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玉在傍-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中,已是肯定异常的给了那几个老把式吃了颗定心丸。想必刚才工匠头的那句提醒,这赵明都是听进去了,只用些外县来的木匠,也觉短不了本县众多工匠们的差事。还能借此快些完工,对面的那些老把式们,哪里还有不乐意的地方。

同工匠们分道,转回县衙的路上,那小六子才低笑着直夸道:“到底是赵哥的脑子好使,不用小弟我打眼色,就明白大人们的用意。”

左右张望了两眼,才又压低了声量,正色告诉道:“知县大人说来,那邵杨县里遣来的人手定是不会多,而且也算是顺便卖个人情与那杨知县。毕竟前些日子,新修码头的事上,人家也给了咱们方便不是,所以也得适时再许他些好处,也就是了。”

听着小六子这番言语后,赵明也不禁暗道‘果然’。那邵杨知县瞧见了郦县又有忙活的事,哪里肯干看着,不顺便插上一脚的。只不过,此番的集市既是不占着他邵杨半亩地,又不需借着三分势,自然是不必再许他些好处的。

可人心就是这般不甘,落?p》眼中的莫大好处,又怎么丝毫不为所动。但是碍于颜面,却是不好直接上门讨要什么,不过想借着帮村一说,也给郦县的几位大人们提了醒罢了?p》

原本皇甫靖也没想,此刻便回绝与人。再说了若要在明年入夏之前,建成偌大一片商铺、宅院也并非易事。既然人家有意来帮村一把,自然不好一口回绝才是。

所以,就与另两位稍稍小议了几句,便将此事定下了。刚才小六子那幕叫工匠们都瞧得分明的戏码,也是原先被张主簿吩咐好的。

一来,是怕寒了工匠们的心,也叫他们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没得私底下只道是县衙的大人们,胳膊肘向着外人。二来,也是给老把式们提了醒。这些被邵杨知县遣来做工的人手,也不必特意对待,就如寻常工匠一般,也就是了。

边与小六子说着话,已是到了县衙,去到张主簿面前复了命,才转而出衙门往家去。才刚吃了晚饭,就听自家堂兄赵班头来了,忙起身将他让了进屋。

别看赵班头与赵明原是叔伯兄弟,可这年岁上,却是差着整整十九岁。如今老赵家出了两个公门中人,便成了这新山村里的独一份,而且还是一个现班头,另一个代班头。

“二哥,怎么晚来寻弟弟,该不会有那要紧的事?”不免定睛看向那旁,正一脸正色的堂兄来。

只见,对面的堂兄不由叹了一句道:“其实,你二哥我是为得家中那老幺,才特来问问八弟的主意。你这些日子可是很得大人们看中,这用脑子上定是要比二哥我,强上不少嘞。”

原本这赵班头之所以,说服了叔父让堂弟跟着自己往衙门当差,确实那时节,家中再无多余之地可耕。另有一桩,却是为得自己家中的幺儿往后铺路,而特意给让自家的堂弟,先在中间顶上个有利的位置也是好的。

要知道,这衙门中人虽不是世代更蘀的,可比起当初无田耕作的境地而言,能在公门中谋上一份差事绝非易事。何况他赵祥也已是四十开外的年岁了,大儿子性子木讷了些,到是个本分的庄稼汉,学不来这等心思活分的差事。

可幺儿如今才八岁,若真等上十来个年头,又怕自己早就没了现下的能耐,能助他选上个好位置。因而才想到了二叔家的,这个行八的堂弟来。

然而眼下,这一年多日子举家搬上忘忧而来后,却是再无需担忧往日的生计之事。所以,自家的爹娘、媳妇都有意劝着,让他罢手幺儿接他的班,往后当差一事。

但这赵祥却是有些不乐意,毕竟眼下之所以能得了这越来越好的小日子,可不都是因为自己这差事才换来的。听完了堂兄的想法后,这旁的赵明也不禁有些愣神。

好半响后,赵明才应声道:“二哥,咱们如今也都是因为跟上了个好大人,才有这般的好日子。想来大伯他们劝着这桩,也是因为衙门的差事不好办,才不能叫小侄子将来受苦的。”

“唉,二哥我也晓得,咱们这碗饭怕是不好吃。可总不能都窝在山上种一辈子树吧,眼看着现在咱们村里是,大家伙都有林地栽树、养鸡,可往后若是等知县大人一离任了去,又该怎么应对?”

