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吟了片刻后,我摇头对廖化说道,“元俭,你错怪兴霸了……若我是兴霸,也会协助蒯越撤退的!”
“将军,这是为何?”廖化愈发疑惑地问道。
“原因有二。其一,我军毕竟与荆州军有盟约在身,若是临难不救,则我两家盟友关系必然无以为继。而今时今日,我军对荆州仍倚仗颇多,实在不宜断此盟约。其二,纵然兴霸不协助蒯越撤退,以蒯越军的粮草也绝不可能再支撑十天半月。届时若蒯越因粮尽而崩溃,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我们,而是江东军。荆州两路大军进攻江东,蔡瑁一路已然大败亏输,若是蒯越再完败收场,则荆州军必然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力对江东构成威胁。失却荆州的威胁,江东军便可全力与我军纠缠,若如此,对我军将非常不利!”
“哎~~!”轻叹了口气,我继续说道,“兴霸必然也是看到内中的利害,才愿意协助蒯越撤退!”
“将军,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进攻?”林雪略显忧虑地问道。
“当然要进攻,不过暂时只能先取下吴郡了,会稽只能稍等一等了!”见到帐中众人都流露出担心的神色,我安慰地笑了笑说道,“也不用过于担心,周瑜主力纵然要回师,至少也得在8…10天之后,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是相当宽裕的。而且,说不定蒯越军撤退时,还能给我们一个意外之喜呢!”
“意外之喜?”关平莫名地问道,“三叔,什么意外之喜?”
“刘表接到锦帆军替蒯越传递的求援急件后,必然会严令蔡瑁派遣精兵救援。届时,蒯越若能与接应其撤退的荆州军内外呼应,再加上兴霸的搅扰,说不定最后还能给周瑜军重重来上一下!”我沉声分析道,“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夺取吴郡,尽快安定郡治民心!”
“元俭,子风,看来你们不能再等到天明再出发了!再休整两个时辰后,你二人即领军连夜奔袭吴城!”
“是!”
“子璜,吴郡的地形路径你最为熟悉,稍候你与元俭、子风一同奔袭吴城!”
“末将领命!”
第五十七章
建安六年七月三十日未时,关平领军1000突袭阳羡城。守卫城池的数百名叛军士兵,一见到关平亮出的吕合、秦狼二人的首级,立即便惊慌失措地献城投降。
一个时辰后,押送着孙、吕两方俘虏的我军大队人马进抵阳羡。随即,我便命军马暂且驻扎阳羡城,一则为安抚初经叛乱的阳羡百姓,二则也是为了处理人数众多的俘虏。
…………………………………………
“娘的!居然连这里都被刘备军给占了!”满身血污的朱桓遥遥地望着地处丹阳郡东南位置的湖熟县城,不由得暗自咒骂了一声。
从神亭岭上逃出来后,朱桓并没有返回吴城亦或是吴郡的其他城县。当日为了能够一举击灭叛军,孙静将吴郡几乎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了神亭岭,谁曾想这一举措居然“成全”了刘备军。如今吴郡防守军力极度空虚,朱桓深知自己即使回返吴城组织抵抗,也根本是无济于事——且不说敌人会不会给自己留时间筹集兵力,即使能够临时征招起一些士兵,不经训练、未历战事的新兵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一直到现在为止,朱桓对昨日神亭岭上的完败仍有无数疑惑不解之处——刘备军究竟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神亭岭的?6、7000刘备军所穿的江东军衣甲究竟是从何而来?不出意外,曲阿应该已经告破,但刘备军究竟是如何突破巡江水军的阻截渡过长江的?……一切的一切,皆让朱桓迷惑不已。
在不敢返回吴郡的情况下,朱桓索性改道向东,想探一探丹阳的情况。原本心中仍怀着一丝期冀,但看到湖熟城头飘扬的墨绿色“刘”字战旗后,朱桓立时变得心凉如水。
“看来整个丹阳郡都已经落在刘备军之手了,为什么会一点消息也没有呢?”朱桓谨慎地将自己的身形隐入一片树丛中,席地坐下,随即眉头紧蹙地思索起来,“也不知道刘备军究竟是用什么办法,神鬼不知地先夺丹阳、再攻吴郡的?”
