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文佑:“……”
卓道南说了声抱歉:“那麻烦您了,我们先行动。”
余文佑尴尬的说:“对不起,我刚来这里教书,不熟悉周围环境,帮不上忙。”
卓道南笑了笑:“没事儿,打扰了。”说完就走了。
余文佑远远看着,一行人有十三四个,都穿着迷彩服,往山路那边去了。并没有看到警察,估计警察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早就上山了。
到了下午,赶集的人渐渐回来,说起这桩八卦,居然也没什么线索,估计是别的村路过的老乡正巧看到,顺手报的警。村里没什么娱乐,有新闻自然很关心。谁料一直没有消息,大家只好先睡。等到晚上十一点多,搜救的人带着三个伤员走到仡熊村,村里又热闹起来。余文佑听到动静,起身去看情况,没想到一行人正往他这边走来,同行的还有村长和书记。
书记看到余文佑就说:“小余老师,今晚怕要麻烦你一下。有三个旅游的,在山里滑到旷下(注1)。刚找着,有一个摔了腿不好移动。再加上今晚有云看不见月亮,这个点走山路太危险。我的意思是就在教室里对付一晚,明早再走。”
下午下了雨,众人身上都湿漉漉的。山里十月的天气绝对称不上温暖,余文佑忙道:“要不要升个火大家烤一烤?教室里空旷,也没个垫的,睡下反而要感冒。不如升火坚持到天亮。伤员倒是可以睡在我屋里。”
书记想想也对:“那就在院子里升火吧。”
余文佑指着后院道:“当时屠则在我那面弄了个木制的大露台,掀开中间部分,有个烧烤炉。就在那里吧,坐在木头上更暖和。火升大一点也可以稍微眯一下。”
这个提议很现实,一行人又急冲冲的跑到后院。余文佑赤着脚出来掀开正中间的木板,果然有个烧烤炉。一个警察笑道:“神仙享受!”
余文佑笑了笑:“都是设计师弄的,我可想不到。”
说话间,村里的人已经扛了一把干柴过来,打火点着。暖气一烘,喷嚏声不绝于耳。村长又叫了一个人提了一袋红薯,算是给他们充做夜宵。搜救人员自然是带了干粮的,可那个哪能跟烤红薯比?大家都高兴的埋红薯,熟练的手法一看就是经常跑外面的。一个领头模样的警察塞了一把钱给老乡,老乡也不客气的收了。→_→,军民鱼水一家亲其实略传说,纪律问题更加现实。反正没几个钱,懒的跟村里人歪缠。
村里人都睡的早,明天还要趁早做农活,余文佑便对村长等人道:“叔叔伯伯们先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村长摆手道:“不行,你明天还要上课呢,赶紧睡觉去。”
余文佑笑道:“不要紧,我年轻。还是您先回去休息吧,我正好跟年轻人玩一玩。”
村里人早看完了热闹,推辞几句还是走了。的确明天早起还有农活等着,熬夜ting辛苦的,实在犯不着。
警察和武警都有制服,在火光的照耀下,三个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就格外显眼。三人都很沉默,也离火堆很远。警察和武警们早嘻嘻哈哈的围着火炉吃红薯,心情看起来都不错,就是没人愿意搭理这三人。余文佑相当理解,没事儿玩什么驴行嘛!出事了又一大票警察搜救,这回还请求了武警支援,是觉得基层公务员太清闲还是咋地?三个人还都板着脸,没啥赔笑的神色。
武警卓道南早就心里嘀咕,刚捡到他们的时候就是这样,真是的,搜救人员找了一整天,心情不好稍微发了两句牢骚而已嘛,做什么一副仇视人民子弟兵的模样!好吧,虽然看起来领头的那个赔了不少笑脸,可卓道南还是感觉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难道是神经过敏想太多!?不过他们看到搜救人员的时候真的很意外,那错愕的表情不是装的,其中一个还说他们手机摔坏了没报警,到底是哪个活雷锋报警了?也算三人命大。可这三个奇葩,就这样惊险的捡回一条命,竟都是一张死人脸,世界真是太玄幻了。
卓道南跟余文佑早上的时候有一面之缘,又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很自来熟的说:“余老师,你家有水不?我水壶干了。”
余文佑说:“呃,我去烧,抱歉,疏忽了。”
忽然,那三个驴友里年长一点的那位说:“您好,麻烦也给我一杯水可以吗?”
余文佑点头应了。回屋先把烧水壶架上,又端了两个杯子出来,分别递给了卓道南和那个驴友。驴友一饮而尽,顿了一下,对余文佑道:“余老师是吧?我叫游鹤轩,脚受伤了,能在这里借住两天吗?”
余文佑说:“我去问问村里吧,我这里是单人宿舍,只有一张高chuang,对付今晚休息好说,养伤恐怕不方便。”
“我打地铺可以吗?”
这么一说余文佑倒不好拒绝,只得道:“我去铺chuang。”客厅有一点空间,把桌子收起来,椅子推到一起,三个人住都够了。一时打好地铺,两个年轻点的人搀着游鹤轩走进室内,余文佑才看到他们满身泥泞。游鹤轩抱歉的说:“弄脏你的屋子了,对不起。”
余文佑摇头道:“不要紧。你们要洗个澡吗?我这里有干净的新衣服,不过款式比较传统,介意不介意?”
