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言与少林相争平你破家之恨。”
  “小人只盼武当青云直上,少林将来再行坑蒙拐骗之术也当有所顾忌。”陆岷坦然道,“宋少侠若是愿意行商,小人必竭力相助;若是不愿,小人奉劝宋少侠一句,趁还未断粮之前尽快将那些灾民遣走,别为了‘仁义’二字毁了武当基业。”
  宋青书并未犹豫太久便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能养活这三万余人,我武当的颜面、我宋青书的颜面还没那么矜贵!陆先生何以教我?”
  送走陆岷之后宋青书独坐在房中沉思,片刻之后忽然摇头嗤笑。此时此刻,他竟是想到了上一世时在江湖上的名号——玉面孟尝。武当上下节衣缩食用白花花的银子替他堆出来的威名,行走江湖多年他出手大方地很,那时七叔也曾暗底里提醒过他要节俭,可他却从不听得入耳,只当是仗义疏财方是英雄本色。如今想来英雄狗熊早有定论,而在那之前怕是旁人当他是冤大头的情况居多吧?
  作者有话要说:  原创人物:武当管事陆岷
  编外话:佛道两家与朝廷争利,私收土地的事历朝历代都无法杜绝。这种情况越是到一个皇朝的末年越是突出尖锐。在此不过是一个春秋笔法略提一笔,本文的主题还是武侠。
  
  因为看了一些姑娘的回帖,多少代表了目前LJJ如今流行的一些小说的主流思想,有些话本来是有些不吐不快的,但既然有猫猫姑娘的长评珠玉在前,我也就不献丑了。只是私心在此想给很多可能会不满青书伪善脑残的读者以及很多喜欢青书慷慨任侠的读者分享几个故事:
  1、公元1282年,蹲了三年大牢的文天祥得到了忽必烈的召见,身为大元皇帝的忽必烈再次劝降他,并许诺只要他投降金银官位美女任选。这个时候宋朝已经灭亡很久了,很多人早就投降了个个都升官发财,其中就文天祥的老师留梦炎,赵宋宗室赵孟睢A约易约喝硕纪督盗耍糯壑倒壑械匚坏韧诟盖椎睦鲜Χ纪督盗耍奶煜槲纬拐阶詈笠豢蹋蠢硭邓部梢酝督盗耍丫×α恕H欢挥校钪毡簧保偎狼跋蚰戏焦虬荩本托蹋尤菥鸵濉R残碛腥嘶峋醯盟歉錾礨,他活着的时候南宋朝廷没怎么信任他,忽必烈却许诺了很多好处给他,谁人不怕死谁人不想活?房子、车子、票子、美女、权利,只要他点头,有多难?——这就是忠!
  2、公元1658年,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他的好朋友顾贞观知道他是冤枉的,立下志向一定要把他救回来。然而当时这个案子是顺治皇帝亲自定下的,要翻案谈何容易?顾贞观没有放弃一边与吴兆骞保持书信鼓励他要有信心一边又不辞辛劳地到宁古塔看望他,一边还在北京四处找门路到处求人所有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直至公元1681年,吴兆骞终于沉冤昭雪回到北京,此时距离他被流放已经过去了23年。也许有人觉得顾贞观也是个傻X,为了个朋友奋斗了23年,他最终得到了什么?除了朋友一句谢,再没有更多了。朋友嘛,再找一个不就是了?——这就是义!
  3、公元前227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脚步逼近燕国,燕太子丹为了保卫祖国请了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去了,结果刺杀不成自己被杀。也许同样有人觉得荆轲是个大傻X,为了燕太子丹给他的美女黄金就跑去送死了,美女黄金么,也要有命在才能享用啊!——这就是侠!