被堂兄这一句提点到实处,愣是把这旁的赵明惊得不轻。对阿!若是大人调任往他处之时,这新山村可是还能如现下一般模样,又有谁敢断定!

然而,就在新上村上,这赵家的堂兄弟俩为此事担忧之际,那头带着给邵杨知县回信而归的马快,已是连夜兼程赶到了衙门口。一听是前去隔壁郦县送信之人,回来复命了,杨、邵两位大人忙是让人,将那快马而回的衙役,直接引到了书房之内回话。

“回禀知县大人,那郦县的知县大人是一口边允了这事。半点没耽误的时辰,就让人去了问了还需填补的人手的数目。”边躬身回着话,忙又从怀中取了书信,交了给一旁的师爷,才识趣的退出门外。

☆、第二百二十六章荒山告罄

刚才听得来人禀告,这会儿再有将回信细细看过一遍,哪里还有疑问,确实是应下了那档子事。而且,还是另许了一份木材的供给与邵杨知县。

这可又是一笔不小的进项,看得杨知县是不由喜道:“咱们只跟他商量着,允几个人手去帮村。没曾想,人家倒是索性就拨了一单木头银子与咱们。”

见主官提及这事,那旁的邵主簿忙是含笑应道:“那也是先前码头之事上,咱们合作的默契,才能换来如今这桩。”

“没错。”抬手忙又指向城外,直言道:“眼看着那蓟阳的新知府大人,也已走马上任了快月余了。杨主簿可还记得,那会儿咱们赴蓟阳恭贺之时,这鹤鸣贡知县的脸色否?”

应声已是连连颔首,怎么能不记得。本因他是知府大人的舅兄,不但是各处同级知县们,就连这府衙之中的几位大人们也都对其客气的很。可如今却是大大的不同咯,虽不止于人走茶凉,到底也已不再是他妹婿在职时那会儿了。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一个州府衙门之中,更是显见的很。若不是他家妹婿调任之处,是那等普通出身的官员们,大多不敢期冀的所在,眼下又是如何一番情景,更是可想而知。

就听得杨知县,又接着言道:“只怕那时节,这位贡知县还只道其中之因,乃是他那妹婿未与新任的这位知府大人熟识。才会如此倍受冷落的吧!可他却是不知,他家那妹婿早年与这新来的知府大人,也算是有过同窗之谊的,只不过短短数月罢了。”

“哦,那又为何……?”被主官一提及其中缘故,那邵主簿不免有些好奇地问道起来。

轻啜了一口香茗,不觉低声讪笑道:“你倒是他家这个妹婿是如何而来的?想当年,这位离任的知府大人,可算得是少年得志。不满二十三岁便已是连着乡、会两试,皆名列三甲之内。只不过最后的殿试之上,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现平平,才没能得了朝廷的重任。”

轻笑一声后,才有摇头道:“可偏偏那曾与其同窗过数月的新任那位,却是个好运连连的。前两试虽是默默无闻,哪里料到殿试之上却是一鸣惊人,反倒被赐了同进士出身。”

“这般一来,两人虽有同窗之谊,却又不免有些间隙在其间。”一旁的邵主簿听得此处。已是不觉跟着摇头,附和了一句来。

就听得这旁的杨知县。更添了一句道:“而正是因此,那已是离任而去的严知府,未能娶上先前很是看好他的恩师之女,反与如今这位庞知府迎结了连理。”

“啊!竟然还有这‘夺妻之恨’!”惊呼一声,却又忙将过高的声量收住,忙拱手道:“倒是下官失言了。”

