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王之术,十二岁之后更是由顺启帝带着涉及朝政诸事。其他三子,只习君子六艺,便是朝政的边儿,顺启帝也不让他们摸到。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同是儿子,但嫡庶有别,顺启帝只要他们当个知书达理的安乐王爷便是了,之于皇位便不要觊觎了。
想来顺启帝是被这皇位更替之时的夺嫡厮杀吓着了。这大昭国说来也奇了,平稳过度,登基即位的只两代皇帝,其余皆是踩着尸骨和鲜血坐上的大宝。到了顺启帝这里,更是一连砍杀了五个兄弟。
要说之前的几代皇帝皆因没有册立太子所至,可顺启帝早先可是坐在太子位上十多年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以想见,顺启帝是不想见到日后儿子们因着皇位刀枪相见,血流成河,故而,干脆一开始便让那几个嫔妃所出之子歇了心思。
可,要说,这顺启帝也是个胆儿大的,您老就不怕嫡出的两子是那扶不起来的阿斗?又或两个儿子皆太有本事,同胞手足相残?
此一事,当初瑾皇后也曾与顺启帝提过,只是措辞委婉。
顺启帝只道:“朕相信,瑾儿与朕的孩儿自是错不了的。”
只,不知道当时的瑾皇后会不会“亚历山大”。
这一日正是“腊八”。
宫中人多,比不得寻常人家,人口少,好管理。故而,许多小的节令便皆省去,若有那有闲心又讲究的嫔妃想要过上一过,便自己拿了银钱使了厨房去做。
这日,珑玥使人问了吉安,今日未时左右,顺启帝不曾召了外臣议事。上午时分,便让自己宫内的小厨房用几种米粮,再加上桂圆干、葡萄干、红枣、枸杞,文火慢慢的熬了“腊八粥”出来,后加上桂花蜜糖。
命人拎了食盒跟着自己,先与太后与瑾皇后送了过去,再撒娇、淘气,逗着太后与瑾皇后高兴了会子。
估摸时候差不多了,才又命人将火上温着的腊八粥装了保温的食盒,跟着自己去御书房。
珑玥裹了衬着雪白狐狸毛里子的大红软缎子棉斗篷,头上戴着同样材质的兜帽。斗篷里面是一身金红色滚雪白兔子毛边儿的裤、袄,五岁的女童并不穿裙子。足蹬一双红色小羊皮棉靴。雪白狐狸毛的暖袖里揣着景泰蓝掐丝小猫扑蝶的小巧暖手炉。
捂得严实了,璎珞姑姑方唤了吉安派来的四个小太监,紧着嘱咐了好些,才放珑玥出来。
之于,为何要吉安遣了太监来接?
一是,珑玥宫中无有太监听差。
再是,自打出过迎嫔一事,顺启帝便命:后宫嫔妃、宫婢未得传召不得出承乾门,进勤政殿。
天上飘着雪花,不大。
自惊蛰殿走至承乾门,却也落了满肩。
珑玥一路走来,专挑那雪白如纸,未有人踩踏过的地界儿去走。偶尔多踩几个印子,弄出一个五瓣花的样子。
进了勤政殿的宫门,往东一拐便是御书房。
老远的,珑玥便见御书房门外廊子下的雪地里跪了一个藏青色的身影。
可见跪的时候不短了,墨染般的长发与斗篷上皆覆上了一层雪。
此人却依旧跪得笔直。像松,很有些不屈不挠的风骨。
走得近了,珑玥方看清。
这是一个与自己家小哥年纪相仿的少年。
藏青色的斗篷里是同一色的棉锦直缀。
剑眉入鬓,一双星目熠熠中似流露出他这个年纪不应有的沉寂,却也带着些许狠戾。鼻若悬胆,鼻梁高挺。紧抿的薄唇已有些微泛白,应是在这雪地里冻的。面庞已脱了少年的圆润,初见棱角。
珑玥可以确定,自己未曾见过这个少年,只,为何他会给自己或曾相识之感?心中似还有些酸楚。
不由得半跑着来至少年身前。
------题外话------
今儿个某羊我终于让男主出来露一小脸儿了,明天继续