  4、公元1144年,陆游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俩感情非常好引起了陆游母亲的不满,借口唐婉三年无子逼着陆游跟唐婉离婚。古时母命大过天,陆游苦苦哀求都没有办法让母亲改变主意,最终只能跟老婆离婚。十年后,这对劳燕分飞的夫妻都已分别再娶再嫁,哪知一次游玩时两人竟又无意中遇上。心爱的女子如今已是旁人的妻子,陆游心中抑郁难解只好提了一阕词《钗头凤》。第二年,唐婉故地重游看到了这阕词,忍不住在后面也提了一阕《钗头凤》,回去后没多久,唐婉抑郁而终。也许有人觉得唐婉也是个傻X,十年了还放不下一个渣男不肯跟现在的老公好好过,最后还把自己郁闷死了。爱情么,哪有那么伟大的?现实点,明天起床我们都还要上班赚钱念书升学!——这就是情!
  谢谢大家!O(∩_∩)O~
    
    20、武当行商

  张三丰不曾料到他一时兴致所致的决定竟引来了这样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结果。宋青书在山下与那些灾民一起住了十日,回来拜见他时竟说要以行商养活这三万余人!好大的口气!“士农工商商为末,青书你何以起这心思?”不等张三丰有所回应宋远桥便已出言反对。
  “爹爹,若是还有别的办法孩儿也不会出此下策。”宋青书既然敢回来提这个建议便已做好功课。他当场取出今年三月以来武当自收容第一名灾民起花费银两的流水账与张三丰及武当诸侠算了一笔账,安置灾民、赈济衣食、延医问药、灾后防疫、开垦荒田……可谓是时时处处要用钱。这几个月以来武当花钱如流水,可即便再怎么节俭也毕竟是要养活三万余人,哪怕是将两个月后收上的秋粮全堵了这大窟窿也不过了这个冬天,除了开源实想不到第二个办法了。
  宋青书将账本一翻,武当上下都没了声音。谁都知道行商有失身份,只是所谓一文钱逼死英雄汉,除非可以不管那些灾民的死活,否则如今这情况总得想法子解了这困局才是。俞岱岩看一眼账本又看看面色不渝的宋远桥,低声道:“也不是非得行商吧!我武当派堂堂名门,此举终究是……”他摇摇头,不再多言。
  “何不劳烦师父修书请各大派帮忙安置?”殷梨亭忽然言道。
  经历过上一世流落江湖时的落魄,宋青书的确不曾想过这个办法。所谓正派之间的同道情谊,锦上添花时总是嫌多雪中送炭时往往稀缺。“六叔,那些灾民方经大难身体羸弱,未必能适应长途跋涉。更何况,各大派年景如何我等亦一无所知。”
  反而是张三丰生性随和这等小节皆不萦于怀,一摸长须笑道:“远桥你且宽心,青书愿为赈济灾民行商筹款实乃一片侠义丹心,何来低贱之说?若能活这三万灾民,便是要为师亲自沿街叫卖亦无不可。”
  有张三丰一句劝说宋远桥神色稍霁连忙向张三丰躬身行礼道:“师父何出此言?徒儿只是担心青书不知轻重招人笑柄堕了我武当威名。”
  “清风过耳!清风过耳!”张三丰无所谓地摆摆手,转头问宋青书。“此事你可有把握?”
  见太师父做主应允宋青书顿时松了口气,满怀信心地道:“孩儿打算收购茶叶以船运往泉州出售给色目人。海运贸易素有百倍之利,鄂中茶叶也极富盛名,只是这些年义军四起长江水道一向不太平;买卖才停了许久。但如今……”宋青书轻轻一笑,目光转向莫声谷。“七叔才与白莲教结下交情不至为难我武当,蒙古人不善水战,至于其他水匪更不值一哂!”
