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武公传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主旨。何为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皇上犯法应与庶民同罪。古有圣贤,割发代枭,是为典范。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建隆三年,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窦仪奉命修撰《建隆重定刑统》,凡三十卷二百一十三门,律定“十恶”、“五刑”,是为大宋根本大法。颁布以来,刑吏恪尽职守,罪恶伏法,冤昭耻雪,何论贵贱?万民称颂,国泰民安。实践证明,《建隆重定刑统》乃依法治国之根本,理应以一贯之,才能永葆江山本色。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臣以为,忧国忧民忧君是人臣本职。史官唯实,谏官唯直,法官唯公,才有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如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做人美德丧失殆尽。大家眼睁眼闭,姑息弥盖,恶不得伐,善不得赞,国家必生垒卵之危。臣工居大理寺评事,搜索罪孽,监督狱断是本职。无视恶行是为失德,知而不弹是为失职,弹而不就是为无能。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据臣调查,旧年除夕,降唐国主李煜妻,命妇郑国夫人依例入宫谢恩。皇上假皇后懿旨,挽留宫中强幸了郑国夫人。之后,隔三差五,以各种借口召幸,少则三五日,多则数十日。致使陇西公左千牛卫将军李煜蒙受羞辱。郑国夫人痛不欲生。其行为属“十恶”之十,依照《建隆重定刑统》“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强者加一等”的规定,应判皇上徒刑三年,决脊杖二十。皇上意为如何?

太宗一听,脸如猪肝。大声叱道,一派胡言!朕乃一国之君,垂范天下,怎么可能如此下作?命妇依例入宫谢恩,皇后挽留磋切女红,滞留数日,乃**妇人之谊,与朕何干?你污朕强幸郑国夫人,有辱国格,快快拿下。

值殿武士一哄而上。忠武公不慌不忙地说,太祖曾立誓碑,誓言不杀言臣和文人,并要求后世君主即位前都要面碑发誓。今上即位不到两年,难道就忘了你的誓言吗?他又指着御座旁边的一块巨匾朗声说道,大家请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朝堂之上,不杀言臣”。这是太祖立下的规矩,当今皇上是要废此陈规,以塞视听吗?

太宗皇帝气得围着御座打转,指着忠武公的鼻子吼道,就算是朕强幸了郑国夫人,一不缺边,二不少角,你又能拿得出什么证据呢?

忠武公面对满朝文武,拿出一张粉本图,高声说道,这就是证据。大家一看,是一张《太宗强幸小周后图》。只见图上太宗大**头戴襥巾,面色黝黑,身体肥硕。郑国夫人头戴花冠,脚穿红袜,赤身裸体。五名宫女,两人执臂,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太宗以身当之。郑国夫人闭目扭头,以手拒太宗面额,露痛苦不堪状。一些白胡子的老臣慌忙背身掩面摇头摆脑。而一些趣味低级的武将则一哄而上,纷纷说让我看仔细喽,这是太宗皇帝吗?一时间,朝堂之上沸反连天。

太宗皇帝暴跳如雷,抢前一步,把粉本《太宗强幸小周后图》撕得粉粹,歇斯底里地狂叫,栽赃!陷害!快快将这老贼推出午门斩首。

忠武公喝退武士,且慢,容我说完再斩不迟。据我调查,皇上自任开封府尹时始,就拉帮结派,卖官鬻爵,贪污受贿。太祖亲征李筠,命你监国,而你不理朝政,以问安太后为名,整日行走**,贿通内监宫娥,诱奸景福宫韩惠妃。又经韩惠妃勾连,与陈修媛、方婉仪、潘美人、李才人、王贵人勾搭成奸,最后连刘婉容也是**尽泄。除了坤宁宫王皇后和长春宫宋贞妃外,整个**皆为你秽乱,终酿成“烛影斧声”。之后,你又伙同奸贼,炮制“金匮之盟”,违背祖制,“兄终弟及”,真可谓罪行昭著,天理不容。说到这里,忠武公从怀里掏出一物向大家呈示,太祖赐我“丹书铁券”,可免九死。要是当今皇上认为这也只是一块破铜烂铁的话,也无须推出午门,就在这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将老朽碎尸万段吧。

太宗皇帝哑口无言,立即换了一副笑脸,走下御座,捧着忠武公的双手,满脸媚态地悄声说道,老前辈,你别嚷嚷,我错了还不行吗?我改还不行吗?

忠武公不依不饶,挣脱他的双手说道,犯错误和犯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犯错误可以检讨可以纠正,犯罪必须要服法。徒刑三年一天也不能少。这不影响你当皇帝,你可以搬到大牢里去办公。脊杖二十可以不打,法律有规定,可以以铜赎之。

太宗皇帝被忠武公气得不行,一连几天称病不朝。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便着大理寺给忠武公罗织了九条死罪,连判了九个死刑。太祖赐他的“丹书铁券”从此真的成了一块破铜烂铁。只可惜了那张粉本的《太宗强幸小周后图》,要是保留到今天,按照时下世人的口味,毫无疑问比《清明上河图》更值钱。更让忠武公难过的是,没过几天,太宗皇帝又着大理寺成立专案组对李煜进行专案调查,最后查实这个书呆子躲在家里写了许多反诗。太宗皇帝便以反革命罪将他赐死。郑国夫人羞愤交加,不久也忧郁而逝。忠武公没想到自己冒死揭露太宗罪行,原意是想太宗皇帝能够痛改前非,让李煜夫妇安度余生,万没想到反误了李煜夫妇的性命。忠武公愧疚难当,愤然辞官,以示抗议。

