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着,”朱慕昭叫住了走到门边的余舒,扶额道:“我不是不信你,只是以防万一。罢了。你与这孩子倒有一番孽缘。你愿意为他求情,姑且让他多活几天好了。”
他不愿让余舒认为她只是他手中的傀儡,惹来她的逆反之心。再者。他需要的也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继承人。她越是刚强,他越是放心。
余舒站住脚,摸了下左手食指上那枚不起眼的指环,回过身。脸色稍霁。她走回去将孩子又抱了起来,不顾他哭哭啼啼直打嗝。语气缓和道:“司天监想来是没有关孩子的地方,我把他带走了。”
朱慕昭这回没有阻拦她,摆手随她去了。听着孩子的哭声渐行渐远,他疲惫地闭上眼睛。随着登基大典的日子越来越接近,他很清楚地察觉到自己的虚弱,这种虚弱不是因为身体的衰老。而是精神上的不济,他能预感到他的时日不多了。
历代大提点。自拥有《玄女六壬书》以来便鲜有长寿者,往往会在新帝登基,卸任之后不出一年便与世长辞,有是暴毙而亡,有是旧疾复发,更有在睡梦中不知不觉死去的。
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题,朱慕昭一直将它视作来自宁真皇后的诅咒,诅咒他们这些违背她的遗言,擅自孕育天命太骨又滥用《玄女六壬书》的继承者。
太曦楼顶层的灵堂里唯有一块牌位上没有刻字,那其实是宁真皇后的灵位。他们尊崇这个一手建立了司天监的女人,那空白的牌位,代表着他们的敬畏。
***
余舒抱着孩子回到家,进门就让人到赵慧那里去借用奶娘,贺小川一岁多了,能吃些米糊糊,再加上赵慧更情愿亲自喂养,奶娘多半就成了摆设,正好省了余舒的麻烦。
北大厢的丫鬟们见到余舒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回来,惊得下巴都掉了。那孩子兴许是饿了,一双小手紧紧地揪着余舒的领口,一个劲儿地往她胸口拱,哼哼唧唧好不可怜,鑫儿和林儿心惊胆颤地看着余舒皱着眉毛盯着那小娃娃,生怕她一不耐烦,会把孩子丢出去。
“姑娘,让奴婢抱着吧,您先进去擦擦汗换身衣裳。”芸豆实在看不下去了,伸手上前。
余舒犹豫了一下,便要将孩子交给芸豆,谁知小家伙认准了她似的,两腿用力一蹬,居然就从她怀里站了起来,两只藕节似的小胳膊紧紧地搂住了她的脖子,嘴里“噗嘛噗嘛”地嘟囔着不肯下来。一股奶香扑进她的鼻子,她眨了眨眼睛,“嗤”地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她的脸上好似冰霜消融,就连眉心的火焰都柔和了几分。
这样天真无邪,还不分善恶的小孩子,她怎么会忍心扼杀他呢?她有一句话骗过了大提点,她的确不是菩萨心肠,可她从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罢了,还是我抱着吧。”余舒托住他的小屁屁掂了掂。
于是赵慧闻讯带着贺小川的奶娘刚过来,进门就见到余舒膝上坐着个胖娃娃,她手里拿着小勺子在喂他水喝。
“唉哟,这是谁家的小宝贝啊?我瞅瞅,”赵慧凑上去,伸出手指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看出他是饿坏了,连忙让奶娘上前接过去,大概是那奶娘身上有股子奶腥味,小家伙这回没扒着余舒不放,扭头就投入奶娘的怀抱了。
“捡来的。”余舒放下小勺子,嫌弃地擦了擦衣领上蹭到的口水,胡扯道:“我回来路上看到街边有个大篮子,听到孩子哭得凶,就把他捡回家了。”
赵慧哪里会信她鬼扯,瞪她一眼,转身去看奶娘怀里的孩子,约莫有八九个月了,是个带把儿的小子,白白嫩嫩长得十分可爱,但见他身上裹得小被子丝薄柔软,穿的小衣裳针线缜密,就知道不可能是弃婴。可若不是弃婴,谁家孩子这么大点儿放心交给别人照顾呢?
