命大臣李宛奉召领杭州府安抚吴东赈灾事宜,临行前曾立下军令状要与越州见分晓。如今李宛依然复命回京,请陛下当着满朝文武,公断此案。”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坐明堂(中)
…
列夫站出前列,出言启奏道:“钦命大臣李宛奉召领抚吴东赈灾事宜,临行前曾立下军令状要与越州见分晓。吧}专业提供手机电子书电子书下载如今李宛依然复命回京,请陛下当着满朝文武,公断此案。”
众人听到都心中明白,魏相率先难了。
新晋的这批年轻官员中,有不少都听说了此事,又见那位名声显赫状元公站在队列之中,不禁纷纷探看过去。陈玉泉此时任工部主簿,站在李宛的右侧,他不耐众人探究的眼光,直起身故意重重一咳目光将冷冷的扫了过去,立时平息了骚动。
婉贞嘴唇轻动,嘴角微翘,轻声笑道:“多谢陈兄一咳解围。”
陈玉泉皱眉道:“如此麻烦……你自己小心吧。”
婉贞心中自然有数:陈玉泉家世背景都不一般,平时与他们这几个人来往也不多,反倒是他引见的齐家疏与婉贞等人更为熟络亲厚。
而自己更能感到陈大才子对她若有若无的排斥人家从少年时就是名满京城的第一才子,开科考试时更是众人心中的三甲榜,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夺了头名。
即使这样,这种关键时候同为新进官员的陈玉泉也明白这种对峙的艰险,却能表现出对自己的维护同为青年官员同为新生力量的坚定和昂扬。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会败下。婉贞看着陈玉泉尚不自知的严肃面孔,顿感欣慰。
成宗皇帝正翻看杭州呈报,又问道:“越州牧何在?”
“陛下。魏鸿光大人昨日到京。现在午门侯宣。”程恩奏明。
“嗯。宣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