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当天晚上她就后悔了。
太子妃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就算当初皇后娘娘对她还算喜欢,也大不过人家姑侄之亲啊。而后再听说因为皇上一顿训斥让太子妃早产,这个责任多半也要让她来担了。让她不禁又是后悔又是忐忑。
这都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身体好些没有。太子殿下身体本来就不好,又那么疼爱晟王子,这一下悲痛过度,还不知道伤心成什么样子。
待看到床上面无血色闭着眼睛假寐的太子,岳凝香只觉得自己的心都揪紧了。她忽然飞扑过去,跪在床前的踏板上,拉着太子的手便痛哭不已。
“殿下,您怎么瘦成这样了……”
郑旺和韩骏担心她这么一哭,又引得太子殿下伤心难过,想要拦着,却见太子抬起手来,轻轻摆了一下。两人顿时停下脚步,站在床前不远处,微微低着头,注意力却全都放在岳凝香和太子殿下身上。
郑旺红着眼睛道:“岳侧妃娘娘,您快别哭了,殿下好不容易才好一点,您别引得他伤心。”
岳凝香闻言,这才哽咽着勉强收了眼泪,又劝慰太子道:“殿下您别伤心,晟王子不在了,香儿再给殿下生一个,不,香儿给您生好多好多个儿子……”
杜嘉瑾唇角轻轻扬起,似乎笑了笑。直到这时,他这才睁开眼睛,侧头看着她,轻声问道:“香儿,你那个贴身侍女拂儿,跟了你多久了?是怎么到你身边来的?”
岳凝香一怔,似乎不太明白他问拂儿有什么用意。对了,拂儿被韩统领带走了,一直没放回来。难道拂儿有什么不妥?
“回殿下的话,拂儿跟了香儿四年了。四年前,从小就伺候香儿的贴身丫头海棠生病没了,奶娘就去帮香儿重新买了一个小丫头回来,就是拂儿……”
太子轻轻哦了一声,又问:“之前你说的那位寄居庵堂教过你弹琴画画的魏夫人可是在那段时间去的庵堂?”
岳凝香点头道:“海棠没了,奶娘本来是要回府告诉父亲母亲,让家里再派一个丫头来伺候香儿的。是魏夫人说继母既然对我不好,还是自己另外买一个贴心的好……殿下,拂儿怎么了?她都被韩统领带走好多天了……”
杜嘉瑾忽然又笑了,只是那笑容极淡,让人看着却觉得极其悲凉。
“带岳侧妃回去吧!”太子疲惫地交代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岳凝香忙道:“殿下,让香儿留下服侍殿下汤药吧!这些天,香儿担心殿下身体,心里一直不安……”
杜嘉瑾没有再说什么,不过轻轻挥了挥手。熟悉他的郑旺立即带人将岳凝香带了出去。等岳凝香被带出去了,杜嘉瑾又交代道:“剥夺岳氏侧妃名份,将其幽禁在香雪院,不允许任何人探视。”
香雪院,就是梨院,相当于东宫的冷宫。
韩骏又惊又悔:“殿下,难道岳侧妃娘娘竟然是有人刻意安排的棋子?可是,她又好像对此事完全不知情。她会不会是被冤枉的?不如让属下再好好调查一下?”
想当初,殿下就调查过岳凝香的出身来历,只是当时他不在,殿下另外派人去的。尽管如此,如果岳凝香真的是别人的棋子被安插在东宫多年他却一无所知,这就是他的失职。
从岳凝香的话中,好似一切都是那个拂儿做的,也是拂儿故意冤枉她的。岳凝香似乎对此事毫不知情。韩骏听了岳凝香的话,也不敢肯定到底谁在说谎,可是太子殿下却没有多问,心里应该是已经有了定论。
杜嘉瑾悲凉地笑了笑道:“最高明的棋子,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颗棋子。她是不是冤枉的已经无关紧要了。看在她是成哥儿生母的份上,留她一命吧!”