☆、第二十三章
裴元修今儿个得了顺启帝的召见进宫来。便与顺启帝请命,要随大军出征去西疆。不止是为了父亲报仇,也因着那个所谓的“家”,他委实住不下去了。
裴元修乃前裴大将军,裴劲的嫡子。
若说这裴家人口实在简单,可这糟心的事半点没见少。
裴家三代为将,战死疆场,现如今,长辈中只一位裴老夫人,是裴大将军的继母,嫁过来时,裴大将军已十三岁。这继母继子之间的感情本就不亲和,再加上裴老夫人是个小心眼儿的,虽没有苛待了少年时的裴大将军,却也并不好。不过,说来这裴老夫人也是个命苦的,给裴大将军当了后娘,之后生了四个都是闺女。到老了,还要指着继子过日子。
裴大将军的夫人,生裴元修的时候落下了病,一直拖拉了许多年也未好,终于在裴元修七岁那一年去了。当年也不知道这裴老夫人使了什么法子,在裴夫人缠绵病榻的时候答应将裴老夫人的侄女陈茹抬进来,做了平妻。
在大昭国,大户人家的嫡女哪怕低嫁,也绝无做续弦的,更还说是平妻了。平妻是甚?说的白一些也不过一个妾。
故,这裴老夫人和她这侄女的娘家虽不是小门小户,却也破落了。裴老夫人便想着,这儿媳妇身子每况愈下,没准哪天就撒手了。继子还是壮年,早晚会续弦,不若将自己娘家侄女抬进来,将来也好拿捏着点儿这个继子。
裴大将军气妻子不与自己商量便应下了此事,只陈茹抬进府来那一日同了房,便再也未曾进过她的门儿。
要说这陈茹的肚皮也争气,只这一次便坐了胎,十月之后一朝分娩,竟然得了一个儿子。裴大将军并不待见,取了个名字:裴远之,估摸着是“敬而远之”的意思。
待裴夫人病故没两个月,刚巧西疆有战事,裴大将军请命出征,可又不放心将嫡子交在家中这两个女人的手里,怕自己从打完仗回来,儿子被她们啃得渣也不剩,便也顾不得什么守孝三年了,连着儿子裴元修一并带上了战场。
裴元修八岁同父亲上战场,十岁便可将敌人一箭封喉。这杀过人的人,眼中必然透着狠戾,故,珑玥半点没有看错。
西疆一战四年,将要得胜之时,裴大将军中了敌方的奸计,重伤不治。裴元修扶灵回京,为裴大将军守孝。
裴大将军少年时,做了顺启帝与平王、安王许多年的陪读,与三人感情甚笃。后康王谋逆之时又帮着顺启帝挡了两剑,救了顺启帝的命。
顺启帝一直念着裴大将军生前的好,故每到年节总是将裴元修召进宫来问几句话。每年里的赏赐,也并未因裴大将军没了,便少了去。
裴元修儿时便跟着裴大将军待在军中,自是对后宅庶务一窍不通。家中两个女人虽不敢在明面上苛待于他,暗里的小动作也未见的少了。
故而,守孝三年一满,裴元修便想离了这乌烟瘴气的“家”,今日得了顺启帝召见,刚好请命随军出征。
可这裴元修一来年纪不大,再者又是老臣留下的唯一嫡子。顺启帝本想着,待到他弱冠,以着他祖父与父亲的军功,荫封裴元修一个闲散侯爷,好给老裴家嫡支传宗接代。这必是不能放他去疆场的。
谁知,裴元修是个倔强,刚直的性子。也难怪裴大将军予他之字,曰:韧之。便是希望他莫要过于执着,过刚易折。
顺启帝脸一沉,便将裴元修轰出了御书房外。那小子便在外面跪了下来,大有:今儿个若不应准,便跪死于此的架势。
将顺启帝气了个仰倒。便不甚厚道的想着:跪吧,冻病了朕着太医给你治,让你于病床之上躺上三、五个月,看你如何出征。
裴元修在御书房外跪了有小半个时辰。浑身上下便已冷透,手脚更是僵硬,膝盖以下已无知觉。
忽见眼前出现一个通身红衣,如小炮仗的小丫头。粉雕玉琢的明丽小脸儿上,五官精致得不像话。任谁看了都忍不住疼爱。
走近了,小丫头突然开口对他说话,声音清灵悦耳。
“你是何人?为何跪在这里?是犯了甚错误被罚了吗?”