“太守大人……”想起了孙静临终的嘱托,朱桓口中不自主地低喃了起来。忽然,朱桓眼中现出决然的光芒,“回柴桑,一定要将刘备军渡江进袭的消息通报于主公,让主公能够早做准备!!”
………………………………………。。
八月初一,关平领军突袭仍被少数叛军盘踞的锡城,未经一战即轻松降城,尽收数百叛军守卒。随后,关平即张榜安民,并寻得在叛乱中侥幸逃得一命的锡城县丞,命其暂代县令一职。
八月初二巳时,廖化、林雪成功袭取吴城的消息被传至阳羡。《讨孙权檄》和加盖太守印信的勒令吴郡诸县归降通牒,也已被廖化安排人手一并传递了出去。
八月初三,神亭一战中被俘虏的6000降卒,除其中的千余精壮被收编入军后,其余人尽皆被释放。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厮杀和两、三天担心受怕的俘虏生涯后,所有俘虏的心中对战争都已经恐惧到了极点,被释时的神情尽皆患得患失、既喜且惊。有过这样的经历,料想这些原本就无心投军的俘虏们即使被释放,也不至于会回到江东军中,继续与我军为敌。处置完俘虏事宜,我又任命了一名在当地颇富名望的士人暂代阳羡县令一职。随即,在留下200士卒驻守城池后,即亲领大军赶赴吴城。
…………………………………。
柴桑城,议事厅
“子敬,派往东线丹阳诸郡打探消息的细作可曾有消息回报了?”孙权面色异常凝重地向鲁肃询问道。
鲁肃跨步出列,躬身行礼后禀报道:“启禀主公,除了探得刘备军已然渡江,并袭破芜湖大营与太平县外,其余更加确切的情报尚未能知晓!”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孙权还是不由得微微一悸,口中低声喃语道:“刘备老贼……果然还是杀过来了……”
“细作已然派出六、七日,为何才探到这么一点情报?”听得鲁肃的回报,孙翊眉头一皱,不满地说道。
“通往丹阳诸郡的水路已被甘宁的水军几近封死,细作只能从陆路行走,一来一去费时颇多,第一批派出的细作也是在今日才有消息回报的。而且刘备军似乎对细作盘查得极严,已经有数名细作失陷在太平县!”鲁肃面色平静无波地从容回道。
“辛苦子敬了!”打断了孙翊的继续责问,孙权和声对鲁肃说道。
鲁肃微施一礼后,退回到队列之中。
“柴桑城下的战事尚未解决,如今也只能指望吴太守谨守城池了!”张昭捋了一把颔下微白的长髯,沉声说道。
“二哥不必过于担忧,丹阳郡有万余守军,治下秣陵、南徐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舅父大人(吴景)行事谨慎,刘备军进击丹阳断不会轻松!”孙翊自信满满地安慰孙权道。
“恩~!”孙权微微点头,轻应了一声,随即又向鲁肃询问道,“子敬,你以为丹阳郡能够坚守多少日?能否支撑到大军回师之日?”
略一思索后,鲁肃并没有直接给出孙权需要的答案,“主公,此事肃也不敢断言。”
“哦~?”孙权微感诧异地说道,“子敬,这却是为何?”
“敌我情况均不明朗,实在无法判断!”鲁肃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刘备究竟派遣了多少军马渡江是未知之数——敌军若众,则进攻速度可能稍快,敌军若寡,则进攻速度可能稍慢;丹阳郡应敌策略如何也是未知之数,若吴太守据秣陵、南徐诸城死守,则有可能坚持到大军回师,若吴太守出城迎战,恐怕就难以坚持长久了!”
