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寻没有再找黄药师解释,最后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答案,结束了,就这样吧。
他想着接下来或许他应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家人和武学上,林朝英和欧阳锋已经等他许久了。(话说,原来你这么早就把欧阳锋分在家人一类吗?)
带着两人回家一趟见了父母,慕容寻自觉自己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于是应欧阳锋之邀和他去了西域白驼山庄,林朝英则被留在了燕子坞和新父母等家人交流感情。
在白驼山庄,两人可是自由的比武论道,彼时,都陷入武痴状态的两人颇有点不管不顾的味道,天山上,断崖边,冰湖岸都有他们的身影。
生与死的距离,毒与医的碰撞,不同理念的冲击融合,两人在日日夜夜的直接相处中,培养出了另类的感觉,也可以说:友情之上,恋爱未满。
这样的以武论道,总算让两人在华山论剑后再次突破桎梏,进阶更高的武学境界,这对于两个武痴来说,再高兴没有了。突破了桎梏,原本梗在心中的那口气顿时消散无踪,或许现在慕容寻才能说一句——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悠然而放纵。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章 大理之行
这样的小日子过得尤其快,慕容寻与欧阳锋常常互相来往于白驼山庄和燕子坞之间,三年后,已满十八岁的正在白驼山庄谈论江湖轶事的慕容寻收到了家中金雕带来的紧急召唤。
知道家里人不会无缘无故给他紧急信息的慕容寻辞别欧阳锋赶回燕子坞,问清楚了父母才明了缘由。原来前段时间呆在燕子坞里的慕容清和白芷熏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来自大理。
事情还是三年前王重阳带着师弟周伯通到大理拜会南帝段智兴引起的,结果近段时间段智兴出家为僧,抛弃了身为一国之皇的责任,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尚且年幼的儿子身上。
小皇帝名段颜夕,不过五岁的年纪,还什么都不会,而段智兴带走了四大家臣,孤儿寡母的年轻太后和小皇帝又如何镇得住满朝文武?如此情况下,晋升为太后的前皇后方译聆想起了段氏皇族代代相传的密训,马上派了心腹之人秘密潜出大理去往苏州。这是无奈之举,却实在是大理皇室目前唯一的救命良药。
慕容寻是知道两家的渊源的,如今的状况容不下太多的思虑,他们耗得起但是就怕大理那边等不起,于是对于段智兴的不负责任和自以为是很是不以为然的慕容寻很是干脆的接下了远赴大理的任务。
一路风尘,慕容寻总算带着四大家臣赶到了大理。皇宫里,小皇帝高烧不退,太后即使心焦也只能强撑着朝廷后宫之事。方译聆知道儿子的高烧不退定是有人作怪,不管是中毒还是其他手段,总归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没用,保护不了孩子。
同时,她恨,恨段智兴,不是为他对自己的抛弃,而是他的轻易出走留下的烂摊子凭什么要她的颜夕承担?现在,只希望慕容家来人了,否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反正,段氏还有他段智兴在,大不了就是鱼死网破!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慕容寻出现在了方译聆和段颜夕母子面前,临危救援说的就是这样的吧。好在段颜夕的高烧不退虽是人为造成,却并不是中毒,而是宫中人对段智兴的试探,毕竟大理段氏和南帝的名号不只是说说而已。对于这样的结果,母子俩唯有冷笑以对:从此,南帝再非段智兴。段氏皇族,将会在段颜夕身上继续传承。
慕容寻的到来解决了段颜夕的困境,也帮助了他暂时坐稳皇位,但若要使大理长久稳固,还是需要慕容寻继续坐镇。
和家里通过讯息后,慕容寻还是决定留下帮助小皇帝。小皇帝年纪虽小,却在这一场变故中快速成长起来,最是恩怨分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投桃报李的,小皇帝敬封他为皇叔摄政王,虽然慕容寻并不十分在意,还是欣慰于他的心意。
在大理坐镇,主要依靠的还是慕容寻的武力和慕容家的势力,当然外人并不清楚势力所属,只以为是段家隐藏的。慕容寻在大理没什么事情,时间久了就习惯去看看小皇帝,久而久之也会教导小皇帝一些为帝之道,要知道慕容家本也是皇族之后。
偶然的一次,段颜夕向他询问练武中遇见的问题,虽然问题还是浅显的,但对于还是五岁的小皇帝来说已经足够难得。慕容寻怜惜他小小年纪,尽可能的帮助他,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他的好资质,慢慢的起了收徒的想法。
很快的,这个想法就付诸实践了。首次收徒,慕容寻很是重视,对于这个徒弟总是很有耐心。或许是段智兴的离开对他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对于慕容寻这个师傅,段颜夕很是有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坚持,充满了孺慕之情。
在大理的客居生活超出了慕容寻想象的安逸,除了教导小徒弟,偶尔还会去无量山看看,说实在的,除了父母亲人,他还有点想念欧阳锋这个朋友了。是的,是朋友。欧阳锋城府极深,寻常时间,喜怒不形于色,行为处事上颇为不择手段,这样的性格不但没有让慕容寻厌恶,反而很是亲近,这样的真性情,让慕容寻久违了。于是渐渐的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不拘武学经验,还常常会有各自相关的生活细节,也因此虽然两年不见,两人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却更深了,为他们之后的相处和关系的更近一步奠定了基础。