游鹤轩点头道:“万分感谢。”
余文佑打开衣柜,拿了三套衣服出来。妹纸们要知道自己充满爱的手工衣服就这样被他送人,肯定伤心透了。余文佑又是一番想法,他早就分不清哪件是谁做的,可至少明白穿了谁的不穿谁的,必须惹麻烦,不如拿做了好事,天下太平。
三个人折腾了一番,终于倒在地铺上。游鹤轩缩在温暖的被窝里,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长吁了一口气,这算死里逃生了,真够命大。一整天折腾加上雨水的袭击,尽管心里还有许多惦记,还是累的瞬间就睡着了。
☆、第10章 闲谈
这几年开始流行驴行,出事的着实不算少。常规来说,如果没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菜鸟,最好跟随老鸟行动。可总有那么多人不听人劝阻,自我感觉良好,因此这几年警察和部分军队的日常任务中又添了一项搜救,想想都肝疼。但是官兵们素质真的很不错,当听闻伤患已经睡下,他们连聊天的声音都压低了许多。排好班后,能去休息的围在火边打盹。人太多,余文佑被搅了一下,睡眠不算好的他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索性搬出一个砂锅来,架在火上,给大家煮砂锅腊肉饭吃。
这一煮不要紧,睡着的人都被他做饭的香味刺激的醒了过来,齐齐围着火巴望着锅里冒着异常香气的食物。米饭是南方人的命根,不管吃多少好吃的,没有一碗扎实的饭压下去,总觉得吃不饱。何况余文佑储存的腊肉都是上品,要不是关了后门,伤患都能被他刺激醒来。
武警里的那位卓道南压低声音问:“你这里隔音好不好?”
余文佑点头:“做了很好的隔热,所以隔音一级棒。大家别大喊大叫,平常说话应该吵不醒他们。我去把客厅门关上,更安静点儿。”
卓道南给出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其他的人纷纷加入了聊天队伍。
警察里领头的姓杨,四十来岁的年纪,大家管他叫杨队。闲着也是闲着,就找余文佑聊天:“小伙哪里人呀?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来这里教书,家里放心不放心?”
余文佑笑笑:“荆南的。家里没人了,到哪都一样。”
杨队momo鼻子,问不下去了。
卓道南接上:“我也是荆南的,你荆南哪块儿的?”
“西边,你呢?”余文佑看着眼前的大个子,有点不相信他是南方人。
“北边,靠近荆北拉。”卓道南笑问,“你打哪弄来的腊肉?比别的地方的都香,是老乡自己熏的吧?卖不卖?”
余文佑丢了一句“等一下”就跑了。不一会儿,又拎着两个塑料袋回来,一个递给卓道南,一个递给杨队,“腊肉没有多少拉,我这里做饭不方便,还得靠那个混日子,不好匀给你们。袋子里是菌油,你们经常值班,老是吃方便面,挑点菌油放面里多少能增加些滋味。”
杨队赶忙摇头:“不行不行,蘑菇不值钱,收了菌油好的都要二百来块钱一罐了,我们哪好意思收你个小后生的东西。你在这里支教日子比我们在县里还辛苦呢。”
卓道南也笑:“快拿走快拿走,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别招的我犯纪律。”
“我有一冰箱的储备粮,你们不帮我解决了,我吃到猴年马月去。”余文佑顿了顿又说,“我爸爸也是警察,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他。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回家吃饭都狼吞虎咽的,边上的人都难受。我不算群众,咱们是自己人,别跟我客气。”
杨队和卓道南对望一眼,都猜到了什么。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个年轻点的警察赶忙笑着插话:“卓连长,杨队,咱们就收了呗,好歹是自己人一点心意。下回余老师到县里玩,只管找我们去,管吃管住管玩,新时代的好三陪!”
说的大家都笑了,气氛一松,似乎菌油都变的无足轻重。一群年轻人纷纷开始侃大山。说的大多是执勤时遇到的各色极品,一个个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天麻麻亮时,村里有人开始活动,还有趁着雨天去山里采蘑菇的人。余文佑忽然想起什么,跳起来开始赶人:“你们回吧,下次来玩。咳咳,不要村里人看到你们提着菌油……”
杨队一呆,看了看手里的塑料袋:“为什么啊?”
卓道南嗤笑一声:“警察同志!您老要判案的,这都看不出来?村里哪个姑娘送的?”
余文佑脸一红:“呃……很多……快走啦快走啦!”失策,昨晚一时激动,没想到他们这么多人,撤退时多少要吸引人的目光。虽然他的确吃不完那么多菌油啦,但是偷偷送人,还很可能被姑娘们的妈妈婶婶抓了现行,怎么想都怎么觉得诡异。只好趁着天没亮,统统赶走,以减少目击证人。
看到余文佑的窘态,众人狂笑。尤其是卓道南,笑的直拍大腿:“余帅哥,你敢收不敢认啊?太不带种了。”
余文佑:“……”
杨队年纪更大,人自然更持重,不好意思再调侃人家,反而催促着大家逃离“现场”。卓道南走了几步又折了回来,晃着手里的手机问:“余老师,你电话多少?咱留个联系方式。”
余文佑报了电话,又记了卓道南跟杨队的电话。挥挥手把人送走了。农村的早上时间宝贵,学校离村民住的地方也略有一点距离。一群人离开,村民大多看一看就算了。何况他们手里本来就有装备,光线不好,又隔了一段距离,大家居然都没发现。余文佑大大松了口气,怎么搞的跟做贼一样!
今天周一,余文佑一晚没睡,仗着年轻没什么所谓。照常在村里跑了一圈,回来做早饭。家里还有三个客人,便用电饭锅煮了一大锅鸡蛋粥。做好了只在门上贴了张纸条,自己在厨房里随意吃一碗就拍拍屁股上课去。一个多月的教学生涯,余文佑总算mo着了一点点头绪。总的来说工作量非常大,远超过普通的老师,不过乡下没什么娱乐也没什么琐事,要没有点工作估计闷的疯掉。工作主要集中在备课上,改作业他实行的政策是四年级改三年级的,以此类推,他就改一年级的。当然,统共十几个学生,改作业并非大工程,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调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