“你为何不说‘敌军将领是谁也是未知之数’?”脾气火暴的孙翊就是看不惯鲁肃那付从容不迫的模样。
“如果不出意外,此次进犯的刘备军主将应该是张飞!”鲁肃并未将孙翊的诘难放在心上,淡然说道。
“你如何能够肯定便是张飞?……”孙翊正待反驳,议事厅外突然传来郡守府门官的声音。
“启禀主公,横野校尉朱桓求见!”
“朱桓???他不是在吴郡吗,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回到柴桑?”孙权眉头一挑,诧异地说道,“传!”
不多时,步履蹒跚的朱桓在两名士兵的搀扶之下进到了议事厅内。
“啊~休穆,你是怎么了?”孙权立起身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朱桓————面色极其苍白,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疲态,头上的铁盔已然丢失,散乱的头发和着汗水粘在面颊上。但最为显眼的还是被右肋处被什么利器划破的铁甲,以那处为中心,朱桓的半边身子都被血污沾满。
朱桓挣脱两边士兵的搀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戚地说道,“朱桓无能,未能替主公守卫住吴郡!”
吴郡???孙权一时之间竟然未能会过神来,略有些愕然地急问道:“吴郡怎样了?”
厅中众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地盯着朱桓,惟有鲁肃神色剧变,面上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吴郡已被刘备军攻陷,幼台大人阵亡!”
“什么???”孙权立即惊呼出声,直直地注视着朱桓,厉声询问道,“你再说一遍!”
“吴郡已被刘备军攻陷,幼台大人阵亡!”朱桓伏地悲声说道。
“吴郡失陷?叔父阵亡?”再次确认了消息后,孙权浑身颤抖起来,随即失魂落魄地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
“这不可能!”年轻的孙瑜按捺不住地冲到朱桓身前,一把楸住朱桓的双肩,使劲地晃动起来,语气异常激愤地怒问道:“我父亲不可能会阵亡的!朱桓,你说——我父亲没有阵亡!”
任由着孙瑜将自己的身体推来晃去,朱桓只是低垂着头,一声也不敢吭。
“叔弼……”孙权按了按隐隐作痛的前额,无力地对孙翊说道,“把仲异拉开,我还有话要问!”
孙翊心情沉重地出列,将孙瑜拉回到队列之中。随即,以难得地温和口气低声安慰起孙瑜来。
“朱桓!”惊怒之下,孙权连朱桓的表字都不叫了,直呼其名来,“将吴郡失陷的始末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不得有半点疏漏!”
“是!”朱桓不敢有半点遗漏地将事情的全部过程——从吕合、秦狼叛乱到孙静出兵平叛,从神厅岭设伏到遭遇刘备军奇袭,从全军的溃败到孙静的阵亡,仔细地说了出来。到了最后,朱桓又加上了一点自己猜测的内容——吴郡的失陷。
待到朱桓讲完之后,整个议事厅中已是一片寂静,连孙翊、孙瑜都被惊得有些呆住了。
“来人,把休穆扶起来,赐座……”孙权摆了摆手,缓缓地说道。听毕朱桓的讲述,孙权已知吴郡的失陷,过不在朱桓。孙权也相信朱桓不敢对自己撒谎。
“朱校尉,你能够确定——领军在神亭岭上奇袭你们之人就是张飞?”待朱桓谨小慎微地坐定之后,鲁肃沉声询问道。
“正是张飞!末将之前虽未曾亲见过本人,但却曾听太史校尉讲过其人其事,故可以肯定神亭岭上所见之人便是张飞。此外,末将还曾与关羽之子接过战!”朱桓点头回道。
“朱校尉,你一路回返柴桑,应该经过丹阳郡吧?”鲁肃紧接着问道,“丹阳郡是否也已落入刘备军之手?”
“什么?”鲁肃的问话,让孙权的神经再次紧张起来。
第五十八章
“休穆,你可知丹阳的情况如何?”孙权知道鲁肃绝不会无的放矢,急切地询问道。
“启禀主公,其他城池情况末将不清楚,但末将所经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