两年后段颜夕七岁,经过习武和帝王教育的他,在太后的帮助和慕容寻的支持下已经足够承担起段氏一族的传承。慕容寻在安排好一切后决定秘密前往西域,给欧阳锋一个惊喜。两年不见,也不知他如今武功如何。
说起欧阳锋,自然会想起还有一个欧阳克。慕容寻不知是不是他的到来改变了什么,这里的欧阳克不是欧阳锋的私生子,确确实实是他的侄子,只是同样的他父亲体弱多病而亡,母亲也郁结于心不久于人世。
慕容寻初次拜访白驼山庄时,欧阳克尚未出生,而后的三年却是常见的。因为他父母的关系,小包子多是由奶娘照顾的,通常有什么事情奶娘也会向欧阳锋汇报,一来一去的,慕容寻也和小包子熟悉了,两年不见,也不知欧阳克还记不记得他这个小叔叔。
白驼山庄还是和原来一样,西域的景色,总是和它的地域相关,屹立于莽莽,宛若永不倒下的硬汉,那个男人就是这样的吧,突然很想见见他的表情。
等到慕容寻进入庄子内,才发现欧阳锋早已备好酒水,只等他来了,看来白驼山庄的情报系统也不是吃素的。
“就等你来了,好酒一杯,请君品鉴。”欧阳锋手执白瓷酒杯,内劲聚于指尖吞吐而出,酒杯急速旋转着向慕容寻而来。
微微一笑,慕容寻将白虹掌力运于手掌,力道曲直如意,酒杯顺势收于手中,仰首,举杯,一饮而尽。反手送回道一句:“久违了,欧阳。”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 收徒欧阳
尽管两年里不断有着通信,但毕竟还是和面对面的谈论不同。许久未见面,本以为有很多话要说,真的坐下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时相对无言,两人只好坐对饮酒。没一会儿,慕容寻的注意力就被从门外进来的小人儿给吸引住了。
小小的孩子,玉雪可爱,穿着精致的白袍,领口袖口围着毛绒绒的白狐毛,衬得本就粉嫩的脸蛋愈加惹人怜爱。偏偏这孩子脸上还扬着一抹温文尔雅的微笑,若是放在成年人的脸上那是君子如玉端方,而在一个五岁的孩子脸上却显得故作成熟,正是雌雄莫变的年纪,小包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想要好好抱抱啊。
“你是——小叔叔!慕容小叔叔!”欧阳克显然还记得慕容寻,“小叔叔,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我,克儿好想你。是不是叔叔欺负你,所以你都不来白驼山庄!”小包子一边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控诉的看向欧阳锋,一边还自动自发的向慕容寻怀中扑去。
“你这混小子,有事好叔叔,没事就坏叔叔,现在又在你慕容叔叔面前诋毁我,当我拿你没办法?恩?”欧阳锋斜眼睨着一向疼爱的侄子,真是无法无天了,居然这么毁坏自己亲叔叔的形象,欠教训!
“哪有!侄儿这是为了向慕容叔叔表达思念之情,正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这么回事儿!”欧阳克不服气的反驳。有了慕容寻做盾牌,小包子立马气焰嚣张起来,末了,还狠狠的点了点头以示肯定。
“哦~原来慕容叔叔在你的心里这么重要?既然如此,你就给我做徒弟如何?”慕容寻顺手捏着小包子的脸,凑近问他,眼中满是戏谑之色,脸上却是一本正经的表情。
“好啊,克儿就给你做徒弟好了。”出乎意料的,回答他问题的竟然是欧阳锋。慕容寻抬头看他,脸上还有掩饰不住的讶异。欧阳锋的眸中显示着再认真不过的意思,慕容寻寻思着这件事的可能性,突然觉得还不错,可行性很高啊。
欧阳克本身骨骼清奇,资质不凡,又有白驼山庄家学渊源,底蕴深厚,若再加上欧阳锋和自己的教导,想必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当然他也不会允许原著中的结局出现在自己的徒弟身上。
“那就拜师吧。”慕容寻一语定下此事。拜师礼虽然重要,慕容寻却没有太过纠结于细节,只让人准备了重要的东西,次日就在白驼山庄举行了正式的拜师仪式,之后又让人传信给燕子坞的慕容家和远在大理的大徒弟等人。
这一年,慕容寻二十岁,欧阳锋二十四岁,段颜夕七岁,欧阳克五岁。
欧阳克已经五岁,从小在白驼山庄长大的他自然也是浸淫在武学和毒术中成长的,尤其还有那么一个精于毒术的武痴叔父在。原本在大理时,慕容寻想着自己的大徒弟段颜夕长于深宫,难保不会“中招”,所以他交给这孩子的除了武学之外,医术也是很重要的一项。而欧阳克自小接触各种毒术,虽然有“以毒攻毒”一说,但是这样也很容易造成自身伤害。说来两小年纪相近,都是家族底蕴深厚,又缺少玩伴朋友的人,如今,成了师兄弟,不如好好相处相处,对于以后绝对有着可以想见的好处。何况,他总不能扔下徒弟不管不是?
有了打算的慕容寻,就开始竭力邀请欧阳叔侄入大理,说尽各种大理的美好之处,美食,美景,高手(天龙寺那帮老和尚就这么被卖了),都不见欧阳锋动心。就在慕容寻觉得泄气的时候,欧阳锋带着打理整齐的欧阳克出现在慕容寻身边,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等着慕容寻说话。
“你是决定和我一起回大理吗?”慕容寻还是决定好好问清楚,免得白高兴一场。
“你说呢?”欧阳锋瞟他一眼,尽显高手风范,话完只摸着自己手中的舌头杖,余下欧阳克小包子抬头左看看师傅,右瞧瞧叔父,最后小包子在心中摇头叹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啊!——话说怎么还不出发?!本小公子还等着见那素未谋面的师兄呢!
有着小包子的加入,一行人没有快马加鞭,而是统一乘坐了慕容家改良了的马车——减震、快速、大空间、装饰精致、温暖舒适(等等,各位尽管发挥想象力吧)。路上,慕容寻给新晋二徒弟欧阳克讲述了“慕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