从此以后,全国人民都知道,当今圣上是天字第一号大**。那些时候,汴梁城里的老百姓茶余饭后,说的都是当今圣上的**韵事。酒馆茶楼里的酒徒茶客,没钱点菜买茶点,就用这些传闻来佐茶下酒,寡酒寡茶喝得津津有味。个个都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仿佛身临其境。“天上人间”的**拉客,过去都是软声细语地说“官爷,里面请,吃吃小酒,听听小曲吧”。现在干脆就站在当街上,双手叉腰,见人就拉,两个夹着一个说“怕什么,万岁爷做得,大爷你就做不得?”。走在汴梁街上的忠武公就像凯旋而归的英雄,酒肆茶楼的老板都把他奉若上宾,好烟好茶,好酒好菜,还安排专门的歌妓给他唱曲儿。因为,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忠武公往那儿一坐,客人立时暴满,直把老板忙得脚不踏土。大家都不厌其烦地问忠武公是怎样知道那么多事情的,怎么就不怕斩首示众弃市凌迟。大家围在一起,气氛热烈,逢年过节一般的热闹。皇宫里派出的间谍把这些情况原原本本地汇报上去,太宗皇帝便把开封府尹骂得狗血淋头。于是,没几天,汴梁城里的公共场所都被强令贴上“莫谈国是”的纸条。忠武公也被开封警察局逐出京城。

正文四十一

大宋一朝,是一个让后世史学家们伤透了脑筋的朝代。自九百六十年大宋代后周立国,至徽、钦二帝被掳“北狩”,凡历九帝,并无一帝桀残纣暴,荒淫无度。基本上还都算得上仁心德政,纳谏如流。尽管史学家们不废千辛万苦,戴着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甚至还要拿着放大镜,把自己埋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无比自信要在大宋一朝找出秦始皇和隋炀帝来,但最终除了被脂粉的香气和鼠溺的骚气熏得头昏眼花外,根本就找不到兴奋点。他们面面相觑,无比失落。

大家知道,大凡历史学家都是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他们会像猎狗一样循着血腥的气息上下求索。皇上不是混蛋,他们转而又在臣属间翻箱倒柜,虽然翻出了蔡京、童贯和高俅,但拿到放大镜下与赵高和董卓一比,那真是差之千里。相反,他们研究来研究去,却发现许多的腐朽和丑恶,到了宋朝都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就像一群杀人越货的强盗,他们一路杀掠而来,背负肩扛,气喘吁吁,便坐在宋朝这块草坪上,一边休息一边开会。先是回味那些扣人心弦的场面,后是检讨失误总结经验。这一总结还真是大有收获,使延续了数千年的“血酬定律”在内容上得到了根本性的充实和完善,在形式上也得到了更加文明的装点。大家从宋朝的草坪上站起来的时候,拍拍屁股便个个成了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了。

“血酬定律”一词《辞源》《辞海》均不见载。我到网上一查,原来是吴思先生的首创。能够首创一个“定律”的人最起码应该是一个什么“家”。吴思先生是个什么“家”我并不清楚。既然说到“酬”想必是个经济学家,但“酬”又关乎“血”,那也可能是个历史学家。不管他是个什么“家”,按照他的说法,所谓“血酬定律”就是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定律。据此深究,才知道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率先对这一定律给出了一个最原始的换算公式:斩敌首一级,就能换得“田一顷,宅五亩”和一个“公士”的身份。“公士”是不是端“铁饭碗”的公务员我不清楚,但如果你战功卓著,封了“关内侯”或是“彻侯”的话,能够换取更多的田地和宅院不说,一定还会是个领导干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秦汉以来,对“血酬定律”的诠释就是这么简单,就像菜市场里的青菜萝卜一样,虽然价格时有涨落,但固定充当交换的等价物就是人头。这个规则谁也不能打破。前面就已提到,尽管忠武公宣抚西域三十六国,为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广阔无垠,尽管他还是光武皇帝的义弟,但就是因为他手上没有人头才两封而不第。就像今天一样,如果你手上没有钱,在菜市场里就一定买不到菜是一个道理。

他们坐在草坪上,对“血酬定律”的内涵给予了什么样的充实和完善呢?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苦思冥想,最终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实在是太危险了。既然东西在我们手里,最好是让大家都不要再抢了。抢来抢去,弄得不好东西保不住事小,就怕连脑袋也保不住。怎样才能说服大家不抢呢?那就是把读书也提升到与杀人同等权重的位置,作为交换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于是,董事长从草坪上站起身来,立即用“一号文件”诏告全国人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这应该算得上是“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最原始雏形吧。这一发现让嗜血的史学家们个个垂头丧气,有脾气犟的干脆就把研究成果交给老婆引火做饭,发誓不再研究宋史。还有更犟的干脆就辞职去卖卤猪头。

忠武公被逐出京城汴梁之后,便躲在老家江洲读书。当他读到真宗皇帝的“一号文件”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他想,皇上有这样的治国方略,天下总要太平一阵子,自己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果然,不出三天,真宗皇帝给他的快递就到了江洲。拆开一看,原来是真宗皇帝要给他做千禧之寿。按照专统,“做九不做十”,今年是九百九十九年,明年他就一千岁了。

咸平二年,忠武公应真宗皇帝之邀,重返京城汴梁。和忠武公同时抵达京城汴梁的有上百人,都是太宗年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的原四品以上的政治犯。那欢迎场面是相当的热烈。真宗皇帝带着三省六部和各军兵种的首长在汴河的皇家码头上迎接,汴梁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从汴河皇家码头到崇德殿的大街两旁,都是手持鲜花和彩旗的首都各界代表。他们还举着“向老同志学习,向老同志致敬”和“老同志是革命的宝贵财富”的巨幅标语。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