赵慧一脸怀疑地盯着余舒:“你跟我说实话,这孩子到底哪儿来的?”
余舒站起来跺了跺发麻的腿脚,叹口气告诉她:“这孩子的爹死了,娘跑了,没人要他,我才把人抱回来的。”
“天可怜见的,”赵慧顿时母爱泛滥,没再怀疑她的说法,一边帮着奶娘给孩子拍背,一边问余舒:“叫什么名字啊?”
余舒歪头想了想,“就叫杨过吧。”
“孩子他爹姓杨?”赵慧半信半疑地看着她。
“不啊。”
赵慧笑骂她:“那你乱给人家取什么名字,这是能开玩笑的吗?”
余舒轻哼一声,起身往屋里去换衣服了,任性地丢下一句:“反正他这条小命是我捡回来的,我爱叫什么就叫什么,不叫杨过,就跟我姓余叫余过吧。”
赵慧同一屋子丫鬟大眼瞪小眼,小余过美美地趴在奶娘胸口打着奶嗝,浑然不知自己从今往后就要改名换姓了。
。……
傍晚,贺芳芝和余小修从医馆回来,一进门就听说余舒抱养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娃娃,余小修兴冲冲地跑去北大厢看热闹去了,留下赵慧对贺芳芝唉声叹气——
“你说她一个未婚的姑娘家,怎么能养孩子呢,养就养吧,还非要跟她姓,竟是要当成儿子养了,难不成她日后都不准备嫁人了?”
贺芳芝却比她看得开,“随她高兴就好,嫁不出去就不嫁了。你别整天在她耳边念叨,又不是不知道她吃过多少苦头。有些话我说了你别不爱听,她如今官做得这样大,一般男子哪里配得起她。再往高处看,就是王爵公侯之家,可是那样的人家,怎么会容得下她。”
赵慧心疼余舒不比他少,被他说了两句便软下心肠,比起嫁不嫁人,自然是余舒过得好不好更要紧。
“可她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吧,将来小修也是要娶妻生子,等我们两个都老了,她连个做伴儿的人都没有,那怎么能行呢。”
“先不着急,等等看吧,兴许是缘分没到呢,就像我们俩,不也是耽搁了半辈子才遇上的么?”贺芳芝牵过了赵慧的手,环着她的肩膀,有感而发:“若是缘分到了,再晚也不迟。”
夫妻两个坐着发愁,余小修那边却在傻笑,不为别的,余舒告诉他要收小余过做养子,于是余小修就提前升任做舅舅了,和他们的义弟贺小川不一样,这可是差了一辈呢。
“姐,我真能当他舅舅吗?”余小修跪坐在罗汉榻上,伸手护着爬来爬去的小余过,两只眼睛贼亮贼亮的。
余舒长手一捞就把小余过提溜起来,让他坐在她腿上,指着余小修道:“叫舅舅。”
小余过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咧嘴冲着余小修傻笑,露出几颗雪白的乳牙,口齿不清道:“唧唧啾。”
余小修立马笑开了花,伸手搂过小余过,一把将他举高了,“我当舅舅啦,哈哈哈!”
