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园他们一见秦朗是往老师办公室的方向跑,吓得赶紧收拾了冰车要回家。没过一会儿,马淑春就被秦朗带过来了,看到杨刚手上的伤,马淑春先把杨刚骂了一顿,骂他不长眼睛,万一伤到弟弟怎么办?
杨刚气的和马淑春顶牛,还指着秦朗大骂:“谁让你多管闲事?!”
马淑春见杨刚骂秦朗,立刻给杨刚一巴掌,说道:“要不是秦秦叫我来,你还不得和梁园他们打起来啊?”梁园的爸爸梁碧晨,出了名的护犊子,哪怕自己孩子先出手要是让他知道梁园被打了,也得闹上来。
杨刚气呼呼的拿起冰车就回家了,理都不理秦朗。
秦朗被舅妈刚才骂四哥的样子吓蒙了,还觉得自己被四哥骂很委屈。明明是为了帮四哥怎么还不领情呢?
杨刚觉得小屁孩儿就是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要是让自己同学知道都这么大了,打架打不过还请家长,还不丢人死!
这天晚上,舅妈做了酸菜炖排骨,使劲的叫秦朗过去吃饭。秦朗闻着香味儿脚下就不由自主的想蹭过去,哪知杨刚一个眼神瞟过来,吓得秦朗不敢动了。
马淑春叫了秦朗半天,到底也没叫来这个大外甥。
小孩子没有隔夜仇。第二天醒来秦朗又没皮没脸的往杨刚身边贴,受不了他的腻乎劲儿,杨刚又带着秦朗玩儿。
转眼杨刚和秦朗到这里已经半年了,杨刚个子见长,秦朗也长了一点,可还是差了杨刚一头。没过多久高中也放寒假了,学生们都走了之后老师也没事,各自收拾东西回家过年。
要大半个月的不见四哥,秦朗临走了还有点舍不得,最后被杨思凤拉上车子带走了。
这个年是秦朗过的最着急的年,恨不得马上就开学赶紧回学校见四哥。总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的过了正月初十,秦广带的毕业班要回学校补课了,一家三口又骑着摩托车回到了高中。
过了这个年,秦朗已经七岁了。不过他生日小,是腊月底,所以仅仅五周岁,比班上的孩子都小很多。杨思凤怕秦朗上学跟不上,私下里和秦爸爸商量着下个学期升学的时候让秦朗再在幼儿班上一年。
杨凯他们回来的比较早,等秦朗到的时候四哥早就到学校了。秦朗蹦下摩托车都没来得及回家,一头扎进杨刚的房间,嘴里还嚷嚷着:“四哥,我回来啦!”
杨刚正抱着一个箱子坐在床上,听到这么大的动静回头对秦朗招手,说道:“秦秦,快点过来看。”
秦朗绕过了桌子,一下爬上床。只见杨刚抱着一个大纸箱,箱子里竟然是一只黑色的小奶狗!小狗窝在厚厚的垫子上,正瞪着黑色的大眼睛扒在箱子边呢。秦朗惊得哇哇叫起来,刚想伸手去摸小奶狗就被杨刚打掉了手。
杨刚说:“你小心点。才断奶!”
秦朗吓得缩回了手,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伸出手小心地摸了摸小狗的小脑袋。这只小狗太小了,被杨刚抱在怀里,还没他两只手那么大。把它放在床上,走路跌跌撞撞的,可爱的模样让秦朗爱不释手。
要是放在现在,秦朗肯定会说:“萌!太萌了!”
