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1375划算的交换
上千枚导弹同时从空中降下,如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流星雨,场面蔚为壮观。可惜陨石般坠落的密集火光在十公里的高度与力场上层接触之后迅速熄灭,表面被摩擦火焰烧得仿佛烤糊地瓜的弹体,好似挂了个无形的降落伞一样下降,而且下坠速度违反物理规律似的一减再减,不情不愿地一点点往下蹭。
尽管商族的行星防御系统并没有以导弹为目标,但是许多导弹在坠落途中被分解光束波及,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
从始至终叶飞都没闹明白,商族怎么敢把分解光束炮安置在地面上充当防空武器——除了金色装甲之外,已知的物质中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抗分解光束的威力,行星表面的分解光束炮每发射一次,都要从地面射出大气层,途中分解的空气不知凡几。
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商族这么干,没杀到敌人倒是先自损八千。
按说商族人应该对分解光束有着足够的了解,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失误,叶飞觉得这颗殖民星上的商族可能是使用了某种大气补偿装置,否则他们要是敢继续这么玩下去,不用人类和珍族来打,只靠他们自己,就能把行星上的大气统统挥霍一空,最后整个行星上的商族人都要因为气压太低而死个干净。
不过叶飞也就是想上一想,他才没那份多余的闲心管商族的闲事。
下坠的导弹群转眼间就落到了距离地面只有两公里出头的高度,对于中子弹来说,两公里的距离已经在中子流的威力边缘之外,急于掌握第一手数据的于晋立即引爆这枚导弹。
从地面上看。小型氢弹的空爆好似在空中出现了一颗新的太阳,不过核爆的冲击波还没落地就已经衰减得失去了应有的威力,即便在空爆位置的正下方,冲击波的强度也只相当于一阵狂风吹过。而原本强劲的中子流经过一公里的扩散和衰减之后,剩余的强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位于地面的防御系统除了被强光晃花了眼睛。再也没受到任何不良影响。
于晋压根儿就没指望第一枚中子弹能起什么作用,因为导弹群受力场的影响下降极慢,他不得不耐心地等了几秒,位于另一个方向的第二枚中子弹才慢慢下降到距离地面九百米的位置,这颗导弹成了第二个实验品。
结果又是徒劳无功。
如此几次三番,开始时是一百米一颗,接着是五十米一颗,连续引爆了十七枚中子弹,直至引爆高度在三百米左右的时候。中子弹爆炸产生的中子流,才终于成功地摧毁了地面的防空火力。
这个数据比正常情况低了太多太多,于晋乐观地认为,这八成是行星防御力场削弱了中子流的强度。
不过叶飞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三百米的空爆高度实在太低了一点,这个高度的中子弹空爆,冲击波、光辐射等核爆现象的威力已经可以对地面目标产生毁伤作用,因此中子弹摧毁的有可能是操纵分解光束炮的人员。但也可能是核爆的其它威力方式毁坏了分解光束炮的精密设备。
至于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就不好说了。
于晋对叶飞的推测一笑置之,成功地掌握了必要的数据后。于晋马上把刚刚取得的数据公开共享,并向所有下坠的导弹发出了遥控指令。
从这时起,殖民星地表上方三百米的高度就像一条无形的分界,但凡超过这条分界线的中子弹都会立即引爆。殖民星低空闪耀的光芒此起彼伏,从空中往下看,接近地面的大气腾飞翻滚搅成一团。好像滚沸的粥锅一样热闹。
随着爆炸越来越密集,被中子弹摧毁的分解光束炮也越来越多。
商族早在第一枚中子弹空爆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人类的目的,可是第一批股下的中子弹已经降到距离地面只有几百米的高度,除了正下方的分解光束炮之外。其它方向的对空火力根本就无法击中缓缓下降的导弹。
大批分解光束炮马上调转炮口,瞄准空中坠落的导弹。
一部分导弹在分解光束发射前爆炸,成功地摧毁了目标,更多的导弹没能及时落到既定高度,在分解光束的照射中悄然湮灭。
双方同时意识到此战的关键,航空后全力向行星表面投掷导弹,数以千百计的导弹一**地投下;行星防御系统的分解光束炮以最高速度开火,不断将落下的导弹分解。
为争得一丝先机,双方的战斗趋于白热化。
可航空兵除了导弹之外,还有激光炮!
歼…511分为两种不同的型号,甲型搭载一门射程三分之一光秒的外挂式大功率激光炮,乙型搭载一门小型重力加速炮。
这两种武器都不是固定于机身之上,而是临时加装的外挂模块!