“无碍。如今知道当年往事的,这蓟阳州府之内,恐怕也寻不出几个来。若不是我家表兄,曾与我略略提起过两句。又哪里晓得这许多年前的旧事哟!说来夺妻之恨,虽是未免过了些,毕竟当年不曾有过婚约。不过若说是那严大人心中的憾事一桩,倒也贴切些。”

“这般说来,这严大人后来做了贡知县的妹婿,如今看来却是那庞大人无意间促成的。”

杨知县点了点头,笑道:“算来倒是如此一说。到底是如何与那贡家结亲,却是不得而知。”

“不过就眼下看来。这新来的知府也不过与那严大人一般官职,反倒颇为令人费解!”那旁的杨主簿言语间,已是不觉转向了当年被赐了同进士出身的庞大人,反倒不如殿试失利的那位,不免好奇起来。

却见这旁的知县大人,摆手笑道:“说起这为官之道,想必那庞大人远不如。咱们才刚调任路转运司的的严大人有手段。”

不免侧转身子,看了一眼鹤鸣的方向直言道:“你道是那贡知县。如今可曾得知他妹婿为何撒手未理,咱们两县撇开他鹤鸣。反倒在两县相接之地建起了这新码头一事?”

“应当,并不曾听闻丝毫才对。”脱口而出,不禁抬头愣了片刻。如此说来,即便是时过境迁后,那鹤鸣的知县仍被蒙在鼓中,不得而知其中的干系!

有此一惊,那邵主簿不免低声试探着追问了一句道:“大人,若非那严副使自己道出其中之变来,又有何人敢提醒那鹤鸣知县哦!”

“正因如此。所以本官才直言比起为官之道来,到底还是严大人的手段了得。我三方为得此事顺当,才由那胡家送出书信厚礼,却也是忧心忡忡,毕竟那头可是郎舅之亲。却哪里想到,那位不但是就此罢手不理,还帮村着我们一方截住了送信之人。可想而知……!”

余下之言,已是无需主官多提半句,那邵主簿也已是心知肚明的咯!只是这般略略提过之后,便自当讳莫如深才是稳妥的,毕竟与邵杨而言大事已成,又何必节外生枝。

只是其间另有一桩,这邵杨的主辅两位,皆是尚不得而知。那便是胡家送礼之时,曾另得了皇甫靖的叮嘱,与那严副使带到了一句提醒之言,又使得这位才刚到任,又在其功绩之上多添了一笔。

说来那日定下要三方合建码头时,皇甫靖便与玥娘商量着,可是要学上一学堂叔父在烨州的法子来。却是当即,就被玥娘提醒一条最要紧的来。

听完娘子的担忧,皇甫靖也觉得这法子可行,便笑着应了下来。反倒笑着直点头道:“方正也是给人家作给一回嫁衣裳了,又惧再多送一件的道理。”

原本小夫妻俩,就怕这穷乡僻壤的县官做得太过突出了。而如今这时节,京中大将军府内也还尚未定局,又哪里容得好好的一个‘纨绔’公子,忽然转性成了栋梁之材!

因而上,索性借了那严大人的贪功之手,将此桩再记于他名下,也能免了不少麻烦才好。刚好缂丝胡家颇为担心,这严大人家的舅兄会不遗余力阻扰一二,提出要事先打点一番。

这般一来,既能避讳过那得知此桩后,未免会多心猜度的邵杨知县。无意间,也是给胡家送去的礼单上,又重重添上了一笔,反倒成了一举夺得的好买卖!

那胡家长子转道而归时的言语间,也是不比透露着,这好大一笔添头,只怕更是入了那严大人的眼。不但是帮着安抚了鹤鸣知县,居然为得码头顺利建成,直接便将那方来人扣了下来,待到大局已定之后,才下令放了那人。

就在那邵杨两位大人,为又多得了一份,原本期望不大的好事之后,正乐呵呵的品茶之际,这头郦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