  武当上下都只是普通武夫于行商一道犹为陌生,宋远桥虽老于庶务以往所做也不过是与农事交道,他心中虽有疑窦却是几次发话都被俞岱岩、张松溪两人岔开了去。众人见宋青书侃侃而谈似是极有把握,竟只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将此事交给了一个年方十五、之前从未有过行商经验的少年。“既是如此,声谷你便与青书走这一趟。”想到莫声谷粗豪爽直宋青书年幼识浅,张三丰四下看了看,宋远桥打理武当事务分神不得、俞莲舟三日前已奉命下山送信、俞岱岩筋骨未复行动不便、殷梨亭生性稚弱还不如莫声谷,“松溪你也同往。”
  大事已定,离开紫霄殿后宋青书正准备下山却被俞岱岩身边的道童清风拦住了去路,说是俞岱岩要见他。宋青书稍一皱眉就明白了俞岱岩的用意,虽然明知这样的相见叔侄俩必然有一份尴尬在,可他也更清楚若是不能说服三叔,他必将为此愧疚终生。这绝不是宋青书愿意看到的。乖乖地跟着清风来到俞岱岩的斋堂却见除了三叔外四叔张松溪竟也在场,宋青书心中诧异而俞岱岩却是先向宋青书问起了行商的打算。“三叔虽不曾有行商的经验却也明白做买卖本愈厚则利愈厚,你的本钱何来?”见宋青书神色游移似不愿深谈,俞岱岩不禁沉下脸道,“方才在紫霄殿内你爹爹问话三叔替你岔开了去是因为清楚你爹爹为人方正,生意上的手段他必不能认同。可如今你连三叔也要隐瞒……”俞岱岩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他知道以他这个师侄的聪颖当能明白他的苦心。
  宋青书神色一凛,心知六叔稚弱七叔粗豪这两人好糊弄,但三叔见事分明四叔又心思缜密他的小盘算必然瞒不过他们,当下老老实实地道:“去泉州行商一来一回总要两个月,刨去这两个月武当上下必要的开支,侄儿能动用的本钱不过三千两。若是再扣去来往交通、交际应酬所需,这点银钱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了。所以,侄儿已借武当之名与茶农约定延后结账之期,三个月后结账,届时价格会比如今的茶价再高三成。”
  宋青书此举实与空手套白狼无异,竟还扯了武当的虎皮当大旗,俞岱岩与张松溪闻言一惊,顿时明白到为何在紫霄殿内回话时宋青书竟会遮遮掩掩。无他,此事若是让宋远桥知晓,宋青书小命能否得保都是两说。黑玉断续膏之事令两位师叔心知他们这个看似谦冲温文的师侄实乃胆大包天之辈,如今看来这胆大的程度仍远在他们意料之外。张松溪沉吟半晌,忽然道:“既是如此,此行便绝不容有失。青书,你有多少把握?泉州的情况你又了解多少?”
  “色目商人对茶叶的需求向来是多多益善,这几年义军四起,鄂中的茶叶已经好些年不曾送出交易。所谓物以稀为贵,只要我们能将茶叶平安送到泉州,这笔买卖侄儿有十足把握定能获利,并且是巨利!”宋青书坦然道。陆岷在武当十余年一向对武当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危害武当之事,而在上一世流落江湖时,宋青书也曾在泉州见识过色目人与商户往来贸易的情形,当真是通宵达旦昼夜不停,尤其是对茶叶与丝绸的需求,他们从来都是趋之若鹜不吝千金。
  张松溪行走江湖多年,见识更是远甚宋青书自然知道他所言非虚,当下道:“这一路多不太平,随行的弟子更要仔细挑选。”说完这句便向俞岱岩抱拳一礼,匆匆走了出去。
  张松溪一走俞岱岩便想提起黑玉断续膏之事,谁知不等他出言宋青书已经率先开口说道:“三叔,当时在大都侄儿万分确定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换了我武当任何一人都会愿意为三叔冒险夺回黑玉断续膏,不过碰巧是侄儿恰逢其会领了这功劳,三叔不必时时牵挂在心。”又做出几分哀怨几分自得的神情自夸道,“侄儿天分既高,习武一日的精进原就胜过旁人苦练十年之功,又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当是武林新晋一代的翘楚,这次受伤必是老天看不过眼,要我明白吃苦耐劳将勤补缺的道理,果然所谓天地不全人世有缺原是至理啊!”
  宋青书如此插科打诨俞岱岩更是哭笑不得,原先准备好的一番话如今真是半个字都说不出口了。他安慰地抚着宋青书的背心,许久才慢慢道:“汝阳王府的奴才阿大、原丐帮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