裴元修紧抿着唇,不作声。
一则是这小丫头太小,说了她也不会明白。
再则,跪了这些时候,他已冻得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珑玥见他不理自己,小眉头颦了一颦,有些鬼使神差的将暖袖中的手炉掏出来,塞入他的手中,“你且忍上会子,我帮你求个情去……”迈来小短腿儿便向御书房内跑去。
裴元修两手捧着暖手炉,略微发愣。暖手炉的温度随着手掌直传进心中。
那小丫头塞给他暖手炉之时,大红的斗篷随着动作敞开,将长命锁露了出来:赤金的璎珞项圈上缀一天然血玉的平安扣,平安扣中心处镶嵌一颗圆润的东珠,那东珠只比顺启帝十二旒冕上帽正那颗略小一些。
美玉明珠,长命锁暗隐着女儿家的闺名,裴元修心下了然,这乃当今最受宠的九公主。
☆、第二十四章
御书房听差的奴才都是有眼力价儿的,见了珑玥过来,早有人禀奏了顺启帝。
此时御书房门口的帘子早就被小太监高高挑起,敬候着珑玥进去。
珑玥迈着小短腿儿,紧捯了两步,走至近前。临进门之时,方又回头望了一眼那个藏青色的身形。
只一眼,便有那似曾相识之感再次弥上心头。
怪哉!
珑玥以自己这颗漂亮的小脑袋作保,她万是没是见过此人的。
只,为何……
暗自甩甩头,不再往深处去想。
进了御书房内,便有小太监帮她去了斗篷,接过暖袖。
顺启帝端坐于龙书案后,李隆佑、李隆佐分立于左右两侧。正半躬着身,不知与顺启帝正轻声商量着何事!
瞧着二人,一人着明黄色锦缎绣五彩吉祥云纹四爪蟒,象征太子身份的袍服。一人着月白色锦缎,同样绣五彩吉祥云纹四爪蟒的皇子袍服。
珑玥心中一片恍惚。面前两位风光霁月的兄长更是衬托出跪于雪地中一身暗色衣饰少年的萧索。不由得,眼前浮现出少年倔强的面庞,那样的神情,本不是十五、六岁少年生活顺遂应有的神情。
自打珑玥进了御书房中,那龙书案前的父子三人便停了手中一干事务,皆微笑着瞅她。
感受到三道目光,珑玥方收敛了心神,言笑晏晏的福身施礼。
“儿臣请爹爹安好,哥哥们安好!”
虽身量娇小,盈盈一拜却也透着股子温婉大气。顺启帝隐隐觉得于女儿身上看到了瑾皇后小女儿时的影子。
顺启帝招手。
珑玥起身,步履略有轻快,绕过龙书案,来至顺启帝身前,且不着痕迹的将她家小哥往边上挤了一挤。
这一小动作,引来父子三人轻笑。
“这大雪天儿的,你这惯来畏寒的小妮子不在自个儿院中猫冬,来这里作甚?”
顺启帝将珑玥抱至腿上,轻捏她被冻得略微泛红的小鼻头。
珑玥“嘿嘿”轻笑两声,对那拎着食盒的小禄子招了招小肉手。
“今儿个是‘腊八’,娘亲说,咱宫里不大过这节令。儿臣在那《杂记》见有写了‘腊八粥’的食谱,看了便觉得味道应是不错,便让厨房里仿效着煮了,送来与爹爹尝一尝。”
说话间,小禄子已拿了莲瓣白瓷小碗,盛了三碗出来,恭敬的奉上。
这小禄子乃是吉安的干儿子。宫里的奴才间,也如名利场,讲究一个“靠山”。吉安又见这小禄子是个机灵的,脑子虽活分,心思却正,起初是当徒弟带着。后来想着,自己将来老了,也得有个倚靠,便收作了义子。
不过此事也没有藏着掖着,在顺启帝那也是过了明路。
这便是吉安的聪明之处。
哪怕是奴才,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