“唧唧啾!”小余过配合地挥起小拳头。
屋里几个丫鬟掩嘴偷笑,余舒不禁也扬起了嘴角。就这样热闹地过了一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余小修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余小修走后不久,小余过就打着哈欠趴在余舒腿上睡着了,她这才叫来奶娘把他抱去睡觉。北大厢还有两间空房,晚饭前余舒就让人收拾出来当做婴儿房,又把贺小川的奶娘宋妈妈讨了过来,暂时让她带两天孩子,等余舒找到合适的奶娘,再让她回去。
这天夜里,余舒身上带着一缕挥之不去的奶香,出奇地睡了个好觉。
第七百八十三章 番外(七)
九月初八,登基大典如期举行,崇贞帝刘昙宣告寰宇,普天同庆。同日金凤颁诏,册封夏江氏为六宫皇后,母仪天下。
三日后朝会,崇贞帝修改三十二条律政,废除左右相国,恢复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并从一品降职为三品。概因前任右相薛凌南获罪,右相尹天厚告老封侯,相位原本虚空,如今被废,文武百官鲜有异议。然而自此以后,当朝一品正职,唯独司天监大提点。
面对这种情况,当即就有那混不吝的御史提出,既然要降职,那不光六部尚书要降,司天监也该一视同仁。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又变成了菜市场,司天监的几个易官和一帮文臣吵得不可开交,几个手握兵权的武将倒是作壁上观,距离卸任不久的朱慕昭不发一语,刚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的崇贞帝冷笑连连。
很快地,众人便发现皇帝不高兴了,于是吵着吵着就没了声音,崇贞帝这才板脸出声训斥:“有这等力气说些废话,竟把国家大事丢掷一旁,东北姜怀赢拥兵自重,先时未出国丧,不兴战事,暂将此事搁浅,现在你们就给朕拿出个章程,到底如何惩治逆贼?”
众臣面面相觑,东菁王手握几十万兵马,盘踞辽东已久,要派兵镇压绝非一日之功,何况东北军骁勇善战,谁也没有与之匹敌必胜的把握,若是主动请缨,回头吃了败仗,谁能担待得起。
方才还能言善辩的一群人瞬间都成了哑巴,崇贞帝的脸色很不好看,哪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治下官员尽是一帮废物。这个时候,羽林军左统领尹元戎出列,抱拳跪地,昂声道:“臣愿领兵前往东北讨伐逆贼!”
尹天厚是退出了朝局,却留下了他最得意的孙子,尹元戎虽没有雄才大略,却是天生的武将,只差一些历练的机会。
崇贞帝微微点头,看着尹元戎的眼神不无欣赏,抬手示意他起身,却未准他的请命。接着,年迈的靖国公、宣武大将军冯啸、新任的兵部尚书等人纷纷出列请战。
崇贞帝未置可否,冷眼环扫殿上,目光落在右列一行人身上,沉声问道:“司天监可有主张?”
朱慕昭站着没动,在他身后几步外,束冠素脂的余舒移步上前,撩起纱袍跪在几位老臣边上,低眉道:“臣以为,可以以逸待劳。”
“哦?”崇贞帝侧坐,感兴趣地看着她:“何谓以逸待劳?”
余舒道:“启禀圣上,臣除断死奇术外,另有一门六爻奇术略有小成,可知天灾人祸,可卜国运兴衰。前夜臣占得一卦,北方鞑靼蠢蠢欲动,不日即会进犯辽东,东北军绝无可能无动于衷,待到他们双方斗得两败俱伤,圣上再派人带兵前去招安。如若姜怀赢识趣,便许他回京享受荣华富贵,如若他负隅顽抗,则挥师北上,趁他病要他命。此是为逸待劳。”
崇贞帝眼睛一亮,几位武将面露思索,尚未表示什么,就有人跳出来反对,正是方才争执司天监易官品级的几个文臣。
“臣以为不妥,先不说余大人占卜之事有几分把握,就算北方真有战乱,东北军与鞑子斗得两败俱伤,然姜怀赢戍边是功,朝廷袖手旁观不说,还要趁人之危派兵镇压,岂不招致天下人诟病?”
“正是,若要征讨,便要趁早,光明正大地派兵征讨方是正途。圣上登基之初,万不可轻忽民心呐。”
面对着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臣,余舒只管冷笑,毫不客气地驳斥他们道:“东菁王姜怀赢身为我大安臣子,戍卫边防是他的本分,再大的功劳也盖不过他谋反的罪过,让他将功抵过,已是仁慈,何来趁人之危一说?你当天下万民都似你等这般迂腐,不分对错吗?”
几个文臣被她冷嘲热讽地脸红,刚刚张口辩驳了两句,就听崇贞帝不悦地打断他们:“好了,都给朕闭嘴。讨逆一事改日再议,给你们三天时间,用脑子想想。”
说罢,便退朝去了。散朝后,几位老臣聚到一起,商量等下到议政所去开个会,有人邀请了朱慕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