至于调查,现在已经晚了。只怕现在岳凝香曾经寄居的庵堂一个人都不在了。要是他,既然安排了这么一步棋,就肯定不会留下任何线索和把柄的。
这,就是宫廷啊!
杜嘉谨忽然觉得满心的疲惫。
这些年,他费尽心思,多方斡旋,自以为面面俱到无懈可击,自以为有父皇的信任和宠爱,又笼络住下面的弟弟们,地位稳固,原来人家不过一个美人计就将他一网打尽了。
其实,他并不是多想要这个太子之位,只不过他身为嫡长子,如果不争这个位置,如果不能坐稳这个位置,便只有死亡这一条路……
消息很快传到皇帝那里。
皇帝亲自去东宫看望太子。
这已经是晟王子发病以后,皇帝第五次到东宫探望。
看到太子那瘦削的样子,皇帝心中忽然也升起一种悲凉来。
这一次,皇帝没有说别的,只坐在儿子的床边叹息道:“皇家从来就是如此的,你总想着面面俱到,总想着在皇家寻找普通人家才有的温情,就算得到了,也注定只是假象。这次不仅仅是给你的教训,也是给朕的教训。等你身子好了,也别管嫡子庶子了,先生几个儿子要紧。就算没有儿子,你几个弟弟那里不是有么?过继一个就是。明日朕会告诉你几个兄弟,父皇就认定了你,只要你在一天,就是这大夏朝的太子!”
太子眼中隐隐有泪光闪动:“儿臣多谢父皇……”
☆、第134章 真假,人心
第二天午后,皇帝就将几个儿子都叫到了勤政殿,他冷峻的目光一一从几个儿子脸上扫过,最后沉声道:“你们的大哥,是朕的嫡长子,他自小就聪慧仁爱,无论才干性格,都是储君的最好人选。历朝历代,因为争储,皇家兄弟相残的不计其数,不争就是死,争不过也是死!但你们很幸运,你们有一位好兄长,时时处处维护你们,你们才能平安长大。你们扪心自问,太子对你们兄弟如何?你们谁敢说自己比你们大哥更温和宽厚?更聪明睿智?等朕百年之后,只有他当了皇帝,才能有你们兄弟的好日子过……”
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总结道:“朕对太子寄予厚望,不是你们耍弄阴谋诡计就能离间得了的!朕已经跟太子说过了,就算他没有子嗣,哪怕让他从你们膝下过继一个过去,他也是朕的太子!是大夏的储君!”
五个儿子都跪在地上,一个个满心惊恐地说不敢。原来这次太子的晟王子果真是被谋害的吗?这样的罪,他们可不敢认。到底是谁,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不过,兄弟五个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嫌疑人都是赵贵妃。就是福王自己,也忍不住怀疑这事是不是他母妃的手笔。
皇帝也特别注意了福王的神色,只见他先是震惊,而后又变成羞愧和愤怒。看样子,他应该是不知情的吧?要不是念着这个儿子,念着赵家过去对朝廷的功劳,顾忌着赵家手握重兵,他早就将赵家灭了。不过,赵贵妃不能再姑息下去了。
这天晚上,皇帝去了赵贵妃的凤鸾宫,却满脸愤怒地离开了,随后就下旨让赵贵妃闭门思过半年。第二天,赵贵妃恃宠而骄被皇帝所厌弃的流言便在宫里宫外风传。
一般说来,像赵贵妃这样分位高,又给皇帝生育了儿女的嫔妃,就算失宠,皇帝也是要留面子的,大不了以后不去罢了,是很少这样子打脸给人难堪的。
就像之前的王丽嫔,皇帝处置了王家,明面上也没有对王丽嫔有什么处罚,只不过以后不去罢了。这就是在给王丽嫔所出的那一对儿女留面子,但所有人都知道,王丽嫔失宠了。
但这一次对赵贵妃,皇帝是一点脸面都没有给她留的。
猜到内情的人一听就知道皇上这是在找不到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赵贵妃的警示和处罚。不明内情的人只是感叹一句,宠冠后宫多年的赵贵妃也要失宠了吗?难怪都说伴君如伴虎呢!