哥俩给小狗想了半天名字,最后决定叫乐乐。乐乐是杨刚从他奶奶家抱来的,刚断奶一个星期,是同窝里最俊俏的小狗。
杨思凤怕孩子长不高,给秦朗买那时候比较贵的雀巢奶粉。两千年左右,杨思凤一个月的工资才七百多块,一袋奶粉要三十多,可不是谁家孩子都喝得起。可是自打有了乐乐,秦朗想方设法的把他妈给他冲的奶粉省出来小半碗,偷偷地倒进乐乐的小碗里。
乐乐欢快地舔着牛奶,粉色的小舌头飞快的一伸一缩,上唇蘸着一层奶渍。
乐乐只是一条普通的小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很快就长得一条小板凳那么大。这个春天,杨刚带着秦朗和乐乐在东山上撒欢。因为秦朗总是喂它吃的,乐乐把秦朗也当成了主人。秦朗学着四哥那样吹个口哨,乐乐欢快地冲他跑过去,扑在他身上,秦朗顺势一倒,和一条小狗在地上打滚。
开学之前,杨刚换了名字,改名叫做杨琨。因为这个“琨”太想“棍”了,害得他有了一个外号“杨火棍儿”。对于杨琨的改名,老师和同学们一开始不习惯,总是叫错。连杨思凤都经常喊:“杨刚,过来吃好吃的。哎呀我又忘记你改名字了。”
秦朗得意的笑,因为他丝毫不会有这种苦恼。从认识杨琨的第一天起,秦朗就管他叫“四哥”。不管他是叫“杨刚”还是叫“杨琨”,都是他的四哥。
作者有话要说: 当初四哥的原型也是各种嫌弃我~╥﹏╥。。。 都不带我玩儿哼唧~所以某夏觉得这章也可以叫做《第一次遭嫌弃》
不过还是秦秦过的幸福啊~
某夏终于回家啦~今天双更~晚上还有一更哦~
☆、第五章
这天下午的放学铃刚一响,秦朗就把课本卷吧卷吧塞进书包,铅笔来不及放进文具盒直接丢进书包。讲台前的金老师还在布置家庭作业,秦朗已经一只脚跨出课桌随时准备冲刺。
好不容易听到金老师说:“放学吧。”秦朗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直接冲到四年级的班门口。杨琨刚刚放学没多久,学生们都没走呢,秦朗个子小小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可惜总被要走出门口的学生又冲了出来。
秦朗着急的满头大汗,站在外面就大喊道:“四哥!四哥!”
同杨琨一起做值日的刘小川抬头看了一眼,打趣道:“杨琨,你家那小屁孩儿又来找你了。”
杨琨早就听到秦朗的动静了,明明知道他在着急什么,偏偏不肯答应。好不容易等学生都走了,只剩下值日生还在忙碌,秦朗终于进了四年级的教室。
“四哥。”怯生生的,不敢咋呼。秦朗还记得上次窜进他们四年级的时候回家被杨琨骂了一顿。
杨琨潇洒地把扫帚甩到墙角,提起书包对刘小川说道:“我先走了。”说完就捏着秦朗的后脖颈走了。
不怪秦朗今天这么着急,中午哥俩儿就说好了放学了直接上东山。已经快四月了,山上的杏树开了满树繁花,远远看去半面山都像是披上了彩霞。有时候风从东山那边吹过来,走在路上的秦朗都能闻到花香。
俩人没有走平时回家的那条乡间小路,而是绕道上了东山。春天里风有点大,杏花的香味愈来愈浓郁,秦朗举着小鼻子用力吸着。
绕过好多弯路,俩人终于到达那片杏树下。像是被这景色感染,一向喜欢叽叽喳喳的秦朗也不再说话。杨琨把书包放到树下,抬头看着繁花,正好又有一阵风吹来,花瓣缤纷飘落,挂在少年肩膀。
很多年之后,秦朗和四哥一起去日本旅游,正好赶上了樱花绽放。俩人学着日本人在樱花树下铺了餐布,摆着寿司美酒。可是在秦朗眼中樱花再美都不及七岁那年杏花树下四哥对他的回头一笑。
到底是小孩子天性,秦朗忍不住想伸手去摘花,被杨琨看到打了一巴掌。
“等到杏子熟了咱们再来,你现在摘花就没有杏子吃了。”
下山的时候秦朗一步一回头,风中花的香气还没散去。这景色太美,记了很多年。
杨树叶子转眼就长到巴掌大,感觉开学没几天又到了五一劳动节。在全国没通行法定假日的时候,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是除了暑假寒假最受孩子们期待的节日,因为能放整整七天。田里的玉米已经长得一人多高,把那条上学的小路都占领了,孩子们只能绕道到公路上。
最担心的莫过于杨思凤。她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儿子秦朗,生怕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偏偏工作又使她不能来回接送孩子,所以一再叮嘱杨琨一定要看紧了弟弟,路上小心。
这么走了有两个星期,一直风平浪静,毕竟这条路上过往车辆还不是很多,杨思凤也就放了心。可是没多久竟然就出了一件大事,秦朗的路上差点被车子撞了,可是秦朗人好好的,反而是杨琨头破血流。
这天中午,杨思凤已经做好了午饭等秦朗回家就开饭,哪知正在盛菜的时候就听到秦朗一边跑一边哭喊的声音。杨思凤吓得一个激灵,把手中的锅子丢到一旁跑了出去。
秦朗跑的满头大汗,汗珠流进眼睛里都顾不得疼,一张小脸已经涨得通红。马树春也听到了动静,忙出来看看,只见到秦朗一个人,问了句:“你四哥呢?”