利用商族忙于应付导弹轰炸的短暂时机,徘徊于殖民星附近的战机调整各自的方位,用机身下的激光炮对准了地面的目标,于晋一声令下,数百道激光束从天而降,将死命拦截导弹的分解光束炮打掉了近百门。
这还只是第一波,随后战机群又进行了连续几次齐射,行星防御体系的分解光束密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对战机群的威胁力随之迅速下降,战机群再也不必为了躲避来自地面的分解光束而不停地进行战术机动,得以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到如何对付商族的战舰之上。
除去被航空兵击毁的百余艘商族战舰之外,剩余殖民星附近剩余的二百艘商族战舰,有一多半已经逃之夭夭,只剩下几十艘还坚持与战机对抗。这批战舰悲催地在战机的导弹之下一一饮恨,而那些提前逃走的战舰则幸运地逃过追杀。
舰载航空兵与商族舰队的交锋极其短暂,结果以航空兵付出三百余架战机的代价,击毁了一百余艘商族战舰,基本上是三架战机换一艘战舰。
于晋的嘴差点没笑歪了。(小说《重装突击》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1376援军断绝
一架战机的成本才多一点?一艘战舰的成本又是多少?战机与战舰根本不能用数量充当对比的单位,双方的损失压根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的买卖简直就是买两元钱的彩票中了千万头奖,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一直死命支援的其它商族星系得到消息后几乎快要崩溃了。
商族殖民星外的舰队逃的逃毁的毁,行星防御系统的崩毁只是时间的问题,行星上滞留的商族人追悔莫及,惊恐万状地向其它商族星系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可惜不管他们怎么恳求,仍然应者寥寥,刚刚还保持开启状态的十六个传送门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一熄灭。
不是商族的同盟太松散,而是被商族联军的舰队前前后后支援了数千艘战舰,可是接连被人类和珍族毫不手软地按地上暴捶了两顿,已经基本上耗干了商族军事同盟的机动力量,目前大多数星系都只剩下少量保护行得的卫戍舰队,结果呢?这边的战事已经无法挽回,联盟已经发出了撤离殖民星的警告,可部分犟牛一样的商族人死活不肯离开不说,事态无法挽回之后还一个劲地叫支援。
能不能不开玩笑?
就你家的行星重要,别家的行星都可以扔掉?
谁也不是傻子,要是刚刚没做出放弃殖民星的决定,大伙或许会为了唇亡齿寒而想想办法,咬咬牙挤出一点舰队再帮一次忙,可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大多数商族人已经逃到了其它星系。只剩下少数心存侥幸心理的死硬分子,死守着那点家产不肯离开!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商族,之前的支援虽然说不上砸锅卖铁,可也算得上伤筋动骨。大家不过是合作关系,谁家的战舰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连着坑进去两批战舰,大家已经算得上仁至义尽,谁还敢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填?
殖民星上绝望的商族残余人员仍然不断地发送救援信号,说得好听是进行最后的努力,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垂死挣扎。
十六个传送门最终只有三个重新启动,不过只是启动,却没有战舰通过。
逃跑的一百多艘战舰来自于各个星系,殖民星的情况根本瞒不了任何人,谁都知道传送门附近没有商族的舰队。只有人类的小战舰,偏偏传送门动力有限,战舰只能一艘艘通过,这个时候贸然闯过来,岂不是给人类当练手的靶子?
三个做出回应的星系或许只是想做做样子,但于晋并不这样想,始终徘徊在殖民星左右的航空兵接到了堵住传送门的命令,近八百架战机当即分出一半。平均一百架战机封锁一个传送门。
航空兵的封锁并不是将传送门一围了事,之后干等着敌人的战舰冒头。而是每隔一小会儿就向传送门里发射几枚磁能导弹。
甭管导弹到底打不打中敌舰,反正只要导弹不停,就没有敌舰敢硬闯传送门。
另外三百架战机则分出山几十架扑向那些没有开启的传送门。
处于关闭状态的传送门脆弱无比,几架战机如蜻蜓点水般轻盈掠过,投下的导弹就轻而易举地摧毁传送门。
仅剩的三个传送门也没能坚持多久,没多一会儿就一一关闭。随即被航空兵分别击毁。至此,人类成功地将殖民星与其它商族星系割裂,把敌人的援兵阻隔在外,没个三五天的功夫,商族的援兵甭想再出来闹场。
与此同时。殖民星的行星防御体系也在航空兵不遗余力的打击下全面崩溃,殖民星基本处于航空兵的控制之下。航母战斗群胜利完成此行的目标,除了没能留下商族逃跑的一百多艘战舰令于晋有些遗憾,此战堪称完美。
接下来只剩下一些零散的战斗,于晋命令一部分战机消灭行星上的抵抗力量,另一部分战机在警戒逃离敌舰的回马枪的同时,救援坠机的飞行员。
登陆占领行星是突击队的业务范围,航空兵就不必越俎代庖了。
航母战斗群取得了决定性战果的同时,秦刃号上的机械突击师却仍然没能取得多少进展。
出现这种情况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航母战斗群的任务比较直接,所有的战斗都是面对面的对抗,虽然过程有一点曲折,花费的时间却不长;
其次是巨舰体积过于庞大,即便已经被晶体导弹炸掉了一小半,巨舰剩下的部分还是大得足以充当组合式战舰的母舰。
任何一种战舰的内部结构都非常复杂,以人类自身的战舰为例,第一次到战舰上的人,哪怕有中标指引,也常常会因为不熟悉战舰结构而下迷路。巨舰的体积比人类战舰大十几倍,结构比起人类战舰更加复杂。别说只是投入三个机械化突击师,就是一次性投入三十个机械化突击师,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
最后,珍族人的体形高大得太过分,飞行机甲在珍族人面前像玩具一样弱小,因而执行任务的机械突击师十分谨慎,每前进一步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侦察,拖慢了任务执行的速度。
速度慢上那么一点,总比没头苍蝇似的一头撞到珍族的枪口上好。
航母战斗群成功驱逐商族舰队的时候,机械突击师的飞行机甲仅仅深入巨舰三至五公里,目前还没遇上任何一个活的珍族人,只碰到两具庞大的珍族人尸体。
很难描述驾驶飞行机甲的突击队员们站在小山一样的珍族尸体前是什么感觉,虽然比珍族体积更大的生物比比皆是,可那些庞