福王以人子的身份,不顾嫌疑,去勤政殿恳请皇帝答应他去凤鸾宫看望自己的母妃。
本来么,既然是闭门思过,就是说里面的人不能出来,外面的人也不能进去。不过皇帝看福王竟然不避嫌疑,还想去看望赵贵妃,对这个儿子的疑心倒是去了大半。
“你去看她做什么?”皇帝的声音很冷,一听就知道他对此事极其不悦。
福王跪下磕头恳请道:“父皇,那是儿臣的母妃,就算母妃做错了事,她还是儿子的生母,儿臣身为人子,岂能忘恩负义弃自己的生母于不顾?恳请父皇开恩,让儿臣见见她吧!”
皇帝冷哼一声道:“要不是看在你和四公主的份上,那就不是闭门思过了!你告诉她,这是最后一次!”
福王红着眼睛,羞愧地谢恩道:“儿臣谢父皇开恩!儿臣会劝母妃惜福的。”
福王在皇帝身边的近身大太监何公公的陪同下来到赵贵妃的凤鸾宫,出示了皇帝的金牌,这才得以进去。
不过何公公没有进去,而且还示意里面服侍的人给福王殿下方便。于是,福王顺利将赵贵妃身边的宫女和内侍都找了个借口打发到殿外,正殿里只留下母子二人。
福王缓缓走到赵贵妃身前,慢慢跪下去,平视着赵贵妃的眼神,认真而心痛地问她:“母妃,您为什么要这样做?您这样真是害人又害己,大哥对我这么好,成哥儿那么可爱,您怎么也能下得去手?”
赵贵妃瞪了儿子一眼,冷哼一声道:“你别给母妃乱扣帽子。我什么都没做过!”
福王静静地凝视母亲那张依然美丽却冷酷的脸,许久才叹息道:“母妃,父皇说了,这是最后一次。儿子也跟再您说一次,那个位置,本来就该是大哥的,儿子并不想要。母妃,就这样不是很好吗?大哥不是那种不能容人的人,只要我们安分守己,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实在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赵贵妃冷冷地看着儿子,看似很坚强,其实心中涌出无限酸楚。她最疼爱的儿子,她最大的依靠,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但他却在怪她。
“有你这么什么都不问就将罪责往自己母亲身上扣的?你们都怪我狠毒,你们有证据吗?啊?我做什么了?是,东宫出了事我是有些幸灾乐祸,但你们凭什么认为这就是我干的?我老老实实呆在后宫里,你们就这么突然跑来,将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往我身上扣,我的冤屈找谁说去?”
赵贵妃向来坚强高贵的脸上忽然挂满了泪珠,让福王大大一怔,继而便变得手足无措。难道,难道真的是他冤枉了母妃?
“母妃,真不是您做的?”福王有些迟疑地问。
赵贵妃哭诉道:“你要不要母妃给你发一个毒誓才相信?若东宫之事跟我有关系,就让我不得好……呜呜……”
福王及时捂住了母妃的嘴,脸上忽然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来。他抓住母妃的手,认真道:“母妃,您等着,儿子会为您洗刷冤屈的!”
而后,福王就欢喜地出去了。赵贵妃看着儿子迅速远去的背影,唇边忽然扬起一个嘲弄的笑意来。
暗卫将赵贵妃与福王的话一五一十禀报给皇帝。皇帝没有多言,心中却暗自感叹,赵贵妃不愧是跟了自己二十多年,心计非一般人能比。至于福王,这真是个心性淳朴的傻小子啊!竟然这么容易就被他母妃骗了。
不过也不怪老二笨,谁能想到自己的母亲会骗自己呢?
皇帝不知道的是,赵贵妃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在他心里有个好印象罢了。
不过,皇帝态度明确,朝中原本跟赵家走得近的人难免有抽脚站回去的,更有无数站在墙头看风向的,留下来真正死忠于赵氏的人极少。
拿着他给的俸禄,却老想着为赵家尽忠,真是死有余辜!皇帝慢慢谋划着,势必要将这些死忠分子全都换下去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