秦朗一听这话就哭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断断续续的说:“四哥……被车……撞了!”
马淑春一听就急了,吓得脸色苍白,嘴里喊着:“杨老四快点出来!”一边又问秦朗:“在哪儿呢?什么车撞的?”
秦朗也被吓得不轻,哭着说:“就在路上呢……都是血……”杨凯和秦广听了,连忙各自跨上了摩托车,杨思凤一边给秦朗抹眼泪一边说:“到底怎么回事,你快点说啊!”
秦朗一看爸爸和老舅都要接四哥,闹着也要去,一时之间场面极其混乱。还是秦广大喝一声:“你老实在家呆着!”
秦朗一直打着嗝,一边哭一边说:“本来是我……快被一辆车撞上了,四哥跑过来把我推一边去了,然后他就被擦的浑身是血……”
马淑春急的满脑门子汗,问道:“到底是什么车啊?!”
秦秦一边抽噎一边说道说道:“……自行车……”
杨凯和秦广刚上公路,就看到不远处围着一大群的人。把车子停到一旁挤了进去,只见杨琨的大腿和胳膊上被擦掉一层皮,渗着血,此刻正呲牙咧嘴的喊疼。站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学生,低着头不敢动。俩人把杨琨扶上了摩托车,忙向乡医院赶去。
杨凯看到杨琨的时候已经放下了心,虽然满身是血很吓人的样子,其实受的伤并不重。赶到乡医院之后,立刻找医生做消毒,药水一碰到杨琨就疼的不住地往回缩,被杨凯和秦广俩人生生按着,终于上了药,缠了厚厚的绷带。
回观在家里等着消息的几人,都是食不下咽。杨思凤一听说杨琨是因为秦朗出的事,举着扫帚又是想把他揍一顿,还是马淑春拦了下来。秦朗因为担心四哥,一直哭着不肯吃饭,直到快两点杨凯和秦广把人带回来大家才放下了心。
杨琨被扶着下了车,走路还一瘸一拐的,马淑春一听说只是被自行车撞了倒地时候受了伤,也就不太担心了。还好脸上没有受伤,不然留下疤就太难看了。
撞人的是一个初中生,那时候秦朗想横穿马路,他刹车不及,眼看着就要把人撞出去杨琨急忙跑过去把秦朗推到一边,反而是自己来不及躲。那个初中生一看自己撞了人吓得魂都没了,人很快就围了上来,他也不敢逃跑。倒是杨凯,教育了几句就放他走了。
虽然伤不重,但是杨琨暂时不能去上学了。秦朗心里一直很愧疚,要不是自己当时调皮四哥就不会受伤,事后杨思凤把他好一顿“教育”,秦朗连续两个星期都是夹着尾巴的。
没有四哥的日子秦朗上下学只有自己,大院里其他孩子和他都不是一个年级,小孩子之间的团体分明,秦朗平日里只跟着四哥,对另外一些人并不感冒。在他来看,那些孩子没有四哥帅,更没有四哥聪明,整天只知道在操场上来回瞎跑——他们去大河里抓过鱼吗?去东山上偷过栗子吗?知道怎么烧虾子吃吗?
哪怕是请假在家,杨琨也不曾松懈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